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评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回城乡居民基本答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此次通知还要求,各地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健全参保缴费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参保居民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做好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的相关工作,尽快将提高后的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⑵ 什么是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由中专央确定,属但各地可在中央拨付的基础上自行提高,提高部分由当地财政策负担。
2015年年初,中央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以往的55元/人月提高至70元/人月。
2019年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2)提高城乡居民居民基础养老金扩展阅读:
多渠道助养老金保值增值
根据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元,基金结余可满足17个月支付,总体上可保障养老保险支付持续没有问题。
但结构性问题也很严重。人社部发布信息显示,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基金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结构性矛盾。有的地区基金结余较多,也有的地区缴费人员少,退休人员多,抚养比明显偏低,抚养负担较重,这个情况在一些地区比较突出。基金出现了当期的收不抵支。
为解决结构性矛盾,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提出了“五措并举”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其中第三个举措,要推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近5万亿的基金积累,要让其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养老金投资的诸多渠道中,养老金入市作为保值增值的措施之一,近年来虽饱受争议,但依然稳步向前推进。
需要说明的是,养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证券投资。
⑶ 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1、哪些对象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答:具有本县户籍,年满16周岁(除全日制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职工),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均须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首次参保须携带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所在镇人社所或村(居)委会办理参保手续。
参保人员应于每年3月底前,到镇人社所,村(居)“四个不出村”平台,县内建行各网点缴费,也可通过建行网上银行、悦生活、手机银行缴费,缴费档次每年可调整。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多少
答: 2016年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为:
个人缴费100元,政府补贴30元(仅限缴费困难群体);
个人缴费1000元,政府补贴60元;
个人缴费1400元,政府补贴70元;
个人缴费2100元,政府补贴80元;
个人缴费3000元,政府补贴90元;
个人缴费4000元,政府补贴100元。
补缴的年份不享受政府补贴。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3、哪些困难群体可以享受政府代缴和具体代缴标准
答:持有县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人(二级以上)和低保对象可以享受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对象个人只需缴20元,由政府代缴80元,政府补贴30元;也可选择高档次的缴费标准缴费,政府代缴标准不变,享受相应档次的政府补贴。
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符合什么条件可以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答: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凭本人参保缴费证、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在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前一个月,到户籍所在镇人社所办理手续。
2010年1月1日新农保或2011年12月1日城居保制度实施时未满60周岁,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2015年的标准是每人105元/月;
奖励性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5年的增加10元/月,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一年增加1元,最高不超过30元/月。非重度残疾人(二级以上)和低保对象缴纳700元以下缴费档次的,不给予奖励性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包括:个人缴纳保险费、政府代缴保险费(仅限缴费困难群体)、政府补贴、利息。
6、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2016年1月1日后参保人员死亡的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可申请丧葬补助金600元。
①上年度已正常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
②累计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已满15年的;
③本人缴费并已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④已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单独基础养老金待遇,其子女正常参保并按年缴费的。
7、享受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遗属补助)人员如何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答:凭本人及子女的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镇人社所办理基础养老金申报手续。
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没有调整机制
答: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我县基础养老金标准已从2010年的60元调整到2015年的105元,2016年如何调整,按省政府文件规定执行。
9、每年在什么时间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答:每年7-9月待遇领取人员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银行存折(卡)或社保卡,到户籍所在镇人社所或村(居)委会办理资格认证手续。
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计息
答:个人账户储存额参照我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息,并按照不低于人民银行公布的城乡居民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11、现在不参保缴费,60周岁以后是否可以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
答:不可以。按照国务院相关政策规定,1950年1月1日后出生的农村居民、1951年12月1日后出生的城镇居民,享受基础养老金均须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且按年正常缴费。
1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未领或在待遇领取期间死亡的,怎么处理
答:参保人员如果在缴费期间死亡的,个人账户资金全部由参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参保人员如果在领取养老金待遇期间死亡的,个人账户资金有余额的,由参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1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早参保比晚参保的好处体现在哪里
答:早参保且按年正常缴费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享受的政府补贴多;
(2)享受的奖励性基础养老金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高,领取的养老金高;
(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后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重复缴费时段)可转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
1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好处体现
答: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享受的政府补贴标准高;
(2)个人账户储存额高,领取的养老金高;
(3)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在不考虑个人账户历年产生的利息、政府补贴及基础养老金等因素,139个月就能把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部领回,139个月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由政府给付。且选择高档次缴费的仍然享受高标准的待遇,选择低档次缴费的仍然享受低标准的待遇。为此,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越高,享受到政府的补助越高。
⑷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上调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现在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经济水平都在上涨,生活压力也在增加,所以以前的养老金已经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所以全国开始调整养老金。
⑸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多少元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回居民基本养老保答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此次通知还要求,各地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健全参保缴费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参保居民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做好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的相关工作,尽快将提高后的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来源:人民日报
⑹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疫情不影响发放
12月15日,四川省人社厅、财政厅发布通知提出,从2020年7月1日起,四川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5元,即在原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础上增加5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北京等地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其中,上海宣布,从2020年1月份起,继续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90元。增加后,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
江苏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60元。
福建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上调,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0元,预计这一政策可惠及487.6万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包含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里全部存储的钱来计算的。缴费档次越高,交的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的钱也越多,将来领的养老金相应也越多。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天津、内蒙古、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西藏、陕西等地密集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如广东省根据近年城乡居民收支增长情况,调整个人缴费档次标准,将原来的10个缴费档次调整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9个档次。
退休人员另一关心话题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养老金能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财政补助和调剂力度,支持地方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5827亿元,比去年增长10.7%,并重点向基金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倾斜。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透露,按照新增一人纳入一人、到龄一人发放一人的要求,人社部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动态清零,让更多贫困人员“出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594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9.99%,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此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也稳步推进。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实账积累,当期支付压力小,为促进保值增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8年联合发文,要求分三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22个省份如期启动,其他省份正在抓紧推进,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⑺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又上调了,对于养老金上调肯定是一件好事情。对于退休的人来说,每一个月又可以多5块钱,对于这5块钱来说,政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说明了政府非常的关心民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府也在积极的改善养老金的金额。根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2亿退休人员每一个人每一个月多5块钱,对于国家政府压力来说还是挺大的。
根据各个城市的反馈,上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的金额是最高的,每个城市发达等级不一样,所发放的技术和逻辑也不一样,上海城乡居民养老金由最初的每月1010元调到每一个月1100元,上涨幅度已经为90块钱了,所以说上海是全中国城乡基础养老金最高的一个城市,这也是因为上海这个城市非常的发达,消费非常的高。
⑻ 202O广东省工作报告有没有提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有提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内容。
⑼ 多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这两类人涨得更多
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广大退休人员非常关心,今年养老金何时上调。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率先上涨,两类人养老金涨得更多。
多地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2018年提高到每人每月88元。随着全国最低标准的上调,2019年多地的基础养老金也随之进行了上浮。
河南最近下发通知,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元,即从每人每月98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03元,惠及全省1512.8万名老年城乡居民。
广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宁夏明确,从2019年起将连续三年每年调增基础养老金5元。
有人会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什么?先来科普一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企业职工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是不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领取待遇的人数超过1.5亿人,随着2019年多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一大波城乡居民将会受益。
这两类人的基础养老金会多涨一点
有两类人有望获益更多。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去年下发的意见,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对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应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
也就是说,65岁及以上城乡老年居民,还有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人,他们的基础养老金有望多涨一点。
已经有地方落实了。比如,青海省从2019年1月1日起,对65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月加发基础养老金10元。
山西也明确,对全省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增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元;累计缴费满15年的,每多缴费一年,月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1元。
江西也要求,2019年起,对65周岁(含65周岁)至79周岁的参保居民,每人每月加发不低于3元的基础养老金;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加发不低于6元的基础养老金;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在规定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每多缴一年,在领取待遇时,每月增发基础养老金2%。
职工养老金有望迎来“15连涨”
说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来看看职工养老金。2018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上调5%左右,实现“14连涨”。
2019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会实现15年连涨吗?这是1.14亿名退休人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目前,多个省份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其中,河南表示,继续调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青海也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考虑到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上涨情况,预计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依然会维持上调。如果维持去年养老金上调绝对额的话,预计今年上调比例不会超过去年。
⑽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将提高到70元是什么意思
2015年1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55元/人月提高到70元/人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由国家统一拨付,2015.01之前按照55元/人月拨付,但是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增加部分由当地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