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有知道溫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本部及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門待遇怎麼樣,急!謝謝
我以前朋友從那邊出來的 待遇還可以 行政的都雙休 剛剛進去基本工資3800 什麼福利差不多都有! 看崗位了!
B. 溫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住建委設11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政務工作的組織協調、督查、文電處理;負責重要文稿、綜合性材料起草工作和會務保障;負責政務信息、政務公開、提案建議、信訪保衛、檔案保密、信息化管理;負責後勤保障等工作;負責機關財務管理;負責指導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
(二)組織人事處。負責管理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勞動工資等工作;按許可權管理直屬事業單位的領導班子和委管幹部;承辦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人員因公出國(出境)的審查和報批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服務和管理工作;負責委管幹部的人事檔案管理;指導委管(委屬)單位的機構編制、組織人事、勞動工資等工作;指導行業社會團體工作。
(三)規劃發展處。負責編制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和市政設施、公用事業、城市綠化、市容環衛等各項專業規劃,並指導監督實施;協助編制城鄉規劃、國土規劃和區域規劃;負責城市(縣城)建設統計和建設行業歸口統計管理;負責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立項、申報和監管工作;指導城市開發建設項目的前期論證、項目儲備等工作,並組織方案審查,牽頭編制下達項目儲備計劃;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編制城市建設投融資項目計劃和城市建設專項資金計劃。
(四)政策法規處。負責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的貫徹實施,組織擬訂行業相關配套政策並指導實施;研究提出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重大問題的政策建議;組織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匯編;負責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審核本機關行政處罰案件;負責行政應訴、行政復議工作。
(五)行政審批處。負責委機關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事項審批、辦理工作;參加與行政審批有關技術審查工作,並負責綜合協調落實;負責城建項目工作投資控制;負責編制下達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年度任務計劃,並指導實施。
(六)綜合稽查處。負責全市各地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部門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稽查;負責全市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規劃、計劃實施情況的稽查;負責市區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開發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稽查和監督落實;監督指導各類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定額、合同的實施;負責查處各類投訴舉報事(案)件;負責住房資金的監管;負責各縣(市、區)局行政稽查工作。
(七)宣傳教育處(職改辦)。負責宣傳、統戰、政治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負責行業職業教育、業務培訓、管理崗位培訓;負責崗位技能鑒定工作;負責對外宣傳工作;負責計劃生育工作;指導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負責組織建設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
(八)建築業處。制訂全市建築業發展產業政策、技術政策;貫徹執行建設行業各項強制性標准;組織實施建設行業的地方性標准和行業規范;負責全市建設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建設監理、質量監督與檢測、施工安全、合同鑒證、工程造價、竣工驗收和移交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或參與對建設工作重大質量和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全市施工、監理、檢測、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單位的資質管理及人員資格管理;負責建設行業對外經濟合作和外事管理工作;負責全市建設市場的規范管理。
(九)城鄉建設處(市農房改造辦)。負責全市建設行業管理工作;擬訂全市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建設發展政策和村鎮建設管理政策;指導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的開發利用;負責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綜合協調管理;組織編制全市限額以上城鎮基礎設施和委年度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基建、技改計劃;負責組織有關財政轉移支付等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安排和績效評估工作;指導督查城市建設中的減排工作;負責對農房改造和市區城中村改造的組織協調、督促指導工作;負責住房資金的管理。
(十)建築節能與科技設計處(總工室)。擬訂並監督實施建築節能、勘察設計政策;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推進節能和綠色建築工作;負責建材管理工作,指導牆體材料革新工作;負責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系統科技管理工作,制訂相關科技發展政策,組織重點科研項目論證;指導技術創新、引進和推廣工作;負責工程勘察設計咨詢行業管理和市場監管,勘察設計企業資質及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負責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抗震設防和監督管理。
(十一)風景名勝處。負責全市風景名勝區工作,組織編制和監督實施全市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保護規劃;負責做好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風景名勝區的申報工作;負責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選址論證和規劃管理;負責風景名勝區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參與旅遊度假區的設區審查工作;參與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的申報和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的審查工作。
C. 溫州考建設電工證在哪裡報名
到溫州建設廳辦理,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建質[2008]75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實施細則》及《關於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延期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要求。
一、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有效期為6年。需辦理換證手續的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於證書期滿前3個月內,由持證人本人或其現在的聘用單位按《關於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延期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准備操作資格證書延期所需材料,向就近的培訓考核站提出申請。延期復核合格的,更換新的操作資格證書,資格證書有效期為6年,逾期不辦理換證手續的,原證書有效期過期後自動失效。
二、申請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換證的持證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或省建築安全協會核發的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
(二)未超過相關工種規定年齡要求;
(三)身體健康狀況適應相應特種作業崗位;
(四)近2年內沒有違章操作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及違章操作記錄未超過3次;
(五)參加培訓考核站或所在工作單位組織的繼續教育,每年不少於24學時。
三、各培訓考核站應按《關於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延期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審核申請人員是否符合延期條件,並向省建築安全協會提交操作資格證書延期申請的下列材料:
(一)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換證申請表(詳見附件);
(二)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或省建築安全協會核發的《建築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正、副本原件;
(三)近期小一寸紅底正面免冠照片2張;
(四)年度繼續教育延期復核的相關資料;
(五)身份證復印件1份;
(六)身體健康體檢表。
D. 溫州龍港市城市一體化建設負責人是誰
溫州龍港市城市一體化建設化建設的一個負責人的話,是他的市委書記負責的。
E. 溫州市規劃局的領導信息
葉建輝,男,漢族,1962年04月出生,浙江文成人,1979年12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現任溫州市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
1979年12月至1985年2月,國營瑞安人民照相館職工;1985年2月至1988年5月,瑞安縣商業局秘書(借用);1988年5月至1993年7月,瑞安市商業局副股長、股長;(1992年3月至1993年2月,寧益鄉黨委副書記掛職鍛煉);1993年7月至1995年9月,瑞安市委辦秘書、副科長;1995年9月至1997年4月,瑞安市委辦調研室主任;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瑞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副科級);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瑞安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兼政研室副主任;2000年6月至2003年1月,瑞安市委辦公室主任;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瑞安市委常委、安陽鎮委書記;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瑞安市委常委;2004年10月至2011年4月,瑞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2011年4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期間: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大專班中文學習)。
主持溫州市規劃局全面工作。著重抓深化規劃工作改革、規劃工作研究與協調工作,分管城鄉一體化、大都市區規劃協調、規劃審批、規劃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與規劃經費統籌安排等。聯系龍灣規劃分局。
徐少雲,男,漢族,1957年02月出生,浙江溫州人,1973年06月參加工作,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高級規劃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現任溫州市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市政協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1973年06月—1976年12月溫州市建築機械廠工作;1977年01月—1980年12月00070部隊測量員;1981年01月—1983年03月溫州市城建局規劃管理處工作;1983年03月—1983年12月浙江省建委幹校學習;1983年12月—1990年02月溫州市規劃局規劃設計處工作(其中:1981年08月—1987年06月同濟大學環境系給排水專業本科函授學習);1990年02月—1993年02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工會主席、副院長、副書記;1993年2月—1997年03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書記;1997年03月—1997年12月溫州市規劃局建管處處長;1997年12月—2001年01月溫州市規劃局用地處處長;2001年01月—2009年12月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9年12月—2010年07月溫州市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10年07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市政協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用地審批管理。聯系建設規劃管理處,鹿城規劃分局、市民用建築規劃設計院。
黃偉龍,男,漢族,1969年02月出生,浙江平陽人,1991年08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碩士學位,高級建築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現任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991年08月—1993年06月寧夏石嘴山市規劃建築設計院工作;1993年06月—1997年08月寧夏石嘴山市規劃建築設計院副院長;1997年08月—1997年12月寧夏石嘴山市規劃建築設計院院長;1997年12月—2001年01月寧夏石嘴山市規劃建築設計院院長、黨支部書記;2001年01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建設工程審批管理、測繪管理、村鎮規劃工作,指導各縣(市)規劃工作。聯系建設規劃管理處(審批中心規劃窗口)、城鄉規劃管理處、市測繪局、城鄉住房工作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鄭曉東,男,漢族,1967年03月出生,浙江溫州人,1989年07月參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現任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黨組成員。
1989年07月—1990年10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1990年10月—2001年03月溫州市規劃局科員、溫州市規劃局龍灣分局副局長、溫州市規劃局用地處副處長、總工室主任;2001年03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總工程師、黨組成員(其中:2003年08月—2004年08月美國伊理諾伊理工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學習,獲碩士學位;2005年09月—2008年05月上海社科院經濟學在職博士學習,獲博士學位);2008年06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規劃技術管理、市政工程規劃與審批管理、規劃信息化管理。聯系規劃技術處、市政工程規劃管理處、地下管線普查辦公室、市規劃信息中心、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城建檔案館。
黃靖,男,漢族,1970年11月出生,浙江樂清人,1991年10月參加工作,1993年09月入黨,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現任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991年10月—1993年04月樂清市北白象鎮規劃土地管理所工作;1993年04月—1997年06月樂清市規劃土地局地產公司副經理(副主任);1997年06月—1999年01月樂清市象陽鎮鎮長助理;1999年01月—2002年01月樂清市天成鄉副鄉長(其中:1999年08月—2001年12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行政管理專業學習);2002年01月—2004年12月樂清市淡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其中:2004年07月—2004年09月掛職溫州市公安局辦公室副主任);2004年12月—2006年04月樂清市淡溪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其中:2003年03月—2006年01月浙江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社會發展專業學習,獲在職研究生學歷);2006年04月—2009年08月樂清市虹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其中:2006年03月—2008年03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專業本科學習;2007年09月—2007年12月溫州市委黨校2007年第二期中青班學習);2009年08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規劃監察管理、規劃法制工作。聯系規劃監察處(法制處)、甌海規劃分局。
張靜,女,漢族,1967年01月出生,浙江諸暨人,1989年07月參加工作,1994年10月加入九三學社,大學學歷,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現任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
1989年07月—1998年05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室工作;1998年06月—2002年05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室主任(其中:1998年11月—2001年06月同濟大學研究生院土木工程領域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2002年05月—2003年05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2003年05月—2009年07月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2009年07至今溫州市規劃局副局長。
主要負責沿海產業帶規劃工作。
王敬東,男,漢族,1966年04月出生,浙江溫州人,1983年10月參加工作,1988年11月入黨,大學學歷,工學學士,現任溫州市紀委派駐市規劃局紀檢組組長,市規劃局黨組成員。
1983年10月—1991年11月軍隊服役,歷任戰士,軍校學員、排長,助理工程師等職;1991年11月—1997年07月溫州市鹿城區公安分局工作,歷任派出所民警、副所長,刑偵中隊長等職;1997年07月—2002年06月溫州市鹿城區公安分局洪殿派出所所長;2002年06月—2006年02月溫州市鹿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黨委委員;2006年02月—2007年03月溫州市鹿城區紀委副書記;2007年03月—2011年11月溫州市鹿城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2011年11月—至今 溫州市紀委派駐市規劃局紀檢組組長、市規劃局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紀檢監察、效能建設工作。
王波,男,漢族,1961年04月出生,浙江龍泉人,1977年0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現任溫州市規劃局辦公室主任、黨組成員。
1977年09月—1979年11月浙江桐廬縣三合公社插隊知青;1979年11月—1981年08月南京軍區城西湖農場戰士;1981年08月—1984年07月南京軍區軍醫學校學員;1984年07月—1988年12月舟嵊守備區炮兵團衛生隊軍醫;1988年12月—1992年02月溫州市軍分區通信十九連軍醫;1992年02月—1996年04月溫州市軍分區船隊衛生所所長;1996年04月—2002年02月浙江省軍分區司令部通信三分站助工、「八一尋呼台」台長(其中1999.09——2002.06 參加南京解放軍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本科函授學習);2002年03月—2005年09月溫州市軍分區通信科科長;2005年09月—2006年09月從溫州市軍分區轉業到溫州市規劃局(其中2005.10-2005.12 參加浙江省建設廳組織的軍轉幹部培訓);2006年09月—2008年03月溫州市規劃局主任科員兼溫州市規劃信息中心主任;2008年03月—2011年08月溫州市規劃局辦公室主任;2011年08月至今溫州市規劃局辦公室主任、黨組成員。
協助局長工作,分管辦公室工作。
F. 溫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應該是蒼南經濟嘛靈溪·各級,一般也不得不去的。你為什麼要教育,很內多學校蒼南容中學是最好的高中。有什麼副作用了很多旅遊碗窯等許多地方。閩南話說沿溪而上,附近有許多地方方言,溫州方言金鄉縣漂亮的字語,等等,等等。 。 。 。
G. 速求溫委發(2012)39和溫委發(2010)115號文,溫州市關於城市建設管理體制的文件
溫委什麼委嗎?溫委辦公室的(2012)39是「關於開展「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活動的通知版」,(2010)115號是權「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發改委等部門關於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溫政辦」
H. 溫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溫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2009年10月16日在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李道驥,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砂石開采(在采礦許可證和河道采砂許可證有效期內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林世南
成立時間:2009-10-16
注冊資本:8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30000004062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溫州市鹿城區府東路宏國大廈1701、1702、1703、1704室
I. 高分求:改革開放前,溫州的資料,例如人口,資源,工業狀況,基礎設施建設
改革開放30年溫州城鎮化發展回顧與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抓住歷史機遇走出了一條獨具地方特色的城鎮化路徑,其直接表徵為城市日新月異,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溫州城鎮化的做法和經驗,是浙江模式和浙江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系統回顧溫州改革開放30年來的城市發展歷程,總結經驗和教訓,分析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有利於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探索一條更優的、符合地方特色的城鎮化路徑。
1 溫州城鎮化發展階段和主要特徵
1.1 第一階段:市域強鎮涌現和中心城市恢復建設階段(1978-1991年)
改革開放前受對台前線的限制,溫州接受國家投資較少,城市發展較為緩慢。改革開放後,溫州人憑借精明能乾的市場開拓精神,迅速完成了經濟總量的原始積累。在旺盛的初始市場化和初始工業化的強勁推動下,尤其是農村土地承包改革以後,小城鎮建設推開了溫州城鎮化的新局面,如涌現了「中國農民第一城」龍港鎮、「東方第一鈕扣市場」橋頭鎮、「全國最大低壓電器城」柳市鎮等。至1991年溫州建制鎮已發展到121個,人口達到26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8.7%,建制鎮個數和人口達到1978年的7倍左右。
溫州的城鎮化建設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自發性和地方特色。由於市場化改革走在全國的前列,「溫州模式」發揮了巨大功效。新的所有制經濟成分和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相輔相成,使得市場對資源配置作用不斷增強,並且隨著改革目標模式的確定和經濟體制轉軌進程的加速,原先在體制外生成的經濟成分,成為區域經濟中市場經濟及其運行機制的內在因素和重要組成部分。
在城鎮數量急劇增長的同時,溫州中心城市建設仍處於逐步恢復與探索階段。1979年溫州著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於1986年獲得省政府批准。此版總體規劃明確指出要立足對外開放,以港口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將溫州建成浙江南部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在空間上,城市主要按組團式的沿江、跨江向下游發展。在城市建設項目上,中心城市主要完成了甌江一橋、溫州機場、溫州港龍灣碼頭2個萬噸級泊位等區域型基礎設施,建成了一系列給排水設施、城市道路以及16個居住小區等。中心城市的規模也由37萬人、11.6km2,逐步發展到70萬人、56km2。
1.2 第二階段:小城鎮穩步發展,中心城市加速建設階段(1992-1999年)
以鄧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標志,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實質化過程,溫州城市建設出現了階段性高潮。由於生產力又一次獲得解放,以家庭工業為特色,專業市場為龍頭的個體、私營和股份合作制企業蓬勃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溫州眾多小城鎮的快速發展壯大。1992年溫州出台了《關於賦予重點工業衛星鎮某些縣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的決定》,根據「中心突破,兩翼拓展,三沿並進」的戰略布局,先後確定龍港、柳市兩鎮為溫州市城鄉一體化試驗區。1994年市政府又下發了《關於加強新鎮建設的決定》,出台了深化小城鎮經濟體制改革、鼓勵強鎮發展的政策措施。1995年8月,國家11個部委又將龍港確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這一階段,各地小城鎮在完善基礎以及生活文化設施建設的同時,也相繼建立了工業小區和商貿市場,總體而言,小城鎮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相對市域城鎮化,溫州中心城市的發展更加迅速。這一階段溫州加大了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方面的控制管理。如為了科學控引火熱化的房地產開發,溫州市1993年首創了三層次控制規劃法①,並通過社會實踐不斷完善。1996年根據實際發展需要,溫州繼續推出開發性規劃圖,內容包括層次設計、開發實施步驟等。凡是沒有開發性規劃圖的地塊,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允許開發。同時,這一階段編制的《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93-2010)》也第一次把舊城改建與新區建設有機結合,以舊城改建為依託,積極帶動新區建設。由於積極引入民間和市場力量,溫州城市建設加速發展,至1999年溫州中心城市建成區達到120多km2(含永強地區),為1992年的近4倍。
這一階段溫州中心城市較為突出的城市建設行動集中在舊城改建、新區建設、園區建設以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了更有效的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繼第一階段人民路改造試點獲得成功,溫州加大了對12條路段的改建力度。根據「自我消化、自求平衡」的雙自政策,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級差地租的優勢,通過提高容積率和降低建築密度,高層建築被廣泛採用於道路拆遷安置。改建後溫州舊城基本形成以人民路為中心輻射全城的繁華商業區。自1993年成立了專門的新區建設管理管委會,新區建設得到快速推進,累計至1999年底建設房地產項目46個,道路項目8個,公建配套項目12個。園區建設是溫州發展「二次創業」②的重要內容,先後建設了經濟技術開發區、扶貧開發區、農業示範區等。重大設施方面主要是建設「828」工程,即用20世紀最後8年時間建成28項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如金溫鐵路、東海油田溫州後方基地、溫州市東向水廠擴建、珊溪水利樞紐工程等等都在這一工程計劃中得到實施建設。
不同於其他城市,溫州這一階段住房建設較為典型。溫州自1993年開始實施住房改革,率先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住房新體制,1997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房改先進城市」稱號。溫州舊城房屋拆遷安置較為順利,老百姓積極響應原地實物補償的運作方式,客觀上加速了舊城改建的速度。針對集資聯建不可避免的弊端,1993年出台了《溫州市福利房、微利房、商品房建設管理辦法》,以滿足不同階層的市民住房需求。微利房即溫州的安居工程,如南浦、黃龍住宅區,政府規定其利潤不得超過5%,實質上這也屬商品房的一種,但政府在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方面給予了一定減免。除微利房,這一階段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大影響力的商品房住宅區主要是上陡們住宅區和下呂浦住宅區。至1997年,溫州先後建成了18個具有較大規模的住宅區,已有20多萬戶城市居民住上了設施現代化的新居。
1.3 第三階段:城鎮化增長方式轉型階段(2000年至今)
1998年浙江省已率先作出了實施城鎮化戰略的重大決策。新世紀是浙江省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的開局之年,溫州市積極響應省委號召,加大了城鎮化推進力度,制定了兩個影響深遠的綱要文件——《城市化進程綱要》、《溫州城鎮體系大綱》,核心是構築以大城市為中心、中等城市為副中心、小城市為骨幹、一般建制鎮為基礎的基本現代化的城鎮體系和城市格局,這為城鎮化的新世紀發展繪制了藍圖。繼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戰略」,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會議明確各城市走新型城市化的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強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鄉互促共進,這為溫州城鎮化建設指明了新的科學發展方向。
2000年以來,溫州城鎮化保持持續健康增長、城鎮化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水平以年均1.26個百分點的速度顯著提升。城鎮化數值變化一方面來自2001年的行政區劃調整,周邊鄉鎮向中心城區合並,調整後溫州市區面積從1082km2擴大到1187.9kmkm2,人口從121萬增加到129萬;另一方面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快速的經濟發展促使溫州城市新區建設顯現活力,房地產市場不斷成熟。房價的快速上揚引發房地產投資熱,城市、中心鎮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居住人口購房定居。
這一階段溫州城市建設框架全面拉開,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引導溫州構築背依大羅山、吹台山、面向東海的大都市框架,指引中心城市由「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發展。到2008年溫州城市建成區面積已經達到170.3km2,初步形成多中心格局。除了繼續推進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安心公寓等住房建設,2000年以來溫州先後啟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濱海園區、輕工產業園區以及民營經濟科技產業基地等工業園區建設。大型公建項目、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是這一階段的重點,通過實施「百項千億工程」,如深水港、甬台溫、金麗溫高速公路、甬台溫鐵路、溫州電廠等一系列工程已經完工或取得突破性進展;圍繞行政中心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圖書檔案館、博物館、大劇院等大型公建相繼建成;進城口及「三沿」環境整治明顯改善了城市環境,「百巷萬戶惠民工程」極大改善了舊城環境。目前溫州正在著力對溫瑞塘河水系及濕地公園進行系統整治。事實上有序的城市建設得益於系統的規劃引導。通過構建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總綱,以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的規劃編制體系,溫州目前控規覆蓋率已達到85%。
2 溫州城鎮化發展經驗
2.1 市場機制的靈活應用
溫州走在市場化改革的前沿,民營經濟和專業市場是溫州城鎮建設發展的內在動力。建立在市場機制基礎上的溫州民營經濟,由於不依附於行政或合作性經濟組織,易於突破鄉村地域限制,生產要素通過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較高程度滿足了農村城鎮化的內在要求。這也是改革初期溫州一批小城鎮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城鎮建設經驗上,溫州良好運用了市場機制解決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政府積極施行了「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宏觀調控手段,通過基礎設施有償使用、公用事業合理計價,有效引導民間資金以經營性開發模式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建設上發揮作用。據相關數據統計,改革開放前20年,溫州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資金已達100多億元,其中70%以上來源於農民集資,20%來源於集體,國家投入不到10%。
2.2 依靠綜合改革促進小城鎮現代化
溫州積極開展各項小城鎮綜合改革,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投資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城鎮管理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如改革成效顯著的農民城蒼南縣龍港鎮,從市級及縣級層面分別賦予其人事、計劃、財政、工業、城建、戶籍、教育等7項縣級管理許可權,龍港鎮結合實際發展需要,整合建立了計劃與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招商、財政和城鄉建設管理6 個局。通過這些體制改革,龍港鎮完善了鎮政府的功能,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2.3 充分發揮經濟強鎮的輻射帶動作用
縣域經濟是激發溫州地區發展的最重要來源,而縣域經濟的發展,又是依靠一批綜合實力強、發展速度快的強鎮。經濟強鎮的形成與發展是溫州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大亮點,經濟強鎮構成了區域經濟的「增長極」。這些強鎮經濟實力強,發展速度遠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而在地理位置和交通運輸方面,往往也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如市域評選出的30個強鎮,主要集中在「三沿」即沿海、沿江、沿路地帶。隨著經濟強鎮的產業轉型升級、規模擴大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和集聚能力的進一步加強,一批現代化的小城市、中等城市將從中孕育。
2.4 發揮城市規劃對城鎮發展的有效引導
溫州城鎮化健康發展得益於對城鄉規劃的重視,通過不斷創新,大膽探索,建立並不斷完善城鄉規劃體系。1988年溫州編制的舊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我國最早進行的控制性規劃方面的實踐探索。為了更好地控制城市土地的有效、有序開發,溫州隨後首創了三層次的控制性辦法,嚴格把控城市開發。這種做法曾作為典型一度在全國范圍推廣。
進入21世紀以來,溫州加強了對城市規劃編制、實施監控、法規與技術標准體系的完善。目前基本建立了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總綱,以控規為核心,以專項規劃、分區規劃銜接總體規劃和控規,以規劃研究為導向和補充,以行動規劃銜接規劃實施,以信息平台為保證的規劃編制體系,適應城市規劃作為公共政策的發展要求。
2.5 以基礎設施作為城鎮化發展的保障
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溫州通過道路交通、市政園林、公共設施、景觀環境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中心城市的現代化。市域除泰順縣外的1小時交通圈以及中心城區多層次、多類型交通網路,為溫州城鎮化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撐;「理山、治水、建綠」以及公共設施等工程,被作為民生及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著眼點;市政基礎設施則被作為城鎮化的最基本保障。
3 溫州城鎮化發展的不足
3.1 未能逾越城鎮化發展初期的「低、小、散」困境
溫州工業化進程主要表現為家庭工業的迅猛發展,城鎮化進程主要表現為小城鎮的興起與迅速擴張。有著強烈自下而上需求的自發式特點,由於檔次低、規模小、布局散,形成了「村村像城鎮,鎮鎮像農村」的現象。據2003年統計,溫州市建制鎮為130個,人口為580萬人,非農業人口為130.9 萬人,平均城鎮人口為4.46萬人,平均非農人口約1萬人。經濟學家認為建制鎮最起碼的效益門檻人口在3萬~5 萬人。因此規模過小,造成了城鎮綜合實力的不足,也難以進行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
3.2 城鎮化水平總體上滯後於工業化發展
溫州工業發展主要以農村工業化為主體,而城鎮化依靠了小城鎮和廣大農村作為載體,因此工業化沒有像多數國家和地區那樣帶來人口和產業的大規模集中,其結果造成城鎮化進程明顯滯後於工業化的發展。根據有關部門測算,與國際同等工業化水平國家相比,溫州城鎮化水平大約滯後了15~20個百分點。首先城鎮化與工業化增長存在較大差異,1999-2007年溫州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約14%,而城鎮化水平年均僅遞增1.5%;其次土地政策與用地機制難以走城鎮化用地發展要求。產業層次低也制約了產業優化與升級,導致工業發展進程放緩,而「三產」水平不高也是導致城鎮化速度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4.溫州城鎮化發展展望
總體上,溫州的城鎮化經歷了體制上的大轉換、產業上的大調整、社會上的大進步和素質上的大提高,目前正朝著「新型」健康道路邁進。在這個強調集約、和諧和統籌發展的環境下,溫州一方面要促進城鎮傳統產業向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相結合的組織模式升級,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實施都市區規劃,以都市化提升城鎮化,通過構建溫州大都市區來拓展中心城市發展空間,實現各級城鎮功能互補、功能提升。
市域范圍要積極落實縣市域總體規劃要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重點扶持中心鎮建設,有效發揮其在城鄉節點中的作用。在有條件的區域如甌江流域、溫州北部、飛雲江流域、鰲江流域重點培育若干小城市,構築能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增長極。與此同時,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更要發揮中心城市的主導和帶動作用,進一步通過強化交通樞紐功能、加快產業布局調整、培育現代服務業以及提升中心城市檔次和品味,強化和穩固溫州的區域中心地位和作用。
注釋(Notes)
① 三層次控制規劃法,就是制訂「城市土地出讓規劃和土地分布圖」、「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則」、「出讓規劃設計詳圖」等3個層次的控制規劃。城市土地出讓規劃和地塊分布圖,即土地出讓投放量控制圖,主要是根據城市近期發展規劃確定優先建設地段的位置和投放數量的控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則主要指開發性的控制圖則,舊城改造控制性詳細規劃與上一個層次的規劃圖則,經編制開發性詳細規劃方案和經濟測算,並經多次調整反復後確定,具有指令性的作用。出讓規劃設計詳圖,即修建性規劃的條件控制圖,根據上一個層次圖則的有關控制要求,提出單體設計與修建性詳規設計的依據,也是申領《建設工程規劃建築許可證》的依據。
② 1993年溫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積極開展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的「二次創業」。二次創業是指「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途徑,以抓改革、抓管理、抓科技為動力,以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和加強基礎設施為重點,實施科教興市、質量興市、依法治市、文明建市,力爭到本世紀末實現第二次飛躍」。這是繼1978年溫州施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建設為代表的首次思想解放後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這次思想解放,帶來了溫州市場經濟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