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顺市经济开发区以前属于哪管是从哪里分出来
属于原来的老安顺市管,现在的西秀区,原来安顺市市一个县级市,后来撤区设市后就吧原来的安顺市改为西秀区,过了一段时间才把开发区提高了一个级别.
❷ 安顺市经济开发区西航办龙井村还未拆迁的地方属于中华西路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吗
问的问题是安顺市经济开发区西航办了龙井村还没拆迁的地方,是否属于华西路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这个问题呢,在网友上一般很难达到你回答你。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方法,然后你就能得到相应的答案,一般来讲拆迁项目都是经过规划审批的,当地的规划部门是了解所有地区的拆迁项目,拆迁的进度,拆迁的安排等等,如果你想了解相关的信息,可以咨询一下你们当地的一个规划部门,规划局网站电话地址都是可以能够帮到你的。
希望我这个答案能够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❸ 安顺市经济开发区以前属于哪管是从哪里分出来
纠正一下,安顺一复直都是一个地制级市,只是以前是称安顺地区,跟铜仁,黔西南州,毕节地区是一个道理,以前的安顺市就是现在的西秀区,是县级市,还有一个安顺县,跟遵义县是一个道理。随后地改市,再随后县市合并,再随后撤市建区。开发区以前是归安顺市管的,后来就分出去了,应该有十来年了吧,可是中央一直没有都不承认开发区,所以现在不管干什么开发区都是挂靠在市里面
❹ 安顺开发区公租房和安顺贵飞公租房区别
公租来房申请材料从2014年起,各地自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将进一步完善申请受理渠道、审核准入程序和租金定价机制。
1、本人手写申请书(黑色水性笔书写,签名按手印)
2、申请人+共同申请人(除申请人之外的家庭成员或合租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两面);
3、申请人+共同申请人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4、婚姻证明
5、收入证明(所有成员均须出具,证明要求原件)
6、房产证明
7、有以下情况者,需出具以下证明
❺ 安顺市开发区城管局的局长是谁
罗成玉,转业军人。
❻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区规模
区内数字程控电话网络、移动电话、邮政特快、传真等通信业务全面开通。同时还有302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安顺大学、市委党校、国美家电安顺店、北京华联南马店、王府大商场等生活、文化设施。
经过24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军工、制药、汽车、机械、化工、酒类、食品、民间工艺等支柱产业。开发区已逐步成为安顺改革开放的样板、招商引资的良田、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活跃空间和新生力发展的聚集区。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双阳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多种经济共生繁荣改革为动力,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开发区实力,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根据市政总体规划,把开发区建成安顺市现代化新城区和物流会展中心。重点发展以下行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中成药业、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研制、生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计算机产品、数字通信产品及网络设备、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等。
现有园区企业: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双阳工业园、云马飞机制造厂、龙岩飞机制造厂、贵航集团飞机设计研究所、602库、风雷机械厂、兴伟国际家具装饰材料城、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贵州南风日化有限公司等。
❼ 安顺经济开发区的相关规定
《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
(1996年9月26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9月27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开发区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的改革,依托原有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兴办工业项目产品出口项目、科技开发项目和商贸旅游项目为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把开发区建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开发区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应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条 开发区应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和经营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开发区建设应纳入安顺市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章行政管理
第五条 开发区应坚持精干、高效、综合、服务和利于开发建设的原则,设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按照授权行使管理职能。
开发区管委会设主任、副主任,实行主任负责制。
第六条 开发区管委会依法行使下列职能:
(一)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
(二)编制开发总体规划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按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对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实行统一管理;
(四)按省政府授权审批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
(五)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开发区内土地实行统一规划,依法征用、出让、开发和管理;
(六)组织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
(七)指导、监督、协调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开发区设置的派出机构、分支机构的工作;
(八)培育发展开发区的各类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
(九)组织人才招聘、调配、培训和交流;
(十)对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进行指导、服务、管理和监督;
(十一)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综合改革试点;
(十二)编制和管理开发区的收支预算;
(十三)领导和管理开发区内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社会治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工作;
(十四)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处理有关涉外事务;
(十五)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职能。
第七条 开发区管委会设立办事机构,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派驻机构应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开办事程序。所有公职人员应廉洁奉公,依法行政。
第三章开发建设
第九条 开发区管委会应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把招商引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
第十条 开发区管委会可设立经济开发实体,以法人资格进行招商开发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十一条 开发区管委会可建立开发建设基金及其管理组织。开发建设基金有偿投放,滚动使用。
开发建设基金来源及使用办法,由省、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 开发区内国有土地实行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依法出让,按规定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优惠办法根据土地不同等级、不同行业和用途予以确认。
开发区内的集体土地,本着从严控制的原则,可根据建设用地规划和授权分期征用,依法办理征用手续。
第十三条 开发区因开发建设征地涉及的补偿和安置,由开发区管委会本着有利开发、共同开发的原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统筹解决。
第十四条 鼓励在开发区兴办下列项目: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发区产业导向的;
(二)高新技术、技术设备先进或国内急需的;
(三)产品出口的;
(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的;
(五)基础设施;
(六)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十五条 禁止在开发区新建下列项目:
(一)技术落后或设备陈旧的;
(二)污染环境或严重危害人身健康而无有效治理措施的;
(三)国家禁止的其它项目。
第十六条 海关、商检等部门可在开发区派驻机构或人员,办理业务,加强金融部门和会计、审计、律师、公证等中介机构,可在开发区拓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
第十七条 开发区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并按有关规定报送会计、统计报表,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统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十八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实行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十九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十条 开发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有权依法成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四章优惠办法
第二十一条 外商和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开发区投资兴办企业,除享受《贵州省鼓励外商和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条例》规定的权益外,还可就鼓励开发的项目进行单项洽谈,商定其它优惠条件。 国内投资者在开发区兴办企业,可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乡居民在开发区兴办或与其他投资者联合兴办企业,除享受《贵州省乡镇企业条例》规定的权益外,属鼓励开发的项目还可享受本条例规定的优惠待遇。 民营科技企业除享受《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规定的权益外,还可享受本条例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二条 开发区生产出口产品所需进口的原料和辅助材料,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办理保、免税手续后,享受优惠待遇。
第二十三条 贫困地区在开发区兴办生产型企业,实行原地注册,在开发区办厂、利益返还的原则,可按合同规定分回产值、税收、利润。
第二十四条 参与土地开发经营的企业,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已开发土地的使用权,有权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兴办企业。
第二十五条 开发区内企业可依法自行确定用工形式、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奖金、津贴制度。
第二十六条 简化开发区内商务人员的进出境管理程序,可由开发区管委会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办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 安顺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❽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亲自指导创建的“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于一九九二年八月经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安顺开发区地处安顺市中心城区西部,面积为170平方公里,辖宋旗、幺铺两镇和西航街道,总人口14万余人。远期人口50万人,开发区成立以来,作为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改革试验的前沿阵地,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区落户。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以飞机、电子汽车零部件为主的航空机械制造业,以中药材开发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牛肉干、淀粉、白酒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蜡染等民族民间工艺品为特色的旅游轻工业等支柱产业。
发展优势:(一)政策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强劲。1988年4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作出在安顺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决定,最早开辟出以“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为主题的改革试验田。1992年,在安顺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级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赋予了安顺开发区改革试验、对外开放和超前探索的一系列政策。目前,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将把安顺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安顺开发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安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C。风景名胜资源富集,占国土面积的10.26%,远远高于全国1%、全省4.2%的平均水平。在开发区周边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高密度聚集了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世界自然辐射最低的龙宫风景名胜区、2.5亿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关岭国家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江南汉族遗风的屯堡文化村落群、原始古朴的格凸河风景区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对开发区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安顺经济开发区地处黔中腹地,距省会城市贵阳90公里,沪昆高速公路、G320国道、沪昆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安六城际铁路,区内还拥有安顺国际机场和高铁安顺西站,安顺客运西站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近几年来,开发区新城城市道路建设速度加快,投资8.7亿元完成了西航路道、玮1路、星火路、西二环路等区内道路建设。开发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独特的区位优势已得到新的显现。
(四)城市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安顺开发区内企业和人流量逐步增多,医院、学校、银行、邮电、电信、移动、有线电视、酒店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得到较快发展。西电东送交直流枢纽中心位于开发区宋旗镇,电力资源充足。区内有9座变电站,主变容量330万KVA,附近有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安顺火电厂,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提供充足保障,实现了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双回路供电。目前,建成了日供水量1万立方米的开发区水厂。建成大型批发市场1个,农副产品市场14个。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境内有本科学院1所,职工大学1所,职业技术中学2所,科研设计单位7所,高中3所,初中11所,小学47所;安顺市二中、安顺电大已在娄家湖片区建成新校,娄家湖教育区正在形成。
(五)人力资源丰富,安顺开发区集中了贵州航空工业集团(011基地)的主要生产企业,拥有大量高科技尖端技术人才,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安顺大学、双阳职大和安顺职中等院校可为企业培养各类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随着以南风日化、百灵制药、金星啤酒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崛起,区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人才和技术优势逐步显现。
(六)土地及水资源优势。安顺开发区属平缓工程地质,平均海拔1100—1400米。目前,有一类建设用地3700公顷,二类建设用地367500公顷。随着开发区新城建设速度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地成片开发的条件逐渐成熟,将会提供大量适合工业项目、酒店、房地产类项目建设用地。区内有娄家坡水库、杨家桥水库、猫猫洞水库、三合水库及临界的桂家湖水库、蜜蜂水库,蓄水量达2000万立方米。另有流量较大的羊昌河。丰富的水资源,可为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提供可靠保障。
(七)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安顺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度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围绕抓落实和提高执行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打造诚信政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对外开放意识和大局意识、机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树立了开发区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发展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座国际化新城,打造四大中心”,三个站场:完成开发区以道路骨架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任务,初步形成具有生态型、园林化、宜居与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开放度与现代化水平较高、以现代城市体系为支撑的新生产力聚集的新城区雏形,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国际化城区发展目标。
打造四大中心:(1)打造以航空城为重要载体,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机械加工业、生物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中心。(2)打造以兴伟4A级旅游城、歪寨藤甲非物质传承基地、中国蜡染文化遗产基地、多彩万象旅游城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的旅游精品、文化产业及旅游休闲娱乐中心。(3)打造以商业博览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为支撑的商贸会展中心。(4)打造以CBD商务区和高铁商务区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服务中心。
❾ 安顺市西秀区和开发区目前共有多少城市人口最好是2010年以后的数据。谢谢!
西秀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总面积1704.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82.39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 族等。
西秀区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区,是贵州西线旅游中心,早在1985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周 边环绕国家级四大风景区:西行45公里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天星桥景区,南行27公里有"水上石林"龙宫,东行65公 里是“高原明珠”红枫湖;北行157公里有"天下第一洞"织金洞。全区自然风光弘富,人文景观别致,民族民间风情多姿多彩, 被誉称为"旅游线上的明珠"、"蜡染之乡"、"地戏之乡"、"屯堡文化之乡"。
安顺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2011-06-03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人普办和全市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2297339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331741人[4]相比,十年共减少34402人,减少1.48%。年平均递减0.15%。
二、人口自然变动
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33775人、出生率为14.70%。,死亡人口为15457人、死亡率为6.73%。、自然增长人口为18318人、自然增长率为7.9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4.47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2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3.12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654179户,家庭户人口为2236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90人减少0.48人。
四、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89332人,占51.77%;女性人口为1108007人,占48.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9.43下降为107.34。
五、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80910人,占25.29%;15-64岁人口为1516977人,占66.0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9452人,占8.6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3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4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66833人,占63.8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30506人,占36.15%。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0377人,增长2.1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64781人,下降7.24%。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235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692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7076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9590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831人上升为445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5778人上升为639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9550人上升为2919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1886人下降为3899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8745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8082人,文盲率[6]由17.88%下降为10.83%,下降7.05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7]为690138人,占30.0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07201人,占69.9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86777人,乡村人口减少12117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4.16个百分点。
九、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具体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据市公安局提供,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数为2797871人。)
[4]公报中2000年数据均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据。
[5]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6]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7]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8]比重为各县区的人口占全市合计的比重。
[9]计算人口密度使用的土地面积来源于市国土资源局。
安顺市统计局
2011年5月23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