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下2010年、2011年、2012年这三年中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多少
2010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359元,11303元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和8.6%,与2009年相比。
2010年,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1.3%,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23015元,比去年同比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1416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431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7.7%。
2009年,乐清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143元,比去年同比增长7.5%,比上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0095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68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1%。
『贰』 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了多少
2018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容可支配收入1078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对此,专家表示,就业在不断地扩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发力,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居民收入增长,一系列政策效益积极释放。在今年个税改革及养老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预计后续居民收入增长有望再次跑赢GDP。内容来源于央广网
『叁』 甘肃省天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白银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628元一年四季,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6元,同比增长13.19%,比上年。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家庭食品开支的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3.5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6个百分点;农村为42.16%,比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
天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825元,同比增长17.5%。人均消费性支出83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2413元,同比增长7.13%,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9.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7.52平方米。
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84万元,同比增长10.20%,比上年同期的工资收入的9623.8元,同比增长7.02%。人均消费性支出10,930.39万元,同比增长13.2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3%。年人均纯收入的农村居民4587元,比上年增长14.6%,的工资收入2226元,同比增长14.3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56元,同比增长12.2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42%。
庆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均可支配收入12453元,132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54元,同比增加468元,同比增长17.4%比上年。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5.5%,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41.5%,比上年低2.9个百分点。
2010年平凉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66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7499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的人均消费性支出; 3136元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同比增长15.5%,全市人均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是31546元,同比增长10.78%。
『肆』 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多少
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领域进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05年提高到2015年的9.42年。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婴儿死亡率由2012年的10.3‰下降到2016年的7.5‰,孕产妇死亡率由24.5/10万下降到19.9/10万。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伍』 2016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多少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2016年安徽城镇居民收入特点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56元,同比名义增长8.2%,增速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从收入来源看,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四项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对拉动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转移净收入增速最快。
转移净收入增长最快
201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378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19.1%,仅次于工资性收入。
『陆』 根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特点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比上年减少12.5万吨,下降0.4%;秋粮有望再获好收成。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975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3972万吨,增长3.3%。
二、工业生产基本平稳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8.5%,西部地区增长10.6%。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4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7483亿元,同比增长6.4%。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0.9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330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主营活动利润35870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0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2%。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7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2369亿元,增长14.1%;民间投资231509亿元,增长18.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7%。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7.8%,西部地区增长1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42亿元,同比增长27.7%;第二产业投资150180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198965亿元,增长17.4%。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391141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国内贷款增长11.2%,自筹资金增长16.1%,利用外资下降7.0%。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3729亿元,同比增长14.4%。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77%。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7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3%。房屋新开工面积1314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71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0.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9227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40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9869亿元,同比增长2.3%。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4233亿元,增长9.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3132亿元,同比增长1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019亿元,增长13.0%。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9934亿元,同比增长9.7%,商品零售169217亿元,增长12.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88414亿元,增长10.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环比增长0.85%。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8238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888亿元,增长54.8%。
五、进出口增速回升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9422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422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971亿美元,增长5.1%;进口8999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4655亿美元,增长1.3%。进出口相抵,顺差1422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316亿美元。9月份,进出口总额2441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1315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137亿美元,增长15.3%;进口11258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827亿美元,增长7.0%。
六、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1.9%。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2%,居住上涨2.3%。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3.1%,油脂价格下降5.0%,猪肉价格下降4.5%,鲜菜价格下降1.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9月份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9月份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4%。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120元,同比名义增长12.1%。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
八、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5。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6%。
九、货币信贷增势平稳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狭义货币(M1)余额32.72万亿元,增长4.8%,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8万亿元,增长4.2%。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9.5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2.66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68万亿元,同比多增4045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8.27万亿元,同比少增2.99万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2.8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2万亿元。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着力民生改善,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柒』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怎样统计出来的
中广网河南分网郑州消息 郑州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在快速上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4264元,平均每月为1421元,同比增长12.4%,增幅超过了全国第一季度的CPI增幅——8%。 根据国家统计局郑州市调查队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郑州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84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递增10.3%。每家拿出12.1%的吃喝款下馆子花钱买享受的消费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郑州市民认可,省时、省力、省心和方便快捷的食品受到居民欢迎。亲朋好友聚会选择到饭店就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特别是逢年过节,各类饭店更是高朋满座,甚至年夜饭都要提前预订。统计显示,郑州市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比例呈上升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111元,同比增长58.2%,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为12.1%,比去年同期上涨3.6个百分点。 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超过高收入户国家统计局郑州市调查队将郑州市城镇住户按收入差异分为五个组别:低收入户、次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次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并对他们的收入增速进行了对比。数据分析指出,2000年以来郑州市不同组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高,其中的中、低收入组可支配收入增长更快,高、低收入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低收入组增长1.3倍,中等收入组增长1.2倍,高收入组增长1.1倍。若以低收入组为1比较,2000年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比为4.15:1,到2007年收入比缩小为3.82:1。
『捌』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增多少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678元,增长5.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68元,增长2.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6%;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919元,增长8.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35元,增长6.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1%;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211元,增长9.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69元,增长10.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8%;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18元,增长11.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1%;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236元,增长11.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7%。
『玖』 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经济
其实昌江在近几年来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不管是旅游还是农业、林业上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王下乡,每到节假日便会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游玩,是海南一个不错的景点,还有棋子湾、霸王岭都是昌江著名景点,相信受疫情影响,全国许多地方的经济都受到冲击,昌江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下关于昌江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2020年一季度昌江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1亿元,同比(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下降7.8%。其中,一产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0.4%;二产增加值9.50亿元,同比下降12.7%;三产增加值9.55亿元,同比下降7.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8:38.0:3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下降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8亿元,同比下降2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4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5亿元,同比增长10.2%。
一、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一)农业生产低速增长
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战时状态、战时作风、战时举措,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委“一抗三保”十条措施要求,出台农产品运销保障政策,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制定果蔬运销应急补贴措施,推动农产品线上营销,组织干群参与农产品购销等有力举措,保障了农业生产稳定有序进行。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6.08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总产值9.24亿元,同比增长0.7%。分行业来看:
1.种植业:一季度全县种植业总产值3.68亿元,同比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13721.8亩,同比增长5.9%;蔬菜播种面积106722.8亩,同比增长2.8%;瓜果播种面积13044亩,同比增长17.2%;水果收获面积13971.5亩,同比增长10.4%。
2.林业:一季度全县林业总产值0.11亿元,同比下降8.5%。橡胶收获面积71492亩,同比下降12.2%。
3.畜牧业:一季度全县畜牧业总产值0.13亿元,同比下降33.2%。猪肉产量351.6吨,同比下降87.7%。
4.渔业:一季度全县渔业总产值0.58亿元,同比下降0.3%。水产品总产量19052吨,同比下降7.1%。
5.农林牧渔服务业: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3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增加值0.12亿元,同比增长9.4%。
(二)工业生产降幅较大
一季度,全县工业总产值20.04亿元,同比下降13.3%。实现工业增加值8.63亿元,同比下降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5亿元,同比下降7.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0.18亿元,同比下降16.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7.63亿元,同比下降10.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3.8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3%,同比增长68.1%;非金属矿制品业完成产值8.6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2%,同比下降2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5.1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5%,同比下降20.2%;其中,核力发电产值4.92亿元,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6.4%,同比下降18.2%。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其中:房地产投资项目13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个;其他投资项目4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下降8.6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66.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2.5%,非房地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同比下降16.4%。从投资构成看,建安工程完成投资2.06亿元,同比下降23.5%;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0.07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他费用完成投资0.69亿元,同比增长127.5%。
(四)服务业形势不容乐观
1.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一季度,全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8%,其中批发业同比下降18.4%、零售业同比下降2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6%,其中住宿业同比下降7.1%、餐饮业同比下降21.5%。
2.金融业: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5.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0.3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7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一季度,全县金融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
3.房地产业:一季度,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房屋施工面积69.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3.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63平方米,同比下降95.8%;商品房销售额为212万元,同比下降96.7%。
4.其他服务业:一季度,全县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0%,其中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4%,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
(五)消费市场低迷
一季度,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亿元,同比下降28.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3.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地区3.38亿元,同比下降37.4%;乡村地区1.61亿元,同比增长1.7%。接待过夜游客人数8.74万人次,同比下降66.9%;实现旅游收入0.47亿元,同比下降73.9%。
(六)城乡居民收入小幅下降
一季度,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元,同比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元,同比下降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财拨人员工资下降,2020年1-3月我县财拨人员工资总额为1.41亿元,同比下降14.36%;二是受疫情影响,许多商铺歇业,城镇居民务工时间减少,工资收入下降;三是水泥行业不太景气,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两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裁员,进而影响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交通限制,导致农产品无法及时外销,影响农民增收;二是今年2月13日,我县遭受突发性暴风雨和冰雹灾害,海尾镇、昌化镇、乌烈镇、十月田镇和石碌镇等乡镇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损失,进一步降低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