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会学批判对城市规划有哪些促进意义
具有想象中的促进意义,
社会学在本质上是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而不是生产规律和生活规律的,更不是什么城市规律的理论和说明的,
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没有关联.
B. 学习城市社会学中的群体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行为结构对城市规划有什么影响具体点
我认为群体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及人们的行为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版各种权行为需求的空间在城市中的布局,进而影响城市各类功能布局。比如,不同的人们行为场所构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邻里单位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一一城市社区。又比如,城市中的行为活动吸引点,如商场、公园、医院、工作单位等,对人们的空间活动导向有决定性影响,进而在城市规划中通过研究市民行为结构进行相关的功能布局与设施配套,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C. 现在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现在学经济学类专业、语言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育学类。
1、经济学类专业
这个专业被称为高富帅专业,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不管是考公务员,金融机构、留校还是大中型企业等都可以有适合的岗位适合的工作,甚至有能力还能自主创业。但因为经济学学的东西多,想要学好并不容易,想要好就业对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4、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包括汉言语文学、汉言语、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言语文学等。女生凭仗其言语天赋在汉言语文学、文秘、对外汉语等范畴占领了大半壁江山,简直构成“性别垄断”。
5、教育学类专业
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员。女生细腻、生动,有爱心,有耐烦的性格,是得天独厚的教育别人的条件。
大学里,教育类专业的女生在集中学习各科课程的同时,还要系统学习诸如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加上女生天生的母性情怀,因而她们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更多的仔细和耐烦。而这两份心将协助她们在以后的求职中可以顺利的脱颖而出。
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 选择优势专业:选定了专业的方向以后,可以参考某些有特色专业的院校,如果专业不好再好的大学也很难找工作,所以在先选专业,学校次之。
2、 搞明白专业内涵:在弄明白了这门专业是干什么的,做什么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也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比如黄淮学院的两个护理专业。
3、 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过来人可以是老师,父母,兄长,姐姐等有过这些经历的人的意见,慎重考虑后在作出决定
D.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想学英语专业。不知道我该选文科还是理科
想学英语专业那么就可以选择理科;
文理科专业选择:
文科专业千差万别,有的人追逐金融、国贸等热门专业,有的人则怀着博学宏志之心向往“国学”魅力而选择了中文、历史等学科。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专业只是个模糊的名词。文科专业是不是“华而不实”,文科专业是不是比较难找工作,文科专业的冷热差别是不是真的很大,专业在这个学校好不好,学这个专业出来做什么,专业是否适合我……都是困扰同学们的“专业”问题。
事实上,专业不是躺在目录上冰冷的名词,专业让人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专业让人与众不同,专业让人踏入行业天地,专业让人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引入一种全新的指导思想,回到专业的本身,从思维方式、独特性、归属感、发展方向等因素全新体现专业的本质,让同学们真正地了解专业、热爱专业。 澄清专业四大误解
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选择文科专业要有个比较明确的思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兴趣是关键,未来发展方向是目的。至于道听途说的一些条条框框,应该一笑了之。
专业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正好比参加婚礼,明面上大家都夸新娘子漂亮,背后却议论纷纷,众口不一,但是如果新人很有夫妻相,那就是幸福美满。选择一个不熟悉的“好”专业,不如自己做点功课,选择一个熟悉的专业,管他别人说什么。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就会产生兴趣,激发动力,不断前行,做出成绩。专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自己眼中的亲与不亲。做个有准备的专业追逐者,一切将变得轻松愉快,斗志昂扬。
理科专业:
1、数学类
0101 数学 0104 数理统计
0102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0105 运筹学 0103 应用数学 0106 控制科学
2、物理学类
0201 物理学(专门方向: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晶体物理、低温物理、光学、磁学、等离子体物理、电子物理)
0202 应用物理学 0203 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
3、化学类
0301 化学(专门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
0302 应用化学 0305 放射化学 0303 材料化学 0306 食品化学 0304 环境化学
4、生物学类
0401 植物学 0406 遗传学 0402 动物学 0407 细胞生物学 0403 微生物学 0408 生物化学
0404 生理学 0409 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 0405 植物生理学
5、天文学类 0501 天文学
6、地质学类
0601 地质学 0605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0602 构造地质学 0606 岩矿地球化学 0603 地震地质学 0607 放射性矿产地质学 0604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7、地理学类
0701 自然地理学 0704 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 0702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0705 地理信息与地图学 0703 水资源与环境
8、地球物理学类
0801 地球物理学 0802 空间物理学
9、大气科学类
0901 天气动力学 090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902 气候学 0904 大气探测学
10、海洋科学类
1001 物理海洋学 1004 海洋生物学
1002 海洋物理学 1005 海洋地质学 1003 海洋化学
11、力学类
1101 力学 1102 应用力学
12、信息与电子科学类
12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1204 声学 1202 无线电物理学 1205 光学 1203 物理电子学 1206 微电子学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1301 计算机软件 1302 计算机及应用
14、心理学类
1401 心理学 1402 工业心理学 试办专业
试01 信息科学 试06 微生物工程学 试02 经济数学 试07 生物医学电子学 试03 科技情报 试08 自然资源管理 试04 材料科学 试09 矿物岩石材料学 试05 分子生物学 试10 环境地学
文科专业:
1、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2、经济学类>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3、法学类>法学
4、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5、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6、5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
7、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
8、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学 9、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10、外国语言文学>英语
11、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12、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13、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4、统计学类>统计学
15、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
16、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17、森林生产类>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
18、中药类>中药学;药物制剂
19、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
2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21、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22、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23、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
E.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思维体现在哪些方面
熟悉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思维
1.面向社会规划的城市规划
20世纪50年代后,“第十小组”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他们提出的流动、生长、变化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几乎与此同时,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这为20世纪60年代后的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2.城市社会隔离
社会学认为人群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群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人类在空间中的集中与分离,由此而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社区,并促进了这些社区的分化与发展。在地域上,不同的社区反映了城市社会隔离的物质形态。
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居住隔离指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居住在各种不同层次的社区中,这是西方城市的一大特点。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以及种族、民族因素都是形成城市社区隔离分布的因素。
3.城市社会整合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它们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整合。一个国家在宏观的制度性整合具有了—定的规模后,微观的社会整合往往从社区开始。我国开展了城市文明小区建设,就是从城市社区人手,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整合的微观切入点。
4.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更为强调的是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构与重组这一过程。一般来说,城市更新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2)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城市更新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以上来自青年人网注册城市规划师站点,供参考。
F. 城市社会学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影响
1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城市社会学拓展了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
3城市规划本身也属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理论基础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解决社会问题使人们回到小规模、开放的、经济均衡的、社会均衡的社区。
(2)芒福德的发展阶段:生态城市、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3)有机秩序:城市必须符合个人所有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2.面向社会规划的城乡规划
20世纪50年代后,“第十小组”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他们提出的流动、生长、变化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几乎与此同时,希腊学者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这为20世纪60年代后的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3.城市社会隔离
社会学认为人群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群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人类在空间中的集中与分离,由此而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社区,并促进了这些社区的分化与发展。在地域上,不同的社区反映了城市社会隔离的物质形态。
4.城市社会整合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它们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整合。一个国家在宏观的制度性整合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后,微观的社会整合往往从社区开始。我国开展了城市文明小区建设,就是从城市社区人手,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整合的微观切人点。
5.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更为强调的是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构与重组这一过程。一般来说,城市更新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2)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城市更新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6.城市管治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融在内的整体管治概念,既涉及中央元,又涉及地区元,也涉及非政府组织元等多组织元的权力协调,其中政府、公司、社团、个人行为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
城市规划的跨学科性
城市规划建设受社会诸因素的强烈制约: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观念
城市规划建设决策必然产生社会效应:目标、预测、控制和优化。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工程的指导理论:规划决策的社会学方法
G. 我大学刚毕业,是学社会学(城市规划设计)四年制本科,想要技术移民加拿大,可以么,我该怎么做啊
现在skilled worker要求很高的,第一你要有工作经验,第二你要在加拿大有employer给你offer,第三你的专业要内是加拿大紧容缺资源中的,负责希望不大。加拿大其实更喜欢他们当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你可以试试别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