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郑州市规划局的规划许可证
各县(市)、上街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郑州新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市规划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分局:
为进一步规范规划许可证的发放管理,维护“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权威性,促进我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省、市关于“一书三证”发放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许可证发放管理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发放与领取
全市实行统一领取、统一编号、统一发放。由我局办事大厅具体负责向省住建厅统一领取,向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放。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时需向市规划局提交申请报告。
申领“一书三证”时,须同时报送上次领取证书实际核发数量和未发数量,并提交“一书三证”发放情况汇总表(电子、纸质)。
二、编号与登记
我市新版城乡规划许可证实行统一编号。市区编号数字共15位,县(市)、区编号数字共21位。其中,前六位数字号码规定为:
郑州市410100,中原区410102,二七区410103,
管城区410104,金水区410105,上街区410106,
惠济区410108,荥阳市410182,新密市410183,
新郑市410184,登封市410185。
7—10位数号码代表证书发放年份;例2009
11—15位数号码代表证书发放序号;例00001
16—21位数号码由各县(市)根据《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建制镇“一书两证”和乡、村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豫建村镇〔2008〕19号)自己制定。
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一书三证”登记管理,建立电子文档,发放情况与发放汇总表要相符,并确保文档安全。
三、监督管理
对“一书三证”发放管理工作,我局每年中或年底在全市进行抽查。对于违法违规发放和发放失误等,视情况责令整改或处理,同时通报全市。对于自行印制或伪造“一书三证”触犯法律的违法行为,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市内五区、新郑综合保税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及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上街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主动做好与本地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衔接,依法确保“一书三证”分别与建设项目计划审批与核准登记、土地权证的有效衔接。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一书三证是什么
“一书三证”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㈢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证的区别是什么
用途、作用不同,法律依据不同。
用途作用方面: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交通、规划、用地、村建、环保、安全、城建、城管、市政、住建等部门的许可,个人执行建设活动,在接受执法检查时的施工依据。没有此证的拟建单位,其工程建筑是违章建房,不能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拟建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使用或征用、划拨土地前,是城乡交通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拟建项目的申请位置和范围与城乡规划相符的法定凭证,是拟建单位使用建设用地的法律凭证。
没有此证的用地责任人或单位属非法用地,房地产商的售房行为也属非法,不能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件。
3、施工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是建筑施工单位符合各种施工条件、允许开工的批准文件,是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的法律凭证,也是房屋权属登记的主要依据之一。
没有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均属违章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当各种施工条件完备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计划批准的开工项目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领取施工许可证。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不得擅自开工。
法律依据方面: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为保证城乡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符合城市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作为建设单位向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和有偿使用土地的法律凭证。
3、施工许可证:《建筑法》第七条 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3)城乡规划许可一书三证管理系统扩展阅读: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程序:
1、规划窗口根据项目业主的申请,组织建筑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当日向并联审批部门发放《建筑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办理通知书》。
2、各并联审批部门收到《建筑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办理通知书》后,3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签署《建筑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审核意见书》反馈市规划局。
3、中心规划窗口收到并联审批部门《建设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审核意见书》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方案审查和施工图纸审核。如方案需要修改,应提出修改意见,明确修改理由,项目申请人修改后重新报建;如方案得到批准,项目业主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4、中心规划窗口根据项目业主申请和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新建民用建筑项目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审查”、“气象防雷设计审核”、“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拆除迁移环境卫生设施审批”、“白蚁防治手续”等并联审批事项的申报条件。
受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告知项目业主一次性填报表格,提交相关材料,当天向消防、人防、气象、市容、房管等并联审批部门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审批办理通知书》,并转交有关申报材料。
5、各并联审批单位在2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签署《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审批审核意见书》反馈市规划局,抄告项目业主。
6、规划窗口根据并联审批单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审批审核意见书》,4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放验线,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项目立项
2、规划选址。
3、用地预审。
4、用地报批。
5、环境影响评价。
6、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实施土地或房屋征收。
8、供应建设用地。
9、办理土地登记。
三、施工许可证:
按照中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建筑工程用地的批准手续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单位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初步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等有关文件,向被征用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申请进行审核,划定用地范围,并组织建设单位与被征地单位以及有关单位依法商定征用土地的补偿、安置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3、建设用地的申请,依照法定批准权限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进度一次或者分期划拨建设用地。
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经认可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㈣ 建筑施工的三证一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建筑施工的三证一书指的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三证一书”是在“两证一书”的基础上,随着《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的 调整而出现的。
2、《城乡规划法》第41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3、由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加上原有的“两证一书”,形成了现在的“三证一书”。
1."三证一书"是在"两证一书"的基础上,随着《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的 调整而出现的。
2.所谓的"两证一书",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两证一书"是我国城市实施规划管理的基本工具。
3.根据198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3号)第30、31和32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4.2008年,随着《城市规划法》调整为《城乡规划法》,乡村的建设规划也被纳入新法范畴。
5.《城乡规划法》第41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6.由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加上原有的"两证一书",形成了现在的"三证一书"。
㈤ “一书三证”是指什么
“三证一书”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证一书”是在“两证一书”的基础上,随着《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的 调整而出现的。
所谓的“两证一书”,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两证一书”是我国城市实施规划管理的基本工具。
根据198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3号)第30、31和32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2008年,随着《城市规划法》调整为《城乡规划法》,乡村的建设规划也被纳入新法范畴。
《城乡规划法》第41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由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加上原有的“两证一书”,形成了现在的“三证一书”。
㈥ 三证一书的三证一书
“三证一书”是在“两证一书”的基础上,随着《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的 调整而出现的。
所谓的“两证一书”,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两证一书”是我国城市实施规划管理的基本工具。
根据198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3号)第30、31和32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2008年,随着《城市规划法》调整为《城乡规划法》,乡村的建设规划也被纳入新法范畴。
《城乡规划法》第41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由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加上原有的“两证一书”,形成了现在的“三证一书”。
㈦ 规划建设管理三证一书核发问题。
我们城市也一样没发那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㈧ 项目建设三证是指什么
有个关于项目建设的“一书三证”
一书三证”:一书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证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㈨ 规划局“一书三证”如何实现用针式打印机打印(以前都是用手写发证)
把要打印的问题按照你证书的空格排版好, 先用同样的纸张试打,尺度合适了就在打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