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辽宁在哪里东水西调
好单位,是辽宁省水利厅直属单位,局级单位,工资高、待遇好,有企业编和事业编两种编制,目前还没有正式挂牌,是大东水西调的建设单位。
② 辽宁在哪里东水西调
用抚顺市大伙房水库的水和鸭绿江的水供给辽西地区用,例如朝阳,阜新等城市
③ 东水西调工程的改善生态环境
受水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生态环境恶劣,宏观上对我国大部分版地区带来权不利影响,影响涉及沙尘暴、气候、自然植被等多个方面。如能将水引入该地区,部分水量直接用于生态用水,如引水入台特玛湖和罗布泊地区,将利于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塔里木盆地相对封闭,调水后水量重复降雨利用系数高,可较大程度的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增加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初步认为增加循环重复降雨量可达调入水量的约30%。下一步,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东水西调”对气候的影响。
④ 辽宁东水西调工程进度怎样还有什么工程
辽宁 东水西调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是从恒仁调水,打隧洞向西自流到沈阳一带,这样一来,辽宁缺水形势大为缓解,到2015年之前,基本不需要北水南调了。
⑤ 东水西调工程的介绍
1东水西调即中国东水西调工程。我国“东部水多地少,西部水少地多”,实施“东水西调”可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互补,拓展我国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依托东水西调建立开发特区,开发高效节水种植业、畜牧业、矿产开发和加工、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开发、重化工产业等。初步设想“东水西调”一期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引水,年调水量50亿m3,输水线路经柴达木盆地边缘、穿阿尔金山脉,入我国最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若羌县及和田等地区;输水干线总长980km,其中隧洞线路5段总长190km,最长隧洞90km,明渠790km,主体工程总投资1050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开发区面积5万km2,开垦高效节水种植面积1500万亩,新增人口承载力500万人,新增200万个就业岗位。二期工程由怒江、澜沧江引水至通天河与一期线路衔接,引水坝址控制年径流量410亿m3,年引水量150亿m3。二期至通天河工程,建设坝高110m~180m大坝9座、输水隧洞共8段总长260 km,其中最长隧洞75 km,泵站7座,最大地形总扬程1260m,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500亿。一、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总投资5550亿元,年总调水量达到200亿m3,开发区面积20万km2,开垦高效节水种植面积8000万亩,新增人口承载力2000万人,新增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
⑥ 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待遇怎么样
辽宁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局是由辽宁省水利厅直属的,局级单位,事业编制,财政全额拨款
待遇很好
招聘方式:考试
⑦ 辽河流域的“东水西调”和“北水南调”工程
解决辽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与对策
(1)节约用水、降低灌溉定额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是流域2个用水大户,农业用水达1.36×1010m3,目前的灌溉定额在9750~18000m3/hm2(水田),2700~6000 m3/hm2(小麦),3750~5250m3/hm2(旱田)。农灌用水量很大,其利用率也只有35%~50%,与发达国家的70%~90%的利用率有较大差距,即使节水5%~10%,也相当一座大型水库提供的水量。考虑到流域工业比重较大,灌溉水量不可能再增加,应逐步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耕作技术,降低灌溉定额;加强渠系的维护,现有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仅0.45~0.52,对渗漏严重的渠系实行衬砌等防渗处理,减少渠系的渗漏损失;同时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回用率,每年排放的2.0×109m3污水应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
(2)提高水价,强化水资源的监管力度,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目前水费偏低,多数企业水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千分之几至1%,我国水费仅占工业产品成本的0.1%~0.3%,占居民消费支出的0.23%,农业用水水价仅占供水成本的50%~60%[9],如此低廉的水价,造成水资源浪费惊人。因此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制订并实施节水奖励、浪费惩罚机制。生活用水存在包费制和喝大锅水现象,应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实行按量收费制,杜绝包费制;实行计划用水,取水口统一管理等流域尺度的水资源系统管理。
(3)加强水土保护工作。特别是柳河和西辽河上游,逐步治理荒山,稳定沙丘,退耕还林还草,抓住目前粮食盈余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土保持林建设,涵养水源,减少蒸发。
(4)实行流域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重点治理大城市生活污水和重点企业废水治理。目前辽河中下游河段已基本无环境容量,应减少排污量,使水质逐步得到好转;同时对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待建耗水大户(电厂等)布局时,应考虑充分利用海水做冷却水、洗涤水,靠近沿海布局;充分利用滨海平原地下微咸水(矿化度1~3g/L)资源(可开采量6×108~7×108m3);充分运用地下水、他表水联合调蓄能力,汛期加强地下水的回灌,发挥地下水库的作用。
(5)保护辽河下游湿地,缓解沿海地区淡水短缺。辽河下游有大片天然湿地,利用湿地的滤过作用,湿地对污水中生化需氧物质、悬浮固体、N,P,絮凝胶体、病原菌等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1],经湿地系统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油井注水、城市绿化用水等,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的短缺。
(6)跨流域调水。辽河流域地表水的利用率已达81.2%,属资源性缺水。根据流域发展的需要,逐步实行东水西调或北水南调工程,充分利用外流域富余的水资源。
⑧ 东水西调工程的“设想二”东水西调一期工程概况
据专家复估算,扬程1200米,调水线制路长1100公里,若每年调渤海 水100亿立方米,需装机310余万千瓦;调渤海水300亿立方米,则需装机930余万千瓦。但以上数据是指扬程提高1200米时的动力消耗。本设想由于采用虹吸原理,海水在上升过程中内压产生正压,在下降过程中内压产生负压,能够抵消大部分能耗。本设想的主要能耗是首次管内充满海水产生的能耗,形成虹吸后将大幅减少动力消耗,在运输过程中,为低消管内摩擦力,和保持一定的流速,还需分段增加动力消耗。但绝不会需要如此大的装机容量。能源消耗本设想中没有计算。
⑨ 东水西调工程的东水西调的基本构想
设想一:
从渤海湾提取海水,全程管道输送,分级承压,利用虹吸原理,在交通便利和电力便利之处多点建设输送系统,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将海水输送至新疆自治区艾丁湖,最大限度将海水造成的地质危害控制在偏远地区的一定范围。在艾丁湖东部库木塔格沙漠建设大型晒盐基地,通过海水自然蒸发,获得工程副产品盐系列产品,同时,蒸发水汽在周边形成大量自然降水,在便利之处建设若干中小型水利设施收集淡水。通过管道将饱和盐水输送到交通便利之处进行工业开发,通过管道将收集淡水回输到管道沿线,在多处建设中小型淡水净化设施用于居民生活及工农业和服务业生产。以一定程度解决中西部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获得工程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加快中西部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设想二: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的主要问题。东部水资源相对丰富,长江每年入海水量达9700亿m3,澜沧江、怒江出境水量分别达到708亿m3和740亿m3;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广大的沙漠地区,条件恶劣,人烟稀少。“东部水多地少,西部水少地多”,实施“东水西调”,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互补,可拓展我国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初步设想一期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引水,年调水量50亿m3,输水路线经柴达木盆地边缘穿阿尔金山脉,入我国最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若羌等地;二期工程实施怒江、澜沧江等其他东部河流引水工程,年调水量200亿m3,供水区扩大到塔里木盆地和田、喀什等地区;远景建设雅鲁藏布江调水工程,进一步引水至河西走廊的黑河、石羊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