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的医疗技术与20年前有什么变化
在过去的201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关键的一年,也就是这一年改革进入深水期,千万人失去事业单位身份,编制也向聘任制,备案制等灵活用工模式转变,那么在2019年,必然也还会有新的事件发生,其实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毕竟距离改革完成线2020年,仅剩1年多的时间了。2019年究竟还会有哪些变动呢!
1、编制更规范
说起事业单位改革,那么对于编制的部分绝对是影响最大的,率先取消编制的是高校以及公立医院,这是因为教育及医疗系统占据了事业单位大头,其次是工勤岗,新招的人群不再有编制,老员工随着时间逐步收回编制,再就是生产经营类转企,这些已经实施的很成熟的,余下的也会在规定的2020年完成,可预见的是今后编制更为规范
2、工资定期调整
事业单位改革后,国家规定落实定期调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比重,具体的措施有,建立公立医院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让一线工作者更积极投身事业当中。
3、管理更为灵活
改革后,事业编取消向“聘任制”“合同制”转变,事业单位职工身份发生变化,大家各凭本事吃饭,机会也会更多
4、不再唯学历、唯论文评定职称
教师职称直接影响教师薪资,因此很多教师一门心思考职称,忽视学生教育,重点就放错了,今后会用新的评定方式来评定职称,比如教师品德、能力。业绩,让真正做出贡献的教师更有机会
5、鼓励离岗创业拿双薪
事业单位改革后将职称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创业,并可以保留3年的人事关系,能拿到双薪,对于有勇气有拼搏精神的职工是一个机会。
❷ 2019年城乡医保新变化,卡中费用能累计年底不清零吗
保险小编帮来您解答,更多疑问可自在线答疑。
医保卡中的费用年底是不清零的。
医保卡使用范围
一、门诊、急诊费用
1、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
2、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3、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80%。
二、住院的费用
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额目前是7万元。
1、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院级别有关,如住的是三级医院,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
2、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
3、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就是上述的)职工的60%,但起付标准以下的,都由个人支付。
三、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
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报销范围:参保人员要到自己选择的4家个人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急诊除外),或是定点中医、专科(包括口腔医院、妇产医院、肿瘤,医院等)和11家A类医疗机构看病才能报销。
❸ 2020年社保有什么新政策
2020年社保有哪些新政策?
一、根据最新的社保政策来显示,已经推来了一次性15年缴清系统,也这就是说我们到了退休年龄,如果没有缴满15年,那么是没有办法按月领取养老金的。这样的话有3种方法:
1.退休后继续缴费直到满15年。
2.将社保转为新农合。
3.一次性补缴到15年。
二、今年缴费不再收取现金,缴费方式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参保居民已领取了社保卡;
二是参保居民未制作社保卡;
三是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人。
医保报销
对参保人员一个自然年度内,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费用原则上分七段累计补偿:
3万元(含)以内部分报销50%,3万元以上至5万元(含)部分报销55%,5万元以上至8万元(含)部分报销6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含)部分报销65%,10万元以上至12万元(含)部分报销70%,12万元以上至15万元(含)部分报销75%,1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80%,年度累计补偿金额不超过20万元。
未按相关政策分级转诊的应降低支付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全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含门诊特殊病种)累计个人自负总额(全自费部分除外)超过大病补偿起付线(1万元)以上部分,才由大病保险按规定比例补偿。
四、缴费标准
据介绍,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为:
2017年已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金额为210元,其中补缴2017年个人少缴的30元以及应缴的180元;
2016年已缴费,2017年应保而未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金额为390元,包括补缴2016年个人少缴的30元,补缴2017年个人缴费的180元以及缴费180元;
2016年、2017年(2年)应保而未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标准为510元,包括补缴2016年个人缴费150元,补缴2017年个人缴费的180元以及缴费180元;
另外属于特殊人群的居民,只需缴纳的费用,缴费标准为180元。
❹ 大病医保怎么办理
1、被保险人亲自填写《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证个人申请表》,注意是一式两份;
2、将已填写申请表、近次出院记录、门诊病历、相关检査检验材料及一张一寸照片交给所在单位;
3、所在单位盖章确认并报市医保中心审批。
报销大病医疗保险的手续:
1、大病保险待遇如果在本地就医直接划卡结算,无需另行报销。
2、若是在异地报销,需要选择当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后3个月内,持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本)、诊断证明、出院证明、发票、费用清单(原件)到各地有关部门办理理赔手续。
办理大病医疗保险所需的资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2、填写《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请表》;
3、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正规医疗费用票据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出具的报销结算原件及复印件;
4、社会困难家庭需要由单位或者居委会开具收入证明;
5、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孤儿等都在需要的时候需要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一份、《农村五保供养证》一份等有效证件或者证明;
6、其他申报材料。
❺ 在异地住院报销过社保卡,还可以拿回老家报农村合作医疗吗
不可以再报销。
1、社保号即身份证号,是唯一且不并的,因此,不可能既用社保报销,又用新农合报销。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2、国家已经将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
2016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3号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整合基本制度政策;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效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整合工作平稳推进5部分。
《意见》就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政策提出了“六统一”要求: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要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变化扩展阅读
医保异地就医报销条件
(1)IC卡、基本医疗保险就医卡(绿色贴照片)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手册。
(2)有效收据单据(发票)。
(3)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清单、医疗保险转诊转院介绍信、出院证明。
(4)住院材料: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小结、大型检查报告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复印件(需加盖就诊医疗机构印章)。
医保异地就医注意事项
(1)不同城市的医疗保险政策规定不同,就医之前要注意
(2)异地就医人员需要咨询当地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看看有没有优惠政策
(3)异地申请审批的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那么异地就医人员应提前进行办理申请,不然,“断档期”的医药费就会无处报销。
其实,异地医保报销流程并不复杂,在报销的时候,需要准备好身份证件以及出院小结、发票、用药明细表等材料,到当地医保处就可以进行报销。在进行保险的时候,每个城市的报销的规定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而且,异地的报销时间是相对较长的。
❻ 社保参保地发生变化,变更当月生场大病。新参保地政策是当月参保,次月生效,因此不给予赔付!怎么办
医疗保险目前无法跨省转移。
因此,你在广州的医疗保险应该属于新参保用户。所以只能在申报次月生效。
如果你的医疗费用是发生在转移当月,可以还由福州医疗保险中心报销。具体请参照当地政策执行。
❼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新变化,农村人一次最多报销多少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可以多次报销。但有封顶线。 住院报销总额每人每年累计最高可报销 40000 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办法:
一、 参合人员的门诊费用按以下规定办理报销:在村卫生室和镇街道卫生院均按 25%报销,门诊补偿总额每人每年最高报销 15 0 元。二级(含)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医药费用不予报销。
二、 住院报销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起付线。 一级 定点医疗机构 100 元 ,起付线以下的医药费用不予报销。 二 、三 级 定点医疗机构不设起付线 。
(二)报销比例。 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实行分段补偿,符合报销范围内的医药费补偿比例为 65% 。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分段补偿,分为 5000 元以下(含 5000 元)、 5000 元以上至 10000 元(含 10000 元)和 10000 元以上三段(下同)。符合报销范围内的医药费按以下比例报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 5000 元以下的部分按 50% 的比例报销, 5000 元至 10000 元的部分按 55% 的比例报销, 10000 元以上的部分按 60% 的比例报销;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5000 元以下的部分按 35% 的比例报销, 5000 元至 10000 元的部分按 40% 的比例报销, 10000 元以上的部分按照 45% 的比例报销。 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包括镇街道卫生院和区级专科医疗机构,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区级综合医院和市级专科医疗机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市级及市级以上综合医院、市级以上专科医疗机构。 执行省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在省内其它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按本地规定的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 报销。
(三)封顶线。 住院报销总额每人每年累计 最高可报销 40 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