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汕头市建房子为什么限6屋
,汕头相关政府部门为依法妥善处理存量违法建设问题,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制定了《汕头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理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予以网上公示,请广大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至2019年2月25日。
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市建成区内存量违法建设的处理适用本处理意见。
本处理意见所称建成区是指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所称的存量违法建设是指2016年4月25日前未经规划许可或未按规划许可建设(含已建成或在建但已停工)的国有建设用地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厂房、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工业厂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村(居)民委员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建设的农村村民住宅,2014年12月1日前未经规划许可或未按规划许可建设(含已建成或在建但已停工)的农村村民自建住宅。
其他违法建设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二、存量违法建设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违法收入:
(一)占用基本农田以及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城市紫线建设的;
(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三)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
(四)占用高压供电走廊、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地,压占地下管线;
(五)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六)其他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依法应当拆除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前款规定的不能拆除的情形:
(一)拆除可能影响相邻建设安全、损害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或者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违法建设与合法建设整体施工并在建设结构上具有整体性,拆除违法建设将严重影响合法建设结构安全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存量违法建设为国有建设用地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厂房,且不属于本处理意见第二点规定的应当依法拆除情形的,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按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进行处罚。
(二)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及消防和房屋安全要求,已建成的,凭用地权属来源文件、符合规划建设及消防安全要求文件以及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书等材料办理确权登记;未建成的,按程序申请办理规划、建设、消防、确权登记等手续。
五、存量违法建设为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工业厂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且不属于本
Ⅱ 汕头城市规划包含哪些地方
1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重点在于:
1.1 水资源利用
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1.2 能源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1.3 交通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1.4 绿地系统
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2 人居环境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 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生态产业园区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 环境教育城市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强调人人参与,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典型做法是:
(1) 为市场运作创造条件,通过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将环保事业推向市场;
(2) 创造合作的机会,如学校、机关和社区等,扩大社会影响;
(3) 深入宣传生态思想,转化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切实行动;
(4) 通过政策、法令强制执行。
Ⅲ 汕头市潮阳区城乡规划局怎么样
汕头市潮阳区城乡规划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汕头市潮阳区城乡规划局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汕头市的交通现状与问题
一看就是论文的题目,上特区报社大华网,在本地新闻那里搜索有关规划、交通等关键词,或是到政府网上有个参政大厅看看.要人帮你写可能性不大啦.汕头的交通应该很多问题写,对照城市规划的教材写就行啦.万事开头难,祝你成功.
Ⅳ 汕头市城乡规划局的领导信息
局长、党组副书记 朱家栋
朱家栋,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河南新乡市人,1976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规划师,现任局长、党组副书记。
党组书记、副局长 陈春松
陈春松,男,汉族,1969年 2 月出生,广东澄海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 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党组书记、副局长。
副局长、党组成员 黄锦林
黄锦林,男,汉族,1964年6月出生,广东汕头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城市规划工程师,现任副局长、党组成员。
副局长 马清亮
马清亮 ,男, 1966年3月出生,汉族,广东潮阳人, 1990年12月参加工作,学历大学本科,建筑师,现任副局长。
纪检组长、党组成员 刘斌
刘斌,男,汉族,1961年10月出生, 江苏如东人,1979年11月在部队服役,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研究生,2006年1月从部队转业,现任纪检组长,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 李钊
李钊,男 1965年8月出生,汉族,湖南醴陵人, 1987年7月参加工作,学历大学本科 高级城市规划师,现任总工程师。
副调研员、党组成员 吴贤文
吴贤文,男 1958年2月出生,汉族,广东揭西人, 1980年12月参加工作,学历大专,高级城市规划师,现任副调研员。
调研员 邱二庆
邱二庆,男,汉族,1953年6月出生,广东潮安人,1970 年12月在部队服役,1975年8月退伍,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校大学学历,现任调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