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异地可以报销吗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异地可以报销,但是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在参保地按时参保并在待遇享受期内;二、在参保地领取社会保障卡并激活;三、在参保地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1)城乡居民医疗转诊扩展阅读:
异地办理医疗报销的流程:
1、在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内打老家新农合咨询电话对住院就医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2、出院后必须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出具一份居住证明,如果是在外务工,需有务工单位出具务工证明;
3、出院后持病历复印件、汇总明细单、住院收费票据、出院证明,再拿着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及居住或务工证明回参合所在地报销;
4、如果是从参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疗,必须在走之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然后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疗;
5、省外报销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线2000左右,报销比例为合理费用的45%,花的少的话,很难报销几个钱的,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
❷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转诊手续如何办理
一、非急诊手续办理:
1、持医保卡、医保证、身份证、转诊单、入院证到医保中心备案。
2、再到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
二、急诊办理手续:
1、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转市外治疗的,由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科主任提出并填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外转院转诊审批表》。
2、经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报市医保中心批准后,办理转院转诊手续。
3、其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规定的市内就医支付标准的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
(2)城乡居民医疗转诊扩展阅读:
结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
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每月预拨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统筹费用。
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二)急诊结算程序
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三)异地安置人员结算程序
1、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2、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患病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由所在单位持参保人员医疗证及病历、有效费
用票据、复式处方、住院费用清单等在规定日期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四)转诊转院结算
1、参保人员因定点医疗机构条件所限或因专科疾病转往其它医疗机构诊断治疗的,需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由经治医师提出转诊转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转诊转院意见,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分管院长签字,报市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转院。
2、转诊转院原则上先市内后市外、先省内后省外。市内转诊转院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间进行。市外转诊转院须由本市三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出。
3、参保人员转诊转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或单位先用现金垫付,医疗终结后,由参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转诊转院审批表、病历证书、处方及有效单据,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属于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住院费用。
❸ 北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次到定点医院看病都需要去社区转诊吗
一般都规定,小病社区治,所以要转到大医院去,一般都要履行转院手续,就是去转一下。有的地方还要到医保中心报个备,不然回来报销有难度。卡,当然指的是医保卡,现在多数称号是社保卡,其实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承担的就是医保功能,养老等功能还没集中上去。
❹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转诊手续如何办理
非急诊,持医保卡、医保证、身份证、转诊单、入院证到新门诊三楼医保处备案,再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急诊可返过来。
❺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后,从县城到市级医院是否还需要转诊证明
需要复
参保患者办理转诊转院登记制,应持有以下所需材料:
1.转出医院开具的《转诊转院审批表》;
2.转入医院开具的《住院证》(加盖医保专用章);
3.《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
参保患者办理转诊转院登记流程:
1.在本市范围内转诊转院
可在本次住院的医保科直接办理住院手续,也可持转出定点医疗机构填写的《转诊转院审批表》,到参保分中心办理登记手续。
2.转往外埠医疗机构
参保患者需转外埠医疗机构诊治的,应携带转出医院出具的《转诊转院审批表》及转入医院开具的盖有医保章的《住院证》、《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提前到参保分中心办理登记审批备案,经分中心批准后方可转出。
❻ 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转诊,如何个转诊法
急诊办理手续:
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转市外治疗的,由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科内主任提出并填写《城镇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外转院转诊审批表》。
经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报市医保中心批准后,办理转院转诊手续。
其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规定的市内就医支付标准的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
非急诊手续办理:
持医保卡、医保证、身份证、转诊单、入院证到医保中心备案。
再到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
❼ 异地就医如果没开转院证明能报销吗
分析如下:
可以,异地办理医疗报销的流程:
1,在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内打老家新农合咨询电话对住院就医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2,出院后必须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出具一份居住证明,如果是在外务工,需有务工单位出具务工证明。
3,出院后持病历复印件、汇总明细单、住院收费票据、出院证明,再拿着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及居住或务工证明回参合所在地报销。
4,如果是从参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疗,必须在走之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然后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疗。
5,省外报销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线2000左右,报销比例为合理费用的45%,花的少的话,很难报销几个钱的,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
6,医保异地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7)城乡居民医疗转诊扩展阅读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异地医保接续办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中遇到难题——报销手续繁琐,在不同城市来回奔波。为此,《实施方案》指出,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2、三年内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一)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
(二)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具体缴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医保异地结算
(三)提高基金统筹层次,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
(四)鼓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付费,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
(五)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提倡政府购买商业医保。
成都与广州异地报销“模式”已基本成形,本月底可实现两地异地报销。昨日(7日)记者从成都市医保局获悉,成都参保人员在广州务工期间就医,可享受到异地结算的便利;同样,广州参保人员在成都就医,也能享受异地结算。据悉,广州是成都市首个进行异地医疗费用结算的城市,如果试点成功,今后,异地医疗费用结算有望在其他城市实现。[2]
3、全国统一建居民健康档案
(一)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普及健康知识,2009年开设中央电视台健康频道。
(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琼穗异地医保结算
4、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医保制度
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实施方案》还提出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跨省结算
中国国城乡居民总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虽然接近“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但“异地就医报销难”仍影响着农民工、随子女异地定居的老人,以及异地求医的大病患者。今年两会上,医保应尽快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成为代表、委员的建言热点。
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医保制度并存,城乡居民总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但上述各项医保,特别是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的统筹层次偏低,多数省份、地方的统筹层次停留在地市,甚至区县一级,造成医保患者跨区出县就诊,医药费报销受限,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迁徙矛盾日益凸显。
在一些外地务工人员集中的省份(地市),农民工持有家乡的新农合,在务工地看不起病。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越来越多随儿女异地养老的外省退休老人,因为受医保无法异地报销结算的制约,看病难、看病贵负担也正在加剧。
2014年全国两会上,医保应尽快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也是代表、委员的建言热点。
国务院医改办已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拿出时间表,2015年,要全面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即时报销),同时选择在部分省份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重点针对退休职工、农民工等人群研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❽ 北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次到定点医院看病还需要先到社区转诊,以后能和职工医疗保险一样看病不需到社区转
社区首诊是为了实行分级诊疗,有些小问题,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的,就不版必去大医院了权,如果严重,社区医院会往上转诊治疗。职工保险和城乡保险缴费不一样,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城乡居民报销起付线低,在社区医院报销比例相对上级医院要高些,以前转诊是30天吧,现在调整到180天了。希望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越来越惠民吧。
❾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以异地报销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了,不过当你住院后。耍与当地的社保机构。联系协调。那样回来后,就可以报销的。
❿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非正常转诊能报销吗
急诊办理手续来:
参保人员源因病情需要转市外治疗的,由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科主任提出并填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外转院转诊审批表》。
经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报市医保中心批准后,办理转院转诊手续。
其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规定的市内就医支付标准的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
非急诊手续办理:
持医保卡、医保证、身份证、转诊单、入院证到医保中心备案。
再到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