A. 缴交公司职工社保费会计分录
缴纳社保费的会计分录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公司承担部分计入管理费用,个人承担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发工资时扣回。冲减其他应收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缴交公司职工社保费会计分录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缴纳社保费的会计分录注意事版项:
社会保险没权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公司承担部分计入管理费用,个人承担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发工资时扣回。冲减其他应收款。
C. 公司帮员工缴纳全额社保,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公司缴纳社保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
其他应收款
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
D. 公司全额代扣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
社保交费有单位与个人两部分交纳,每月交完社保,银行代扣款后,帐务处理如下:
一、方法一:不计提
个人部分由个人承担,支付时
借:管理费用-社保基金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行
2.如果个人交的社保由公司全部负担的,就不用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了。
借:管理费用-社保基金
贷:银行存款-**行
方法二:计提
(一)个人负担部分
每月发放工资时扣除(按个人交纳比例,从中扣除)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代扣职工应交纳的部分)
贷:现金(实际发放的金额)
(二)企业负担部分
每月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三)交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金 (单位 + 代扣个人应缴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总交纳的金额)
E. 老师,您好,公司帮员工缴纳全额社保,会计分录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你的意思是公司把个人负担的部分也承担了吗?
如是 上交的时候借管理费用-社保(全额)贷银行存款即可
所得税汇算时扣除个人负担部分噢
F. 公司缴纳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库存现金(实发数)
补提的分录跟上述分录一样,你只需要在摘要中说明即可。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G. 缴纳社保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社保费用会计分录:
发放员工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
缴纳社会保险:
借:管理费用等—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企业负担部分也可先计提再缴纳: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
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H. 公司全额代扣社保怎么做会计分录
社保有单位与个人部分,
借:管理费用/社保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
如果个人交的社保由公司全部负担的,就不用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了。
I. 关于公司缴纳社保的会计分录
第一个分录是不正确的,应修改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
结转费用:
借:管理费用 6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7000
代扣个人所得税,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47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
贷:其他应收款--个人 3000
贷:库存现金 43000
缴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9)公司全额交交社保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变化盘点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