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家庄中心城区5年新建改造100条路是如何规划的呢
《关于<石家庄市中心城区道路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征询公众意见的通告》发布。
根据中心城区近期道路建设规划图,2016-2020年间,石家庄中心城区共规划修建道路100条,其中包括15条新修道路和外延道路、改造道路。
2. 正定县城乡规划局哪一年改为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正定分局
应当是河北省正定县城乡规划局2007年改为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正定分居
3. 石家庄市规划图
截止目前(2012年8月前),国家发改委尚未批准石家庄的地铁项目,还在等待期。石家庄地铁项目何时开工尚无定数。石家庄轨道交通规划图都是石家庄地方发布,修建地铁是城市建设的特殊大动工,如果国务院不批准,地方是不可能有资格开工建设,只能停留在规划阶段。石家庄地铁规划图朝令夕改已成常态:哪个是最新版本要看最后发布日期,其实石家庄市地铁规划的11年里已经有5个大幅修订的版本,其中的微调更是不计其数739就在2012年5月,最近版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规划版图:《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通过国家住建部专家审查,标志着《轨道建设规划》完成了国家审批前所有的技术审查和评估程序。此次上报国家的《轨道建设规划》由3条线路(1,2,3号线)组成,分别沿城市中心区中山路东西、中华大街南北、建设大街南北等主干道路敷设,总里程59.6公里,标志着石家庄轨道规划图又一次的更改。玻埃埃鼓曛埃易斓澜煌ㄒ恢卑凑涨峁旖ㄉ韫婊模芏嗖欢ㄒ抵兜氖忻窈图敲教逭撸虻サ囊晕诘叵碌木徒械靥诘厣系木徒星峁欤馐窃蛐缘闹洞砦蟆J易斓澜煌ㄉ弦淮紊瓯ㄊ奔洌窃谥泄靥瓯ǜ叻宄保海玻埃埃鼓晔易蚬裨荷瓯ㄍ槐涓奈靥钅浚玻埃埃鼓曜钪瘴赐ü遗础5亲魑』岢鞘械氖易⒉桓市模冢玻埃保蹦晗掳肽辏易姓俅蜗蚬裨荷瓯ǖ靥钅浚耸鄙瓯ㄏ钅课靥J健!∈易斓澜煌ü婊际鞘易胤椒⒉迹藿ǖ靥浅鞘薪ㄉ璧奶厥獯蠖?2如果国务院不批准,地方是不可能有资格开工建设,只能停留在规划阶段。在没有开工之前,轨道交通规划图还可能有变数的,现在最多的被房产商炒作利用,对百姓参考暂时没有意义。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4. 石家庄未来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
石家庄市的城市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通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空间发展战略:整合重构,空间向北。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向北,高端职能向北向西,基本职能向东向南,在继续建设老城区的同时,要加快滨河新区的规划建设,同时尽快启动四组团县(市)与主城区的同城化建设,使组团县(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组成部分。
一、城市布局
石家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城三区三组团”。
■一城即中心城,包括现状主城区以及正定古城及其高速公路以东地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聚集地区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区。
中心城区依托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构筑石家庄“一河两岸”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概括为“两带三轴多中心”,规划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三区即中心城内由滹沱河和京珠高速绿带分隔的三个建设区,包括老城区、滨河新区和东部新区。老城区位于滹沱河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信息流通、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滨河新区位于滹沱河以北,重点发展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职能。东部新区位于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滹沱河以南,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研发中心。
(一)老城区改造
1、旧城改造:推进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旧城改造项目
拆除建筑203万平方米,推进主路沿线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大型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其中正在实施的32个。重点抓好正在实施的开元环球中心、远洋商贸城、“万象天成”商务城、“金世界”商业中心、“南花园”步行街、北方药博园、新华和南三条市场升级、大经街改造、缔景城、联邦名都等10个精品亮点区域建设项目。
2、城中村改造:拆除334万平方米
拆除334万平方米,基本把位于“四横六纵”主干道、二环路和主要出入市道路两侧100-200米纵深范围内城中村改造完毕。
3、拆违改造:实现主次干道两侧无违法建筑
拆除156万平方米,实现主次干道两侧各纵深100-200米范围内无违法建筑和超期临建。对四横六纵主干道和出入市口道路,从每一座楼房、每一块广告、每一棵树木、每一块绿地、每一盏霓虹灯、每一块便道砖抓起,全部清理占道经营,全部拆除违章广告,全面整治门头牌匾,全面整修粉刷清洗建筑墙体,架空线缆全部入地。
4、铁路改造:完成中山路以北铁路入地工程
围绕铁路“客进货出、穿城入地”工程实施,完成货运系统迁建工程和中山路以北铁路入地工程,实施铁路沿线土地收购储备和综合开发改造,启动城市中心轴线带状绿地公园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客站,并规划“留白”金融中心。
(二)滨河新区将以滹沱河、太平河生态综合整治为依托,打造集会议博览总部经济、教育科研、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新区,规划区面积5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滨河新区功能定位:一是在太平河和滹沱河两河口的交叉口规划石家庄的国际会展中心;二是依托该区域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打造总部经济;三是建立滨河的景观住宅、文化、旅游、休闲的混合功能区,同时完备教育配套设施。
(三)东部新区用地规模为8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万人。西起京珠高速公路,东至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边缘,北起307国道,南到石环南路。用地范围内现有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和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已建成用地9.7平方公里,主要支柱产业有医药、化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及机械制造等;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用地3.6平方公里,现有企业主要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主。
按照东部新区规划方案,其总体将形成一“心”一“岛”多组团的发展格局。
一“心”,指的是新城中心区(石家庄副中心)。一“岛”,则指杰岛,是高端产业研发基地及产业中心聚集地。多组团,是指居住区中心,分布于新城区多处,起调节城市功能作用。
新城中心区,南北由已建成的长江大道和未来的南二环东延线、东西由昆仑大街和秦岭大街围合,面积3.2平方公里。新城中心区由北向南将分为门户街区、生活休闲街区及地标信息商务区。其中,门户街区分为新城区政府行政机构、会展中心、科技交易大厦、绿色办公区等,主要以星辰广场为依托向南发展,整合现有的开发项目,是近期内主要建设发展地段。
中部生活休闲街区,位于槐安路以南,主要项目有多功能活动中心、小型文体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结合高架轻轨的建设,沿街将主要发展商业和办公项目,并预留一定的居住区域,成为新城中心区的过渡街区。多种形式充满生活情趣的公共绿化空间渗透到城市中,是中期主要建设发展地段。
南部地标信息商务区,位于二环东延路以北,将建设商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会议中心、行政办公区、酒店公寓等。结合未来两条高架轻轨的建设,和特有的双公共开敞空间——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的共置,不限高的标志性高层建筑,将是新城中心区空间发展序列的最高潮。是远期主要建设发展地段。
在交通设置上,新城中心区将形成四横两竖的道路结构,四横指主要东西向交通路线长江大道、珠江大道槐安路东延、塔北路东延、二环路东延线。两竖指南北向交通路线昆仑大街和秦岭大街。
新城中心区公交系统将采用高架轻轨、公共汽车、步行系统与绿地进行有机结合,南北向轻轨沿昆仑大街穿越新城中心区,东西向轻轨位于金沙江道上,连接新火车站和新城区。
杰岛将成我市小“硅谷”
以高端产业发展和研发为核心的杰岛最终将建成4大功能分区,主要为产业园、科技研发园区、住宅区及服务业、第三产业和商务行政区。除此之外,作为东部新城区的“绿肺”,该区还引入城市动态自然的概念,妥善组织城市功能,在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布置缓冲区(技术开发区、校园等),把科研区和乡村景观、住宅区和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使空间更富有变化性。
杰岛道路规划将形成“四横两纵”交通格局,“四横”包括槐安路(珠江大道)、北二环东延、南二环东延线以及和平路东延线(307国道)。“两纵”指石环路、太行大街。
■ 三组团:即鹿泉、栾城和藁城三个外围组团。
鹿泉由工业与建材基地向省会“西花园”转化;栾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服务省会的能力与水平;藁城以“三区八园”为平台,实施与省会思路、产业、规划、形象的全方位对接。
城市一城三区远期人口规模为500万,三组团人口远期规模为100万人。城市产业发展重点是打造中国现代药都,华北商埠,现代装备制造、循环化工和信息产业基地。
二、交通建设
在对石家庄市周边各县市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信息联系强度,各县城与中心城市地域上的邻近性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新版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城市高速公路外环、石环公路,解决过境交通。中心城区与四个组团间各建设两条以上快速路和一条国道,形成“环路+放射”型的都市区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由中心城区通达正定、藁城、栾城、鹿泉四个组团的快速轨道线。中心城区二环路至城市组团的出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京石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
规划建设京石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协调张石高速与京石二通道的衔接;优化石家庄市域京珠复线,调整都市区高速公路环线;规划增加天津—石家庄高速公路通道;实现石家庄市域范围内“县县通高速”。
石家庄市域形成“11纵9横”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布局;2020年全市公路网密度达到0.55公里/平方公里。组织以放射干线为主、环形联络为辅的“三环九射”公路网主构架。提升赞皇—元氏—赵县联系公路等级;提升果王线—藁赵线为省道,沟通石阎线与正港线省道联系。
■京石、津石城际铁路
落实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京广客运专线、太青客运专线。落实环渤海城际铁路系统规划,建设京石、津石城际铁路。远景规划建设石家庄—沧州—黄骅普通铁路,形成石家庄与省域东部沿海城市直接铁路客运联系。预留市域城际铁路站。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市郊铁路列车。
■3大铁路客运枢纽
铁路枢纽布局将形成“一主一次一辅”的客运枢纽和“一主一次”的货运枢纽。
客运枢纽:新火车站———石家庄铁路客运主枢纽站、石家庄东站(东开发区)———次要枢纽站、石家庄北站———辅助客运站。
货运枢纽:结合石家庄铁路编组站搬迁至永壁和普通铁路货运线外移,设置石家庄中心城区平南+窦妪、良村两个铁路货运综合枢纽。平南为石家庄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窦妪为铁路货运主枢纽站,良村为次要货运枢纽站。
■6大公路客运枢纽
公路枢纽布局将确定石家庄中心城“2+4”的公路客运主枢纽布局模式,即服务铁路客流集散的新火车站客运站、铁路东站客运站和辐射4个方向的白佛客运站、西古城客运站、留营客运站、南焦客运站,共计6个客运枢纽。
■7条轨道交通线
石家庄远景轨道交通线网采用“放射+网状”结构,共由7条线路构成,总规模208公里,其中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为骨干线,5号线、6号线、7号线为外部连接线,4号线为填充线。
1号线———鹿泉至新城中心区;
2号线———植物园至经济技术开发区;
3号线———正定至西山组团;
4号线———正定东部新区至主城东南副中心;
5号线———石家庄东站至藁城;
6号线———串联栾城、窦妪,衔接2号线、4号线南部端点;
7号线———正定旧区至正定机场。
远景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良好覆盖,有效服务市中心商业区,省、市级行政中心,市文化体育中心,新客站地区,新城中心区,东南副中心及外围各组团中心,主城各片区中心等。主要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中心、机场等全部将在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范围内。都市区主要功能中心间的快轨交通出行一般为直达或换乘一次。
■轨道交通分期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2015年左右建成快轨1号线局部(中华大街至高新区北部中心区)、2号线局部(中山路至石家庄新客站东部商务区),形成首期轨道交通线路(石家庄新客站东部商务区经中山路至新城北部中心区),发挥对石家庄新客站地区、新城中心区开发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中山路沿线城市功能聚集。线路全长约18公里。
第二阶段:快轨1号线、2号线向两端延伸建设,有效增进新火车站地区、中山路地区、东南副中心、新城中心区城市功能的聚集。于规划期末形成轨道线网对中心城区适当规模的覆盖,有效发挥轨道运输快速、准时、高效的优势,有力支撑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的实现。
第三阶段:建设快轨3号线(西山至正定),向西延伸快轨1号线至鹿泉组团,2号线至植物园,并利用2号线衔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30年左右形成面向都市区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
每四阶段:建设快轨4号线及5号线、6号线、7号线,形成促进石家庄都市区充分一体化发展的新型轨道交通线网骨架。
■快速公交方便出行
6条BRT连接外围组团
依托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组织以新火车站枢纽、高新区北枢纽、高新区南枢纽、东南副中心枢纽为中心放射联系外围组团的BRT(快速公交系统)。
连接外围组团BRT
BRT5号线:沿建设大街-胜利北街客运走廊,由新火车站枢纽至规划的正定西公交枢纽。
BRT6号线:沿新石中路、时光街、石获南路,由新火车站枢纽至规划的鹿泉公交枢纽。
BRT8号线:沿建华南大街,东南副中心枢纽至规划的窦妪公交枢纽。
BRT9号线:沿珠江大道东延线,由高新区北枢纽至规划的藁城公交枢纽。
BRT10号线:沿太行大街北延线,由高新区北枢纽至规划的正定东公交枢纽。
BRT11号线:沿太行大街南延线,由高新区南枢纽至规划的栾城公交枢纽。
市中心规划3条BRT
规划3条BRT承担中心城区内部主要客流,此外BRT5号线也将承担中心城区内部部分交通。
市中心BRT
BRT1号:线沿中山路-裕华路客运走廊,由西部山前公交枢纽至白佛客运站公交枢纽。
BRT4号线:沿建设大街、塔北路,由运河桥枢纽至高新区北枢纽。
BRT7号线:沿市庄路-光华路、建华大街,由火车北站枢纽至东南副中心枢纽。
BRT5号线:除承担正定组团与主城区间客流联系外,还沿塔北路、建设大街、胜利北街,沟通沿线主要客流吸引点间及其与新石家庄站、西古城客运站、运河桥枢纽等之间的客运联系。
■10条公交专用道
在规划骨干客运系统(轨道及BRT)基础上,在主城区东西向的和平路、裕华路、槐安路、仓丰路及南北向的泰华街-红旗大街、新胜利大街、平安大街-胜利北街、广安大街-富强大街、体育大街-旅游路、谈固大街等道路上,布设公交专用道系统,规划期公交专用道规模达到123公里。
■中心区建5座立交桥
省会将按照中心区交通集散及分流建设和平路、槐安路沿线关键节点的立交工程。此外,将延伸维明街至和平西路,拓宽路面至6条机动车道;向南延伸富强大街至槐安路,还将改善现有支路及街坊道路,逐步新建48条支路,疏通15条支路,改善商业集中区街坊道路。
■5座立交桥
槐安路-体育大街立交、和平路-中华大街立交、和平路-北新街立交、和平路-广安大街立交、槐安路-富强大街立交。
■近期改造道路
富强大街、民生路、大经街、工农路-槐北路、槐中路。
■2020年中心城停车泊位70.4万个
遵循“适度保持配建停车比例、降低路内停车比例,增加路外公共停车供应比例”的平衡原则,确定2020年石家庄中心城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2020年石家庄中心城停车泊位总规模将达到70.4万个,其中,住宅区内停车37.6万泊位,占53.4%,住宅区外停车32.1万泊位,占45.6%,二环路以内地区占停车泊位总量的48%。在住宅区外停车规划规模中,公共配建停车泊位26.28万个,路外社会公共停车泊位4.29万个,路内停车泊位2.04万个。
三、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至2020年底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为4191.0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97平方米。其中综合公园29座、专类公园6座、居住区级公园79座和街旁绿地190余公顷,沿城市主次干道规划绿化带110余条。
1、市域环境绿化
以石家庄主城区为核心,在全市域范围内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进行大环境绿化。西部山区,为西部绿色屏障区,围绕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建设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水土保持林区、水源涵养林区、风景文化林建设区、浅山经济林发展区等五个绿化区。北部的“四河”、“三滩”,为北部防风固沙绿色屏障区,重点建设郜河、沙河、磁河、滹沱河四条防风林带。东南各县,为东南输氧通风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和南北向交通干线防护林。东部平原县(市),为弱生态关联区,按农田林网进行绿化。
2、主城圈绿化
在石家庄主城区外围至各组团间控制大范围的农田、果园、林地,形成主城圈绿色隔离空间。其中,城区东部二环路外侧至高新区之间,为永久性绿色隔离空间,除绿地和重大基础设施以外,严禁其它建设或开发行为。城区西北部及北部为永久性绿色隔离空间,宜保留农田或建设苗圃、林地、果园,禁止居民点无序连片发展。城区南部,为阶段性绿色隔离空间,作为远期备用地进行控制,宜保留农田。
沿京深高速公路、银歧高速公路、主城区外围高速公路环,京广铁路、石太铁路、主城圈专用联络线,107国道、307国道、308国道以及三环路控制和建设绿化带,形成主城圈区间交通绿化走廊。
3、主城区绿化
主城区绿地系统布局规划形成“一轴、三环、五带”的布局框架。
“一轴”,西起引水入市西线,主要沿中山路、裕华路之间的东西向绿化带向东逐步展开,至引水入市工程东线结束,全长约7公里。绿轴由连续分布的7条绿带串联6个城市广场、5座城市公园、近20块街头绿地组成。
“三环”,即沿引水入市绿化工程形成的水体景观绿化环、沿二环两侧规划的风景绿化环和沿三环路两侧规划的防护林带环。
“五带”,即沿滨河街、京广铁路、建设南大街、总退水渠和谈固南大街控制预留五条通风走廊。
四、风景名胜资源开发规划
规划将区域内的风景资源划分为八个旅游功能区27个风景区,以石家庄休闲旅游中心区为中心,由北至南呈“C”字型依次为驼梁—五岳寨生态旅游区、西柏坡—天桂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背水阵—清凉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苍岩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嶂石岩风景名胜旅游区、封龙山历史文化旅游区、赵州桥历史文化旅游区。
石家庄休闲旅游中心区包括市区、正定古城、抱犊寨、龙泉寺、九景山庄等风景区;
规划确定正定、鹿泉、平山、井陉四县(市)为全市重点旅游县(市),近期重点开发正定历史文化名城、西柏坡革命圣地、温塘温泉、天桂山、驼梁—五岳寨、背水阵、苍岩山等景区,形成市区—正定、市区—毗卢寺—温塘温泉—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五岳寨—五台山的西北旅游线,市区—背水阵—苍岩山—娘子关—太原晋祠—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的西部旅游线。
五、城市主色调
石家庄市城市主色调定为米黄色与微红色,其中米黄色定位应用于城市公共性建筑区域,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会活动以及外来游客认知城市最为频繁的区域;而微红色所应用的城市居住区,则是城市建设量最大的城市功能区域。
在米黄、微红两个城市主色调基础上,为避免城市色彩过于统一而造成单调的城市色彩环境,浅咖啡灰色、砖红色两个相近色彩成为主色调拓展色,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拓展色对城市总体色彩进行活跃和调节。
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层数6层以上;建筑用地在2000平方米以上,高度在10米以上;70户以上的集合住宅。石家庄市将对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建筑进行建筑色彩的严格控制。
5.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的城市建设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统筹。
城乡发展,到2020年,省会石家庄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87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批复,要逐步把石家庄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657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和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服务。
未来十年,我市增加了都市区规划层次,明确了北跨发展策略,确定了“一河两岸三组团”组团式布局结构。“一河”,即滹沱河;“两岸”,指滹沱河南岸的老城区和东部产业区,以及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和正定新区;“三组团”,则是指围绕在我市周边的鹿泉市、栾城县和藁城市。中心城区(不含正定、鹿泉、栾城、藁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87平方公里,远景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5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正定组团)。2013年6月,石家庄市政府确定了上庄、铜冶、冶河、岗上4个新市镇和良村开发区、化工园区、装备制造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空港工业园5个产业园区共9个重点示范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市区内道路走向一般为正东西或正南北。其中东西走向的名为“某某路”,南北走向的名为“某某街”。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2316.2公里,道路面积4968.8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达2874公里。全市有水厂13座,日产水能力76.6万立方米,全年供水量3.01亿立方米。全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达到218条,新增加36条;营运车辆3877辆,比上年增加388辆;年客运量699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5%。近十年石家庄环境质量取得新突破。全年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为322天,全市有环境监测站19个,城市水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公园52个,公园面积1812公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9662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2903公顷,城市绿化率达到4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4平方米。
2013年中国重点城市管理水平排名
石家庄市在2013年中国重点城市管理水平排名以平均分44分,排所有参与考核的44个城市中的第五位。
《评价报告》将全国的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以及大连、厦门、青岛、深圳、宁波等5个计划单列市,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等9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列为调研“样本”。以统计年鉴等资料为数据依据,《评价报告》加权测算出了上述44个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7大指标,包括行政管理指标,经济管理指标,社会管理指标,环境管理指标、空间管理指标,基础设施管理指标,文化管理指标。 单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 区名 面积 户籍人口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新华区 92.11 48.8 050000 石家庄市泰华街93号桥西区 54.46 51.69 050000 石家庄市南二环西路180号长安区 110.24 42.65 050000 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23号裕华区 101.45 41.69 050000 石家庄市塔南路169号井陉矿区69.98 13 050100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纬西路1号鹿泉市 603 38.46 050200 获鹿镇正定县 468 47.5 050800 正定镇井陉县 1381 32.9 050300 微水镇栾城县 347 33 051430 栾城镇晋州市 619 53.3 052260 晋州镇新乐市52548.8050700长寿街道办事处赵县 675 58.83 051530 赵州镇高邑县 222 18 051330 高邑镇元氏县 676 40 051130 槐阳镇 赞皇县 1210 24 051230 赞皇镇平山县 2648 46 050400 平山镇灵寿县 1069 32.7 050500 灵寿镇 行唐县 1025 45 050600 龙州镇无极县 524 50.26 052460 无极镇深泽县 296.39 25 052560 深泽镇藁城市 836 77.51 052160 廉州镇辛集市95161.9052360辛集镇
6.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宣传、贯彻国家、省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省会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推动省会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起草全市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制定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五)指导各县(市)、矿区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审核上报县(市)、矿区城镇体系规划;审查、审批县(市)、矿区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
(六)组织编制、审查、报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并监督检查实施工作。
(七)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和市域范围内列入市级以上计划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参与上述区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八)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核定用地位置、界限、土地使用性质和建设内容,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九)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室外装修、城市广场、雕塑、园林建筑等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相关工作。
(十)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城乡道路、桥涵、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停车场等市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十一)负责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反城乡规划法规的行为;负责建设工程的验线和竣工规划验收工作;负责城乡规划档案的收集、保存、应用等管理工作;负责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
(十二)负责城乡规划设计的管理;参与市政设计、建筑设计的行业管理工作;根据城乡规划工作的需要,负责规划勘察、测绘工作。
(十三)负责建立全市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组织推动城乡规划的科技进步、人才开发、教育培训和对外交流。
(十四)承担省会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石家庄市规划审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城乡规划行业协会、学会的工作,组织重点地段、重大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和方案评审工作。
(十五)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7. 有谁知道石家庄的最新规划怎么查
惊天大浪费
“到2008年,石家庄火车站将搬迁,原来通过石家庄市区的京广铁路也将入地钻行5公里,石家庄市长期被铁路一分为二的格局将被打破。”自从6月16日《新京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后,河北的一些媒体不断跟进,这一消息也自然成为当地公众近来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石家庄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近年来不但在各种大众媒体上广泛宣传,而且还通过多种方式让市民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市规划局的一位副局长,去年8月还就城市规划向市民做专题报告。可是,在众多官方公布的城建信息当中,一直到没有涉及过火车站搬迁以及京广铁路入地问题,石家庄市的重大市政工程,也是在原来格局上大规模进行,最大的“亮点”有这样几个:一是去年8月竣工、总投资7000余万元的火车站广场改造工程;一是去年9月竣工、全长12公里、总投资7,4亿元的槐安路跨京广铁路斜拉式立交桥,被称为“华北第一跨”;以及原计划今年开工的和平路跨京广铁路高架桥。
据报道,铁路入地工程年内开工,2008年竣工。对此,一些市民不断提出这样的质疑:既然火车站要搬迁,既然铁路要入地,为什么还要投巨资改造火车站广场,为什么还要花数亿元建设槐安路斜拉桥,难道说这些“样板”工程的寿命只有两年多?造成如此巨大的浪费谁买单?
公众感到迷惑的另一个问题是,像火车站搬迁、长达5公里的铁路入地,无论在那一个城市都是市政建设当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布局,还影响到商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等诸多行业。类似这样关乎多方利益的规划调整或变动,事前为什么不能做到联动?符合法定的程序吗?
还有,我国目前所有的穿过城市中心的铁路,包括京、津、沪、广州、武汉等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铁路线都走地面,为什么石家庄要选择长达5公里、宽需容纳6条铁路正线的底下隧道,与地面比较,在经济、安全等方面有多大优势?就工程本身而言,是否通过专家论证、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等,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披露的很少。
石家庄火车站为什么搬迁?原在地面上的铁路线为什么入地?据《新京报》报道称:“现在的火车站位于市中心,由于铁路将市区一分为二,对城市发展带来影响,特别是交通;除此以外,在铁路附近已形成密集商业圈,不利于市区商业网点扩散,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果说火车站因建设的时间较早,不适应发展了的城市,有必要搬迁的话,那么,一条在地面上穿城而过的铁路,居然“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这种理由恐怕难以成立,现实中也少有这样的先例,有关决策部门还是应当从发展的思路上突破也许更实际一些。
8.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怎么样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更多信息和资讯。
9.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和市建设局的现任局长都是谁
河南的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