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须带什么
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版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时权足额缴纳。不按时足额缴纳的,不计个人账户,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办理条件:
1、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且男年满60周岁和女年满50周岁的居民;
2、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小学、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学校、工读学校和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就读的在册学生,以及参保缴费当年年龄在16周岁以下非在校少年儿童、托幼机构儿童和散居婴幼儿;
3、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 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 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居民;
4、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城镇优抚对象以及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的见义勇为的城镇居民。
❷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的长期护理险是什么怎样申请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和服务保障问题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也是我市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制度”等四重保障制度后又一重保障制度。
依据我市老龄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护理需求、护理服务成本以及保障范围和水平等情况,为满足职工、居民等参保人员的差异化需求,我市设置了两种缴费待遇模式:
我市设置了两种缴费待遇模式:
·即参保职工每人每年筹资100元,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70%报销
·城乡居民每人每年筹资60元,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60%报销两种模式。
长期护理保险启动 如何申请、待遇标准看这里
基金筹集方面
长期护理保险启动 如何申请、待遇标准看这里
我市借鉴全国试点的经验,通过医保统筹基金划转、财政补助、个人缴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比如,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包括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每人每年划拨30元,市财政补助10元(省财政直管县自负)、县财政补助10元,个人缴纳10元。
据了解,试点期间,长期护理保险首先解决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问题。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医疗机构护理、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护理方式。试点期间按照“居家为主,机构为辅,注重亲情,引导专业”模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政策向居家护理适当倾斜,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今后,根据试点运行情况将逐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人群范围。
相关链接:
如何申请长期护理保险
(一)申请资格。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不能康复的,可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二)申请评定流程。一是提出申请。参保人或代理人向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定申请;二是受理申请。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接到申请后,对参保人员失能等级评定申请资料进行核查,通过核查的制定失能评定计划。三是失能评定。失能等级评定小组在申请人或代理人提交申请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失能等级评定申请条件的申请人进行现场信息采集,也就是上门评定。现场信息采集完成后的7个工作日内,评定委员会作出失能等级评定结论。四是结果公示。失能等级评定结论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县(市、区)医疗保障部门将达到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信息,在公示栏和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 5 天。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定委员会作出的失能等级评定结论生效。公示完成后,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将评定结论书送达申请人。五是复评。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按照规定可以提出复评,复评的流程和初评类似,复评结论为最终结论。
经评定不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参保人员,自评定结论做出之日起6个月后,因病情或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可再次申请评定。
(三)申请资料。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资料包括石家庄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定申请表,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原件和复印件,申请人或代理人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病历资料的复印件及相关资料,评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资料。
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享受方式、待遇标准
(一)待遇享受方式。主要包括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两大类。经失能等级评定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失能人员,自评定结论确定次月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机构护理或居家护理。选择居家护理的参保人员,可选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居家护理或参保患者的家人、亲戚、邻居等(以下简称个体服务人员)提供的居家护理。
参保人员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发生的护理费,应个人负担的部分,由个人直接与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结算;应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的部分,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记账。记账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由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按月结算。
参保人员选择个体服务人员提供护理服务发生的护理费,应个人负担的部分,由参保人员直接与个体服务人员结算;应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的部分,由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按月发放给个体服务人员。
护理服务方式也非一成不变,经个人申请后可以变化,自变更的次月起按照新的服务方式对应的支付标准和方式支付待遇。
(二)待遇享受标准。实行按床日限额和按比例支付相结合的待遇标准。属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服务项目范围及支付标准以内的费用,不设起付线,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超出限额部分由参保人员负担。
参保人员按床日限额标准享受待遇,每床日限额标准为医疗机构护理60元,养老服务机构护理50元,居家护理40元。选择医疗机构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护理的参保患者,城镇职工按照床日限额标准的70%支付;城乡居民按照床日限额标准的60%支付。
居家护理在相应机构护理支付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缴费年限累计满十年后,每增加两年支付比例按相应标准提高一个百分点,提高部分最高不超过八个百分点。
按一个月30天计算,城镇职工选择医疗机构护理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1260元,选择养老机构的1050元,选择居家护理的900元;城乡居民依次是1080元、900元和780元。
❸ 什么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它主要是对城镇非从业居民医疗保险做了制度安排。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区别
一是面对人群不同。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对具有城镇户籍的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
二是缴费标准及来源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不享受政府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三是待遇标准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
四是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
❹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哪些原则
一医疗来保障水平与本市经源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不建立个人账户。二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筹集和使用。医疗保险费在个人和家庭负担的基础上,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三各类人群医疗保障制度之间基本政策平衡衔接。四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医药流通三项制度改革协同推进、配套实施。
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否有年龄限制
城镇居民医保对参保人的年龄没有限制,只要是具有本市城镇户口,不属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医保交费标准
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是100元,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60元,其余40元由政府补助。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
非从业城镇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筹资,缴费和补助标准是:
1、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
2、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120元,其余440元由政府补助;
3、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330元,其余230元由政府补助。
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
1、学生、儿童。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8万元以下医疗费用,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5%;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2、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60%;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
3、其他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10万元以下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55%;一级医院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0%。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
❻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
不了解社保的用途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社保的最新解析,到底有什么用途?
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作用
1、减轻经济负担
参保人身体健康时,缴交的保险费可以用来济助其他参保病人,从而体现出“一人有病万家帮”的互助共济精神。
2、解除后顾之忧
为鼓励城镇居民参加保险,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按其参保时间划分,设定不同的医疗待遇起付期。
3、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单位职工以及个体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救助了企业退休人员以及退养家住住院医疗待遇。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积极解决居民就医问题。让广大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望采纳~
资料来源:奶爸保
❼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交多少年
医保是需要累计缴纳男25年,女20年。
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享受医疗报销,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保险只有连续缴费3年以上的才能享受报销范围内的100%报销,0—3年的这段期间,按照连续缴费时间比例报销,且如果断开,一定不能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就要重新计算持续缴费年限了。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一直缴费到退休,如果只想以后有个保障的话那就可以交15年,按现在规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达到退休年龄时,实际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的办理退休后能享受待遇。
(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扩展阅读
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一样。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
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晰了,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打个比方说,住院起付线1000元,500元的自费药,假如说某人的医药费总计5000元钱。报销85%,自负15%。
则医保可以报销=(5000-1000-500)X85%=3500X85%=2975元,这部分钱是不用交的,由医院直接跟医保局算帐;
另外还需要个人支付现金=1000+500+(5000-1000-500)X15%=1500+525=2025元,这部分钱是要交现金的。
❽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怎么报销比例
一、住院报销
1.未成年及在校学生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600元,报销比例为65%;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75%;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150元,报销比例为85%。
2.非从业居民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2000元,报销比例为65%;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为1000元,报销比例为75%;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85%。
3.老年居民
在一个结算年度内,发生符合报销范围的的医疗费,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为1400元,报销比例为65%;二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700元,报销比例为75%;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350,报销比例为85%。
二、普通门(急)诊待遇
1.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
按规定就医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所在学校的医疗机构就医基金按80%的比例支付,在其他医疗机构就医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最高支付限额:300元/人/月。
2.非从业居民
无普通门(急)诊待遇
3.老年居民
按规定就医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最高支付限额:100元/人/月。
(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扩展阅读:
学生、儿童每人每年筹资标准是100元,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60元,其余40元由政府补助。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非从业城镇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筹资,缴费和补助标准是:
1、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特殊困难家庭人员和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
2、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120元,其余440元由政府补助;
3、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330元,其余230元由政府补助。
❾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介绍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