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中年均增长量的求法
年均增长量:就是假设每一年较之前的年份都以相同的增长量在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在考试中主要有三种题型:
1.已知初期量a,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末期量。
末期量=初期量+nx
其中n代表的是增长的年份,具体计算就是两个年份之差。
2.已知末期量b,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初期量。
通过计算可以求解:初期量=末期量-nx
这个求解过程是一个逆向的求解过程,所以这时候用的是一个减法。
3.已知初期量和末期量,还有已知增长年份,求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差
易错点:
1.年份差算成年份数。
例:2009年的棉花产量是23412吨,2014年的棉花产量是67893吨,求从2009年到2014年的年均增长量?
错误的解法:(67893-23412)/6
错误认为从09年到14年之间总共有6个年份,所以最后除以6
对于年均增长量或年均增长率的问题都是除以两个年份直接做差
所以正确的答案为(67893-23412)/5
2.年均增长量的初期量算错。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棉花产量 1234 4576 6571 7213 9521 10384
求十一五期间棉花产量的年均增长量。
其实这道题的算法没有绝对的正确,只不过针对历年的考试主要有两种求法,两种求法都是正确的。
第一种解法:
(10384-4576)/4
这种解法主要是把起点定在2001年,因为十一五的起点就是2001年。
第二种解法:
(10384-1234)/5
这种解法是把起点定在2000年,这种解法相对第一种解法就是把2001年的增长情况也考虑在内,也有其合理性。
㈡ 初中地理~求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11种气候要全)以及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说出气候类型+配图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温度带;结合降水的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
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基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季风显著,而且盛行热带气旋。
3、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4、热带沙漠气候:极度干旱而酷热,少雨,,空气十分干燥,极少水分。
5、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6、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性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
10、高原山地气候:海拔较高,终年低温。由海拔高度造成的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高山气候)。
11、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尤其是冰原地区,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