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宁市海湖新区规划图
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10月25日电10月24日,西宁市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海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标志着海湖新区建设与西宁市总体规划正式对接。
彰显五大功能
记者获悉,《海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过有关部门和省内外专家的多次论证修改后编制完成。规划中确定海湖新区范围为:东起海湖路,西至湟水路,南起昆仑大道,北至青藏铁路,总用地面积10.4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充满活力的青藏高原现代化繁荣美丽宜居新城区。新区建设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突出“绿色、人文、环保”特色,体现生态宜居城区、高端旅游房屋基地、高原文化展示窗口、管理服务中心、夏季会议中心五大功能。
科学规划空间结构
海湖新区管委会提出了“两轴、两带、三圈核”的总体发展建设格局。
“两轴”为:沿五四大街的城市功能横轴和贯穿夏都国际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的纵轴发展。
“两带”为:以湟水河为依托,形成滨水生态休闲活动带;以火烧沟为依托,形成一条南北蜿蜒穿越新区的文化活动带。
“三圈核”:通过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以及海湖市民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的集中建设,形成市民中心圈核;以南北步行街为主,配以商业、商务办公、特色休闲设施,形成特色商业圈核;由通海路西侧的体育中心、高级中学教育设施等建设,形成文体功能圈核。
“四横五纵”路网强“筋骨”
新区共规划建设25条主次干道、10座桥梁,要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四横”为:海晏路、五四大街、西关大街、昆仑大街;“五纵”为:海湖路、文苑路、文汇路、通海路、府城路。
新区绿化率面积超55%
依据规划细则,结合地形实际,要形成数个较成规模的街头绿地及主题公园,并与湟水河、火烧沟、大南山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网络。通过系统化的绿化景观建设,新区公共绿地总面积为197.26公顷,结合小区内的绿化面积,海湖新区总绿化率将超过55%以上。此外,规划还规定了从2007年至2009年实现“三年显形象”,从2010年至2012年实现“五年见成效”等近期、中期、远期建设目标。届时,一个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区域绿色生态新区将崛起在青藏高原。
② 谁知道西宁未来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
国务院关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19949.htm
青海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批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西宁市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有重点地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西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
三、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93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坚持调整、改造、挖潜为主,以西宁市主城区为中心,以大通县桥头镇、湟源县城关镇为次中心,以315国道、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铁路为轴线,形成规模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整体环境水平不断改善的市域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按照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布局原则,逐步在主城区形成“两个中心、八个片区”的带状组团式结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发展。
四、合理确定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主城区人口要控制在1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00.3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要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28.4平方公里以内。要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布局,合理引导人口分布。针对西宁市部分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等情况,城市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各种交通枢纽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城市给水、排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充分重视城市防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包括消防、人防、防洪和抗震在内的综合防灾体系。
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要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保护好城市的水、大气和声环境,解决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的技术和工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加强农业与工业节水,制订节水目标并加强管理,降低管网漏损率,建设节水型城市。要设立自然生态保护区,防治湟水河及其支流等水体的污染,提高绿化覆盖率,保护好山体、水系和已有的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七、重视城市风貌和特色保护。要保护好西宁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现独特的城市风貌。要加强对市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绿化城市周边山体。控制城郊公园与城市中心之间的建筑高度,加强对城市主要干道和出入口等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和控制,保护城市的视线走廊,构筑融山、水、城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城市景观。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西宁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总体规划》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要抓紧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深化近期建设规划和必要的专业规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法规,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驻西宁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西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西宁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西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为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新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对《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作相应调整。
国 务 院
二〇〇六年一月十三日
另外,这有新浪对西宁城市规划的解读: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15/07218207847s.shtml
特别报道:解读《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上)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07:2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1月13日,国务院通过了《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这个规划勾画了今后西宁市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模等蓝图。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
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你自己细细的看看吧,看完你就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③ 民权城关镇规划区范围
国务院关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青海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批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西宁市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有重点地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西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
三、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93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坚持调整、改造、挖潜为主,以西宁市主城区为中心,以大通县桥头镇、湟源县城关镇为次中心,以315国道、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铁路为轴线,形成规模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整体环境水平不断改善的市域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按照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布局原则,逐步在主城区形成“两个中心、八个片区”的带状组团式结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要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发展。
四、合理确定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主城区人口要控制在1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00.3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要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28.4平方公里以内。要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布局,合理引导人口分布。针对西宁市部分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等情况,城市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重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各种交通枢纽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城市给水、排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充分重视城市防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包括消防、人防、防洪和抗震在内的综合防灾体系。
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要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保护好城市的水、大气和声环境,解决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的技术和工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加强农业与工业节水,制订节水目标并加强管理,降低管网漏损率,建设节水型城市。要设立自然生态保护区,防治湟水河及其支流等水体的污染,提高绿化覆盖率,保护好山体、水系和已有的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七、重视城市风貌和特色保护。要保护好西宁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现独特的城市风貌。要加强对市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绿化城市周边山体。控制城郊公园与城市中心之间的建筑高度,加强对城市主要干道和出入口等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和控制,保护城市的视线走廊,构筑融山、水、城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城市景观。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西宁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总体规划》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要抓紧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深化近期建设规划和必要的专业规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法规,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驻西宁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西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西宁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西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为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新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对《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作相应调整。
国 务 院
二〇〇六年一月十三日
另外,这有新浪对西宁城市规划的解读:
特别报道:解读《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上)
--------------------------------------------------------------------------------
2006年02月15日07:2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1月13日,国务院通过了《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这个规划勾画了今后西宁市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模等蓝图。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
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你自己细细的看看吧,看完你就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xiaonuo0707
④ 西宁市城乡规划局的上级主管单位是哪个部门
青海省住建厅
⑤ 求《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PDF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pdf 袭资料大小:3.06MB 网络写的下载资源分享经验,分享给你 http://jingyan..com/article/a17d5285e942e48098c8f21c.html
⑥ 西宁市城市规划南川西路38号院拆迁吗
您好,关于西宁市城市拆迁规划,可以到本市规划院进行了解,那里有全年全市的拆迁所有规划,谢谢
⑦ 青海省西宁市区划调整规划
十二五规划抄里面没有提袭到大通建市(县级市),以下是十二五规划中对三县的规划的描述
明晰县域功能定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把握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遇,发挥各县在东部城市群中的区位优势,提升城镇载体功能,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三县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大通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县、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和西宁卫星城市;湟中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和西宁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湟源建成全省农区生态畜牧业养殖示范县和文化旅游名县。
另外,大通离西宁市太近西宁完全能够管理,如果建市(县级)反而会影响它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会更有利于大通的发展
⑧ 西宁南川沈新巷在城市规划找吗
是的,现在已经在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