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城乡建设 > 大同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大同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发布时间:2021-01-03 11:38:38

1. 请问大同市2012年常住人口、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数据库中没有2012年的,给你2011年的吧

指标名称 大同市:GDP 大同市:常住人口 大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累计值 大同市:常住人口 大同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大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频率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单位 亿元 万人 元 万人 亿元 亿元

2011-12 843.57 333.97 18,915.00 333.97 64.64 356.58

2010-12 695.91 332.09 16,102.55 332.09 55.18 303.02

2009-12 596.26 319.51 14,585.00 319.51 47.62 264.74

2008-12 569.63 317.86 13,758.00 317.86 46.67 232.63

2007-12 490.85 315.97 11,506.40 315.97 36.71 184.95

2006-12 405.96 314.07 9,765.00 314.07 26.09 152.94

2005-12 370.25 311.94 8,526.00 311.94 20.42 132.90

2004-12 324.47 309.73 7,306.00 309.73 15.32 118.65

2003-12 251.54 307.38 6,770.41 307.38 13.20 104.34


2. 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

来源:央抄视网

一、居民收入情况袭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比上年增长8.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13元,增长7.6%,是平均数的9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9.4%。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人均经营净收入4852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2%;人均财产净收入2379元,增长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人均转移净收入5168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3%。

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计算

城镇居抄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袭: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户家庭的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得出该数据。

(3)大同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展阅读: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当年统计上年度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883元,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554元,增长8.3%。所以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历年情况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前三名,从增幅来看,海南增幅最高,达17.9%。
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8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36230元,北京居其次,为32903元,浙江排第三,为30971元,这三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了3万元大关。
从增幅来看,海南、安徽、贵州、陕西、山西、四川、辽宁、重庆、吉林、内蒙古、江苏、宁夏、福建、湖北、山东15省区的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国增幅14.1%。其中,海南增幅最高,为17.9%。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辽宁、重庆、湖南、云南、安徽、湖北、陕西、河北、山西、四川、江西、宁夏。
截至2013年1月24日,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公布了2012年GDP增速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40188元。总体来看,17个地区中仅上海、山东等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
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
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695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69元,江苏则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677元。
6省市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测算,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义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两个增速相比,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了2012年GDP增速。
在这17个省(区、市)中,仅有上海、江苏、山东、辽宁、河北、山西这6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了当地GDP增速。以山东为例,2012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多地增收目标高于GDP目标
虽然部分省(区、市)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落后于当地GDP增速,但多个地区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目标。
其中,甘肃提出今年经济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湖北提出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江西也提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据专家分析指出,各地将收入增长目标定在高于G D P的水平上,这主要是呼应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同时也体现出地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但收入增长幅度不一定一窝蜂定为超G D P增速,重要的是让中低收入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 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5. 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去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吧。或者相关权威机构的数据报告。如果你想要了解往年的,都会有相内关资容料数据可查的。另外,18年经济不太景气,不知影响到居民收入没?这种数据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祝生活愉快!!!!!!加油^0^~美好每一天!!

6.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的关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2012年7月,31省区公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前三名,甘肃垫底。从增幅来看,海南增幅最高,达17.9%。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

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
指调查户因承担记账工作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和其它途径所得到的现金。不包括实物部分。

7. 关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

什么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公式如下: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方面?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四方面收入。一是就业单位得到的所有工薪收入;二是个体经营净收入;三是利息、股息、炒股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四是离退休金、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等转移性收入。

农民总收入是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它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现金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按来源分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金、租金、土地征用补偿及其他投资收益)、转移性收入(包括亲友赠送、离退休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粮食补贴及其他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民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它既可以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于再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该指标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计算方法:
农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内部亲友赠送
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是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
区别在于:现金收入是直接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未扣除家庭经营生产成本,也不包括农民自产自用的实物产品收入,如粮食、蔬菜、农作物副产品等。

信息来源:
http://www.js.xinhuanet.com/zheng_fu_online/2007-01/10/content_9006676.htm

8. 2011年上半年山西大同居民平均生活费

2011年5月份,大同市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大幅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53.62元,同比增长19.39%。1—5月份人均可版支权配收入累计7607.43元,同比增长15.36%。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构成情况:

5月份人均工薪收入为1216.53元,同比增长19.57%,影响当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5.3个百分点;人均经营性收入为128.37元,同比增长25.07%,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8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为0元,去年同期为1.31元,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0.1个百分点;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54.04元同比增长22.02%,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1.54个百分点。

1—5月份,人均工薪收入累计5984.18元,同比增长13.27%,对可支配收入贡献率为69%;人均经营性收入累计582.35元,同比增长22.35%,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10%;人均财产性收入累计52.14元,同比增长2.12倍,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0.04%;人均转移性收入累计1708.91元,同比增长18.63%,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26%

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大量居民家庭实际记账统计来的。中国有13.2亿多人口,大约有近5亿个家庭,我们不需要把5亿户的家庭一户一户地进行调查。只要选择一部分要有代表性家庭进行调查,就能基本上反映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反映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水平。
对城乡居民生活情况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在的记账户城镇居民6.4万户左右;农村居民6.8万户左右。这些记帐户每天记录家庭成员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这些记账户的选择是我们从大量的家庭中选择出来的,为了保证它有代表性,我们先计算需要多少记帐户,然后了一次大样本调查,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抽选出记帐户。比如通过计算某市需要3000个记帐户,以经常性记帐户为基础按1:8-10的比例。我们确定记账户的数量用概率进行测算,设定可信程度为95%,指标的误差范围在3%,根据收入及支出标识变动度,来计算出这个城市具有代表性基本调查户数。如何理解主要指标上下不超过3%的误差和95%的可信程度,比如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15781元,实际是指有95%把握,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308—15781—16254之间这个范围内。
为了取得这3000户首先要搞一次大样本调查,要选一户就要1:10,也就是起码要搞3万户的调查,在3万户调查结束后,把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户型结构、各个行业的结构都搞出来。在这3万户当中抽取1/10作为记账户,实际上我们抽取10个样本,这10个样本为了减轻记账户的负担每年要轮换掉1/3。实际上是1:10的比重,大样本调查的人比较多,调查户比较多,出来的资料更可靠。
而为了减轻记账户的负担,也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不可能每一户都进行调查,而从中选出1户进行常年的记账户调查。城乡居民13万个记帐户就是这么选来的。
城镇居民每三年进行一次大样本调查,三年大样本调查之后选出常年的记账户,这个记账户选定后,按月记流水账。收入多少包括家庭成员所有收入,有工资性收入、补贴收入还有个人经营收入,如果是一个小企业老板还有经营所得收入,逐笔记账,按日记账,今天有一笔收入记一笔,明天有一笔收入记一笔。同时也要记他的支出,花了一笔钱怎么花的,买油花多少钱、买衣服花多少钱,所有支出、收入都要逐笔记录,记录以后每个月调查员把账收回来,按照分类进行整理,首先把收入整理出来,工资收入多少、补贴收入多少、个人所得是多少等等。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是从家庭每个月进行记账,把全年记账汇总起来,把这6万多户居民汇总起来,除以家庭数人口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了保证科学性、代表性,前面我已经讲到了,先从大样本调查再抽出小样本来记账,这就保证了它的科学性、代表性。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居民能够如实记账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我们现在公布的数据是偏低一点的,为什么说是偏低一点呢?
一是调查户不会多记,挣了一百块钱,不会填一百一十块钱;二是中国人有一种怕漏富的心理,收入多了不愿意多填,收入填到九十五就蛮不错的了,这是他的心理来看;三是从实际生活中看,可能有漏记,比如妻子有一个贴己钱不愿意告诉丈夫,丈夫有一个小金库,一些额外收入不告诉妻子,如果是妻子记账那就稍微低了一点,但是这个问题不大,今年低、去年低,前年也是低的,整个趋势问题不大。
从整个调查范围来看,世界各国都是反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一些高收入的大老板是不愿意记账的。我们要看这个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它基本反应了大多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人们收入的状况。
我们的一个调查员管20户,要经常下户辅导填写,通过调查员的的观察可以发现记帐户是否认真记录,如到记帐户家中,发现多了一个新电视,就问住户是否记到了账里面,如果没记,就辅导记上;如果发现支出多于收入,就帮住户回忆收入是否忘了记了,辅导住户记好帐。这样通过调查、沟通后就使得住户记帐更实一些。
用这些方法保证他记得更真实。另外我们的调查员常年从事这项工作,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水平,他能感觉到一个正常家庭的正常支出是一个什么样的,能大概估计得到正常收入水平是什么样的。如果发现有漏记等问题能够发现,因为你买了一个房子,是一个家庭很大的一笔支出了,他就要问你的房子是怎么买来的?用什么钱买来的,回忆一下收入是不是漏记了?他就能改正这个数据,使这个数据更真实。
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是如何统计的
因为中国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实际上是一种二元结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怎么一个概念,刚才我已经解释了。反映农民的收入是一个纯收入的指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也是通过刚才我所讲到的6.8万记账户来记账,他的选择也是这么选择来的,在农村家庭中进行大样本调查,然后再选择常年记账户。
他的概念和城市居民不完全一样,他叫农民的纯收入,纯收入的概念是这样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总收入,城市人口主要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进行消费性支出;而农民大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他养鸡、养鸭、种粮,他要卖掉这些产品才能得到收入,因此他有生产经营活动,你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要有投入,要买种子,要买化肥,有生产性的投入,因此,在他得到的总收入中要扣掉生产经营性支出,比如买种子、化肥这些要扣掉,要把这些生产成本扣掉才能算成是纯收入;另外,他也要扣掉上交的税金,过去有农业税,现在农业税已经免了,有些上交国家的各项税。另外,过去还有上交给集体的承包性收入,承包一个企业、承包一个地也要给集体上交公共的一块,所以也要扣掉这些上交的以后才应该是他的纯收入。主要是要扣掉这些,另外,也要扣掉记账户的补贴,这是我们统计的特点,记账国家给一定的补贴,给的不多,城镇居民一个月给30块钱,农村居民一户一个月给20块钱,这个标准非常低,这也使得一些老百姓不愿意记,有很多老百姓是不愿意记账的,你选定了记账户他嫌麻烦,每天都要记,他说你国家没有钱我是不是自己出点钱你让别人去记去,因为他要花大量的功夫去做这个事情。
农民过去有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他就用纯收入指标来和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应。现在改革的方向也是将来要把农民的也计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农民这里面有一个特点,他不但有生产经营活动,还有很多自产自食的部分是要计算进去的,因为他的产量中生产粮食一方面要卖掉,一方面要自己吃,自己吃没有流入市场,但是这个估价是按照市场的平均价格,有国家的收购价和市场零售的价格混合起来来估算农民的纯收入,因为他自产自食了也要算进去,这一点和城市也不一样。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的是平均水平
这里面15781是我们通过6万多户的调查平均得出的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比2007年增加了14.5%,这是名义上增加的14.5%,因为2007年是13786元的城镇居民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就增加了14.5%。由于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实际是平均上涨了5.9%,但是城镇上涨了5.6%,再扣掉价格指数因素后,实际上居民的实际增长是8.4%,这个8.4%的水平比2007年低了,2007年涨了10%左右,2008年物价上涨了,居民实际收入是增加了,实实在在的增长了8.4%,是低于07年的水平的,为什么低呢?主要就是因为价格上涨了,价格涨得高了一些、快了一些,那么相对来讲,收入就比07年低了一些。但是8.4%的这个增长幅度也是不低的,也是很高的,扣掉了价格指数后实际上居民增长了的是这么多。
这个数据就标志着,尽管我们国家物价在上涨,但是居民实际还是增长了8.4%,这个数据就反映了实际的生活水平,物价在上涨,收入涨得比物价还要快。反映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是在提高。
现在我们这个调查反映的是一个平均水平,有的老百姓也经常说,你们统计的数字不准,我收入没有那么多,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数是全国所有城镇居民的一个平均水平,那么我们有些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去查阅,我们有五等均分的资料,就是把调查的这些6万多户分成五等。最高收入的20%、偏高收入的20%、中等收入的20%、中下收入的20%、最低的20%,有五等均分的资料,这个资料就可以反映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的实际情况。
有的人可能自己这个家庭收入比较低,他看到这个数据就认为高了,但是也还有很多高的,因为这里有6万多户呢,如果把他分成五等的话,你看你在哪一等里可能就能理解这个数据了。
刚才我也讲到了一个平均数的问题。我们是遇到了经济危机,金融海啸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但是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提高低保的标准,提高最低生活的补助标准,另外也制定了最低的工资标准(每个地区的工资标准),另外国家也出台了社会保障的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居民的收入没有降低。
从我们这个数据来讲,大家认为有的说我们遇到了金融危机,我的收入没有增长,但是多数人的收入是增长的。从我们实际统计来看,前面我已经讲到了是这些居民日常在记账,他也可能有的收入低了,有的收入高了,但是多数居民通过这些日常收入的记账反映出来的确确实实是提高了,平均提高了8.4%。
我们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收入低的人对这个感觉比较敏感,你发表的数据和我的感受不一样,但是高收入的人(增长比较快的人)没有这种感觉,他也不会去说这件事,没有人说我比去年涨了50%,居民对收入都有上涨的期盼,涨了10%想涨15%,涨了15%想涨17%,老觉得自己收入低。
实际上从我们统计的角度来讲,前面我也已经说到了,我们这个数据还是偏低一点的,还不是很高的,因为高收入还没有记进来,高收入的人是不愿意记帐的。目前的记帐户每天在记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我增长了多少,他实际收入多少就记多少,而最终汇总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么高,反映出收入增加了应该说是实际的。
低收入的人对这个反映比较敏感就反映比较强烈,高收入的人反映就不那么强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差别。
五、预计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可能会放慢
连续几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开始的时候,我们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才343块钱,2008年达到15781块钱,这增长了45倍,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在7.2%,这是30年来实际增长了7.2%。
尤其是最近几年增长是比较快的,去年稍微低了一点,但是总体来看近几年增长是比较快的,收入大幅度的增加。
遇到了金融海啸,有些企业开工也不足,有些企业国外订单也减少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从实际收入来看,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不会增长得很快。因为收入是一种刚性的,上去以后就下不来了。
从这些年平均来看收入还是在稳定增长的,国家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大家也知道,2月28日 家宝总理也到新华网和网友进行交谈,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比如振兴我国工业的十项产业振兴计划及另外还有一些民生工程,还有保险、医疗等等,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我的感觉收入还会增加,虽然速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不过你到底是增加了10%还是增加了8%这个很难预料,因为金融海啸对我们的冲击还没有见底,但是我觉得实际收入水平还会增加,但是可能增长的幅度会放慢。
六、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指标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标志着这个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他的收入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多大的消费能力,看一个居民、一个家庭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就要看这个指标,因为它是可支配的,他可以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基金,用于存款,这个指标增长得越快,就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越快,反映他的消费能力就越强,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它是国家决策很重要的依据。我看收入的高和低主要看这个指标,如果这个指标要比其他指标,比如和物价相比,如果这个指标高于物价的上扬,那么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如果低于物价的上涨,物价指数比他还要高那么也就是说人民的生活水平实际是在下降的。
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10名的分别为:
1、深圳26729.31元,下降20.4%;
2、上海26674.9元,增长12.9%;
3、北京26048.71元,增长13.1%;
4、广州25316.72元,增长12.7%;
5、宁波25303.98元,增长13.4%;
6、杭州24103.58元,增长11.1%;
7、厦门23947.57元,增长11.4%;
8、南京23122.69元,增长13.8%;
9、济南20802.17元,增长15.5%;
10、青岛20464.41元,增长14.6%。
2009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40名
1东莞33045元 (粤1)
2深圳29245元 (粤2)
3上海 28838元 (沪)
4温州28021元 (浙1)
5广州 27600元 (粤3)
6宁波 27368元 (浙2)
7杭州 26800元 (浙3)
8北京 26738元 (京)
9苏州26320元 (苏1)
10厦门 26130元 (闽1)
11台州25889元 (浙4)
12无锡25600元 (苏2)
13南京 25504元 (苏3)
14绍兴25418元 (浙5)
15泉州25043元(闽2)
16嘉兴24693元 (浙6)
17佛山24578元 (粤4)
18舟山23930元 (浙7)
19常州23760元 (苏4)
20湖州23243元 (浙8)
21中山23088元 (粤5)
22金华22915元 (浙9)
23珠海22859元 (粤6)
24济南 22722元 (鲁1)
25鄂尔多斯21883元(蒙1)
26天津21430元 (津)
27东营21300元 (鲁2)
28惠州21278元 (粤7)
29青岛 (鲁3)
30镇江21240元 (苏5)
31烟台21125元 (鲁4)
32南通21001元 (苏6)
33包头21000元 (蒙2)
34福州20747元(闽3)
35呼和浩特(蒙3)
36丽水20446元 (浙10)
37长沙20217元 (湘1)
38威海20112元(鲁5)
39马鞍山20400元 (皖1)
40衢州19539元 (浙11)
2013年
截至2014年2月14日,中国31省(区、市)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全部公布。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22个省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有9个省(区、市)实现了既定目标,其中只有广东、河南、上海、天津、西藏和浙江6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既定目标,河北、青海和山西居民收入增速与年初既定目标持平。
此外,有16个省(区、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地方GDP增速。
2014年2014年7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中国各地2014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数据近期陆续揭晓,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7日,除黑龙江外,全国30个省(区、市)已公布了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以24312元排名榜首,新疆增幅全国最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辽宁这9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收入数额分析,2014年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4万元大关,其中,上海最高,达47710元,北京43910元位居第二,深圳40948元,浙江40393元。
从东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十分显著。2014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甘肃暂排最后,为20804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看,也体现了这种差距—-东部:2014年浙江32658元,江苏27173元,广东25685元;中部:湖北为18283元,河南15695元,湖南17622元;西部: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736元。
2015年
截至2015年7月26日,除了山西、西藏、吉林、黑龙江外,其余27省份均已公布了当地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其中,上海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664元、13346元,均为全国最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
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来看,与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相比,新疆、贵州、甘肃、云南、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这8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超过了全国水平。

10. 什么是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统计上的概念,它和居民收入是有差别的。通俗地讲居民可版支配收入是权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就是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扣除了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余下的收入。扣除的这些缴纳是按照国家的税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住户必须缴纳的。因为这些缴纳不能够再用于其他方面的支付。住户购买的那些商业性的保险不能扣除。商业性保险不是国家规定的必须购买的,而是住户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情况自主选择的,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从记帐户来讲还要扣掉我们发给的记账户补贴,如果把记账户补贴算进去就算高了居民的收入。剩下的那些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只是居民收入的一部分,是比较大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与大同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