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7兩會熱點解讀 兩會是什麼意思
2017年「兩會」熱點
【熱點一】「十三五」規劃:引領新常態開拓新境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是沖刺的5年。「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繼續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如何「落地」?作為一份引領國家開創發展新境界的綱領性文件,兩會審查、討論的「十三五」規劃草案,將回答國內外關注的諸多「中國之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具體體現。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不僅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在這一進程中,增加百姓獲得感至關重要。
【熱點二】供給側改革:「高頻詞」化為具體「路線圖」
自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啟動。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正從「高頻詞」化為政府、企業明晰具體的改革「路線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經濟轉型既要穩定消費、投資、出口的需求側「三駕馬車」,更要靠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的供給側發動機來推動。供給側還有哪些不合理、結構性改革如何發上力等,將成代表委員討論焦點。
【熱點三】扶貧攻堅戰:吹響沖鋒號立下「軍令狀」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到2020年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既定目標,也是我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庄嚴承諾。
從層層立下「軍令狀」到22個中西部省區市考核扶貧成效,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精準扶貧還有哪些障礙?哪些政策需要改進完善?代表委員將帶來大量一線情況與真知灼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立下「軍令狀」,關鍵看執行。要督導各級政府精準扶貧,還得運用好考核「指揮棒」,真正提高扶貧實效。
【熱點四】慈善法審議:「懷胎」十餘年有望「呱呱落地」
慈善法草案將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歷經十餘年努力,我國關於慈善事業的首部立法將走上前台。草案經過兩次審議,多處修改,此次提交審議後還將有哪些變化,將成為今年兩會一大看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表示,慈善立法將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開展募捐的主體需要什麼資格?「互聯網+」慈善如何開展?騙捐詐捐如何預防?稅收優惠如何實施?慈善信息如何公開?這些問題都將得到解答。
【熱點五】司法改革: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在前兩批共18個省市司法改革試點基礎上,今年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將在全國各地推開,成為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攻堅之年。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等司法改革的基礎性措施如何深入推進,引人關注。
公正司法事關人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洪浩說,司法改革要在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熱點六】民生改善: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民生短板如何盡快補齊?公共服務如何完善配套?一系列民生新期待,將成為兩會熱點。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說,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熱點七】創新驅動: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
創新正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悟空」衛星升空探索暗物質粒子、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實施、新登記企業「井噴」、創新創業平台到處落地生根、創業投資迅速增長……一系列創新標志性事件,透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發生重大變革。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說,「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將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強大支撐,科技創新作用更加突出、任務更加緊迫。
【熱點八】綠色環保:讓執法監督「硬起來」
從中央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到大氣污染治理寫入31個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強調環保,社會各界對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充滿期待。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張孝德認為,「十三五」開局,綠色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各領域制定切實的具體措施和路線圖。約束性指標要更明確、考核監督要更有效,關鍵是加強執法監管。
【熱點九】拓展空間:「中國方案」潛力巨大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已經起航,G20將吸引更多目光。中國推進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路線圖,將在今年兩會上更加明晰。此外,新一輪的東北振興也令人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戰略研究室研究員邵峰認為,新形勢下,中國需要更開放的視野,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形成全方位的主動開放格局,加快實現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
【熱點十】政府自身改革:建設廉潔政府為改革發展添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打造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成效顯著。從一批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時反腐倡廉推動市場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為改革發展增添動力。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行表示,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新要求。人們期待著進一步明確政府權力邊界,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消除尋租腐敗的空間,建立政策落實的責任機制和督查問責機制。
兩會全稱:
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政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❷ 2017兩會對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有何新政策
以山東省威海市衛生計生委為例子:
《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實行城鎮部分獨生子女父母養老補助制度的通知》規定
只有一個子女(合法生育或收養的子女)且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人員。
2002年9月28日以前原《山東省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加發本人標准工資5%的退休金(退休金為百分之百的不加發)」。2002年9月28日前我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獨生子女父母辦理退休手續時,都按規定加發了5%的退休金,所以不再納入補助對象范圍。
補助標准
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標准發放補助金,直至本人亡故。補助金自2014年起按照年度發放,每年960元,補助對象在年度滿60周歲的年度開始申請。2014年的補助對象為2014年12月31日前年滿60周歲的人員,超過60周歲的人員以首次申報年度為起始發放年度。
一、鄉鎮獨生後代爸爸媽媽補助
關於鄉鎮居民來說,獨生後代爸爸媽媽能夠收取到必定的獎賞補助,本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會參照鄉村計劃生孩子家庭獎賞攙扶准則,聯系本地的實際實際狀況思考。
二、鄉村獨生後代爸爸媽媽補助
對契合計劃生孩子家庭獎賞攙扶條件的鄉村獨生後代的爸爸媽媽來說,年滿60周歲的,依據本地的有關規則,能夠拿到一份補助和相應的獎賞。
三、獨生後代爸爸媽媽獎賞
持有獨生後代爸爸媽媽榮耀證的夫妻,直到後代年滿18周歲成年,夫妻能夠從各自所在單位收取一份獨生後代相應的獎賞費。詳細的獎賞費用是夫妻兩人每人每月5元,算下來總共能夠累積得到2160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獎賞是每月發放,不能夠一次性收取。受一些單位準則等要素的約束, 詳細的發放方式各有不同。
❸ 2017年全國兩會 提出了什麼新的購房政策
目前只能說有對有關購房的幾個主題的解讀:
一、社保
關鍵詞:「兩項補貼」、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今年基本養老金標准繼續上調
報告:2017年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解讀:這意味著從2005年開始,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將實現「十三連漲」。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也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推動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覆蓋面。
養老金的科學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們普通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到2016年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已正式啟動。首批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約的有7個省份,資金規模達到了3600億元,資金劃撥也在陸續到位中。他強調,養老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所以最主要考慮的還是基金的安全。「我們要加大風險管控,同時也要確保基金收益,所以要給予政策支持」。
三、住房
關鍵詞:600萬套、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房價上漲壓力大城市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報告: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辜勝阻認為,應對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實行差別調節機制,實現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平衡,推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做好熱點城市房地產防過熱與防風險。
五、戶籍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
報告: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表示,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戶籍制度改革將是改革紅利中非常重要和顯著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並拉動內需。
❹ 2017年中國全國兩會起止時間 兩會關注的熱點解讀有哪些
2017年兩會時間: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分別於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回應了社會關切,對百姓關心的住房、醫療、養老、教育和就業等問題作出了務實的工作安排。2017年政府圍繞民生改善工作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收入
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配套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
關鍵詞:住房
因城施策去庫存 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
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
關鍵詞:交通
今年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 水運投資1.8萬億元
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關鍵詞:環保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 重點地區PM2.5濃度明顯下降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啟動森林質量提升、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
關鍵詞:就業
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更加重視就業導向
今年就業壓力加大,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100萬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突出了更加重視就業的導向。今年高校畢業生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要實施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關鍵詞:教育
辦好公平優質教育 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加快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持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要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關鍵詞:醫療
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取消葯品加成
深化醫療、醫保、醫葯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葯品加成,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葯品流通、醫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准,擴大用葯保障范圍。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關鍵詞:養老
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穩步提高優撫、社會救助標准,實施好臨時救助制度。
關鍵詞:扶貧脫貧
中央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 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開發,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關鍵詞:數字經濟
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各領域發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網路。今年網路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❺ 如何看待2017兩會關於養老問題
2017年社保退休工資新規定解讀
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定:
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
2、工齡工資(含工齡)
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3、工作工資
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
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年年獎金,不終身制。
5、特優津貼
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人民政府津貼,不終身制。
6、工人的退休金
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三年以內執行完成。
7、養老保險
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那單位給你交的21%到哪裡去了?國家把單位為你交的21%的錢全部劃到國家的養老統籌基金里了。
8、醫療保險
單位每月給你交的是9%,你個人每月交的大概是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只管住院,而那11%里國家每個月會往你的醫療保障帳戶上打屬於你自己的2%。就是國家每個月打給你個人的錢,這個錢可以積累起來直接刷卡去買葯或者看門診,剩下的9%國家就拿去算到醫療統籌基金里了。
9、住房公積金
如果你每個月公積金交300塊,那麼公司每個月也往你帳戶上打300塊,你買房子的時候這就是600塊了。如果你一輩子交了5萬,那你帳戶上就是10萬了,這種好事大家一定不要拒絕啊。
❻ 2017全國兩會都有哪些民生福利
2017年全國兩會開幕以來,政府陸續送出涉及到購物、上學、看病、養老等一系列民生福利,這些利民措施都將實實在在惠及你我的生活,提升民眾的獲得感。
5、話費更便宜——力爭提前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表態】按照要求,三大運營商擬定於10月1日起正式在全國范圍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1日表示,在確保相關准備工作全部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力爭提前完成這個目標。
【影響】提速降費,這是給老百姓送的一個大紅包。隨著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的取消,對於經常需要打長途電話的人來說,會省下一筆不少的話費。
❼ 如何貫徹落實好2017年兩會的重要精神
改革仍然是重點。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推進國家治版理體系和治權理能力現代化,需要黨提高執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工作水平。
反腐問題也是要加大力度的著力點因此今年的深度改革官員執政觀念等行動更加吸引人們關注。
環境治理問題。在保證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改善環境條件,保證人民健康,給人民良好適宜的生活環境。
對於城鎮化有利於促進發展活力,擴大內需,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經濟平衡發展。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也是人們的期望,不僅是對於退休養老,在社會低保、社會救助方面也許要進一步的完善。而上學、住房、看病等難問題,仍然是重點和中心。
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國家仍要完善安檢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的檢驗和管理,讓百姓吃地放心。
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明顯存在的行業差距、區域差距、城鄉差距不可忽視。促進分配公平合理,深化分配體制改革,與效率兼顧
而今年新出的熱點問題集中再就業方面,高校畢業生數量多,崗位競爭激烈,人民期待兩會能夠給就業市場提供活力和信心。
❽ 2017全國兩會民生福利有什麼
在UC頭條上看到的
購物更放心
質量關系著民生。質檢總局的數據顯示內,2016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容率提高到91.6%。隨著今年質量的繼續提升,民眾購物也將更放心。
話費更便宜
提速降費,這是給老百姓送的一個大紅包。隨著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的取消,對於經常需要打長途電話的人來說,會省下一筆不少的話費。
錢包更厚實
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13連漲」。 這對廣大退休人員來說是一顆定心丸,意味著今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又會變多,生活也就更有保障。而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的上漲,也讓廣大居民在看病就醫上更有了底氣。
負擔會減輕
在外界看來,若增加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同時提高個稅免徵額,那麼將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❾ 劃重點:今年全國兩會關於樓市關注啥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已經開始了,那麼百姓比較關注的房價、樓市,今年都會說些啥?搜狐焦點房大大根據2017年的樓市定調和已經結束的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樓市政策來給大家劃重點。
政府定調:嚴調控 穩房價
去年12月26日,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再次定調2017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千方百計抓好房地產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切實抓好熱點城市防泡沫、防風險工作。」
2017年房價會不會漲?
去年10月以來,中國28個城市密集出台了近80次涉及房地產調控的新政。政策嚴控的高壓一直覆蓋在房地產市場上空。限購、限貸、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面積,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等手段在各地陸續出台。恐慌購房情緒與調控「冷水」的博弈下,房價如何走成為民眾最為關注的話題。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
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問題,這將是今年房地產調控的重點。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表示,今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要繼續抓好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解決三四線城市庫存過多的問題。
如何讓調控更加精準發力,一方面帶動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同時一線城市房價也不至於大漲大跌,相信今年兩會會就這一問題繼續深入探討。
房地產稅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2月23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房地產稅這個問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房地產稅何時開征?2017年房價會是怎樣的走勢?預計將成為今年兩會討論的熱點之一。
保證性住房
地方兩會上,多地強調要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降低廉租房受理門檻和條件的同時,加大配租要求,同時,適當地擴大保障性住房的覆蓋范圍,讓更多的新市民住有所居。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0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