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栏港规划分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栏港规划分局更多信息和资讯。
Ⅱ 《珠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有文本下载吗
珠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制情况介绍
林奕禧 孙伟强
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519015
一、引言
由我站编制的《珠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和《珠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已由珠海市建设局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批准在全市实施[1][2]。两部通病治理措施实施以来,对提高我市建筑工程质量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先后涌现出一批国家及省市优良样板工程;其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学楼荣获“鲁班奖”。市民对这一时期以来建设的工程质量投诉也明显减少,省建设厅和省总站有关领导对我市治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兄弟城市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也予较高评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到目前我站所受理的质量投诉和质量鉴定的案例中,除地基基础、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二次装饰装修引起的损害和相邻工程施工对既有建筑引起的损害问题外,其它质量投诉及质量纠纷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两部通病治理措施中找到答案。国家建筑工程新一代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于去年始相继出台,根据国家对地方标准有关管理规定,原两部通病治理措施需做修订,目前已完成修订工作并由市建设局批准在全市实施[3]。现就《珠海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以下简称《防治措施》)有关情况作如下介绍:
二、土建部分
1、《防治措施》比现行设计规范要求严格的规定有14.2.5和14.2.6等条文。主要考虑:
⑴ 建筑外转角板块开裂及刚度突变处梁板开裂的质量通病俯拾皆是,这类问题是我市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第一热点问题,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购房单位与售房单位各种纠纷的突破口。业内人士对此已形成共识: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砼收缩与温差应力引起的。
⑵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超长度建筑经常出现,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大荷载工业建筑等对砼强度要求越来越高,泵送砼施工工艺的广泛使用也使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猛增,砼收缩和温差应力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呈上升态势。
⑶ 统计我站近期鉴定的24个项目548个梁板构件的实测资料,砼梁板施工3年后的强度实测平均值高于设计要求0.0~15.0MPa的构件数占总数的66%,大于15.0MPa的构件数占总数的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HRB400作为主导钢筋以及对砼结构耐久性要求比GBJ10-89高,需要较高的砼强度才能满足工程需要。目前,我市按GB50010-2002设计的工程中,梁板砼强度等级主要集中在C25~C35范围。据此推测,这些工程施工3年后的梁板砼强度平均值将达到C25~C40,有的甚至更高。
⑷ 按照受弯构件采用最小配筋率配置的钢筋所承担的弯矩等于素砼的开裂弯矩的原则,取板厚h=120mm,板宽1000mm、C35砼板带计算可得:
当采用HPB235时,As=420mm2,ρ=0.35%(按b、h计算)
当采用HRB335时,As=296mm2,ρ=0.25%(按b、h计算)
⑸ 按照轴心受拉构件采用最小配筋率配置的钢筋所承担的拉力等于素砼所承担的拉力原则,取板厚=120mm,板宽1000mm、C35砼计算可得:
当采用HBB235钢筋时:
ρ1=1.05%(双向)
ρ2=0.52%(单向)
当采用HRB335钢筋时:
ρ1=0.74%(双向)
ρ2=0.37%(单向)
⑹ 国家结构设计规范受制于国民经济状况,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尚较薄弱;但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均,全国统一采用一个标准本身不尽合理[4]。珠海的国民经济状况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当地量大面广的结构质量通病进行治理而适当增加一点投入是可以接受的。王铁梦对大体积砼裂缝控制建议采用0.15%~0.25%的配筋率(单向)[5]。
⑺ 建筑外转角板块和刚度突变处的梁板在砼收缩和温差应力作用下属于拉弯构件,建筑外转角的板块还经常存在间接支承、整体弯曲对局部板块的二阶效应问题。GB50010-2002第10.1.9条规定“补天窗”配筋率为0.1%的规定,当砼板未开裂时钢筋应力很小,一旦砼板开裂则钢筋马上屈服,裂缝宽度必然较大。建筑外转角板块和刚度突变处的梁板均属于局部构件,适当采取加强措施其代价不高。综合上述诸多因素,《防治措施》作出采用HRB335钢筋,ρ≥0.3%的规定。
2、针对设计规范存在盲区,《防治措施》作出相应规定的条文有3.1.3、5.2等条文。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规范是理论研究成果和成熟工程经验的高度总结,一些尚不够成熟的做法不会列入规范;设计规范也存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段与段之间经常出现盲区;设计规范是编给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设计规范就不一定作出规定。但是这些问题被设计人员忽视就会留下大量质量通病。例如,当建筑采用通长水平窗时,结构常采用图1.a和或1.b的做法,砌体与混凝土结构间仅用砂浆连接,两者线胀系数相差一倍、相对变形又缺乏必要的约束,使用一段时间后在两种材料连接处常出现通长水平缝,有的还引起渗漏。若每隔3m左右设一构造柱,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在两种材料交界处挂金属网,上述质量通病有可能防治。但是这类构造措施不论是砼结构设计规范还是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均未做规定。
图1 通长水平窗常见做法
我市某二十层建筑外墙采用图1.b形式,砌体与砼结构连接未有加强措施,使用5年后发现通长水平窗多处向外鼓出,砌体与楼面接触处开裂,裂缝最大宽度达7mm。经有关方面研究决定对围护结构返工重做,但费用超过200万元。设计引起的质量通病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令人震惊[6]。因此,《防治措施》对这方面的规定较多。
3、对设计规范中有的施工可操作性较差的规定作了补充或调整。例如:GB50010-2002第10.2.1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梁纵向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若设计按其下限布置钢筋,在支座处钢筋经常过密,影响砼施工质量,支座底筋下面的砼出现孔洞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防治措施》作出如下等相关规定:
① 截面相同的多跨连续梁(包括框架梁),宜设置部分通长底筋以减少支座接头数量,如图示(第15.3条):
② 梁柱宽度均为200mm的异形柱框架结构,其框架纵筋每排数量不宜多于两根(第15.5条)。
4、施工中部分工序质量易受后续工序施工干扰、降低质量并形成质量通病。例如:梁面二排纵筋安装不牢固,浇砼时造成钢筋下滑降低承载力;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降低结构耐久性和结构承载力;钢筋安装时未考虑砼施工要求,砼浇筑时乱撬钢筋降低质量等。《防治措施》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具体化、标准化的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如:
梁面纵筋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4.3梁面纵筋排列示意
注:a:钢筋间距≥d且不小于25mm
b:梁宽度
c:施工操作间隙≥60mm
d:钢筋直径
⑴ 梁宽b≤400mm时留一条施工操作间隙;
⑵ 400mm<b≤800mm时留二条施工操作间隙;
⑶ 800mm<b≤1200mm时留三条施工操作间隙。
5、贯彻执行建设部《关于坚决防止阳台等塌落事故的通知》[7]。珠海市阳台等悬挑结构塌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防治措施》14.1.2、14.2.4等条文体现了该通知的精神。
6、贯彻执行《广东省消除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若干规定》[8],该规定是广东省样板工程外观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之一,《防治措施》序号1、序号5、序号6等体现该规定的具体要求。
7、淘汰落后的材料、落后技术和落后工艺,推荐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例如:过去我市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材料做屋面工程保温隔热层,结果几乎是屡用屡败,现予以禁止;过去大量使用的带凸脚、净高为40~60mm的水泥砂浆预制板做屋面隔热板,其隔热效果很差,造成大量房屋屋面结构层开裂渗漏,顶层墙体开裂渗漏,危害极大,也予以禁止。屋面工程保温隔热材料推荐使用硬泡聚氨酯、聚苯乙烯等导热系数λ≤0.05kw/m.h.c等材料;并对架空隔热层的净高、外露尺寸、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
8、根据我市工程实践,提供了一些成熟的做法。例如:超长度外墙宜采用高弹性涂料(第3.4.4条);室外悬挑板跨度大于400mm,长度大于3m时应在板底设置抗裂钢筋(第14.2.7条);悬吊于梁下的外墙砼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纵筋限制裂缝宽度(第15.6条)等。
9、摘录了现行设计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部分关系到使用安全的条文,这些条文经常被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所忽视并造成质量通病,如10.11条和序号11等条文。
三、设备安装部分
1、设计规范未提及而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有明确要求,现作出规定的有序号20和24等条文,主要考虑:
⑴ 序号20的内容在验收规范GB 50242-2002第3.3.13条中已提出。施工中常因设计未提出和未纳入预算等原因不执行该规定,这些部位又是渗漏多发处。因此,本措施序号20以图文对套管在规格、形式、安装位置及间隙填充物等做了明确要求。需补充的是排水管道接地漏和卫生洁具的支管路由于其管路短小,且直管路另一端并未固定,有充分的余地补偿管道线性膨胀引起的变形,故可不设套管。
⑵ 序号24的内容在施工验收规范GB 50242-2002第5.2.4条中已提出,但现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未见此项要求,多数设计图纸也未见此项设计,考虑到此条款涉及建筑物防火安全,在序号24仍要求对高层建筑内明设管径大于φ110的UPVC排水管穿墙、板处必须设置阻火圈,并对其具体位置、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2、设计规范有相关要求,而施工验收规范未提及的有序号21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8(1997年版)第3.10.6条规定: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雨水排水管道入口处应设置雨水斗,雨水斗应设置整流隔栅。施工单位在屋面雨水管道施工中直排雨水管道用地漏代替雨水斗,侧排雨水管甚至不设雨水斗,只用弯管直接接入雨水管,造成雨水排水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并引起不少纠纷。序号21对此做了专门要求,并以图示的形式对侧排雨水管道安装做了明确规定。还明确要求在女儿墙、山墙或天沟末端增设溢流口,以防止超过设计排水量的特大暴雨在天面积聚,保证屋面结构安全。
3、比现行规范要求严格的规定有:
⑴ 序号25综合考虑了使用效果、使用寿命、外观质量和统一安装标准等因素,规定所有屋面明敷管道必须用固定型式的钢支架支撑。
⑵ 本地区天面明敷避雷带大多采用镀锌钢筋制作,考虑到支撑件与避雷带直接焊接,破坏了圆钢镀锌层引起避雷带迅速锈蚀,影响使用寿命;还可能由于焊工技术不过硬、焊点咬肉,减小避雷带过流断面,影响使用安全和外观质量。因此,序号32以图示形式对避雷带与支撑件连接方式作出具体规定。
4、对现行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些常被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所忽视的规定进行摘引,如序号27至序号31等内容。
四、结语
本《防治措施》编制时坚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必须从设计源头抓起,必须对设计和施工全过程进行综合防治的宗旨。这是我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与其它城市的主要差别,也是我市工程质量管理的一大亮点。若本《防治措施》能够全面贯彻实施,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将会出现跨越式的提高。
受水平限制,《防治措施》难免有错,敬请本文读者和《防治措施》的使用者及时将意见反馈,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
【参考文献】
⑴、珠海市建设委员会.珠府建[1999]477号
⑵、珠海市建设委员会.珠府建[2000]296号
⑶、珠海市建设局.珠府建[2003]312号
⑷、陈肇元.结构设计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质疑.建筑结构.2002年第4期
⑸、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⑹、林奕禧.论设计质量通病的危害及防治.工程质量.2003年第5期
⑺、建设部.关于坚决防止阳台等塌落事故的通知.[87]城建质字第13号
⑻、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消除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若干规定》的通知. 粤建监字[1995]144号
网上暂时没有文本下载
Ⅲ 珠海高新区城乡建设局局长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高新区规划分局
地址:珠海 香洲区 乐园路8号
Ⅳ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领导信息
局长、党组成员陈哈理:主持局全面工作。
党组书记、副局长管恩红:主持局党组全面工作。分管规划编制管理科、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科。
党组成员、副局长顾胜杰:分管城市更新和村镇规划建设科、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香洲规划分局、高新区规划分局、万山规划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少翔:分管住房保障科、住房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监管科、市公产房管理中心;负责联系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治权:分管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科、环境艺术与城市设计管理科、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相斌:分管人事监察科、政策法规科、行政审批服务科、金湾规划分局、斗门规划分局、高栏港规划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谢义维:分管办公室、建筑市场监管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科、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市规划研究与信息中心、市城建档案馆;负责联系市建设监理协会、市建筑业协会、市建设工程造价协会。
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平:分管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科、验收备案管理科、市建筑设计院;负责联系市规划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市土木建筑学会。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杨明宇:负责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局纪检组、监察室工作。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赖晓斌:分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负责联系市正青施工图审查机构、市建筑安全协会。
工会主席冯树和:负责工会工作。
副调研员边永增:协助分管办公室工作。
Ⅳ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09月1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建壹级、市政壹级、地基与基础贰级等。
法定代表人:郭开
成立时间:2002-09-19
工商注册号:44040000042511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柠溪路149号5B、5C
Ⅵ 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环境保护局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文秘、档案、保密、信息、督查督办、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和后勤管理等行政事务;负责党务、纪检监察、人事、劳资、计划生育、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管理、外事、工青妇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科。
组织拟订有关法规、规章;承担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办理人大、政协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负责对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检查;负责环保法律法规普法工作;负责行政复议、听证和行政应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作;参与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三)生态保护科。
贯彻和监督实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全市自然生态保护规划;负责生态示范建设工作;参与编制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指导、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四)环境规划与科技标准科。
承担环保模范城市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组织编制环境状况公报;参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强制清洁生产;组织拟订地方环境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管理环保科技成果。
(五)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科。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报送国家、省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进行初审;依法组织审查由市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负责建设项目试生产和试运行环保核准。
(六)污染控制科。
负责大气、水体、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实施限期治理、达标排放等环境管理制度;负责环境统计工作、江河水综合整治、治污保洁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会同有关部门管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七)总量减排科。
负责制定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和对策;组织有关单位编制总量控制计划并实施,负责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承担省政府对市政府及市政府对各区(经济功能区)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目标考核工作,负责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分析工作;负责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
(八)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科(市环境信息中心)。
负责环境保护的合作与交流;负责本市环境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宣传教育计划;负责全市环保系统在职干部的环保业务培训,承办环境保护的社会表彰工作。
Ⅶ 珠海市有哪些建筑设计院
1、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
2、交通勘察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文贤路101
3、珠海市勘测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新香洲镜山路83号3栋
4、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吉大情侣中路F座8-9/F
5、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健民路199号
6、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7、建筑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九洲大道高乐大厦3楼301302房
8、武汉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武汉分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中南路80号中南大厦1800
9、华北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沿河路5号
10、上海医药设计院珠海市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北岭花园大厦3楼L室
1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凤凰北路1001号丹田广场2栋1301号
12、西安建科大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银桦路
13、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14、杭州园林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深圳发展银行大厦8F/D座04室
15、珠海市建筑工程监察设计院斗门办事处
地址:珠海市江湾三路153号2F
16、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斗门井岸中兴南路361号
17、中华建建筑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景和街71号(国会中心附近)
18、华北市政工程设计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华海路213号富之岛1503号
19、深圳市邮电规划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20、西安建科大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狮山路97号7层
2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22、湖南省机械工业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水湾路244号红塔大厦703室
23、广州市市政设计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
24、城市建设设计院珠海分院斗门西区办事处
地址:珠海市中兴南路
25、建筑设计院工程地质勘察队
地址:珠海市环山北路24号
26、化学工业部第2设计院珠海分院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兰埔路2号11幢1单元6A
27、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珠海勘测设计处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联安路71号
28、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珠海勘测设计处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岭南路47号501502室
29、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珠海设计处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吉大景和街71号金色假日酒店503 电话:(0756)3321866
30、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珠海设计处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31、荆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珠海分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西堤路1789号
32、建筑设计院计划生育协会
地址:珠海市湖湾里一巷6号
33、珠海市建筑设计院都市建筑事务所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情侣中路345
34、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银桦路8号圳发展银行大厦8楼D座
35、北京中铁工建筑工程设计院工程造价咨询分院珠海分公司
地址:珠海市健民医药大厦4层
一共有35所设计学院。
Ⅷ 解放号为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什么服务
解放号为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