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市建委下屬單位有哪些
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處室:
(一)辦公室
(二)城鄉建設與發展研究室
(三)政策法規處
(四)綜合計劃處(審計處)
(五)工程概算審查管理處
(六)城市建設處
(七)環境建設處
(八)村鎮建設處
(九)公用事業處
(十)建築節能與科研設計處(抗震辦)
(十一)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處
(十二)建築市場監管處(建築業發展處)
(十三)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
(十四)房地產開發管理處
(十五)房改與住房保障處
(十六)產權市場監管處
(十七)徵收拆遷管理處
(十八)房屋和物業管理處
(十九)財務處
(二十)組織人事處
(二十一)宣傳教育處(團工委)
市落實私房政策辦公室。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處。
『貳』 房產局屬於什麼單位下屬單位
一般來講,大多數市(縣)的房管局是一級局,屬政府直屬機構,由市(縣)政府管理。個別地方的房管局屬二級局,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管理。
以南京市為例:
南京市政府直屬工作部門: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公安局 南京市民政局
南京市司法局 南京市財政局 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南京市國土資源局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 南京市審計局 南京市統計局
南京市物價局 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南京市金融發展辦公室
南京市規劃局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 南京市農業委員會 南京市水務局 南京市商務局
南京市旅遊委員會 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南京市體育局 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南京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南京市政府僑務辦公室
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 南京市政府法制辦公室 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南京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2)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擴展閱讀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直屬事業單位:
1、南京市房地產市場交易管理中心(南京市租賃管理辦公室)
2、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
3、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處(南京市房屋安全鑒定處)
4、南京市白蟻防治管理處(南京市白蟻防治研究所)
5、南京市物業管理辦公室
6、南京市公房管理中心
7、南京市房產行政執法支隊
『叄』 南京市房產局網站是什麼
網上搜
『肆』 投訴南京房產局工作人員電話多少!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投訴咨詢電話:025-84725420,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可接通。
『伍』 從南京南坐地鐵到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襲3號線 → 地鐵2號線,全程約11.5公里
1、從南京南站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8站, 到達大行宮站
2、步行約220米,換乘地鐵2號線
3、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2站, 到達上海路站
4、步行約740米,到達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
『陸』 2020年南京購房政策是怎樣的
2020年南京購房政策:
1、本市戶籍限購范圍:南京主城區(不含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限專購數量:本屬市戶籍家庭最多可購買2套,名下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不得新購;本市戶籍單身(含喪偶或離異)最多可購買1套,名下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不得新購。
2、非本市戶籍限購范圍:全市范圍內限購數量:限購1套,名下已有住房的,不得新購。購房要求:1、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南京累計繳納2年及以上社保或個人所得稅,不得補繳。2、或者有中高級職稱或碩士學歷以上。
此外,根據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出台的《2020年南京市人才購買商品住房辦法(試行)》。2020年1月1日開始,南京全市商品住房均對人才優先供應。每個商品住房項目每批次優先供應人才的房源為上市銷售量的20%—30%。
每名人才家庭只能享受1次購房服務且僅限購買1套住房,所購住房5年內不得轉讓。
『柒』 區房產局和區住房保障局有什麼區別是一個部門嗎
房產局是管理普通商品房和私人房產的,而住房保障局是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的部門。在有的城市是一個單位的兩個部門,但有的城市則是完完全全的兩個單位。
『捌』 房產局網上怎麼查詢商品房備案號
從2006年開始,所有買賣合同統一網上簽訂,網簽之前一般先進行草簽回,確定合同內容無誤,並答且沒有異議之後,再進行網上簽約。商品房網上簽訂後,開發商進行合同備案,經相關部門審核後取得備案號,列印出合同文本,買賣雙方簽字蓋章,各持應拿的份數。合同簽約完畢後,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核會返回一個06開始的9位數備案號,說明合同已經備案成功。可登陸當地房地產市場信息網,鍵入相關信息查詢合同登記備案情況。可在向開發商征詢經辦合同登記備案房產局後,親自前往該處了合同登記備案情況。如果您在網上查詢不到購房合同登記備案號,可能有兩個原因:可能是網上信息更新不及時,那麼只要延後幾天再查詢即可。可能是將合同編號當做合同登記備案號,不小心輸錯了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