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精準貧困戶,自己沒住房找房住呢。請問符合脫貧的條件嗎
精準貧困戶,自己沒住房找房住呢。你去當地的戶籍所在地申請。如果符合脫貧的條件。
『貳』 農村住房特困戶的標準是什麼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的標准不同,目前國際貧困線標準是世界銀行提出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 天1 美元收入的標准。
中國的貧困線標准調整了幾次:1986年,國家統計局作了一項關於中國農村貧困標準的研究,確定農村人口最低生活標準是年人均200元;到1990 年這一標准相當於300 元;到1995年,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因素考慮在內,這個標准被調整為530元;在2000年 「八七」攻堅計劃完成時,貧困標准已經調整為625元; 2005 年為683 元。這一標準是農村絕對貧困戶的標准,而不是相對貧困標准。
絕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准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相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2005 年,我國的農村相對貧困標準是684-944元。
近年來,城市貧困戶的問題逐漸顯現,中國城市貧困標準是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計算的,各個城市這一標准有所不同。
『叄』 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的標準是什麼必須是只有一個住房且不能住了嗎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首先,必須解釋一下建檔立卡。建檔立卡:就是建立貧困戶的相關檔案,把貧困戶的困難程度記錄在案,並分發相應的貧困卡。這樣顧名思義,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流程,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家庭。二、建檔立卡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識別出農村貧困對象,搞清農村貧困戶的分布情況、貧困狀況、貧困類型、致貧原因,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台。參考自政務網 扶貧辦註:各地具體實施細則略有不同。
『肆』 貧困戶的住房保障怎麼定
1、困難戶:像農村五保、低保等對象,他們建房一般由民政部門給予補貼。
2、遷村騰地戶:為了更好地發展,國土資源部門負責遷村騰地的地方,將會對遷村騰地中重新建房的住戶給予一定的補貼。
3、新農村建設戶:實行新農村建設的地方,由政府負責,對按照規劃要求做房的將給予補貼。
4、危房改造戶:國家要求各個省市依據危房改造的方式、標准、成本需要和補助對象自籌資金能力等各種不同的情況,合理的確定不同地區不同房屋的分類補助標准,切切實實的減輕農戶危房改造的困難。
『伍』 貧困戶的一有二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麼
1、「一達標」即「一有」是指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庭年有超過當年全國扶貧標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2、「兩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要求鞏固溫飽成果,使扶貧對象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從基本解決到穩定解決,不僅僅關注扶貧對象吃飯、穿衣、居住等基本物質生活消費。
3、」三保障」是指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扶貧中關注其享受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狀況,居住等基本物質生活。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
(5)貧困戶住房有保障標准擴展閱讀
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勾畫了全國扶貧開發願景,提出『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確保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決不讓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陸』 貧困戶一戶住房面積多少才合格
如果一梯一戶應該差不多,因為樓梯間就要佔至少12平米,如果是高層住宅應該還要少,還有電梯井和前室。
『柒』 貧困人口新建房屋相關要求
精準扶貧異地搬遷,建設面積嚴格執行國家五部委規定,無論是集中安置還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購房),人均住房建設面積均不得超過25平方米。
發改委、扶貧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三、建設內容與補助標准。
建設內容:圍繞改善搬遷對象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建設住房和必要的附屬設施,以及水、電、路、氣、網等基本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建設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
建設標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則,中央補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宅基地嚴格按照當地標准執行)。對於確需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戶,各省可根據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結合地方財力和農戶自籌能力,自行確定面積控制標准。要堅決防止盲目擴大住房面積。
補助標准:考慮到不同區域地方政府的籌資能力,為進一步體現扶貧政策的精準性,適當提高搬遷補助標准,並實行區域差異化補助政策。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想集中連片特區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傾斜,主要用於搬遷對象住房建設。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東部省份主要依靠自身財力解決,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適當補助。
各省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投融資主體承接金融機構貸款,用於支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房和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人均貸款需求應根據當地安置住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結合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資本金等已明確的資金渠道合理測算。
各省根據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標准和貸款、項目資本金承接情況,及時制定並公告本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房建設最低補助標准,並統籌考慮不同區域發展狀況、建設成本等因素,制定省域內差異化補助標准,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得出,防止因搬遷加重貧困農戶負擔,加大脫貧難度。
各地對精準扶貧異地搬遷,結合國家標准,均出台了各地相應的政策,以下《丹江口市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方案》相關內容的部分摘錄,供參考:搬遷建房政策。
建房標准。建設保基本的脫貧安全保障房,住房設計、建設要安全、經濟、實用、美觀,具備基本入住條件。不得隨意提高建房標准。
建設面積和戶型。嚴格執行國家五部委規定,無論是集中安置還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購房),人均住房建設面積均不得超過25平方米。按照50、75、100、125平方米4種戶型進行建設。戶型要精準對應到戶,至少一個鎮(辦、處、區)或村要統一一個房型設計。單人戶以村為單位集中建設公租房。
建房成本和獎勵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建房成本暫按每平方米800元左右掌握(具體可根據房屋結構、建築材料運輸遠近核定)。對於進城入鎮的搬遷戶,資金補助比照各鎮(辦、處、區)集中安置建房的標准執行。建新必須拆舊,舊房拆除的按人均0.25萬元標准進行獎勵,每戶最高獎勵1萬元。
結構標准。由市規劃部門提供大屋頂、五層以下磚混(含坡屋頂,不計算面積)、六層以上框架等三種結構方案。房屋竣工驗收時要求房屋外觀風貌一致,室內水電入戶,門窗安裝。貧困戶不得欠賬搞精裝修而影響脫貧。各鎮(辦、處、區)可建設樣板房,引導貧困戶根據人口對應選擇房型戶型,提高建房時效。
『捌』 以什麼標准判斷貧困戶住房能得到簡單裝修
呃,以這種普通的裝修來判定貧困戶住房能得到簡單的裝修,嗯,簡單的裝修也代表是啥給那個地面啊,鋪上瓷磚,然後有門有櫃有棚,這樣就可以住人了。
『玖』 鄉村貧困地區只有所謂貧困戶的才能享受國家住房修建補助嗎
貧困戶指貧困人口,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那麼2018年農村貧困戶蓋房補助新政策是怎樣的?扶貧建房補貼標準是多少呢?具體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眾所周知,由於貧困所迫,大部分的貧困家庭仍然住在危房之中,而這已經影響到了人身生命安全。所以,為了讓貧困戶住進好房子,國家將實行這樣的建房補貼標准:東部地區補助6500元,中部地區補助7500元,西部地區補助9000元,同時人均再補貼1200元,用來改造供熱等基礎設施,總共人均補貼上萬元。
然而,想要拿到這些補貼,申請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具體如下圖所示:
而且,除了具備以上這些申請條件之外,你還需要准備下面這些證明:
政府對各類對象和危房等級的戶均補助標准為:
(一)五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
(二)五保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
(三)五保戶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四)低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
(五)困難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1萬元;
(六)一般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
(七)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八)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2萬元;
另外國家對農民進城買房也有補貼
國家一直鼓勵農民進城買房,自願退出土地和宅基地的,國家補貼800塊錢每平方,由於各地經濟水平的有限,可能數據也不一樣。
如今農民在城市買房或者是農村修建房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拾』 怎麼解決貧困戶住房困難的問題
(一)解困對象1、解困對象標准。解困對象,是生活在農村貧困線以下的下列人員,並屬於居住在上世紀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簡易土窯洞、簡陋土坯房的住房或房屋已經倒塌的無房戶:(1)經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確認的農村低保戶;(2)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的農村低保邊緣住房困難戶;(3)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因病返貧的住房困難戶;(4)經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確認不宜集中供養,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重點優撫對象。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困難家庭,而子女有經濟能力,但不履行贍養義務造成住房困難的,不在此解決范圍。2、解困對象認定。認定農村住房解困對象,按下列規定執行:(1)農村低保戶和優撫對象,由縣級民政部門審查認定。(2)農村低保戶和優撫對象中的住房困難戶,由縣級建設部門審查認定。(3)農村低保邊緣和因災因病返貧的住房困難戶,由縣級建設部門會同民政部門審查後,報縣人民政府認定。 城市和縣城規劃區內的農村住房困難戶,不在此次解決的范圍;已經規劃在地質災害治理搬遷村、整體移民搬遷村的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在整村搬遷時一並解決;已經在殘疾人危房改造中解決住房的農村貧困殘疾人,不再重復解決。今後,解決經民政部門認定的扶貧搬遷和殘疾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時,可適用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復適用其他優惠政策。(二)解困方式在解決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問題中,堅持個人自籌與政府補助相結合;堅持舊房利用與新房建設相結合;堅持統一組織建設維與住戶自行修繕相結合。解困工作要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村莊整治、土地整理、村莊綠化結合起來,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的要求,結合移民搬遷、殘疾人住房改造,結合農村困難群眾的意願,採取新建、改建、修繕、置換或其它方式,做好解困工作。1、新建住房。對沒有住房或現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現有住房也無法解決的,可採取新建的方式解決。2、改建住房。對原住房已成危房但還有一定利用價值的可採取對原住房進行改建的方式解決。3、修繕住房。對原住房已經嚴重破損,但修繕後還能使用的,可採取修繕原住房的方式解決。4、置換住房。對於沒有住房的,除採取新建住房外,還可在本村置換解決,即在原住戶自願前提下,收購現有依法批准建設的空置住房進行維修的,安排沒有住房的困難群眾居住。(三)解困要求1、嚴格控制建房面積。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築面積可按困難群眾戶籍人口確定,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間,鄉(鎮)政府要積極引導、防止出現超標准建房的問題。修繕住房的,按現有住房面積修繕。置換住房的參照新建住房的面積標准掌握。2、嚴格質量安全管理。各鄉鎮組織技術力量,對危房改造施工現場開展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要組織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農房建設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確保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實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