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有什么区别
您好,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投保对象不同,缴费标准不同,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不同。
1、投保对象
新农合是针对农村人口实行的医疗制度,医保是针对城市居民及企业职工(分为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两种)。
2、缴费标准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缴费虽然每年是固定的金额,但职工医保则跟个人工资以及当地平均工资挂钩。
3、报销比例
多地已开始实行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的政策,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也在逐渐往医保报销比例上靠近。
4、报销范围
医保报销范围比新农合广,像新农合在一些大医院门诊就不能报销,但也是上面提到了的统一政策,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也正在向城镇居民医保靠拢。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②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以转新农合吗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转为参加职工医保的,其参加本省城乡居民医保的劳动就业年龄段的缴费年限可按一定比例折算为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并累计计算。在省内转移医保关系时,转出地应将参保人折算后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一并提供给转入地。职工医保参保人转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视同连续参保。
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广东省深化城乡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十二五”期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8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75%左右,同时,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两项制度将并轨,基本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外来工子女可参加居民医保
《方案》明确,至今年底,省、市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信息平台,实现医保关系顺畅转移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市、县(市、区)有医保管理服务机构。“十二五”期末,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8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75%左右。
《方案》提出,要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重点解决老人、大学生、中职技校学生、中小学生、儿童和残疾人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在广东就读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学校所在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医保,并享受同等财政补助政策。
居民医保将与新农合并轨
《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推进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两项制度并轨,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一个平台、同一网络、相互衔接、统筹管理”。
在医保关系转移问题上,《方案》提出,要实现医保关系顺畅转移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统一全省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参保职工在省内不同统筹地区的参保年限累计计算,实现医保权益随参保人流动就业转移。
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医保
根据该《方案》,全省将完善和推广湛江市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经验做法,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发挥人才、技术、管理和精算优势,参与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今年选择3个地级以上市扩大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借鉴“番禺医保模式”,以政府公开招标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政策宣传咨询、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待遇核发结算等医保服务。
《方案》还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大额医疗补助等补充医疗保险,解决参保人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以上、国家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以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等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发展非营利性健康保险,简化理赔手续
③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保的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
1、适用的人群不一样,社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面对有城镇户籍的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④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可以在支付宝上缴费,点击城市服务,然后点最后一个自然人社保征缴,再点城乡居民医保就可以了,可以给自己交,也可以代缴,输入对方的身份证和名字就可以了。
⑤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可以异地报销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了,不过当你住院后。耍与当地的社保机构。联系协调。那样回来后,就可以报销的。
⑥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的长期护理险是什么怎样申请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和服务保障问题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也是我市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制度”等四重保障制度后又一重保障制度。
依据我市老龄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护理需求、护理服务成本以及保障范围和水平等情况,为满足职工、居民等参保人员的差异化需求,我市设置了两种缴费待遇模式:
我市设置了两种缴费待遇模式:
·即参保职工每人每年筹资100元,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70%报销
·城乡居民每人每年筹资60元,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60%报销两种模式。
长期护理保险启动 如何申请、待遇标准看这里
基金筹集方面
长期护理保险启动 如何申请、待遇标准看这里
我市借鉴全国试点的经验,通过医保统筹基金划转、财政补助、个人缴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比如,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包括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每人每年划拨30元,市财政补助10元(省财政直管县自负)、县财政补助10元,个人缴纳10元。
据了解,试点期间,长期护理保险首先解决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问题。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医疗机构护理、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护理方式。试点期间按照“居家为主,机构为辅,注重亲情,引导专业”模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政策向居家护理适当倾斜,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今后,根据试点运行情况将逐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人群范围。
相关链接:
如何申请长期护理保险
(一)申请资格。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不能康复的,可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二)申请评定流程。一是提出申请。参保人或代理人向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定申请;二是受理申请。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接到申请后,对参保人员失能等级评定申请资料进行核查,通过核查的制定失能评定计划。三是失能评定。失能等级评定小组在申请人或代理人提交申请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失能等级评定申请条件的申请人进行现场信息采集,也就是上门评定。现场信息采集完成后的7个工作日内,评定委员会作出失能等级评定结论。四是结果公示。失能等级评定结论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县(市、区)医疗保障部门将达到重度失能标准的参保人信息,在公示栏和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 5 天。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定委员会作出的失能等级评定结论生效。公示完成后,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将评定结论书送达申请人。五是复评。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按照规定可以提出复评,复评的流程和初评类似,复评结论为最终结论。
经评定不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参保人员,自评定结论做出之日起6个月后,因病情或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可再次申请评定。
(三)申请资料。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资料包括石家庄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定申请表,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原件和复印件,申请人或代理人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病历资料的复印件及相关资料,评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资料。
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享受方式、待遇标准
(一)待遇享受方式。主要包括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两大类。经失能等级评定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失能人员,自评定结论确定次月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机构护理或居家护理。选择居家护理的参保人员,可选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居家护理或参保患者的家人、亲戚、邻居等(以下简称个体服务人员)提供的居家护理。
参保人员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发生的护理费,应个人负担的部分,由个人直接与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结算;应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的部分,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记账。记账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由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按月结算。
参保人员选择个体服务人员提供护理服务发生的护理费,应个人负担的部分,由参保人员直接与个体服务人员结算;应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负担的部分,由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按月发放给个体服务人员。
护理服务方式也非一成不变,经个人申请后可以变化,自变更的次月起按照新的服务方式对应的支付标准和方式支付待遇。
(二)待遇享受标准。实行按床日限额和按比例支付相结合的待遇标准。属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服务项目范围及支付标准以内的费用,不设起付线,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超出限额部分由参保人员负担。
参保人员按床日限额标准享受待遇,每床日限额标准为医疗机构护理60元,养老服务机构护理50元,居家护理40元。选择医疗机构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护理的参保患者,城镇职工按照床日限额标准的70%支付;城乡居民按照床日限额标准的60%支付。
居家护理在相应机构护理支付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缴费年限累计满十年后,每增加两年支付比例按相应标准提高一个百分点,提高部分最高不超过八个百分点。
按一个月30天计算,城镇职工选择医疗机构护理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1260元,选择养老机构的1050元,选择居家护理的900元;城乡居民依次是1080元、900元和780元。
⑦ 交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哪个合适
新农合。
如果是农来村户口的自人群,缴纳新农合无疑是更划算的,因为新农合缴费较低,并且可以享受到完整的医保待遇。而如果是有工作单位的人群,选择缴纳医保最划算,因为工作单位可以帮忙报销一部分费用。
农村医疗保险已经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缴费年限不同,新农合采取的一年一交的形式,且当年缴费当年保障,也就是说不管年龄大小,每年都必须缴纳农村医疗保险,该险种没有具体的缴费年限。
(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用户参加新农合后,很大程度上减轻看病经济压力,有了新农合改善了农民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难题,所以农民如果没有参加职工五险一金,新农合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医疗保障。
因为新农合基础医疗保障,分级治疗报销比例更高一些。比如说头疼脑热的去村或者乡镇级医院报销比例高达90%,如果农民没有去村里或者镇医院,直接去市里医院可能报销只有80%,如果到省级医院可以报销只有40%或者30%,所以农民交新农合,看病就医时也需要看病流程。
⑧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区别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区别:
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覆盖城镇户籍的居民,新农合主要覆盖农村户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门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农合多数地方由卫生部门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侧重点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保住院和门诊大病兼顾普通门诊,所以住院及门诊大病待遇都要高于新农合。新农合的门诊待遇水平要高于城镇居民医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