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规划思路
——与现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相衔接。南阳新区与老城区能够通过已建成的五座大桥和建设中的三座大桥实现高效连接。白河北岸建成区涵盖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主要通过改造实现功能布局优化,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市域服务中心;新区重点承担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以及居住、休闲等部分城市功能,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城市跨河发展,形成两岸互动、双翼发展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根据南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为“一河两岸、三组团”结构。“一河两岸”主要是通过加强白河水体及沿岸的综合治理,建设白河湿地公园、滨河绿地,成为城市公共休闲绿色长廊。“三组团”是在白河两岸形成中心组团、白河南岸组团、机场组团等3个城市组团。其中,中心组团主要通过对老城、武侯等片区的保护开发,优化布局,承担市级行政、文化、体育、商业等服务功能;白河南岸组团主要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承担部分商业、贸易、居住等功能;机场组团主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发展航空物流、临空港加工制造业,并依托白河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端商务办公、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南阳新区涵盖了白河南岸、机场两个组团。
——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南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南阳新区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45.1平方公里,加上现有建成区25平方公里,新区内建设用地共计70.1平方公里;环城高速公路内的基本农田已全部调整为一般耕地。
——与城市功能定位相衔接。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西南及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南阳新区内有南阳机场、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宁西铁路南阳站和郑渝铁路南阳站,通过优化布局和功能整合,能够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加强白河南岸开发建设,促进新能源、光电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能够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通过吸引人口、产业等向新区集聚,能够缓解老城区交通、用地等压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
——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南阳新区涵盖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未来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新能源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电动汽车、装备制造和光电等先进制造业。同时,依托宁西铁路南阳东站和公路货运站,规划建设以仓储、运输和综合服务为主的公路铁路货运配送中心,构筑集加工配送、仓储运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
——与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衔接。航空方面,南阳机场位于新区中心地带。铁路方面,郑渝铁路南阳站沿白河南岸选址,站点规划在机场附近,可实现铁路与航空零距离换乘;宁西铁路与郑渝铁路在新区东南部交会,未来将在南阳东站基础上,优化客货运输组织,在新区内形成客货运一体的交通枢纽。公路方面,沪陕高速、许平南高速在新区交会,共有三个高速出入口;国道G312和省道S103在新区内交会,规划了两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一处汽车货运站,最终在新区实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2. 南阳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南阳市政府办公室
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南阳市教育局
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南阳市民族宗教局
南阳市公安局
南阳市监察局
南阳市民政局
南阳市司法局
南阳市财政局
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南阳市国土资源局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南阳市水利局
南阳市农业局
南阳市林业局
南阳市商务局
南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南阳市卫生局
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南阳市审计局
南阳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南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南阳市畜牧局
南阳市体育局
南阳市统计局
南阳市旅游局
南阳市粮食局
南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南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南阳市城乡规划局
南阳市城市管理局
南阳市信访局
3. 想考公务员,问下南阳市住建局,城乡规划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待
公务员除了国务院垂管单位,同一地方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待遇都是一样的,您刚进来后是拿试用期工资,不超过3000,1年后转正定级为科员,能涨到3500-4000,一年或者两年会有一次工资调整,科员也分几级几档,学历高的工资会高点,工龄和工资也有关系,公务员的具体的工资数据都在人社局工资福利股,不对外传,也没必要。
4. 南阳市国土资源局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陕西两省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区394平方公里(59万亩),建成区约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万,建成区土地承载力8888人/平方公里。南阳历史悠久,古称宛,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有名的冶铁中心,两汉时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之誉,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有“南都”、“帝乡”之称。现辖邓州市(代管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共1市、2区、10县、236个乡镇(办)、4603个行政村,总人口1085万人,农业人口903万人,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
包建铎 党组书记、局长
王保湘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张清松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书玉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
朱中道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
刘佳勤 调研员
王中昌 副调研员
张文秀 副调研员
王泽昆 副调研员
张国建 副调研员
包建铎简介:1958年9月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南阳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南召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南阳市政府办公室工交科科长、南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南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政府机关党委书记;2007年至今,任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内设办公室(信访科)、法规监察科、规划调控科、财务审计科、耕地保护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地籍管理科、测绘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矿产开发管理科、地质环境科、地质勘查储量科、人事科(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工作科)、纪检组14个科(室);设南阳市土地储备中心、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管理局、南阳市地质矿产宛城管理处、南阳市地质矿产卧龙管理处、南阳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南阳市地产交易中心、南阳市土地事务所、南阳市土地整理中心8个二级单位。其中,副处级事业单位2个(南阳市土地储备中心、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管理局)。2010年底,在职人员350人,核定编制261人,行政编制44人,事业编制220人,超编86人。
【土地资源】全市国土面积2.66万平方公里(3976万亩),占全省的16.3%。耕地面积1492万亩,占总面积的37.5%,其中,灌溉水田60.23万亩、望天田10.11万亩、水浇地371.42万亩、旱地1035.12万亩、菜地14.45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4.04%、0.68%、24.91%、69.41%和0.96%。人均耕地1.39亩,低于全国(1.41),高于全省(1.22)。耕地中划为基本农田的有1296万亩,保护率86.79%,占全省的12.5%。全市土地承载力为404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584),高于全国(136)。耕地承载力为0.72人/亩,低于全省(1.36),等于全国。
2010年底,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3200.69万亩,占总面积的80.49%,建设用地规模437.08万亩,占总面积的10.99%,未利用地338.95万亩,占总面积的8.5%。
【矿产资源】南阳已发现各类矿产84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总数的63.6%以上。石油、金矿、银矿、天然碱、高铝三石(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石墨、铜、金红石、玉石、饰面大理石、饰面花岗石、水泥用石灰岩为南阳的优势矿产,天然碱、蓝晶石、金红石、银矿储量居全国首位,铜矿、石墨矿、蓝石棉、大理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石油、金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独山玉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天然玉品种。
2010年,全市生产矿山企业129家,开发矿种50余种,年产矿石量715.66万吨,其中原油年产量172万吨,国有矿山年产矿石量189.53万吨,其他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年产矿石量526.13万吨。全市矿业总产值1008275.56万元,比2009年增加192261.16万元。国有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896157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89%,其他经济类型的矿山企业总产值为112118.56。其中石油开采业工业总产值为877618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87%。全市从事矿业采掘人数为20484人,国有矿山企业为11819人,其他经济类型的矿山企业为8665人,从事石油开采的人数为10667人。
【耕地保护】建立了2010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实施后可新增耕地11.8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2008年两批13个新增费土地整理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市局验收。总投资23.67亿元、建设总规模150万亩的渠首土地整治重大项目通过国家、省审批,进入实施阶段。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制定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完成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建设。新争取国家、省补助全市新增费2.4亿元,主要用于土地整理项目、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土地整治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市、县、乡政府和村、组、农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目标,耕地保护的责任体系日趋完善,各级政府管理土地、保护耕地的责任地位得到强化,耕地保护五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耕地面积持续稳定在99.41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持续稳定在86.41万公顷,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国土资源总体规划管理】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市级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待批,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分别由省、市政府批准实施。
2010年6月,市级矿产资源规划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的审查,全市8个矿产资源丰富县的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于2010年11月通过了市局初审。
2010年组织召开土地管理预审会议8次,分别对全市371个各类用地项目进行了预审查,预审通过用地项目201个,预审通过率为54%。严格规划和计划审查。审查上报批次新增建设用地1212.6公顷,审查上报单独选址项目14个,新增建设用地面积672.4公顷,审查补办手续项目500.5公顷,涉及新增建设用地496.8公顷。
上报省厅入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5个,拆旧区总规模324.8公顷,可新增耕地295.7公顷;建新区总规模306.18公顷,占用耕地237.9公顷。
对全市辖区内的探矿权审批项目和采矿权有偿出让项目进行规划审查,全年共审查两权设置项目101宗,其中探矿权项目57宗,采矿权项目44宗。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全市累计处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980公顷,已征收实施并移交国有建设用地54宗294.22公顷,综合供地率达到100%,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7.88公顷,计划完成率达到83%,超额完成省定目标。粘土砖瓦窑厂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市累计拆除新建砖瓦窑厂24座,清理晾坯场16个,复垦土地面积306.93亩,有效遏制了粘土砖瓦窑的反弹问题。全市累计供应土地382宗,面积1770.3公顷,成交价款46.9亿元,其中,市中心城区累计供应土地102宗,面积289.5公顷,成交价款16.62亿元,纯收益11.3亿元。
【土地储备和闲置土地处置】建立中心城区大储备管理格局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书记任主任,市长任常务副主任,21个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市长助理任办公室主任,以市长令的形式出台了《南阳市土地储备管理规定》,将中心城区所有新增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储备,实施规模储备、连片储备、区域储备,实现了“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中心城区各类闲置国有土地和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全面储备的决策部署。全年上报新增储备土地1.11万亩,超出下达计划6600亩,争取匹配用地指标2453亩,征收储备土地1947亩,清理认定闲置国有土地102宗、4759亩。
【地籍管理】2010年,市区约400平方公里内的71个村庄的地籍调查工作外业全部完成并通过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预检。桐柏、内乡完成了村庄地籍调查招投标工作,唐河、西峡分别完成城郊乡朱庄村、五里桥镇北堂村村庄地籍调查的试点工作任务,试点调查成果全部完成并上报省二调办。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细化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图等成果齐全。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工作有序开展,市区共发放临时土地使用证69本,县市区共发放临时土地使用证419本,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手续完善部分的发证率分别达到了96%和86.5%。
第二次土地调查各项基础调查任务全面完成。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将二次调查成果统一更新到了2009年12月31日的标准时点,农村部分成果全部通过省二调办预检。
全市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工作全部完成。国家核查后成果地方复核完善、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的调整确认和批而未用土地的调查核实工作完成,成果数据已全部报全国土地调查办进行国家级汇总。全市市区、县城(市)区城镇土地调查涉及的357平方公里、乡镇政府所在地土地调查涉及的494平方公里的调查外业工作于2010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全市全年累计上报建设用地166个批次,779个项目,总报批面积3112.5612公顷。为社会保障性住房提供了28.2685公顷用地,为省市重点工业项目提供了972.6367公顷用地,为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提供683.6385公顷用地,为产业集聚区提供553.1292公顷用地。做好省重大建设联审联批项目服务工作,为全省联审联批项目提供用地1331.0662公顷。建设项目用地主要满足了南阳姜营机场扩建项目、内邓高速公路、南阳市利用日元贷款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沼气利用子项目公司基地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南阳至驻马店天然气支线工程、永泰纺织、阳光油脂、通宇冶材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精炼引流剂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
【矿产资源管理】2010年,市政府下发《南阳市重点矿种开发整合实施方案》,完成了省厅部署的重点矿区重点矿种整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和采矿权整合任务,整合矿区数达到90%。完成矿业权核查任务,全市参加矿业权实地核查探矿权236家,采矿权487家,矿业权总数723家,实地核查矿业权723家。通过核查,完成了全市723个矿业权、723张单个矿业权成果、723份基本情况说明和856个加密GPS控制点的实地核查任务,核查率为100%。全市辖区内甲类矿产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率达到98%,动检覆盖达到100%,受到了省厅的通报表彰。编制了《南阳市落实河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地质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对44个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了评审,全市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193.52万元。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对全市108个地灾隐患点进行了逐个排查,淅川、方城、内乡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创建工作通过省厅验收,并报国土资源部待批。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评估,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
【对口帮扶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提请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上向移民安置点倾斜,向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市区共拨付资金8530.99万元,用于土地综合整治。把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市区作为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重要区域,共投资27949万元,安排项目12个,做到每个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县市区都有项目。积极协调县市区整合县级财政收取的耕地开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及部分出让金用于移民新村建设。
【信息化建设】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信息化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责。设立了规范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双向互动、在线政务处理、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建成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系统”和“政务管理系统”,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系统”。制定了本系统涉农信息化政策和规划,建成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系统。
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2010年,对公文全部实行双签制,并按规定进行了公开目录的编制,建立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台账。对网站升级改版,增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将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及信息公开网上申请表全部向社会公开。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了《南阳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规范》、《南阳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南阳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多项制度。
【政务公开】修订完善了《南阳市国土资源局窗口办文管理暂行办法》,将2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移交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国土资源窗口受理。制定了9项配套措施,细化了10项责任追究规定,确保实现“窗口围着群众转,部门围着窗口转”的目标。全年窗口共受理报件676件,收费143.03万元,接受咨询服务2315人(次)。国土资源窗口连年荣获“红旗窗口”称号,得到了市政府、市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执法监察】认真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按照国家土地督查济南局和省政府豫政办〔2010〕6号规定,对违法用地依法完善了用地手续,已经省政府和市政府补办用地手续294宗,涉及土地面积5119.63亩(耕地4508.32亩),卫片执法检查符合补办用地条件的违法用地全部得到解决。积极做好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查处整改。全市共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43宗,面积1501亩(耕地1423亩),立案143宗,结案130宗;收缴罚没款1505万元,拆除建筑物、构筑物30177平方米,没收建筑物27750平方米,复耕土地115亩;提出党政纪处分建议34人,移送司法机关29人。严肃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全市立案查处各类国土资源案件119宗,面积300.6亩(耕地166.2亩),结案114宗,面积278.7亩(耕地144.3亩),结案率95.8%。经过努力,全市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9%。南阳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及‘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信访工作】2010年,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领导包案制度,坚持局领导每周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共接待来访群众30余起。坚持群众来信局领导统一批阅制度,共批阅群众来信93封。进行11次矛盾纠纷排查,共排查矛盾纠纷109起,化解99起,化解率为91%。
规范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下发了《南阳市国土资源局信访稳定工作约谈办法》,认真落实督查督办问责制度,采取明察暗访、局领导包片包案督查等形式,重点对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信访事项办理等进行督查督办。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场所及侯访大厅面积超出100平方米,《信访条例》等各项制度上墙,工作人员配备电脑5台,电话2部。
开展特色信访工作,采取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重点督查督办信访问题突出的县(市、区),京、省、市三级立案交办的信访事项和省、市领导批示交办的重要信访事项。2010年,系统内无越级集体上访,无集体重复上访,无个人京省上访,无赴京非正常上访。
(许喜发 宋伟)
5. 南阳卧龙区城建局在什么位置
卧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在工业路与中州路交叉品北200米路东,它的委员会在工业路与七一路交叉口南200米,市发改委旁边。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6.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06月2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城市规划、市政公用行业(地铁轻轨、载人索道除外)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风景园林甲级及相关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董建峰
成立时间:2014-06-23
工商注册号:411302000035021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路尚城国际1号楼2208室
7. 谁知道南阳市规划局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跪求
因为不知道你的问题的目的,唯一的概述,让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你:
南阳市南阳市粮食局的一个部门,主要职责: BR />(一)执行国家粮食流通和储备粮油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粮食流通体制的发展,地方粮食储备管理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研究提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b)制定全市粮食流通,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储备粮油的中期和长期规划,全市粮食流通和地方建议相关规范性文件。熊粮油监测和预警,应急责任,政策指导和协调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其他食品的采购和销售,城市的口粮供应和粮食产销合作。
(C)是负责全市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国家和省,市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粮食和石油储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全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发展,并组织实施。和未加工的保健的质量和安全性粮食收购,储存区,监督和管理,监督和检查食品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政策的粮食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四)承担市级粮油储备管理的责任。发达国家在相关部门配合的市级储备粮食规模,总体布局和收购,销售计划,提出花市级粮油储备的原则。按照批准的市级粮食储备和仓储企业资格,批准的市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并监督其实施的有关规定。
(五)行业是负责粮食流通管理,指导粮食流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建议在按照国家标准的食品的品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标准,负责全市粮食和石油的资格审核和验证,以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收购。开展粮食流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VI),以指导全市粮食系统的产业化经营,各种企业,连锁经营,主食厨房工程和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制定一个粮食系统的粮食和石油加工行业的发展规划,引导粮油加工行业,计量,标准工作的管理和质量,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粮油商品生产和经营。
(七)发展,全市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全市粮食和剩余油分布,仓储和加工设施建设规划,参与食品配送设施的管理市政投资项目。
(八)指导全市粮食系统财务和内部审计,财务和内部审计工作是负责市粮食局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机构的资产直接的监督下,市粮食局。
(九)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