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的固定工要签合同吗
当然,否者劳动者受不到劳动法保护
㈡ 事业单位固定工待岗人员算编制内吗
那要看:1、你的劳动合同是否是直接与该事业单位签订的。2、你的岗位是否是按编制定的。
㈢ 事业单位固定工人和合同制工人的区别
事业单位没有固定工人的。
如果是有编制,那身份是算干部,搁以前归人事局管,编制数量由机构编制委员会定。
签合同的工人是没有编制的,有很多福利不能享受。
㈣ 2003年复转军人安排的事业单位全民固定工是啥意思
不符合国家的退伍军人的安置政策,你应该找单位,把相关的安置文件给他看,有文件规定退伍军人不是国营合同制,是固定工,而且必须是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
㈤ 粤府2015129号1991年中技毕业,由劳动局分配至事业单位(当时公费技校国家包分配)是否固定工
当然是固定工。很多人瞧不起中专生,其实30年前的中专非常难考,难度接近于今天的211大学,所以1991年毕业的中专生在当时属于高学历专业人才,都是国家包分配,而且事业单位基本就是公务员待遇。
㈥ 调入事业单位内的固定工是属编制内的正式职工吗
属于正式职工,待遇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
㈦ 转业退伍军人分配到事业单位后固定工与合同工的区别有什么
一、签订合同的劳动的期限不同
1、固定工是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从事内工作或生产劳动容的职工。
2、合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
二、创立的时间不同
1、中国的固定工制度形成于建国初期,已成为职工人数最多的一种用工形式。
2、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
3、特点不同
1、国家对劳动者的就业实行统分统配。固定工长期固定不变,一般不能离职。企业、事业单位在招工用人方面没有自主权,也不能辞退职工。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工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劳动者端着铁饭碗没有任何压力,企业也丧失了活力。
2、合同工可以在合同到期后自主择业,实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
㈧ 什么是事业单位集体单位固定工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专,它们不是以属盈利为目的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比如说工商局、税务局、银行、邮局等。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多使用编制来管理人员。国家企事业单位只为两种: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现在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非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临时工),就像企业聘用一样,不由财政拨款。你说的固定工即编制人员。
㈨ 在编全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与固定工有何区别
固定工,是指1986年9月30日以前,在国家计划指标内由劳动(人事)部门分配版到国有或县以上集体单权位工作的正式职工,以及1986年9月30日以前入伍,复员、转业、退伍后到国有或县以上修订本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工。94年以后推行劳动合同制,不再有固定职工的概念。 现在企业里没有什么固定工,所谓的固定工应该是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工。还有一种就是有期限的合同工也只限制企业签定不超过两次的合同,第三次必须是无固定合同或工龄超过10年也必须要签定无固定的劳动合同.
合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劳动法新的修改红头规定 ,如果企业给职工签定无固定期限的话,国家给予3~12个月的养老保险金、医疗、失业,也就是说自己免交国家给交。
㈩ 我现在事业单位是固定工,多交了10年养老保险怎么算
如果是重复缴费的话,在退休合并时,会退回个人缴纳的费用。
如果不是重复缴费的话,一般不退回,可以多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