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振兴乡村计划是什么意思谁提出来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对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要求,并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种类型,明确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步骤。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部署了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规划提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举措。
(1)乡村振兴城乡规划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Ⅱ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美丽乡村如何规划建设
首先,要明确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结合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总体指导思想综合确定县、镇域的乡村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重点。规划涉及到综合发展内容,包括对农业产业、空间规划、基础设施、村庄居民点的建筑风貌等等,选公司建议也重点向这方面倾斜。
其次,如何正确理解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延伸,不应只注重村庄整治、环境建设;不是重新定义和论证村镇体系;更不是将城市的落后产能转接到乡村区域;也不简单是美丽乡村的集群组合。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不宜只是重新表述政策指导,也不是套用项目主管提出重点建设项目,更多应基于发展实际研究确定。
再次,县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深度有较大不同,越往下编制应切合当下发展的计划和重点项目内容越明确,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越明确;编制周期也有所不同。规划编制内容重点是农业产业发展,既要更多考虑乡村发展实际,切实指导规划实施,切实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形成规划管理的依据。
最后,如何选择好的规划设计公司。选择编制单位最好选择那些具有农业科技支持,农业规划研究经验,在三农领域有规划经验的,乡村振兴规划核心是产业发展,如何做好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是关键,一般不推荐单项只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咨询管理、旅游景观公司。
Ⅲ 乡村振兴方面的计划哪家的好
了解一下槐德公司的助力乡村振兴3175计划,模式很超前,完美解决精准扶贫问题
Ⅳ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蓝图是什么
9月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四是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上述负责人表示,《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四是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五是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Ⅳ 乡村振兴规划要点是什么
乡村振兴规划是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思想,在技术层面上涉及的内容较多,个人结合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的案例,简要总结以下几点:
1、能否站位区域发展基础,资源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基本点。农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考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尊重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农业产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持续活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延伸和内涵。
2、生态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论证乡村连片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短板,结合产业发展的近远期分布实施重点。合理调研各村庄建设基础,提出可行分批次的重点建设内容。
3、规划强调生产、生态空间的合理划定与融合互补,包括建设发展机制内容。梳理生态资源与城乡绿地或公园系统的统筹对接。
4、在不同规划深度和层次上,建议着重考虑区域或特色区域、或具有良好基础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在区域有不同发展主题单元,实现建设有抓手,带动辐射发展作用强,持续健康发展路径明确的总体思路。
5、乡村振兴的运营发展机制规划。避免城市落后产能向乡村转移,避免形成新的城乡二元结构。数据化管理等等。
6、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是乡村振兴重要平台。乡村振兴的人文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引入机制和招商创新机制。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土地、空间、环境等等发展层面内容。
7、如何选择好乡村规划编制,要看是否具有农业产业规划基础,是否做过农业农村统筹规划,比如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等大量的规划案例和实践经验很重要,懂农村农业是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基本前提,例如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的规划案例较多,规划站位高。
Ⅵ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发布了吗
据报道,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重点提到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回大举措,科学答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此外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希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早日实现!
Ⅶ 乡村振兴,如何规划设计现代化浪潮中的乡村建筑
从世界各国建筑界对在乡村乃至城市设计中探索各自民族文化的传统应用上看,可以发现其中回共同的特答点,那就是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文脉变迁的足迹,解读从个中到整体包含的传统精神,进而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乡村农庄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和细部处理。
北 京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 -设计 研究院-认为,应当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中去独特地认知和理解乡村建筑的复兴。这些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也不是高度复原,更不是从一个传统到另一个传统(非本地的传统),而是由传统、文脉、演绎、重构等阶段性探索真正达到现代乡村建筑的文化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包含着传统建筑所特有的建构及构造手法等,比如大众熟知的北方传统硬山、歇山、抬梁及南方悬山、穿斗、吊脚的建筑形式、风格手法等。将这些传统的建构形式用现代的手法去重构与演绎,就足以表达创新意识以及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也足以展示乡村建筑的复兴。
Ⅷ 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依据是什么
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规划将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
具体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文件得到贯彻落实,政策得以执行落地。
(8)乡村振兴城乡规划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应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Ⅸ 乡村振兴的规划哪家做的比较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内效,生活富裕。这容20字中,首当其冲的是产业兴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业是重点、是基础。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机院”)专注于产业规划18年,在乡村及旅游产业方面也做过不少案例,如北京大兴区爱情海玫瑰园定位及业态规划;闽侯县城乡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达州市富硒茶及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达州市宣汉县马渡乡腊梅产业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黑龙江大庆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北京蟹岛农业观光园总体建设规划;北京通州区低碳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等。
Ⅹ 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专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属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2、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3、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0)乡村振兴城乡规划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