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房建設 > 中國城鄉住房差異

中國城鄉住房差異

發布時間:2020-12-26 06:28:38

A. 中國的住房改革歷史。

1、社會主義探索時期

計劃經濟體制下住房完全靠國家包下來,實行福利分配。

2、一次房改時期

時區跨度集中在1980年至2001年,1980—1986年,理論准備和售公房階段;1986—1991年,提租補貼階段;1991—1993年,以售帶租和公積金試點階段。

1993—1998年7月,房改深化、配套改革與艱難探索階段;1998年7月至2001年,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全面展開、新住房制度初建階段。

3、二次房改階段

以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為歷史分界點,這里將2003—2011年作為二次房改前期,這時期圍繞理念、機構與職能范疇的保障房制度建設加快,直接促進保障房建設規模空前,大步邁向與商品房相協調的格局。

(1)中國城鄉住房差異擴展閱讀: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

因而,要處理好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

由於市場配置的對象是商品房,政府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類別是保障房,因而,該制度在本質上也可概括為商品房與保障房相協調的住房制度,即「兩房協調」的新住房制度。

完善的住房新體制或新住房體制的模式,應該就是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兩房協調的住房體制。它的建立,將為促進住房體系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深層持久的制度動力。

B. 中國的各大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

全國人均居住面積達10.25平方米 。
(新增指標)是指按居住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
計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平方米/人)=住宅建築面積/居住人口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29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居住房面積33.6平方米。
姜偉新指出,中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基本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城鎮化快速推進,2009年城鎮化水平為46.5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3.6個百分點。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居住房面積33.6平方米,分別比2005年提高15%和13%。「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1.67億平方米。預計今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和城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72.5%和75%。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面積6.7平米,2008年中國城鎮居民住房面積人均已達到28.3平方米,增長了4倍多。住房質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設施與環境大為改觀。但是,近些年來中國住房與房地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集中反映在房價過高,並且上漲過快。
延伸閱讀:住建部: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平米以上
所有這些問題,政府都要統籌兼顧。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
2005年全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6.11平方米;
1991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7平方米;(查不到1992年的數據)
1979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合建築面積7.2平方米
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住房水平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我國住房持有率達到了80%左右,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6平方米,這一數字居於世界較高水平。」「目前,中國內地的人均GDP為1700美元,中國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則超過34000美元,而中國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積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於中國內地的人均住宅面積」。

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稱:2004年底,上海市市區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20.4平方米,江蘇、浙江、福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為20.4、23.9和24.5平方米。而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多地少的香港和東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只有7.1和15.8平方米。 全國人均居住面積達10.25平方米 。華聲報5月31日訊:根據建設部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截至2000年年末,全國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14.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10.25平方米。住房建設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使城鎮居民的人居居住環境有了新的改善。

據光明日報報道,2000年共完成城市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8.97%,創下歷史新高。城市市政共用設施能力、服務設施功能進一步增強。人均擁有公共綠地6.8平方米,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據了解,目前更多的居民已開始走向市場選擇自己滿意的住房,表明中國的住房改革由實物分配向貨幣化分配的轉變已基本實現。

據悉,「十五」末期,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將達到23平方米,農村25平方米。

C. 除了買商品房,中國居民還能買地自建房嗎

可以的。

1、自建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

另外在我國商品房政策推出前,很多單位也曾通過集資自建房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問題。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逐步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建房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類型越來越豐富,尤其江浙一帶種類多樣。

2、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也就是城鎮自建房,在有關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實發生後以買賣、互換、贈與、繼承、遺贈等方式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①。

集體土地范圍內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則有嚴格規定。《房屋管理辦法》(建設部第168號令)(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第八十七條:「申請農村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受讓人不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房屋登記機構應當不予辦理。」

如果土地是屬於集體所有則不能上市交易,也不可以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只可以在自己本村的集體內部買賣,也就是說房子只能賣給自己村的人。

3、人們所說的自建房,一般指農村自建房。而在縣鎮級別的小城市,也存在著大量的自建房。與農村自建房不同,縣鎮裡面的自建房不是使用集體的農業土地。它們的土地性質一般為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和商住用地。房主往往擁有自己的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因此,這些土地或房產是可以合法過戶或交易的。

以往,城鎮管理體制疏鬆,辦理土地使用證門檻低。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鎮土地日趨緊張,越來越多的城鎮提高了拿地門檻或者禁止建設自建房。城鎮自建房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減少。

(3)中國城鄉住房差異擴展閱讀:

自建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自建房要選擇好的建造團隊,要有建築草圖。

二、自建房要監工保障,保證建房質量,要准備鋼材,磚瓦,水泥等材料。

三、自建房要建房涉及到佔用公共道路的問題,要處理好鄰里關系。要寫一張建築合同,這樣在結算的時候才能有據可談,避免結算出現問題。

四、自建房要設計好地下管道到問題,一勞永逸,要不然麻煩大了。

五、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線路鋪設。要保證牆體垂直。

六、自建房要准備門窗,好預留門窗大小。

七、自建房如果是樓房建設要注意給鄰居的遮蔭問題,處理好自己樓房的面積和結構合理。

八、自建房要准備動力電源。

九、自建房要選擇好建房季節,最好是正月過後就建。

十、自建房地基一定要處理好。

不適合建自建房:

一、低窪之地

低窪之地易聚水,中國風俗把水稱為」財「,但低窪之地容易造成一瀉千里之勢,不利於積財。另處,低窪之地也容易積水,不利於出行,也會造成屋內濕氣過重,對人體不利。

二、剛填平的土地

如果宅基地之前是由大水溝或水塘剛填平的,不要著急在上面建房。因為這時地基還不扎實,地面很可能塌陷或裂縫,安全性差,一定要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地基穩固後再動工。

三、農田

如果有機會將農田用用宅基地建房,一定要等農作物收割完後才能動工。否則,遺留在地里的農作物或樹根腐爛後,會影響地基穩固。

四、填平的垃圾場

最好不要用垃圾場做住宅用地。由於垃圾場長期堆放垃圾,產生的穢氣和細菌滲入地下,在上面建房對健康不利。如果必須要用作宅基地建房,一定要先進行清理和消毒,把表層土挖掉丟棄,填入新土。

五、填平的廢井

填平的廢井可能造成地下水滲出造成地基不穩,挖井太深造成地氣枯絕,廢井的濕氣或枯氣對家人健康不利。

參考資料:自建房-網路

D. 中國傳統住房制度的內容

中國傳統的城鎮住房制度是一種以國家統包、無償分配、低租金、無限期使用為特點的實物福利性住房制度。對這種傳統的城鎮住房制度必須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革,實現機制轉換,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住房制度,實現住房商品化、社會化。
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
1、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和試點階段
197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關於房改的問題。
1979年開始實行向居民全價售房的試點。
1982年開始實行補貼出售試點,即政府、單位、個人各負擔房價的l/3。
自1986年以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輪房改熱潮。1986年2月,成立了「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和協調全國的房改工作。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針對傳統住房制度的核心——低租金,提出了以大幅度提租為基本環節的改革思路。
2、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和配套改革階段
1991年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實質性進展,結束了一段時期以 來的徘徊局面,進入了全面推進和綜合配套改革的新階段。
199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面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這是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根本目的,制定了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分階段目標,住房制度改革已從探索和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進和綜合配套改革的新階段。
3、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實施階段
1994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標志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已進入深化和全面實施階段。《決定》確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城鎮住房制度,實現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加快住房建設,改善居住條件,滿足城鎮居民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房改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改四建」。
「三改』』即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福利性的舊體制,包括:改變住房建設投資由國家、單位統包的體制為國家、單位、個人三者合理負擔的體制,改變各單位建房、分房和維修、管理住房的體制為社會化,專業化運行的體制;改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為以按勞分配的貨幣工資分配為主方式。
「四建」即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住房制度,包括:建立以中低收
人家庭為對象、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經濟適用住房供應體系和以高收人家庭為對象的商品房供應體系;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險,建立政策性和商業性並存的住房信貸體系;建立規范化的房地產交易市場和房屋維修、管理市場。
1998年7月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宣布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城鎮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新的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是:①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②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③繼續推進現有公有住房改革,培育和規范住房交易市場:④採取扶持政策,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⑤發展住房金融;⑥加強住房物業管理。
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1)調整住房投資結構,重點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加快解決城鎮住房困難居民
的住房問題。
新建的經濟適用住房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經濟適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含小區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企業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7項因素。經濟適用住房開發利潤控制在3%以下,使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與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2)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對不同收入家庭實行不同的住房供應政策。
最低收入家庭租賃由政府或單位提供的廉租住房。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原則上以發放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核減為輔。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人均住房面積的60%。廉租住房的租金實行政府定價,廉租住房租金標准由維修費、管理費二項因素構成。
中低收人家庭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開發建設應實行招標投標制度,用競爭方式確定開發建設單位。購買經濟適用住房和承租廉租住房實行申請、審批制度。對高收入家庭購買、租賃的商品住房,實行市場調節價。
(3)發放住房補貼
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後,職工購房資金來源主要有:職工工資,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財政、單位原有住房建設資金轉化的住房補貼等。房價收入比(即本地區一套建築面積為60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的平均價格與雙職工家庭年平均工資之比)在4倍以上,且財政,單位原有住房建設資金可轉化為住房補貼的地區,可以對無房和住房面積未達到規定標準的職工實行住房補貼。

E. 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多少

我國現在城鄉居民住房面積人均超過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

隨著中國經濟的內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容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 。

F. 中國的住房現狀,如住房產權、城市人均住房面積等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居民住房的條件有很大的改善,現在城鄉居民住房面積人均超過20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特別是近些年來房價上漲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見。

中國是有13億人口的國家,要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才能養活中國人。中國每年新生人口要超過1000萬,每年由農村進入城市需要解決住房的進城人員達到1800萬,還有2100萬流動農民工,也需要居住條件。所有這些問題,政府都要統籌兼顧。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二十三點七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二十七點二平方米,達到世界中高收入水平
2005年全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6.11平方米;
1991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7平方米;(查不到1992年的數據)
1979年,中國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合建築面積7.2平方米
國際化視野下的中國住房水平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說:「我國住房持有率達到了80%左右,人均住宅面積達到26平方米,這一數字居於世界較高水平。」「目前,中國內地的人均GDP為1700美元,中國香港和日本的人均GDP則超過34000美元,而中國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積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低於中國內地的人均住宅面積」。

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稱:2004年底,上海市市區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20.4平方米,江蘇、浙江、福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為20.4、23.9和24.5平方米。而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多地少的香港和東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只有7.1和15.8平方米。

對照上述兩段內容,發現聶梅生女士的講話似乎有些問題:一是偷換了概念,錯把東京當日本;二是用我們現在部分發達地區的數據去和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和東京比。這恐怕還是很有出入的。

世界「較高水平」到底是什麼樣子?

據建設部的相關資料,上世紀90年代初,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以下狀況:美國60平方米,英國和德國38平方米,法國的該數字為37平方米,日本為31平方米。而據一份資料對不同收入國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國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8平方米,中低收入國家該數字應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國家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國家為29.3平方米,高收入國家則為46.6平方米。

蔣浙安在《英國政府在戰後住宅業發展中的作用》中寫道:1986年,在英國2200萬套住宅中住房自有率達到62%。超過80%的英國人住在一至三層、帶花園和車庫的小別墅里,只有收入較低的人才住公寓(flat),其小別墅住宅與公寓比已達4:1。很多英國人還有「第二住宅」:一處在大城市中,便於工作與學習,一處在鄉村以供周末度假。

《環球時報》記者柴野2003年6月報道:德國有8000萬人口,13500個小城鎮,綠地佔了城市的1/3。德國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左右,在小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50平方米以上,85%的人有精巧別致的私人住宅庭院。連有上百年歷史的房屋都安裝了現代化的衛生設備和供暖設施。

而據建設部赴美房地產考察團的反饋,1999年,美國2.7億人口擁有1.1億個住房單位,67%的家庭擁有獨立住房,人均居住面積60平方米。

印度則存在兩級分化情況。據《環球時報》記者錢峰2003年7月報道:印度各大城市都有集中的富人區。
從以上這些描述中,我們對世界「較高水平」應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在我國,「人均26平方米」如果是真實的,那可以說明住房數量「湊合」(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統計的)。而我國的住房質量離「世界較高水平」還差距甚遠,「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表示,我國的住房質量不高,在未來15到20年裡,現有的160億平方米住宅有大部分要拆了重建。許多城市10多年前蓋的房子,現在看上去像建築「垃圾」,目不忍睹。而住房功能不完善、配套不齊全也是普遍問題,盡管大城市稍好些,但是垃圾處理和污水排放等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此外,我國居住的自然環境、安全環境相對比較差。

中國人居住的綜合水平離「世界較高水平」還有很大距離,不宜坐井觀天,盲目樂觀;地方政府在解決民眾居住質量、居住環境方面還任重道遠

G. 20世紀80、90年代和21世紀中國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是多少、、

20世紀到80年代 90年代和21世紀初
城鎮居民 5.5平方米 14.9平方米
人均住房內
面積容

農村居民 4.4平方米 19.76平方米
人均住房
面積

H. 中國住房應該怎麼改革

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
1、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和試點階段
197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關於房改的問題。
1979年開始實行向居民全價售房的試點。
1982年開始實行補貼出售住房的試點,即政府、單位、個人各負擔房價的1/3。
截至1985年底,全國共有160個城市和300個縣鎮實行了補貼售房,共出售住房1093萬平方米。
自1986年以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輪房改熱潮。1986年2月,成立了「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和協調全國的房改工作。1988年1月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同年2月國務院批准印發了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關於在全國城鎮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標志著住房制度改革進入了整體方案設計和全面試點階段。
自1986年以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輪房改熱潮。
2、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和配套改革階段
1991年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實質性進展,結束了一段時期以來的徘徊局面,進入了全面推進和綜合配套改革的新階段。
199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面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這是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根本目的,這標志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已從探索和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進和綜合配套改革的新階段。
3、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實施階段
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城鎮住房制度,實現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加快住房建設,改善居住條件,滿足城鎮居民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房改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改四建」。
「三改」即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福利性的舊體制,包括:改變住房建設投資由國家、單位統包的體制為國家、單位、個人三者合理負擔的體制;改變各單位建房、分房和維修、管理住房的體制為社會化、專業化運行的體制;改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為以按勞分配的貨幣工資分配為主的方式。
「四建」即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住房制度,包括: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為對象、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經濟適用住房供應體系和以高收人家庭為對象的商品房供應體系;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險,建立政策性和商業性並存的住房信貸體系;建立規范化的房地產交易市場和房屋維修、管理市場。《決定》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積極推進租金改革,穩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經濟適用住房的開發建設,做好原有政策與《決定》的銜接工作等,標志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已進入深化和全面實施階段。[PageBreak]
1998年7月3日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宣布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城鎮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主要包括:
(1)調整住房投資結構,重點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加快解決城鎮住房困難居民的住房問題。
新建的經濟適用住房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經濟適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含小區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企業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7項因素。計入房價的企業管理費原則上控制在2%以下,並以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含小區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等4項成本因素為基礎計算,經濟適用住房開發利潤控制在3%以下,使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與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2)對不同收入家庭實行不同的住房供應政策。
新建的經濟適用住房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其開發利潤控制在3%以下,使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與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最低收入家庭租賃由政府或單位提供的廉租住房。廉租住房可以從騰退的舊公有住房中調劑解決,也可以由政府或單位出資興建。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原則上以發放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核減為輔。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人均住房面積的60%。廉租住房的租金實行政府定價,廉租住房租金標准由維修費、管理費二項因素構成。
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等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優惠,限定建設標准、供應對象和銷售價格,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
對高收入家庭購買、租賃的商品住房,實行市場調節價。
經濟適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對經濟適用住房,要嚴格控制在中小套型,嚴格審定銷售價格,依法實行建設項目招投標。
(3)發放住房補貼。
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後,職工購房資金來源主要有:職工工資,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財政、單位原有住房建設資金轉化的住房補貼等。房價收入比(即本地區一套建築面積為60m「的經濟適用住房的平均價格與雙職工家庭年平均工資之比)在4倍以上,且財政、單位原有住房建設資金可轉化為住房補貼的地區,可以對無房和住房面積未達到規定標準的職工實行住房補貼。

I.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哪一年成立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國辦發[2008]74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國務院批准,現予印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八年七月十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以下可以省略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城鄉住房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