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它主要是对城镇非从业居民医疗保险做了制度安排。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区别
一是面对人群不同。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对具有城镇户籍的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
二是缴费标准及来源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不享受政府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三是待遇标准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
四是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
㈡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9月1日开始缴费,缴多少怎么缴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8年医保参保什么时候缴费?
2018年医保参保什么时候缴费呢?获悉,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将于2017年9月1日开始,至2017年12月25日截止,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县(市)每人缴费180元;市区每人缴费240元。
2018年医保缴费标准
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如想参保,也请在9月1日至12月25日期间抓紧时间尽早办理参保手续,以免耽误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省会城乡居民医保实行一年一次性预交费制,一年一个医疗待遇支付期。
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25日为城乡居民集中办理参保登记和费用缴纳期限。省会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县(市)每人缴费180元;市区每人缴费240元。初次参保的凭户口本、身份证(居住证)到所属的居委会或村委会办理参保登记。同一户口簿内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应以家庭为单位全部参保。
新迁入户籍的城乡居民,应在落户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参保登记及缴费,从缴费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本市户籍的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3个月内,由亲属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登记及缴费,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
城乡居民首次办理医保登记及缴费后,以后年度个人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办理医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的唯一指定银行,参保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个人网银、自助多媒体机、ATM机以及部分网点柜台缴费。
㈢ 201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目前我国并未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由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据往年数据显示,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是100元,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60元,其余40元由政府补助。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非从业城镇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筹资,缴费和补助标准如下:
1、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
2、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120元,其余440元由政府补助;
3、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330元,其余230元由政府补助。
2017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
㈣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有什么用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防止因病致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始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三项医保制度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相继建立,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防止因病致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体制分割、制度分设、经办分散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带来了不公平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模式、缴费标准相近,享受待遇却有较大差别。
为此,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报销就高不就低、用药就宽不就窄、定点医院就多不就少,给参保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扩展阅读:
2020年6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
原则上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同时,立足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大病保险运行情况,统筹提高大病保险筹资标准。
过去,患者以年度计的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达到大病保险起付线。如今“全面落实起付线降低并统一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避免患者陷入“山穷水尽”窘境,体现政策良苦用心。
㈤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类型F1 M1代表什么
一、医疗保险保险需要什么条件!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符合“两定点三目录”的医疗花费才能得到报销。
1、两定点
指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需要经过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一些私人诊所是不能使用医保来报销的。
2、三目录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如下: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1. 不到定点机构就诊、购药、不按病种目录和规定程序入院和转院的;
2.属于其他责任人应承但的责任,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
3.工伤事故、女职工生育;
4.本人违法犯罪、醉酒、自伤、自残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伤害的;
5.将证、卡借给他人或用他人证、卡冒名就诊的;
6.私自涂改处方或虚开、多开医疗费用单据,冒名领取统筹基金的;
7.因本人原因,不严格遵守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制度的;
8.其他不属于医疗保险应承但的责任。
二、这些医保缴费知识你知道吗?
了解完了医疗保险报销需要什么条件,下面的医疗社保缴费知识也要了解一下才行。
城镇职工医保:用人单位按医保申报基数乘以当地医保企业缴纳比例缴纳,在职员工按医保申报基数乘以当地医保个人缴纳比例缴纳。
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了个人缴费标准,缴费基数随国家政策而变动,自己交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
2020年6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0元。
1、报销的计算方法:医保报销费用=【(甲类药品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付部分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起付线】×报销比例
(1)同一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是相同的。
(2)参保人身份会影响报销比例。一般来说,退休职工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报销比例。
(3)医疗机构的级别会影响报销比例。低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高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
(4)各地规定不同,建议向当地医保部门咨询。
2、起付线:起付线是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三个目录”内的医疗费用,要先自己承担起付线以下的费用,过了起付线费用的部分才可以按规定、按比例报销。
3、封顶线:封顶线是医保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即参保人在一年度内累计能从医保基金里获得报销的最大限额。
封顶线以外的费用基本医保不能报销,但对于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来说还有大病保险继续进行报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求,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
贫困人口或低保对象还可以咨询当地医保部门获取更多医疗救助;同时参保人可以通过参加补充医保、商业保险等办法解决。
注:
1. 各地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可能不尽相同,请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
2. 起付标准以年为统筹,如当年某在职人员总共不超过1500元,则完全自付,如总共花费4000元,则2500元计入报销。
三、花小钱就医的小妙招
我们了解医疗保险报销需要什么条件,其实也是为了报销省钱。所以在这里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花小钱就医的一些小妙招。
1、选择定点医院。选择定点医院就诊在很多城市,只有去定点医院才能报销。如果你去非定点医院看病,医保就不予报销。所以,建议选择离家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既方便又省钱。
2、小病尽量到一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如发烧、感冒、肠胃炎等常见病,或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日常护理,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报销比例更高,不占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免去了排长队就诊的烦心事。
3、申请特殊疾病门诊医疗。一些特定的不需要住院且医疗费用较高的患大病和慢性病,只需在门诊进行诊疗的人员,可以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按比例分别负担。
4、就诊时可以与医生提前沟通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请医生尽量开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5、注意医保报销时间,一旦超过报销期间,便只能自付了。
6、能不断缴医保就不断缴。目前医保政策允许中断补缴,中断补缴期为3个月,3个月内重新补缴的,待遇不受影响。超过3个月后重新缴费也会影响后期的医保待遇,使得报销比例变低。
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作为员工的HR,都希望享受到医疗保险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所以,记得按时缴纳社保哟!
㈥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区别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区别:
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覆盖城镇户籍的居民,新农合主要覆盖农村户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门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农合多数地方由卫生部门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侧重点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保住院和门诊大病兼顾普通门诊,所以住院及门诊大病待遇都要高于新农合。新农合的门诊待遇水平要高于城镇居民医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㈦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220元/每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是每个人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