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开封未来的发展
全国都在发展,只不过快慢问题。30年改革造就了一批沿海城市的崛起,现版在发展逐步倾向内地,权开封隶属于中原的中部,郑汴一体化标志着开封未来的发展将是跳跃似的。工业是开封的弱点,但是旅游业将会为开封带来另类发展。没有重工业,没有中污染,开封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开封市一直在为古都面貌还原努力着,现在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墙内正在修复着古代宋都运粮水系,开封内城的旅游景点开发还有很多。未来的开封将是休闲、旅游、商业为一体城市。时间开封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开封现在就像15年前深圳,基础刚刚开始,不要嫌开封落后,越落后的地方,一旦发展起步,就会吸引大批的商人,商人多了,吸引的人口就多,良性循环,发展就会越来越快。想说得很多,不能一一解说,可以去看看开封市政府网。我相信开封10年后经济将是现在的数倍。
⑵ 唐首都长安和宋开封的城市规划怎么这么不一样
准确的说是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不一样。
唐长安是在隋大兴的基础上建成的,北周人比较淳朴,不太懂生活享受。
方方正正的好看,好管理、白天开门,晚上关门,大家都不许乱走。市坊分开,更是方便管理,但不方便生活,买匹马、买点珠宝跑半个城区去趟东西市还说的过去。买个针呀线呀,盐呀啥的,也要跑这么远,烦。
宋东京是商业城市,建都时就考虑了水运的便利性(汴河)。
而且商业区与住宅区相混合,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唐代没有现代意义的饭店,只有酒店(光卖酒,不卖菜)。宋代餐饮业已经非常发达,娱乐业也很发达了。晚上只关城门,没有坊门可关。晚上还能有点夜生活。
个人以为里坊是严格管理,街市是开放搞活,方便人民群众。后者更先进。
⑶ 开封的未来的方向到底在何处
首先非常感谢PS13以及广大网友对开封市城市建设的关心,就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995年编制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为引导社会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妥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而修编的。修编后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自199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各项城市要素建设基本按照规划顺利实施。您所说的“道路修建的随意性太大,而且一任市长一种规划”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到目前为止,开封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旧城区“三横三竖”的城墙内部道路,形成“三横三竖”为主,辅以内环路构成的交通系统,逐步解决交通问题。(“三横”是:观前街——大纸坊街——自由路、西门— —曹门、体育场路,“三竖”是解放路、中山路、迎宾路) 因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和内部环境的变化,95版总体规划中对旧城区的功能定位与现状的需求有所差异,原确定旧城区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商贸、金融、文化交流、旅游和信息中心。经过多年的改造建设,旧城区的商贸功能越来越完善,土地价值越来越高,开发建设量越来越大,而人口的疏散越来越难,“减少人口容量,提高环境质量”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把旧城区定位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功能,来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宋都古城的特色。通过加快发展汴西新区和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有序引导旧城区行政机关、居住人口、工业企业的三外迁,疏散旧城区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旧城区交通问题,彻底改善旧城区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我市绿地面积总量和人均绿地面积指标均较低,绿地分布不均衡。园林绿地多集中于城市北部风景区以内,大多数园林绿地为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充分发挥绿地作用;开敞式公共绿地不但数量少,而且管理不善,造成使用效果不好。为此,2005年,我们又专门做了《开封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中分析了开封市绿地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开封市正在争取国家资金,按照开封城墙保护规划,对开封城墙进行分段整治,建设环城公园。 开封市做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厚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每年的旅游黄金季节,都会有大量的游客来开封旅游观光。停车场的建设也是关系到开封形象的一大问题。就龙亭湖风景区而言,我们在东角楼东侧地块拍卖时的控规指标中明确要求“东角楼东侧在市总体规划中要求一处社会停车场,本次控规要求停车场面积不得小于6000平方米,既要服务于本地块商业设施的需要,更要满足旅游高峰期的停车需要”。目前该停车场正在建设中。西角楼西侧土地拍卖同样控制了停车场面积指标,在西角楼西侧规划了一个不少于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待这两个停车场建成后,将会缓解龙亭湖风景区旅游旺季的停车问题。我们现在很注重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将停车场的建设做为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并要求与新开工建设项目必须同步实施。 我们正在执行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正在顺利实施,而下轮总体规划的修编需报请国务院批准。为做好下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今年4月份,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国务院批准进行修编。待修编完成,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目前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中。 开封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以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抢抓机遇,把握重点,加强与先进规划设计单位合作,高起点、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开封市做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人口较为密集、交通不够通畅。做为城市规划部门,将会参考您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将开封市发展建设成为的一个旅游景点丰富、道路交通顺畅、停车购物方便的、闻名世界各地的优秀旅游城市
⑷ 开封以后得发展前景怎么样啊
不咋样,一个只靠旅游发展的城市,况且旅游搞的也不是太好,城市框架小。唉,开封才是个5线城市,全河南省倒数第二的经济量。
⑸ 开封的未来
我对楼主的问题很感兴趣,我谈谈我的看法吧:
开封曾经辉煌,首先要弄清楚是如何辉煌的,我认为开封历史辉煌是靠两个原因。原因一就是有交通,从五代开始到北宋结束,长达两百年间开封是全国的水运枢纽,靠的就是一条汴河,南北交通顺畅,兵家必争,所以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的统治者才会建都开封。原因二是人口,外来人口多才会带来经济繁荣,开封作为都城,人口全国之最,商业自然繁荣,商业和经济繁荣才能引起历史和文化的辉煌。
明朝朱元璋曾经想过建都开封,但多年的战乱,导致汴河堵塞,水道不通,于是朱元璋于洪武十一年罢京开封,失去了政治资源,自然人口不兴,开封才永远失去了前朝的辉煌。
但开封的历史地位却没有随着朱元璋罢京而彻底消失,开封凭借历史上曾为首都的底子,保持住了文化的领先地位,当时在明清两朝,开封和金陵并称南北二都,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所以,1954年河南省会迁郑,原因主要是交通便利,从而也印证了“城市兴衰交通必先”的道理。而真正使开封一蹶不振的却不仅仅是省会西迁,而是西迁的过程中将开封的文化教育资源一起转移至郑州,之后的数年中,关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原油田总部、大型拖拉机机械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开封市长都拒绝接收。综合这种种原因,才是开封近代没落的关键所在。
至于未来,开封要兴起最重要的还是资源,现在不比刚刚改革开放,不比文革时期,现在想要获得资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其实我是比较看好省政府计划的“郑汴一体化项目”的,虽然颇多开封人对此很有微词,但我想,凭借开封历史上的辉煌地位,郑州怎么能将开封吞并?开封永远是开封,郑州永远是郑州,两城如果能凭借资源互补,相互借鉴,是可以谋得共同发展的,河南省的计划是将开封作为郑州的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这正是采用了开封的长处,也是开封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当然是件好事,最后,我想用邓小平的一句话做个总结“花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开封经济发达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了,这就是开封最大的幸福,何必在“郑州吞不吞并开封”这一话题上太下工夫呢?相信在我们所有开封人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开封的前景必定再度辉煌。
完毕!
⑹ 开封市黄河大堤以北村庄未来有没有规划
从我小的时候就开始说搬迁到今还在说,狼来了不知还要喊多少年
⑺ 哪有开封市总体规划图
图书简介 书名: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图(1981-2000) [舆图] / 开封市城乡建设局编制 ISBN: 作者:开封市城乡建设局 编制 出版社:开封 : 开封市城乡建设局 年份:1985.10 页数和开本: 1幅 : 彩色 ; 20x32cm 丛编项: 题名: 主题:城市图(2399) 中图分类号:未分类 如需代寻本书,从页面右侧预定>> 一般附注: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和简要说明等。 内容简介:
⑻ 开封东京大道与第四大街将来的规划是如何的景色
未来的开封CBD,有浙商中央广场,大宏城市广场等等,业态产业多元化.....一两句话说不清。但是照目前情况来看,本人估计至少15-20年才会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