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城乡建设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发布时间:2021-01-06 04:32:21

Ⅰ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多少

设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a,则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2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这十年间平均增长率x,∴在这十年间每一年的居民人均收入构成以a1=a为首项,以1+x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a11=a1(1+x)10=a(1+x)10=2a,即(1+x)10=2.故选:C.

Ⅱ 我国城镇居民5年来的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如下:

  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现连续5年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提高77.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加66.4倍。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波浪式扩大的态势。1978—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同)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9年的3.33∶1,其间经历了“两降、两升”的过程,其中,1984年为近36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最低点,收入比为1.84∶1;2009年收入差距达到最大,收入比为3.33∶1。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出现连续4年缩小的趋势,到2014年为2.92∶1。

  2. 各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拐点全部出现。

    从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峰值(收入比最大)出现的时间看,四川、西藏和新疆3个地区的城乡收入比首先在2001年达到峰值,之后呈现持续缩小趋势。到2009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城乡收入比先后达到峰值,且都呈现持续缩小的趋势(见表1)。到2013年,全国城乡收入比最小的5个省(市)分别是黑龙江(2.03)、天津(2.04)、北京(2.20)、上海(2.24)和吉林(2.32);收入比最大的5个省(区)分别是贵州(3.80)、云南(3.78)和甘肃(3.71)、陕西(3.51)和广西(3.43)。收入比低于2.5倍的还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和江西5个省;在2.5~3.0倍之间的有安徽、福建、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新疆11个省区;其他5省(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和重庆)的城乡收入比都在3倍以上。

  3.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幅度最大。

    从不同区域看,城乡收入差距以东北地区最小,中西部明显大于东部,尤以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2013年,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2.2∶1,东部为2.5∶1,中部为2.8∶1,西部为3.3∶1。2013年收入比与峰值比较,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大约平均缩小10%,中部地区缩小了12%,西部地区缩小19%,东北地区缩小16%。其中,西藏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最大,2001年峰值年的城乡收入比高达5.6∶1,到2013年降至3.04∶1,缩小45.7%;新疆、重庆、黑龙江和云南的城乡收入差距也缩小20%以上。

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

A 。

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简称吗

问题:为什么要加上人均二字?国民和人均国民所指的人民的生活水专平不一样吗?
假设属:中等家庭水平:每家汽车2台,每家人均1台。
某家庭2口人,现在有一辆汽车(人均0.5台),明年汽车要翻一番,即1X2=2台。(完成了目标。但没考虑人的因素),如果明年人均达到1台的话,不巧,该家庭生一个小孩,这样看人均指标为2/3台就没完成目标,要完成目标,就需要3台。
所以 随着人口增长,完成人均指标更难,是保证了每个人的新增财富。

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历年情况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前三名,从增幅来看,海南增幅最高,达17.9%。
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8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36230元,北京居其次,为32903元,浙江排第三,为30971元,这三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3万元大关。
从增幅来看,海南、安徽、贵州、陕西、山西、四川、辽宁、重庆、吉林、内蒙古、江苏、宁夏、福建、湖北、山东15省区的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国增幅14.1%。其中,海南增幅最高,为17.9%。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辽宁、重庆、湖南、云南、安徽、湖北、陕西、河北、山西、四川、江西、宁夏。
截至2013年1月24日,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公布了2012年GDP增速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40188元。总体来看,17个地区中仅上海、山东等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
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9元,江苏则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77元。
6省市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测算,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两个增速相比,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了2012年GDP增速。
在这17个省(区、市)中,仅有上海、江苏、山东、辽宁、河北、山西这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以山东为例,2012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多地增收目标高于GDP目标
虽然部分省(区、市)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后于当地GDP增速,但多个地区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目标。
其中,甘肃提出今年经济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湖北提出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江西也提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据专家分析指出,各地将收入增长目标定在高于G D P的水平上,这主要是呼应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同时也体现出地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但收入增长幅度不一定一窝蜂定为超G D P增速,重要的是让中低收入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 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计算

城镇居抄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袭: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户家庭的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得出该数据。

(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扩展阅读: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当年统计上年度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883元,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554元,增长8.3%。所以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意思是什么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06元,增长11.7%。

Ⅷ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啥意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Ⅸ (23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


(1)①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②坚持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促进收入增长和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8分)
(2)①要做大“蛋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业更加充分,这是实现收入翻一番的基础。②注意控制通货膨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主产率提高同步,使人民实际收入达到翻一番。③注意分好“蛋糕”,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运用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缩小分配差距,大幅减少扶贫对象。(9分)
(3)①面对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被别国取代这一挑战,我们必须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也可)。因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这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收入不断增长。③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位置,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有助于加嵌着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避免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有利于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6分)

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
© Arrange www.hpcxjsj.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