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区别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区别:
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覆盖城镇户籍的居民,新农合主要覆盖农村户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门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农合多数地方由卫生部门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侧重点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保住院和门诊大病兼顾普通门诊,所以住院及门诊大病待遇都要高于新农合。新农合的门诊待遇水平要高于城镇居民医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B. 农民为什么应该积极缴纳城乡居民医保
对于农村人来说,医疗保险必须要缴纳,有时候这种紧迫性比城镇居民更大。
现在已经不分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了,统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1年度每人280元,并且不再有个人医保账户80元的药费补贴。
对城乡居民医保应该有更深刻认识,它是化解个人风险的重要社会保障
4、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些农村人不按照规定缴纳医保,自己家庭成员得了疾病开支巨大,就会找政府,且常常提出补交医保享受医疗保险费用,当然这很明显是违背医保政策的,在有关部门不允许的情况下,去上访或群聚闹事等,会造成社会资源消耗和引发社会不稳定。
意见建议:
1、城乡居民要提高缴纳城乡居民医保的意识,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在规定时间里足额缴纳。
2、医保管理部门和税务(征缴机关)部门要做好医保收缴的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切实引起重视,提高参保率,实现应保尽保,愿保尽保。
(晏子有观点)
C.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延长,参加医保有什么好处
近年来,社会得到高速发展,经济得到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也更加完善更加开放。于是人们现在不仅仅只追求温饱上的满足,还对养生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更高了,注重保养爱护身体。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延长,这一措施的施行对参加医保的好处是大大的增加了人们购买医保的机会,更大程度上得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D. 2021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方式
各地方式会有差异,以山西省为例:
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可通过自行缴费、集中代收和银行批扣三种方式进行。
1、自行缴费可以通过微信、协作银行手机APP、山西省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办理缴费,也可以到协作银行网点通过自助机或柜台办理缴费。
2、集中代收缴费人选择由村(居)委会或商业银行等协办人员集中代收,协办代收人员可通过微信、协作银行手机APP等多种渠道代办完成缴费。
3、缴费人选择银行批扣的(当地是否开通批扣业务请咨询主管税务机关),由缴费人与银行、银行与税务部门分别签订双方协议,缴费人将保费预存至签订协议的账户内,通过银行扣款完成缴费。
4、此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需政府各部门按政策对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补贴的,属于特殊缴费,由医保经办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按原有渠道办理。
(4)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政策扩展阅读:
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征缴工作将启动,集中征缴期原则为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25日,每月1日—25日办理缴费,缴费标准由上一年度的每人250元提高至每人280元。
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个人缴费标准均有所调整。
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550元;2020年预收2021年度的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部门给予全额救助;特困供养人员和城乡低保对象由医疗救助资金给予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资助;在乡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重点优抚对象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执行。
同时,我市将巩固住院待遇水平,城乡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平均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规范普通门诊统筹,落实好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大病保险各项政策和贫困人口倾斜保障政策,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落实落细困难群众救助政策, 分类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按标资助、人费对应,及时划转资助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E. 城乡居民医保,可以不交吗是不是就像车险,一年一次
不可以,中断缴费又续缴的,之前的缴费年限将作废,就像车险,一年一次。
1、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规定,参保人自缴费后的下一医保年度内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缴费期结束后,除符合规定的新生儿可以随时参保,随时享受医保待遇外,其他城乡居民都应在规定时间内参保缴费,过期则无法补缴。
2、居民医保实施的是预缴费,所以,居民医保需要每年缴纳费用,不缴费将无法享受待遇。“居民医保的待遇和缴费额度,不同的群体不同,每年也都会有一些调整,因此,一次性缴纳几年的费用,操作起来会有一些难度。
居民医保重在保障“一老一小”,不管是出生不久的婴孩,还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只要符合条件的各年龄段人员都可参保。
3、按照规定,要参加居民医保,需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籍,并且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居民,
或者是非本市常住户籍但常年在本市城镇(指乡镇级及以上政府所在地)就学或入托的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和本市行政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大学生,均可参加居民医保。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居民,也可以自愿参加居民基本医保。
(5)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政策扩展阅读:
医疗保险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医疗保险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劳动力正常再生产。
二、调节收入差别,体现社会公平性。
医疗保险通过征收医疗保险费和偿付医疗保险服务费用来调节收入差别,是政府一种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三、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对患病的劳动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有助于消除因疾病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重要社会机制。
四、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医疗保险和社会互助共济的社会制度,通过在参保人之间分摊疾病费用风险,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型社会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