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國家對兩年和五年.的房子過戶買賣的費用
房產證轉讓房屋不足5年的,主要是賣方要繳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
相關稅費如下:
1.契稅:根據當前國家稅務局的最新規定,第一個購買的住房:90平方米以下:評估價格的1%,90平方米以上的評估價格的1.5%,如果不是第一次購買144平方米以上評估價格的3%;
2.印花稅:住宅單位免收,非住宅單位按評定價格的0.05%徵收;(雙方)
3.賣方的個人所得稅(唯一住房可以免除五年之後):住所:低於144平方米,它將被按照1%的差價(去年事務——本金和利息事務),以上144平方米,它將被按照1.5%的差價;非住宅單位:差額的20%(最後一筆交易-本息交易)。
4.土地增值稅:非住宅物業按評估價格的2%,在五年以上免徵,未超過五年的,按房價的1%繳納。
5.營業稅按營業稅7%、3%、1%的城鎮建設稅、教育費、地方教育費分別繳納
以上是地方稅收政策,地方政策略有不同。
此外,還有評估費用的0.5%(評估數量,一些地方允許浮動1%)、測繪費1.36元/平方(買家,一些地方費用200),注冊費(房產證成本)80元(買家,勞動印花稅5元),交易費用(買方每平方米3元,一些地方收費6元/平方)。
手續:房地產估價—測繪—買賣協議簽訂—買賣雙方提供轉讓交易(簽字)證件(身份證、結婚證、結婚證)—納稅—按期限領取。
(1)2017中國住房保障支出擴展閱讀:
二手房買賣及過戶
一、確認產權的可靠度
1.注意產權證上的房主是否與賣房人是同一個人;
2.產權證所確認的面積與實際面積是否有不符之處;
3.一定要驗看產權證的正本,而且到房管局查詢此產權證的真實性。
二、考察原單位是否允許轉賣
1.確認標准價購買的公房出讓時是否已經按成本價補足費用或者與原單位按比例分成;
2.大部分公房進行房改時原單位都保留優先回購權,因此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同意出讓;
3.一般來說,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要原單位蓋章後才能出讓。
三、查看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
1.是否有佔用屋頂的平台、走廊的情況;或者屋內是否有搭建的小閣樓
2.是否改動過房屋的內、外部結構,如將陽台改成卧室或廚房、將一間分隔成兩間;
3.陽台是不是房主自己封閉的,這牽涉到陽檯面積應該怎麼計算的問題
四、確認房屋的准確面積
1.包括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和戶內的實際面積;
2.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築面積;
3.最保險的辦法是測量一下房屋內從一端牆角到另一端牆角的面積,即所謂地毯面積。
參考資料:房產過戶——網路
㈡ 2017年度國家財政總收入是多少
2017年度中國財政總收入人民幣29萬1987億元。【推算總赤字約1萬7千億元左右】
其中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萬2566億元,完成預算的102.3%,比2016年同口徑(下同)增長7.4%,加上使用結轉結余及調入資金10139億元,收入總量為182705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330億元,完成預算的104.3%,增長7.7%,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175億元,支出總量為206505億元;收支總量相抵,赤字2萬3800億元,與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預算持平,赤字率為2.9%。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6萬1462億元,完成預算的130.3%,增長34.8%,加上結轉收入299億元和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專項債券籌集收入8000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6976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60700億元,完成預算的109.4%,增長32.7%。
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579億元,完成預算的110.3%,下降1.2%;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011億元,完成預算的102.5%,下降6.7%,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568億元。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5萬5380億元,完成預算的106.9%,增長10.5%;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48952億元,完成預算的101%,增長12.3%;當年收支結餘6428億元,年末滾存結餘72037億元。
㈢ 2017中國的社會福利佔GDP比例多少
社會福利是花錢的項目,而GDP是「掙錢」的事情,所以社會福利並不納入GDP統計口徑。
㈣ 2017年我國政府報告中財政的錢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公共財政支出從支出方式上,表現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前者包括國防內支出、容教育支出、財政對農業的支持、政府采購等;後者包括社會保障支出和社會福利支出。我國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公共工程支出;(2)公共教育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社會保險支出;(5)醫療保健支出;(6)公共支出;(7)公共文化事業支出;(8)國防支出。
㈤ 2017年全國收費公路支出總額是多少
8月24日上來午,交通運輸部召源開例行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截至2017年底,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52843.5億元,通行費收支缺口達4026.5億元。
據孫永紅介紹,全國收費公路的通行費支出主要用於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並對建設公路中社會資本給予合理回報,同時還需要用收取的養路費去維持公路的正常的養護管理、改擴建。其中數額最大的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部分,支出僅7500億元,在支出總額中佔比超80%。
㈥ 2017年的加油費發票,2018年來報銷,是否可以算到2018年的成本中是否可以報銷
取得的2017年的加油費發票,2018年報銷,只能計入2018年的成本費用中。
取得的2017年的計程車發票能否在2018年報銷,應該看企業或者單位內部的規定。稅收法律法規沒有規定。
㈦ 2017年全國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達1900億嗎
北京大學中國教抄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CIEFR-HS)」中的數據顯示,2016年下學期和2017年上學期,全國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總體規模約19042.6億,佔2016年GDP比重達2.48%。
從校內外家庭教育支出來看,學前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88.8%,校外支出佔11.2%;小學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佔38.3%;初中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佔32.5%;普高階段校內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佔26.7%。
希望教育的支出不要成為家庭的負擔!
㈧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
1.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統計局今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
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長6.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㈨ 現在發現2017年成本多支出10萬元,現在要如何調整賬務
應先核實多計成本的具體出錯原因(涉及存貨材料、費用還是其他項目專的多計),確定後才屬能憑以進行相應的會計調整,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調整所有者權益,同時應作納稅調整,調整的賬務處理如下給予參考(假設領用原材料多計):
借:原材料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未分配利潤
由此造成應調增2017年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應補計繳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借: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㈩ 20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年增長了多少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是平均數的9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是平均數的89.1%。
圖1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附註
1、指標解釋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於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數據中未包括居民自產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費,年度收支數據包括。
2、調查方法
全國及分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按季度發布。
國家統計局採用分層、多階段、與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650個縣(市、區)隨機抽選16萬個居民家庭作為調查戶。
國家統計局派駐各地的直屬調查隊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調查戶記賬採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經營和生產投資狀況等數據;同時按照統一的調查問卷,收集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況、住房與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居民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享有情況等其他調查內容。數據採集完成後,市縣級調查隊使用統一的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審核、錄入,然後將分戶基礎數據直接傳輸至國家統計局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證明人民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