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城乡建设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15 09:09:14

A. 关于涪陵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若干!

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桥南、李渡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各部门,中渝驻涪有关单位,区属有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家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和第55号的有关精神,按照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05〕67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经区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通过,并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区政府决定调整我区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现就我区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通知如下:一、调整集体土地类别具体划分情况见附件1。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一)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征地补偿按土地类别统一年产值标准。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按附件2、3执行。今后,我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每两年由区统计局会同区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依法编制,送区政府审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二)地上建(构)筑物和青苗补偿标准地上建(构)筑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按附表4、5、6、7执行。凡拟征地告知后抢栽抢种的青苗、抢搭抢建的建(构)筑物,一律不予补偿。(三)鼓励推行住房货币安置,其标准根据相邻区域经济适用房的平均售价确定,各区域经济适用房平均售价由区国土资源局会同区建委、房管局、物价局等部门编制并报区政府批准。三、调整征地农转非人数计算方法征地中应严格按照《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计算应安置的农转非人员人数。零星征地中被征地农户承包的耕地(多种经营地、牧草地、果园地和养殖水面按耕地计算)被征收后其人平承包耕地不足0. 5亩的,在被征地农户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可按规定实行农转非,或者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调整承包耕地。被征地农户选择农转非的,可以户为单位按规定计算该户农转非人数并计发农转非人员的有关费用;选择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承包耕地的,按《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计算农转非人数。四、加大征地农转非人员生活保障力度(一)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后即为城镇居民,按城镇居民管理。因生活困难,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规定办理。(二)提倡储蓄式养老保险,着力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老化劳动力的生活保障问题。征地公告发布之日,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属老化劳动力人员,可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经本人申请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其应领取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由保险公司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三)区劳动保障部门及有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劳动力(再就业)人员参加劳动和就业技能培训。劳动力(再就业)人员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优惠政策。劳动力(再就业)人员可依照城镇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待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政策出台后另行制定。五、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统筹经费在我区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统筹经费,按征地面积每亩1万元的标准收取,计入征地成本费,由区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专项用于统筹我区征地农转非老化劳动力的养老保险。若统筹经费不足,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予以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各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精神,切实做好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二)坚持依法行政,耐心细致地做好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调整和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时,对截留、克扣、侵占、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三)区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我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办法。民政部门要做好征地农转非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安部门要做好被征地农村居民户籍的审核、统计、确认工作,并办理农转非的户籍登记。农业部门要做好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财产的分配、核销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调整工作。统计部门要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制定工作。七、

B. 如何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一、养老保险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率100%截止XX年6月30日,尖草坪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职工及遗属人员8032人,其中新增退休人员及遗属493人。当期共发放养老金2201万元,足额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离休干部月人均1901元,建国前老工人1065元,退休人员月人均467元,退职人员月人均300元。 2、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完成3479万元到6月30日止,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321户,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479万元,完成市下达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目标任务5768万元的60%,超额完成了任务的10%。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1%。多征收了1008万元,养老保险基金当期节余1300余万元,滚存结余9500万元。 3、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3416人尖草坪区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达到24657人,其中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3416人。占到在职参保人数的95%,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8320人的82.7%。其中私营企业、个体人员参保人数达到42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00人的35%。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务率95%根据太原市关于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实施方案,我区成立了退休人员管理科(退管科),由专人抽调了思想政治作风硬,业务精的职工,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作了社会化管理的版面,明确了工作制度并配备了一定的办公设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深入到11个街办、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及部分社区进行了调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收到了一定效果。目前辖区内的离退休人员有30000余人,基本信息录入率达到95%。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5%,其中社会管理服务率75%。 5、养老保险实地核稽核人数6626人今年由于太原市社会平均工资公布较晚,直到5月底才明确,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定,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检、养老保险的稽核、新增退休人员的计发都集中在6月份,已稽核参保单位153户,稽核人数18260人,其中实地稽核85户,稽核人数662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8.5%。 6、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资格认证根据市中心的安排,一方面对今年新增统筹的退休人员及遗属493人进行了领取资格认证。其中近200人到市社保中心进行了退休人员指纹采集和指纹微机建档。其它退休人员委托企业利用办理医疗保险等工作契机,和社区、职工举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调查;另一方面根据省、市的安排对异地的退休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今年下半年在此基础上配合市社保中心并社险中心退字[XX]23号文件,关于离退休(含遗属)人员指纹采集认证工作安排,开展领取资格认证的全面展开。 7、完善个人账户和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及上报率今年,我们按照省、市关于“金保工程”的安排,一方面完善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和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另一方面对个人账户和离退休人员数据库信息的不断更新。同时边学习、边请教、边操作,实现了计算机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种报表及数据信息的上报率达100%,并通过企业劳资人员及网上公布了在职参保职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公布率100%。 二、主要措施 一早打算,早安排,在市社保中心未下达任务之前,我们就召开了专题会议,决心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突破,确定了XX年的工作重点,明确了XX年的养老保险奋斗目标。 二采取了责任制考核及基本工资与征收清欠挂钩的办法,硬指标量化,软指标细化,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上有压力。三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一是征订《社会保险杂志》,做到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人手一册,并赠阅领导; 二是利用劳动保险信息宣传社保工作中的人和事,共编印劳动保险信息12期; 三是利用职工提前退休和公布个人帐户进行宣传. 三、内部管理 一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政府的窗口单位,公司领导极其重视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制作了宣传社会保险政策的版面,公开了办事程序,设置了便民服务台,并配置座椅,免费提供有关政策宣传资料以及表格,纸笔等用品,设置了意见箱,公示了投诉电话,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要擦玻璃、彻底清扫办公场所卫生。经常保持窗明几净,地板清洁。 二党风廉政建设.我们根据市、区的安排,认真贯彻标本兼志、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提高社会保险服务质量,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维护群众利益。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勤俭办事的原则,能省则省,能压则压,业务招待费较去年同期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一贯坚持三人审批,共同把关,关口前移,确保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三行风双评。从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狠抓基础工作不放松,对321户参保单位、8032名离退休人员及供养人员、24657名在职职工的信息进行了及时完善和更新。并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了搞好XX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我公司微机操作员在原有离退休人员数据库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套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将各企业报回的《太原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及资格认证基本信息表》全部录入微机,方便,快捷的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各社区保障员查询资料的效率和准确度。既提高了工作质量,又树立了经办机构的形象。 四学习培训。根据郭雪梅主任年初工作安排“常规工作要有新内涵,重点工作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进展,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展示全省养老保险经办队伍的风采” 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实行了阳光作业,基本上做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挤出经费订阅了党报、党刊、业务、杂志、报纸等10余种。同时积极参加党校培训和市社保中心组织的财务确定制度、养老保险稽核等业务培训。3月9日我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南宫参加了省城劳动保障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会,听取了李通顺厅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专题报告和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省信访办副主任、被誉为“百姓书记”的梁雨润同志的专题报告,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该文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https://www.liuxue86.com/a/1405886.html?force=1

C.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于子女的问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地政策不一
但总的还是差不多的
老人到了60岁,自动回开始领取基础性养老金答(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调控,但国家级试点县各级财政补助合计50元,好像是)
要求老人的子女中至少有一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子女交钱是交到子女年满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为止的
子女交钱(即参保)的条件不是很高,只要参加就行,即可以按最低标准缴费参保。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一个老人有一个孩子,而且也是在农村居住,老人今年60周岁了,这时子女只要参加新农保(哪怕是最低标准的参保缴费),老人立刻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子女不参保,那老人不能领取。加入子女在城里打工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老人也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若老人57岁,之前每年都没有交钱,子女也没交,是之后的3年老人和子女都交到60岁吗?还是老人和子女要一次性不足15年的钱: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老人57了,可以不缴费,子女需要参保缴费,老人等到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是那时候领取的是基础性养老金比较少,保障基本生活比较吃力,所以建议参保缴费,也可以一次性补足15年的钱,那时候60周岁后会领取的多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D.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

您好,这种情况是不可以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定的。基础养老金国家有一个最低标准,2009年至2014年每月55元,2014至2017年每月70元,2018年以后每月88元。地方政府可以在国家标准之上进行额外补贴,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补贴在100元到150元之间。四川省100元,湖南、湖北、河南、云南、吉林103元,安徽省105元……这个保险的费用必须要满15年或15年以上,各地缴费也是略有不同,具体以当地的社保政策为准。

职工养老保险到底是怎么得来的,请看下边这个公式: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由于我们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最低缴费基数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全国平均社会工资一般在5000--6000之间,基础养老金可以达到每月600元到700元。

要想领取的养老金高,每年需要多交一点钱或者选择缴费的时间长一些。比如说缴费40年,100%基数可以领取4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拿到手的也就2千多元。

它们之间的区别:

1、退休年龄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退休年龄为女同志60岁,男同志60岁。北京曾经有过女同事55岁退休,男同志60岁退休,在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对于重度残疾人等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前55岁退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女性50岁可以退休,管理人员到了55岁才可以退休。男60岁可以退休。如果从事的是特殊工种,女职工45岁,男职工55岁就可以退休了。对于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男50岁,女45岁,可以提前享受退休待遇。

50岁退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依次类推,55岁的时候是170个月……。这也说明了退休年龄越早,个人账户中的钱就会越少。一般来说,农城乡居民每年的缴费很低,也就几百元。而灵活就业人员的话,缴费钱数年年增长,即使是最低基数每年也得7-8千元。

因此,缴费高拿到的退休金就高,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首先参加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退休以后除了拿到固定的一笔钱以外,国家每年还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整退休待遇,非常划算。

2、缴费时间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每年缴纳一次,职工养老保险按月缴纳,一年要交12次。事实上,国家制定这一政策的原因是考虑到广大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所以采取了一种照顾性办法。职工养老保险由于是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发放工资时提前扣费是最合适的了。

3、缴纳费用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最初的设置是100元--2000元十几个档次。各地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行调整档次,一年100元,对于老百姓而言,这笔钱是没有任何负担的。职工养老保险,是按照职工工资为缴费基数,每月缴纳一定比例。职工工资的缴费基数一般最低是60%,职工个人负担8%,企业负担13--20%。上班族的话,自己每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费用都是公司出。

4、缴费补贴不同

这两种保险政府都有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直接补给个人账户,比如参保人按照一年100元的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缴费档次越高,补贴程度越高。比如说宁夏自治区2019年按照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职工养老保险也有补贴,一般是非常规性的,主要是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这一块。就业困难人员又分为灵活就业人员补贴和公司招困难人员的补贴,补贴钱一般能够达到一年5000到1万元,但不会超过3年。具体情况需要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引自:网页链接

E.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1.什么是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答: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为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2.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有何特点?
答: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坚持“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及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办法。
3.哪些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答: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4.如何申报办理参保手续?
答: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需携带户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事务所提出参保申请,填写《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村(居)协办员负责检查申请参保登记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参保表》上签字、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并将《参保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核对相符字样)以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时限一并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乡镇(街道)事务所负责对申请参保登记人员进行初审,审核无误后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在《参保表》上加盖公章,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参保表》、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上报县级社保机构。
县级社保机构应对申请参保登记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可与公安、民政、计生、残联、扶贫办等部门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信息库进行比对,审核无误后,在信息系统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在《参保表》上加盖公章,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5.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费?
答:县级社保机构应于每月月末前将当月新增参保登记人员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合作金融机构,登记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银行账户相关信息;如果参保登记人员未持有社会保障卡,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向参保登记人员制发社会保障卡。暂不具备发行社会保障卡条件的地区,由合作金融机构为参保登记人办理银行存折或银行卡(以下简称银行存折(卡)),用于缴纳保险费或领取待遇。
6.如何选择缴费档次?
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不得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7.政府如何给予参保人缴费补贴?
答: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政府对100-800元缴费档次分别按每人每年30元、40元、50元、55元、60元、65元、70元、75元进行补贴,对900-2000元缴费档次统一按每人每年80元进行补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缴费补贴标准。
8.如何建立参保人的个人账户?
答: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参保人员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即为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号码。个人账户用于记录个人缴费、政府补贴、补助(资助)、其他补助及利息金额等信息。
9.领取养老金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10.月养老待遇如何计发?
答:月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当前月标准为75元,其中由中央财政支付55元,自治区20元由自治区地市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20元。今后基础养老金将会随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而适时上调(当地政府提高标准的,按其标准执行)。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滚存积累总额除以139。养老金终身按月领取,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11.如何办理领取养老待遇手续?
答:符合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员携带户口簿和本人居民身份证等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养老待遇申领手续;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参保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复核后,通过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计算月养老金领取金额,通知指定金融机构将养老金划入参保人的银行存折(卡),然后通知申领人持银行存折(卡)到指定的金融机构去领取养老待遇。
12.参保人流动如何转移保险关系?
答:参保人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在缴费期间跨统筹地区转移户籍的,可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转入迁入地,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再转移。参保人跨自治区流动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F.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是干什么的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编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规划,开展政策性调研工作;

2、指导市辖县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办理,实施目标管理;汇总、编制、审核全市基金收支计划,编报基金预、决算;

3、申报落实财政社保补贴资金并实施据实分配;

4、规范建立业务经办管理,基金管理,财务管理及内控、稽核制度;实施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待遇核定和社会化发放及监控管理,开展内控审计和稽核工作;

5、收集汇总、编制上报基金财务、会计和各项统计报表;

6、负责业务经办机构、人员培训,强化业务队伍建设;

7、负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维护和管理,在授权范围内开展数据变更、纠错审核工作;

8、办理其他交办工作。

(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前实现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目标,对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保障水平偏低、激励性不强、制度转移衔接问题缺少具体规定、基金保值增值形势严峻等问题。

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障标准、完善激励机制设计及转移衔接的制度规定、扩大基金投资渠道,以期制度能够顺利推广,并有效实现其预定目标。

2018年2月,河南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力度,多缴多补;增发缴费年限养老金,长缴多得;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增加个人积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

G. 什么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009 年 9 月1 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部分地区在“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制度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起全覆盖的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界限,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朝着社会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转变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正确认知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从制度层面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制度在大规模推广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期待着为其他地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综合部分省(市)的制度发展历程及政策内容,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制度发展超前,整合度高

从制度发展进程上看,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均是在国务院出台“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之前就已经在探索实施“新农保”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对正在实施的政策进行调整,最终出台了与国家指导方针相一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应保尽保,坚持广覆盖原则

公平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要求所有国民的养老保障权益都能得以实现,以维护起点公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于参保对象的规定体现了公平性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制度的覆盖面。

3、普惠性和保险性相结合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主要由基础养老金支付,基础养老金体现了政府对公民养老保障权益的承担,完全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参保对象在年龄达到 60 周岁以后,即使不缴费,也可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同。

4、结合实际,制度设计弹性化

弹性化的制度设计能够确保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各地的实施办法可以发现,各地均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等多种因素,对缴费、财政补贴、待遇调整机制等实行差别化设计,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在居民自愿参保前提下制度的广覆盖,保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1、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2、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

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H. 如何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一是抓好宣传,让城乡居民能够正确认识到城乡养老保险的目的、意义,有必要时多请已经领取保险的居民现身说法。
二是要做好对象和时间把握,城乡养老的对象是不符合参加职工养老的居民以及一些常年在外打工却没买社保的农民工朋友,通常在年底的时候会家乡,这时可以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
三是要做好退休人员的服务,通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多组织退休人员活动,提高幸福感。

阅读全文

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