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在东营市建设银行营业厅营业时间。
银行营业厅营业都是9点鈡,为了安全。
B. 东营市传统的居民建筑有哪些
东营市南部有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现代农业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景观,专主要景点有国属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孙武祠和几百处古齐文化遗址等。中部有展现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及新兴城市建筑的系列景观,主要景点有黄河大桥、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公园、新世纪广场等。
新世纪广场为东营市东城标志性建筑
胜利电视塔上海同济大学设计
C. 求东营市领导关系,有朋友在政府里面有关系的,可以具体商议合作事宜
总的目标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
人,依靠科学和技术,以加强保护现有天然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大力
种植树木和草,控制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生态农业建设,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
,加强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工程,完成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扭转势头
生态环境的恶化。下个世纪,中间和努力,使国家合适的治理水土流失地区
基本上正在装修,适合种植树木和草绿色的土地,“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 >
从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 -------------------------------------------------- --------------------
的重症监护蓝天
他说:“今年,五家化工企业关停的取缔,4个化工企业在开始建设的新网站,和4企业整改不达标的,还是停止生产管理。东营市人民政府的国会,在全面改善的中心城市调查报告的环境污染情况“显示的这组数据,自去年第三年年度裂缝化学围攻之谜又一成果。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而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石油和东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化工企业点状分布的现象,既不符合长期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省东营市,是不利于企业的集中管理,污染。这种困境是如何破解这些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东营市人大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油城“城市水共生
彻底
,岸绿水清,人与水的和谐海滨城市,自2002年以来,东营市政府推出了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方面的环保审批,污染控制,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碧水”工程,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实施的“蓝天”工程, Ⅱ类占96.98%的比例,全市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但长期保留东营清澈的海水和蔚蓝的天空,为了让城市更美丽,市人大决定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促进全面建设生态城市。3月24日去年,在市人民国会的代表组织一些深度的中心城市区周围的企业调查。据调查,市人民政府的代表大会指示的市环保局进行拉网式普查,并要求每个企业污染的策略。一个月后,东营市的市中心环境的污染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决策“激进污染,疏堵结合只能药到病除。
解决污染问题,一企一策,积极改造的企业在未来,帮助他们找到一个长期的发展道路。 “
”建议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搬迁到该区域,彻底根除化工厂集中。 “
”要加快沙颍河水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开发区,新胜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加快;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置。 “
第六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成员在市委,市政府的考虑,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的中心城市报告讲的见解辉煌。
因此,市人民政府的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向站立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保障的至关重要的利益,人民群众的人,一个准确的把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污染控制感为契机,加快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要加强领导,明确的责任,根治环境污染,实施三年内的城市中心。
方向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作出协调一致的努力,其职责联合执法行动已经展开。
>行动的
中心城市,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涉及范围广,自相矛盾的地方,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些大型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市人大确定的三年内完成搬迁的决定。山东省东营市环境保护局说,头部的作者,
3年,说的很长很长的一小段一小段。东营市政府基于对当前长远的角度来看,东营市“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研究和开发的中心城市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系列治疗,症状已经提出了整治措施。
严格环境准入,大力发展节能产业,从2008年开始,我市及周边新,改建和扩建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再审批,未批先建,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严格依法严肃处理。加大污染控制在小清河广利关键的河谷和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的重点领域,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城市的石化,盐化行业全面实施。采取先建后拆法,推动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8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以确保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加快建设进度,规划和建设。加紧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国际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加快发展风电设备,光伏太阳能产业为重点,并改变状态一个单一的能源结构。速度?了黄河水城,三网和绿化工程的进展......
有效的措施,成效也比较明显。截至2008年12月,全市已关闭停产的19家企业,目前已完成其调查的23家公司,建议搬迁。 2009年5月,有5家企业关闭,这四家公司开始建设新的网站。目前,山东省东营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到标准煤0.728吨,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三网”绿化工程已投资1.657十亿人民币,完成绿化总面积44.3万亩,植树5185万,已初步建立的绿色森林网,水网,路网框架,由国家命名林业局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东营市人大实验室正云过术晓东汪师缸徐昌河)
山东:东营市建设生态城市(图)
环保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熊的切身利益,当代利益对未来事件的利益。
环保的大局,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关切身利益,目前对未来事件的利益的利益。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已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牢牢把握发展高效生态定位,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集中建设黄河水城,全力打造“三网融合”绿色,湿地生态,资源循环利用,五大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低碳排放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污染控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新的进展。
“水气”治理迫在眉睫
,东营市环境质量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相比,修订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仍然是一个。城市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全市纳入的15条河流的水环境功能区,均达不到五类水体功能要求;城市的低利率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只有54.5%去年。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整体的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干净的水工程:建设黄河水城
水是城市的灵魂。东营众多的湖泊,湿地,水系统,以反映城市的特色,是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黄河水城东营市生态建设美丽的城市卡彰显独特魅力。
实施碧水工程计划,以确保所有城市的河流水质??达到治理的要求。东营在大多数的排河的河流,经过多年的积累,而不是关闭水源,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坚持污染控制顶部优先,加强源头管理和流域生态恢复和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全面的调查和管理,以确保实现完全无污染的控制,是的不可避免的要求,城市的污染控制工作。
,在黄河水城水体污染的水环境治理是最重要的。与深度的黄色的河水城市发展相结合,高标准治理中心城市河流,城市的老广阔宝沟,东营河,干排,6干行56干总排都带来了共同的的广利河流域管理为今年的广泛李河,以达到等级5,2012年,4水质量的广利河建设城市的最好的水质量的河流,突出水城特点的老广阔宝沟,东营河,5干行,6干行五六干合共行,今年5级治理,在2012年达到年度目标。
污水堵塞和污水处理。座河排污口封闭,以缓解城市及周边的污水,,消除污水排入城市河流。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水质。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雨污分流的单元格或单元,膜处理技术,尽快建立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尽快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雨污分流及水的循环。广利河五,六干排面积合共?双方,如雨水和污水的洗牌,东城新区?东营市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雨污错了接触,进行彻底分流改造污水排入河流和河流系统是禁止的。工程措施,尽快采取可能的胜利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黄河路,东海路,河,清风湖,明潭湖系。
水利建设与体制理顺。重点实施的五个主要运河改道,耿沉沙池补充,南郊水库补水工程,以确保广利河湖,风和其他调水的需要。理顺市,油田供排水的管理系统,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油的问题,地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业务。广利河的河流清洗市场的日常管理,专业化运作机制,以确保河道的日常清洁。
蓝天工程:天更蓝
山东省东营市,去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199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两项指标的年日平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今年以来,全市加大了力度,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效,建筑施工噪声,有害气体污染降到最低。
实施“蓝天工程”,以确保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要求。加强排放点源和非点源的管理和控制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5%。
加大对重点排放企业的治理力度,掌握电厂脱硫设施,加强工业废气处理,工业废气净化率,特别是提高解决问题的化学气味的有毒废气治理力度。同时,加快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加强集中供热设施,扩大范围的集中供热,逐步淘汰小锅炉,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增加粉尘整治力度,加强施工扬尘控制,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加水,盖上锅盖,信封和防尘措施,施工现场的车辆清洗平台的设置出口,防止车辆带泥道路。加强道路扬尘治理,城市绿化,硬化,裸露地面道路清扫,吸尘,洒水,清洗,整合国家的最先进的做法,在泥泞道路的车辆和运输材料年轻的和彻底的调查凯撒。加强烟尘治理,坚决去除小宾馆,小饭店,和其他燃煤锅炉,焚烧秸秆,树叶等被严格禁止。
增加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环境检测汽车尾气机动车年检的先决条件,加速淘汰黄标车的力度,禁止不合格的环境测试汽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延长驾驶机动车辆强制报废。
提高造林绿化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大的力度组织的“三网融合”的绿化工程,突出重点的路域绿化,供水系统示范绿化示范区,因地制宜地推广成方平片造林,农田林网,路域树两旁的水生景观,增加植被覆盖,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机会稍纵即逝,转变迫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东营市城市地位的战略将继续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建设五大生态系统为载体,以重点治理为突破口,为保护一个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保护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东营,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蓝色的天空,清新优美,文明,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
D. 东营市二级建造师什么时候考试报名条件
各县区(开发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胜利油田管理局基建处,各有关单位: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6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建执字[2016]3号)及相关会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我市2016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一)凡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1.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请严格按照附件4《建设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对照表》所列专业)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者。
(二)符合上述(一)的报名条件,并满足下列相应条件者,可以免试相应科目:
1、具有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
2、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
(三)增加执业专业类别考试。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相应专业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核发相应专业类别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
(四)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的截止日期为2016年7月底。
三、报名程序
(一)报考人员及所在单位登录山东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网站(网址:www.ljzc.org.cn)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请应试人员认真阅读报名有关文件和提示,如实填写、提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等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照片要求jpg格式、20kb以下),提交完成后,使用A4纸打印带有条形码的《山东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审核表》,在规定位置粘贴报考人近期一寸(38mm×27mm)免冠照片(与网上上传照片同底版)。报名表经所在企业审核盖章,由企业统一持相关报名材料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胜利油田管理局基建处进行审查。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胜利油田管理局基建处业务咨询电话:
东营区:8237172
河口区、东营港开发区:3652871
东营经济开发区:8056711
广饶县:6457704
垦利县:2890249
利津县:5621236
胜利油田:8555036
(二)各县区(开发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胜利油田管理局基建处对报名材料要认真把关,核查原件、复印件是否一致,所报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并在审查合格的材料复印件上加盖主管部门公章,承担审查责任。按规定时间将合格人员报名材料报至现场资格审查地点。报名结束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上述各部门、单位审查情况进行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现场资格审查地点及时间安排。
1、现场资格审查地点:市房地产交易市场六楼大会议室(东二路276号,联系电话8339309)
2、现场资格审查时间:
3月1日:胜利油田
3月2日:垦利县、利津县
3月3日:广饶县
3月4日:河口区、东营港开发区
3月7日至9日:东营区
3月10日:东营经济开发区
3月11日:报名信息核对、反馈。各相关企业及个人对照市级审查合格人员名单及缴费情况,将报名信息有误或审查缴费信息有误的情况于3月11日下午14:00前反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逾期不反馈视为无异议。
四、申报材料
(一)非首次报考人员,仅提交《山东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审核表》1份(注:老考生报名表带档案号,免试相关科目的,需再次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二)首次报考人员须提交:
1、《山东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审核表》1份。
2、学历证书(或国家临时执业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为便于现场资格审查,提高审查工作效率,按照省厅会议要求,请一并提供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带二维码的学历查询证明(如查询不到,须提供相关学籍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由考生本人签字及单位盖章)
3、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1份。
4、职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仅限申请免部分科目考试者)。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仅限申请免部分科目考试者)。
报名表及复印件统一为A4纸,每人一份左侧装订,复印件均加盖报名单位公章。
(三)企业申报须提供:
1、考生报考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复印件按企业汇总表的考生顺序排序放至档案袋中,企业汇总表需从系统导出重新横向排版打印至A4页面加盖公章,其中:1份贴于本企业考生档案袋正面,1份放于档案袋内。
2、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承诺书(模板见附件1);
3、《企业及考生联系方式汇总表》1份;
注: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各相关企业须严格按照现场资格审查日期,一次性申报本企业所有人员,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重复申报,漏报错报的,后果自负。
五、考试收费
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鲁建综函[2016]3号文件执行。考务费:综合知识考试每科61元,专业实务考试每科70元。
今年首次实行网上缴费,经网上缴费收进省级财政专户,缴费成功后不能退款,报考企业必须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网上缴费。报名工作结束后由市主管部门打印发票并发放给各报名单位(发票领取时间待定,请留意东营建设信息网通知)。
为方便发票的打印及发放,请各报考单位统一办理网上缴费(同一单位的报考人员一起缴费),并请各单位注意网上缴费截至日期,网上缴费时间截至后不能补交。凡未经网上缴费的报考人员均不能打印准考证。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立即部署。考试报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本次报名工作。各县区(开发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胜利油田管理局基建处负责本地区所有相关企业的考试报名工作,及时做好报名通知、资格审查、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严格把关、认真审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考试报名组织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将组成复核组到各市进行复核。各企业要对所报材料真实性负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学历证书、身份证、职称证等信息进行网上核查,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全市通报、记入信用不良记录等处理。
E. 关于东营市的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的作品(文字)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其意义非同寻常、极为深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单元,要建设美丽中国,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并积极推动社会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共同增长、社会环境质量与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规划是龙头、是发展的大纲。要高起点编制镇村布局、生产力布局、水资源、土地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规划,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集聚、生活居住、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要坚持与工业产业规划、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优势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积极鼓励村集体在工业园区内建造标准厂房,吸引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工业园区集聚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二是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地连片集中,根据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整合项目资金,结合土地复垦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资源开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三是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吸引农民向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集中,促进人口集聚、要素集约,让农民享受到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二、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要把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清洁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举措,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一是控“源”。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扩种绿肥与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进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实行农药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及统一差率,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二是治“污”。按照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推广种养相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种养生产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建立持续、高效、生态平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体系。采取粉碎还田、沤肥还田、过腹还田等省工、省时、实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和方法,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秸秆发电、秸秆造纸、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等多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试点示范与推广,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布点村庄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三是活“水”。水是生态之基,贯彻落实“人水和谐”理念,建立农村河道定期轮浚机制,实施拆坝建桥,打通断头河浜,改造束水河段和束水建筑物,畅通水系,加快河道轮浚和水系调整步伐,提高河道自然功能。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河道长效管理,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实现“清水畅流”。四是植“绿”。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造林,因地制宜把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作为绿化重点,做到见缝插绿、应栽尽栽,加快构建“绿色通道、绿色水廊、绿色基地、绿色村庄”,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格局,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三、创新农庄建设举措,塑造中国美丽乡村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要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旅游业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在塑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注重把保护乡村乡野农耕文明和自然原始纯朴之美作为第一追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力求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重点要做好以下五篇文章: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靠山生财、靠山致富,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开发山区休闲旅游农业,建成一批以山村体验、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村休闲旅游群落,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游点。二是做好“水”的文章。将渔业生产与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娱乐餐饮、度假购物结合起来,发展赛龙舟民俗水上运动、休闲垂钓中心、水上餐船等休闲乡村旅游项目。注重开发湿地资源,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打造高质量湿地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观赏到“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原生态美景的同时,了解自然生物知识,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三是做好“民居”文章。要注重传承和提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打造各地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绚丽多姿的特色民居,充分体现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要加大古建筑保护修缮力度,让古建筑融入“美丽乡村”,并挖掘其背后的商业价值,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特色线路,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及生活文化,发展如介绍民风民俗、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等具乡土味的观光特色旅游。四是做好“花果”文章。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的花卉、林果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入创意农业,对花卉、林果进行资源整合、规模培植、巧妙布置,打造“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四季花园,形成姹紫嫣红、硕果累累的独特乡村美景。通过发展花卉和蔬果采摘体验项目,让游人漫步其中观花品果,享受从中的美感和乐趣。五是做好“农耕”文章。依托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着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农耕器具、戏曲、民歌(山歌)、耕作传统、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资源,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让游客亲身体验扶犁耕作、推磨碾米、踩水车灌农田、制作农家酒、腌制农家菜、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干农家活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生活。四、准确把握推进要素,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让全体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统筹推进。结合地理地貌、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民俗习惯、产业结构、自身特色等,因村制宜开展研究策划,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既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配套,又要塑造村庄自身的特点、特色,还要传承历史民俗文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彰显农耕文化、秀美特色,让“农村更像农村”,避免“千村一面”。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农村生态环境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因此要把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好。首先,要以推进“三个集中”为抓手,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其次,要组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自然村庄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再次,要积极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举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只有坚持创新举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才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有序推进。一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美丽乡村建设面广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各级各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上下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建设投入机制。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必须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三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步伐,实现土地连片集中。四是创新经营体制机制。通过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劳务合作、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要创新发展合作农场,鼓励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