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準扶貧的三落實保障是什麼意思
(一)解決義務教育有保障
重點是降低輟學率、提高教育質量,讓貧困家專庭子女都能屬夠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確保有學上、上得起學。
(二)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
讓貧困人口常見病、多發病能看得起,確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即使得了大病基本生活也要能過得去,實施健康脫貧「閉環」行動。
(三)解決安全住房有保障
要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居住條件,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確保住上安全住房,積極開展貧困戶住房狀況排查和安全性鑒定評價。
(1)以住房保障助推農村精準扶貧擴展閱讀:
責任落實「三個全覆蓋」是指:
1、領導聯系幫扶全覆蓋。鄉鎮黨委派到村的每位科級領導幹部,要分別安排聯系幫扶至少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2、駐村工作組分包貧困戶全覆蓋。由縣直、市直、省直或中央派出的駐村幹部組成的工作組,每人要安排分包一戶貧困戶。
3、村級「兩委」幹部要安排分包所有貧困戶全覆蓋,切實做到「戶戶都有工作隊、家家都有幫扶責任人」。
❷ 脫貧時間的公示時間是多久
貧困戶對象公告時間不得少於7天
公示時間上不少於7天。公示名單貼在村裡的顯要位置,便於群眾觀看,村委領導要用手機把公示情況拍照起來,並列印出來留檔以便上級檢查。
「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2018年,脫貧攻堅在力度、廣度、深度和精準度上都達到了新的水平。我國脫貧攻堅三年行動開局良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進程明顯加快,作風治理和能力建設初見成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舉措扎實落地,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取得突破性進展,資金保障進一步加大,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多年困擾貧困群眾的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通信難、教育難、就醫難等問題,在大部分貧困地區得到了解決。然而,當前脫貧攻堅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問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度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存在薄弱環節,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有待健全,幫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夠精準,必須始終保持打攻堅戰的狀態,咬定目標,久久為功。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減貧任務。
❸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指的是什麼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九有」指的是:
一、有特色產業
二、有住房保障
三、有基本醫療保
四、有義務教育保障
五、有安全飲水
六、有路通村屯
七、有電視
八、有基本公共服務
九、有社會救助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一低」指的是:農村貧困發生率低於3%
「有特色產業」:該區重點通過落實「人均1000元」產業專項扶持資金政策,目前已達到「除喪失勞動能力或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外,所有貧困戶均有一項以上產業」的目標值。
「有住房保障」:通過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該區農戶有穩固住房率為98.15%,完成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
「有基本醫療保障」:農村人口新農合參合率為99.84%,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有義務教育保障」:全區適齡未成年人均已接受義務教育,沒有因貧輟學的適齡未成年人,達到自治區貧困縣脫貧標准。
「有路通村屯」:隨著龍景街道凡平村、汪甸瑤族鄉沙洪村、四塘鎮百蘭村等4條通村水泥路硬化的相繼完工和推進,該區通村道路硬化率為95.05%,預計年底達100%,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標准。
「有飲用水」:農村人口飲水解決率已達95.15%,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解決飲水問題」。
「有電用」:全區通電率達99.93%,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用」標准。「有公共服務設施」:貧困村均已達到「村委所在地均有辦公場所,行政村內均有籃球場或文化室或戲台等之一」的目標值;通過「雙千」資金的「戶均一千」為貧困戶購買電視機,
「有電視看」農戶達99.68%,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視看」標准,101個村委會所在地或行政村中心學校全部通有線或無線網路寬頻,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有線或無線網路寬頻」標准。
「有社會救助」:該區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政策,將低保標准與扶貧標准統一確定為3200元/人/年,已將符合條件的13974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納入率100%。
「一低於」方面。經10月22日最新「雙認定」,目前該區共有5752戶21504人貧困人口符合脫貧標准,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34%,低於國家扶貧標准即「農村貧困發生率低於3%」。
❹ 精準扶貧一卡通是編號和家庭扶貧手冊編號填什麼
精準扶貧一卡通編號:查詢扶貧手冊的編號可向當地的扶貧辦咨詢,扶貧手冊上是沒有編號的。
新版《精準扶貧幫扶信息卡》共有12項內容,各項內容填寫要求如下:
1. 戶主:填戶主姓名。
2. 聯系電話:填戶主電話號碼,如戶主沒有電話的可填其他家庭成員的電話號碼。
3. 家庭人口:與扶貧手冊上填寫的家庭人口數一致。
4. 教育保障: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如家庭有2個子女上學,則填「2個子女上學有保障」;如家庭無人上學,且無義務教育適齡上學人口的,可填「無義務教育適齡人口」。
5. 醫療保障:填「參加新農合」。
6. 住房保障:住房有保障或已進行危房改造的,則填「安全住房」;住房鑒定為C級或D級危房,但尚未改造的,則填「C級危房(2017年改造)或D級危房(2017年改造)。
7. 幫扶責任人:填幫扶責任人的姓名。
8. 聯系電話:填幫扶責任人的聯系電話。
9. 定點幫扶單位:填幫扶責任人所在單位名稱。
10. 主要幫扶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填寫2-3項主要措施措施。
11. 類別:填「貧困戶」或「鞏固提升戶」。
12. 脫貧狀態:填「已脫貧」或「未脫貧」。
(4)以住房保障助推農村精準扶貧擴展閱讀:
扶貧手冊的填寫對象是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基礎上,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填寫發放,每戶填寫兩份,其中村存檔一份,貧困戶保管一份。《扶貧手冊》由幫扶責任人或扶貧專干負責填寫。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