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定价转换有什么好处
转换之后,贷款利率就会随着lpr改变而改变。目前经济来说,利率下滑是肯定的事,所以,转换之后会有可能少还贷款的。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定价转换范围:
1、转换范围为以人行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
2、固定利率贷款、公积金委托贷款(以公积金利率定价)、不良贷款不纳入转换范围。
(1)存量浮动利率住房贷款转换扩展阅读: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定价转换规则:
(一)对于借款人名下在转换范围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原合同浮动利率定价基准转换为LPR。
贷款期限在5年期以内(含5年期)的业务,以1年期LPR为定价基准;贷款期限在5年期以上的业务,以5年期以上LPR为定价基准。
具体转换时,将保持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不变进行等价转换,并按《公告》规定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计算加点数值(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二)对于借款人名下除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外的其他在转换范围内的个人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等),借款人可选择将原合同浮动利率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转换为固定利率。
对于转换为LPR的贷款,贷款期限在5年期以内(含5年期)的业务,以1年期LPR为定价基准;贷款期限在5年期以上的业务,以5年期以上LPR为定价基准。对于转换为固定利率的贷款,贷款执行利率在合同剩余期限内不再发生变化。
具体转换时,将保持原合同最近执行利率不变进行等价转换,并以转换日前一个工作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近发布的相应期限LPR计算加点数值(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三)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
㈡ 我应该怎么算出我个人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转换后的LPR和加点值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除国家助学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转换后的利率水平等于原合同当期执行利率值。加点数值等于原合同当期执行利率值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从转换时点至此后的第一个重定价日(不含),执行的利率水平等于2019年12月相应期限LPR与转换日加点数值之和。自第一个重定价日起,在每个利率重定价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与转换日加点数值重新计算确定。
例如,您的贷款期限为30年,原贷款合同约定利率为5年期以上基准利率下浮30%(打七折),现执行利率为3.43%,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如果您确定在2020年3月30日转换定价基准,约定重定价周期仍为1年且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则您的加点数值应为-1.37个百分点(3.43%-4.8%)。该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此后合同约定期限内的每一个重定价日,将按照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与加点数值相加计算最新执行利率。如2021年1月1日,执行2020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1.37%)。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相关产品/业务政策、操作步骤、收费标准等信息以您实际办理业务时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服”或微信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服务”-“在线客服”继续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㈢ 存量浮动利率的住房贷款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是否也需要进行转换
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不需要进行定价基准转换。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专,相关属产品/业务政策、操作步骤、收费标准等信息以您实际办理业务时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服”或微信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服务”-“在线客服”继续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㈣ 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是否需要转换
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不需要进行定价基准转换。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相关产品/业务政策、操作步骤、收费标准等信息以您实际办理业务时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服”或微信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服务”-“在线客服”继续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㈤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LPR基准利率转换标准
浮动利抄率个人贷款(除国家助学贷款外)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转换时,LPR基准利率取前一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此后合同约定期限内的每一个重定价日,将按照最新发布的相应期限LPR执行。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相关产品/业务政策、操作步骤、收费标准等信息以您实际办理业务时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服”或微信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服务”-“在线客服”继续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㈥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转换为固定利率后利率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呢
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除国家助学贷款)若转换为固定利率,转换后的回利率水平等于原合答同当期执行利率值。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相关产品/业务政策、操作步骤、收费标准等信息以您实际办理业务时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服”或微信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服务”-“在线客服”继续咨询、办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