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城市物流体系建设,应该从哪几个大的方面探讨
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这几个方面探讨为了加速传统商业和储运业向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实现物流在全国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高效、畅通、网络化的现代商品物流体系,国家制定了促进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宏观政策,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和地区纷纷提出了建设城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作为城市现代物流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笔者先对它们的内涵、成因及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
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是一家或多家物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物流园区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采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物流园区使货运交通更有序,有利于城市缓解交通压力;(2)减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大型仓库与环境相协调问题、废弃物的集中处理问题;(3)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物流园区有利于集约资源和统一管理;(4)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物流园区,可将多个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可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同时,这些企业还可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5)满足货物联运发展的需求。
物流园区是多个大型物流中心或多个配送中心的集聚地,它一般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其规模可对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作出分析后,规划出一片区域用于发展物流园区,具体规模由市场需求、城市发展水平决定。物流园区建设在日本的历史稍长,而在西方国家也属于新事物,在我国深圳、北京等地都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还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之中。
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一个现实的物流中心应该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具有其核心功能,并且物流中心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向上、向下进行延伸,在实际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确定如何根据情况向上、向下延伸及延伸的范围。物流中心是企业优化分销渠道、完善分销网络、进行业务重组的结果,同时也是第三方物流理论得到应用的产物。
物流中心的产生基于以下因素:(1)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间经济往来更加频繁造成物流量的急剧增加。这是建立综合物流中心的最基本条件;(2)通过物流中心管理城市货物的集散可以使原来分散的专用线、货站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的矛盾得到缓解。使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干线运输与在城市区域内的配送有效地组合成新型的现代物流系统,从而完善了整个物流;(3)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是建立综合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物流组织,限制汽车在城市中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数量。采用综合物流中心的方案,可以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可行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中城市的重视;(4)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可以给综合物流中心的若干关键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撑。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使物流的低成本、高效集约管理成为可能
物流中心的有效衔接作用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公路、铁路等多种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综合物流中心对提高物流水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缩短了物流时间,提高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多次搬运、装卸、储存环节,提高了准时服务水平,减少了物流损失,降低了物流费用。物流中心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物流成本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完善物流系统在保证供给、降低库存从而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方面的作用。
『贰』 农产品上行与下行的理解
上行,是指产品被售出,完成整个销售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同理,下行是指商品从网上被回购买答,通过配送链到达农村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在农村电商中的上行里,输出的商品以农副产品作为主要品类,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普遍将农村电商的上行称为农业电商的原因。

(2)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扩展阅读:
农村电子商务在国家二十多个高密度政策文件的推动及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批次共496个县)工作的引领下,不但成为政策和产业的“风口”,而且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7年5月份迎来了第四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申报工作,而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也转到“农产品上行”,要求比例不少于50%,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梳理农业品上行和工业品上行的关系。
2017年第四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就明确要求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产品上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主要聚集农村产品上行,包括三项:
1、支持农村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2、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
3、县、乡、村三级具有服务农村产品上行功能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叁』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性
一、物流信息将更来加及时
二、物流速自度将得到很大提升
三、物流企业业务范围会更广
四、物流管理会更科学
五、物流人才获取知识的渠道将更广,物流人才更具专业化
六、传统物流企业将会因互联网而重新洗牌
七、电子商务物流会大大节约企业物流成本

(3)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扩展阅读:
物流的行业地位: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通过物流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2001—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9—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
『肆』 如何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在水、路、空、信息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拨款力度。要想为物流配送体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障,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运输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建设物流设施来提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尤其要加大建设城乡物流设施的步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思想认识、生活水平、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城乡居民也是物流企业不可忽视的顾客群,因此早日建成二三线城市的配送体系也是当务之急。
2 、建立第三方物流。我国物流规模化程度低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善这个局面,就必须建设综合的物流中心。但我国受到资源方面的制约,缺乏充足的人、才、物,因此难以建设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此外,我国少数的物流企业难以同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协调,所以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建设一个第三方物流。通过这样一个既不属于销售商,也不属于供应商的第三方公司来更好地运用物流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规避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3 、培育物流及电子商务人才。国内物流企业的员工整体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都偏低,企业缺乏真正的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物流配送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相应提升,员工不但需要掌握物流相关理论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内部应该形成完善的物流管理培训系统,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在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这门学科,尽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解决人员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难题。此外,我国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物流人才,引入国外超前的物流思想和技术。
『伍』 物流管理是一个很轻松的专业吗
作为一个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女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物流管理回这个专业只是表面上听起来答比较简单,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此外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系统思维,研究众多的案例并加以分析练习,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保证物流管理符合社会实际和不同的企业、行业。
『陆』 企业是建设和发展自己的配送系统,还是运用社会化物流体系,应该如何决策
你死了,我感到悲痛,
『柒』 广州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哪里有
(一)冷库建设工程
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到2015年,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
(二)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类和水产品分割、果蔬分拣以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形成冷链长短途有效衔接、生产与流通环节紧密联系的物流体系,促进其与上游的屠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以及下游的超市等零售市场协同推进冷链发展。
(三)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
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到2015年,争取全社会新增冷藏运输车4万辆,大幅度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冷链运输能力,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鼓励肉类和水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企业购置预冷保鲜、冷藏冷冻、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等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处理能力,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
(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
根据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格局,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采用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其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
(五)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六)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
加快肉类特别是猪肉,以及水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大型肉类和水产品企业改造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加强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肉类和水产品冷藏运输和全程监控技术,推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冷柜销售方式,形成“无缝化”连接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中央直属猪肉储备冷库和地方猪肉储备冷库建设,依托企业冷库完善猪肉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
(七)果蔬冷链物流工程
加强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储存环节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冷藏运输,逐步提高果蔬产品冷藏运输能力;完善主销区果蔬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鼓励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果蔬储运营销企业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服务企业。
(八)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
完善冷链物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中转、进出口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和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在冷链建设重点工程中,同步建设监管和检测设施。依托现有监管和检测资源,进一步提高主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转中心、进出口口岸的查验和检测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如果想知道更详细的,可以去微度之家物流设备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