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年上海或北京/杭州人均用于娱乐教育文化的消费支出
您可以参阅:版权
http://www.isss.e.cn/index.php?catid=46&contentid=47&action=content
⑵ 小红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如图.(1)小红家文化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______%.(2)如果小红家每月生活费
如图,
(1)1-(45%+12%+21%)
=1-0.78
=0.22
=22%
答:小红家文化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2%;
(2)3000×45%
=3000×0.45
=1350(元)
答:如果小版红家每月生活费权支出3000元,那么伙食水电费要1350元;
(3)3000-1350=1650(元)
(1650-1350)÷1650
=300÷1650
≈0.18
=18%
答:小红家每月伙食水电支出比其他几项支出约少18%;
故答案为:22%,1350元,18%.
⑶ 怀化的人口
存贷余额:全市20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1246.34亿元,比年初增长10.5%(下同)。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01.50亿元、增长3.8%,个人存款余额920.27亿元、增长13.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5.68亿元、增长12.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8.03亿元、下降3.8%,中长期贷款552.53亿元、增长16.4%,消费信贷贷款137.02亿元、增长32.9%,农林牧渔业贷款18.41亿元、增长5.0%,房产地产业贷款18.95亿元、增长7.3%。
证券交易:全年实现证券交易额875.30亿元,较2013年增加377.5亿元,增长75.8%,增幅较2013年提高36.4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31.30亿元、增长20.3%,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67亿元、增长22.7%,寿险保费收入20.63亿元、增长19.1%。各项赔付支出8.17亿元、增长3.2%。 教育事业: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更名为“湖南医药学院”)。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44所,普通中学350所,普通小学1368所,特殊学校7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66万人、增长0.5%;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878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5.23万人、增长2.5%;普通高中(包括高中、初中)在校学生20.8万人、增长3.0%;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2.35万人、增长2.5%;特殊学校在校学生59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56万人、增长4.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8.9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8.53%。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476所,其中新增102所。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64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612.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49万人;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401.1万元,资助学生1994人。
科学技术: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4个。2014年专利申请781件,其中发明189件,授权专利428件。签订技术合同206项,成交金额1.93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95亿元。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5亿元,占GDP比重0.13%。
本市高等院校有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事业: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演出场次456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个,举办各种展览、文艺活动和训练班962场次;公共图书馆15个,图书总藏量1614千(册、件),总流通人次909.10千人次;博物馆(纪念馆)8个,参观人次1650.1千人次。新增上河阳戏、沅洲石雕2个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达14个,新增6个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达20个。群众文艺活动异彩纷呈,先后开展了“欢乐潇湘·幸福怀化”、非遗表演、春晚等多场大型群众文艺活动。全年放映公益电影4.5万场次,“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演出875场次。文艺创作(比赛)硕果累累,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全年完成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31.41亿元、增长20.7%,完成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8.34亿元。
体育事业:全市拥有体育场地4446个、增长15%,其中,体育馆10座,游泳池17个。新建农民优育健身工程行政村578个、增长18.7%。全年获全国冠军8个,亚洲冠军6个。
卫生事业:全市拥有卫生计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1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64个,村卫生室380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个。卫生技术人员24570人,增加0.2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294人,注册护士9682人,医疗机构床位266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5726张。 社会保障:全市新增创业主体1.4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7万人。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2.7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6.1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7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8.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0.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3.5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6万人,2014年新境8.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1.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9万人。
人口和计生:年末户籍人口525.50万人、增长0.9%;年末常住总人口487.00万人、增长0.9 %。人口出生率13.68‰,死亡率7.27‰,人口自然增长率6.41‰,平均预期寿命76.1岁。城市化率41.3%,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44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5元,比上年增加15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74元,比上年增加63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基尼系数为0.41。
居民支出:城乡居民人均总支出13652元,较上年增加1733元,其中,消费总支出8787元,食品(烟酒)消费3265元,占总支出的37.2%,占比较上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43元,占总消费支出的3.9%。生产经营费用支出1563元,占总支出的1.1%。购置资产及百经常性转移支出2219元,占总支出的16.3%。借贷性支出593元,占总支出的4.3%。
⑷ 行政管理教育文化卫生等支出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如何量化及评价其工作成效
当前,社会各界对文化企业必须讲求社会效益已形成普遍共识,但在社会效益的内考核评价上尚有不同理容解,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存在“社会效益软指标,经济效益硬指标”的问题。企业考虑现实利益和眼前的需求,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⑸ 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除了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和社会保障
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内出,行
政管理容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环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可以反映政府职能的范围大小。
⑹ 乡镇财政预算中文化教育应占多少比较合理
安排乡镇财政预算时,应根据“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去足额安排教育版支出。
两个提高权,即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 ; 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
目前,教育投入要求不低于当地GDP的4%,这是全国性标准。教育支出预算一时达不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教育支出预算安排时,各级政府教育支出也应达到三个增长:即教育投入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至于文化支出,则没有明确政策规定,可结合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财力实际去安排。
⑺ 安徽重点发展五大城市有哪些
安徽省社科院通过综合评定,定量测评各地发展情况,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安徽“发展指数”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芜湖、黄山、马鞍山和宣城市。
宣城市创新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他指标排名相对靠后。协调发展中,县域GDP占全市比重这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而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排名相对靠后。绿色发展中,万元GDP水耗和万元GDP占城市建设用地这两项指标都排在全省第一。
⑻ 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化消来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源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比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文化消费足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而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