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農業銀行的網址是哪個
中國農業銀行官方網站是www.abchina.com/cn。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成立於1951年。總行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
中國農業銀行,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也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
(1)山西住房和城鄉擴展閱讀
1、中國四大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個大型國有銀行,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
2、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於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中國銀行是香港、澳門地區的發鈔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3、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簡稱CCB,)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 。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14,121 家(2012年),在香港,台灣,墨爾本等地設有分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4、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
B.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具體位置是在哪裡
在建設路與府西街的交叉口
C.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主要職責
(一)承擔規范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住房建設和住房保障、城鄉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築業、房地產業、市政公用事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起草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的地方性法規,研究提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重大問題的政策建議,擬定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並監督執行。
(二)承擔保障全省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定全省住房保障相關政策並指導實施,擬定全省廉租住房規劃及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省有關廉租住房資金安排,監督各市組織實施,編制全省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三)承擔推進全省住房制度改革的責任。擬定適合省情的住房政策,指導全省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擬定全省住房建設規劃並指導實施。
(四)承擔依法組織編制和實施全省城鄉規劃的責任。指導全省城鎮化工作。擬定全省城鄉規劃的政策和規章制度,指導全省城鄉規劃編制並監督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省城鎮體系規劃,負責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城市總體規劃、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審查報批,參與全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審查,負責國家和省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的選址,指導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指導和管理城鎮勘察、市政工程測量、城市建設檔案工作。
(五)承擔建立全省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組織制定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省級標准,制定和發布工程建設全省統一定額和行業標准,擬定全省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價方法、經濟參數、建設標准和工程造價的管理制度,擬定全省公共服務設施(不含通信設施)建設標准並監督執行,指導監督國家和省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和工程造價計價,組織發布全省工程造價信息。
(六)承擔規范全省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會同或配合有關部門組織擬定全省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並監督執行,指導全省城鎮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和開發利用工作,提出全省房地產業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全省房地產開發、房屋權屬管理、房屋租賃、房屋面積管理、房地產估價與經紀管理、物業管理、房屋徵收拆遷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七)監督管理全省建築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指導全省建築活動,組織實施房屋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投標活動的監督執法,擬定全省勘察設計、施工、房屋建築內外裝飾裝修、建設監理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和指導實施,擬定全省工程建設、建築業、勘察設計的行業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方案、產業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擬定規范全省建築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協調全省建築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承包、建築勞務合作,負責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建設工業產品進行監督管理。
(八)承擔指導全省城市建設的責任。研究擬定全省城市建設的政策、規劃並指導實施,指導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運行、安全和應急管理,負責全省城市建設項目的審查報批工作,參與指導全省城市規劃區內地下水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參與全省城市防洪的有關工作,指導全省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建監察工作。擬定全省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的審查報批和監督管理,組織全省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會同文物等有關主管部門組織全省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申報,會同文物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歷史文化名城(鎮、村)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九)承擔規范和指導全省村鎮建設的責任。擬定全省村莊和小城鎮建設政策、管理辦法並指導實施,指導全省村鎮規劃編制、調整和實施,指導全省農村住房建設、住房安全及危房改造,指導全省小城鎮、村莊基礎設施和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負責全省村鎮建設試點工作,指導全省重點鎮建設,指導全省村鎮房屋產權產籍的管理工作。
(十)承擔全省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擬定全省建築工程質量、建築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或參與全省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擬定全省建築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的技術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制定全省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辦法並監督執行,負責制定全省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城市市政設施建設工程的抗震技術標准及規定並指導實施。
(十一)承擔推進全省建築節能、城鎮減排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全省建築節能的政策、規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全省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指導全省房屋牆體材料革新,推進城鎮減排工作。擬定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科技發展規劃和經濟政策,組織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十二)負責全省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確保公積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全省住房公積金政策、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全省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監督全省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住房資金的管理、使用和安全,管理全省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
(十三)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方面的國際、省際交流與合作。
(十四)承擔對全省重點工程建設的協調、服務、監督、管理責任。
(十五)承辦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D.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基本信息
根據《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晉發〔2009〕13號),設立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正廳級建制,為省人民政府組成部門。
E. 山西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廳建築工程職稱評定公示
山西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廳建築工程職稱評定公示,一般是在評審3個月左右就會給到通知,可查看當地人事考試網,關注信息公示。職稱 論文發表,上九品論文網
F. 山西好不好,經濟水平怎麼樣
經濟發展還是比較慢。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810.03億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0.91億元,增長16.3%。
——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生產總值連續跨越4000億元、5000億元,年均增長10.9%,增速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穩居「第一方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預計達到10778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達到1114.98億元;非公經濟佔比突破50%,達到5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達到1174.67億元;金融業增加值643.88億元,佔GDP比重突破10%,達到11.1%。12項經濟指標較2010年實現「翻番」②。
——產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三次產業比由2010年的4.0∶41.9∶54.1調整為3.8∶37.3∶58.9,提前2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3%。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豐」,「一區三帶七板塊」③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渭北工業區建設全面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098戶,較2011年增加242戶。8個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加快建設,服務業佔GDP比重較2010年提高4.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強勁,年均增速預計達到16%左右,高出GDP增速5.1個百分點。半導體產業、生產性服務業、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持續高速增長,「五區一港兩基地」的板塊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板塊正加快成為支撐和帶動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美麗西安建設取得新成效。秦嶺保護步入法治化軌道,違規采礦、違法建設等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景觀提升、綠道建設等9項重點工程順利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面達標,共計造林36.48萬畝。新建公園30個、綠地廣場363個,新增城市綠地1931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37%提高到4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9.5平方米提高到11.6平方米。「八水潤西安」工程扎實推進,渭河西安段「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完成,公式河污染治理實現達標,新增生態水面9573畝、濕地面積2.1萬畝,新建、改擴建污水處理廠13座,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5%。建成國家級生態區2個、省級以上生態示範區縣3個、市級以上生態鎮村209個。特別是,2013年初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治污減霾工作,將其列為環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頭號工程,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75.6億元、拆改燃煤鍋爐1335台、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5萬輛,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從2013年的138天增加至去年的251天,「西安藍」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新常態。
——城市綜合承載力得到新提升。大力推進主城區「南優、北拓、東延、西聯」戰略,深入實施古城復興計劃、緩堵保暢工程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市建成區面積從395平方公里增加到52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69%提高到73%左右,累計完成城建投資1531.4億元,是「十一五」的1.7倍。南門區域綜合改造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重大示範工程,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等5處歷史古跡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地鐵1、2號線建成運營,3號線實現長軌貫通,通車里程達到52公里,日均客運量接近100萬人次。改造城市道路170餘條,新建人行天橋、地下通道41座,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到18.1平方米,較2010年提高2.5平方米。投放公共自行車4.2萬輛,服務網點實現主城區全覆蓋。新建高速公路3條,改造國省道干線公路270公里,建成等級客運場站5個,農村二級公路實現全覆蓋,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3萬公里。鐵路北客站建成投用,西安成為國內重要的高鐵樞紐。啟動實施10項水源工程,李家河水源工程建成供水,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30萬噸。建成750千伏西安南輸變電工程,累計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364.1萬千伏安,新增年供氣能力6億立方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7億平方米,分別是「十一五」的1.2、1.4和3.2倍。9個省市級重點示範鎮和6個文化旅遊名鎮加快建設④,提前完成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動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特別是經過18年不懈努力,我市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這是870萬西安人民的光榮和驕傲。
——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新動能。堅持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制定公布市級行政許可目錄,分四批取消、下放、調整了312項行政事權。扎實推進「營改增」擴圍試點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增企業數量呈現「井噴」之勢,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到63.8萬戶,較2010年增加29.7萬戶。啟動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試點有序推進,西紡集團與五環集團完成重組整合。城市網格化管理全面推開,建立了「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大城管格局。農村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基本完成,流轉土地56.3萬畝。持續加大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力度,累計實現技術成果交易額2120億元,科技企業小巨人總數超過7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4.5%,較2010年提高3.3個百分點,去年專利申請量突破6萬件,是2010年的4.2倍。此外,政府機構改革、公車改革、區縣公立醫院改革、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關鍵領域改革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外開放有了新突破。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全面啟動。歐亞經濟論壇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十大平台之一。成功舉辦三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倡導發布《西安宣言》。「長安號」實現常態化運營。「西安港」成為我國首個擁有國際國內「雙代碼」的內陸港,並正式獲批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西安綜合保稅區、高新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順利完成,開通國際航線36條,成為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滻灞生態區獲批建設領事館區,韓國、泰國、柬埔寨分別設立駐西安總領事館,國際友好城市增至27個。累計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836個,展會成交額達到5768.4億元。去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突破40億美元,進出口總值252.6億美元,服務外包合同額14.9億美元,分別是2010年的2.6、3.5和5.1倍。我市榮登聯合國「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榜單。
——民生改善增進新福祉。全市財政支出和新增財力的8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到2852.74億元,是「十一五」的3.7倍。扎實辦好每年「十項惠民實事」,大力推進「十項清零行動」⑤,累計新增城鎮就業62.95萬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43.69萬人次,分別比「十一五」增加4.26萬人和145.29萬人次,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3188元和14072元,是2010年的1.8倍和2.0倍;完成86個城中村、33個棚戶區徵收搬遷,回遷群眾26萬人;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57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6萬戶,解決了全市40.1萬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受益群眾達到130萬人;52.7萬貧困人口按現行標准實現脫貧,組織實施移民搬遷9.4萬人;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048處,在全省率先全面解決了規劃內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教育投入持續增長,累計達到522.6億元,是「十一五」的3.1倍,新建、改擴建標准化幼兒園528所,建成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496所,滻灞一中和絲路學校2所民族學校建成投用,實施了36所開發區學校、幼兒園建設,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38.4萬人。完成了市中醫醫院、市胸科醫院等6所醫院的新建、遷建工作,新農合參合率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2%和98.5%,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推開。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率達到99.9%。新增養老機構63家、農村幸福院412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47處,全市養老服務床位達到3.7萬張。先後5次提高城鄉低保及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出台改善城區困難群眾生活「22條措施」,更多特殊群體的突出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平安西安」創建活動成效明顯,建立完善了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環內68個警務站投入使用,全市電梯安全監控平台(96333)建成運行,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通過驗收,連續2屆榮獲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最高獎項「長安杯」。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七連冠,民族、宗教、參事、人防、檔案、地方誌、防震減災等領域工作都得到全面加強,連續四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G. 山西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領取若干問題
你好~來
請咨詢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源設廳-人事教育處
承擔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人事勞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擬定全搭弊物省住房和城卜運鄉建設行業教育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管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職工隊伍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承辦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和行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管理工作;組織協調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崗位培訓並進行業務指導;組織擬定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技術知液工人從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負責制定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人才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電話: 3580605 3580069 3580603 3580068
H.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怎麼查詢安全生產許可證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在哪裡能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