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央提出脫貧攻堅到2020年要實現的兩個確保目標是什麼
中央提出脫貧攻堅到2020年要實現的兩個確保目標分別是: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版保貧困縣全部權脫貧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綳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
(1)脫貧攻堅住房保障的目標擴展閱讀
脫貧攻堅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隨著中國減貧脫貧事業的發展,我們對於貧困和脫貧攻堅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和豐富。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邁向全面小康的重要關口,認識和把握新時代脫貧攻堅深刻內涵,對於我們以決戰決勝的意志和行動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② 2016年脫貧攻堅的工作目標是什麼,脫貧攻堅戰最新熱點解讀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創了扶貧開發事業新局面。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全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把「扶貧攻堅」改成「脫貧攻堅」,明確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後,脫貧攻堅更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我們必須拿出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強調:「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這是做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方法論,也是我們眾志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遵循。「慮於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是要找准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一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二要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加快形成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三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做到對症下葯、精準滴灌、靶向治療。精準扶貧是為了精準脫貧,必須設定時間表,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據統計,2011年至2014年,每年農村脫貧人口分別為4329萬、2339萬、1650萬、1232萬。由此推算,如果通過採取過硬、管用的舉措,今後每年減貧1000萬人的任務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在關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已經傳遞出堅定信心:「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與此同時,還必須充分調動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一是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引導他們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二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脫貧攻堅,加快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這塊最大短板,對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更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要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察問責。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廣東是全國經濟第一大省,但同全國一樣,也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廣東省委、省政府明確,這是「十三五」期間必須補齊的三塊短板之一。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黨委和政府,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關於精準脫貧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堅決打贏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帶領全體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③ 我國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我國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
到2020年,穩定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專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屬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稱「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④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要確保什麼樣的目標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⑤ 2020年脫貧攻堅的目標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
首先扶貧先扶智,有智慧有志氣的人。要有計劃的扶。有產業的脫貧
⑥ 2018年脫貧人口的脫貧攻堅目標是什麼
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表示未來三年約3000萬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
⑦ 請闡述135脫貧攻堅的總目標是什麼,2016年精準扶貧的工作
135脫貧攻堅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7)脫貧攻堅住房保障的目標擴展閱讀:
1、涵蓋整個創新鏈條
「在過去的科技規劃中,很少提到科技金融方面的內容。這次規劃不但提到了科技金融,還談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談到如何支持發展各類風投、中介機構和服務機構,特別重視在新的情況下發展新經濟。」許倞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部部長呂薇說:「以前叫科技規劃,這次叫科技創新規劃,這一變化突出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科技與創新的結合。《規劃》的一大亮點就是從整個創新鏈條出發,涵蓋從研究開發一直到產業化的全過程。」
2、構築國家先發優勢
《規劃》提出構築國家先發優勢,面向2030年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重點開發移動互聯、量子信息、人工智慧等技術,推動增材製造、智能機器人[-0.93%資金研報]、無人駕駛汽車等技術的發展。
同時,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加強自由探索與學科體系建設,強化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
「在整個國際科技競爭中,我國在有些領域已經走到了前列,怎樣才能走得更快更好呢?針對新形勢,《規劃》更加註重科技創新的前沿性、引領性。」
許倞說,如果說制定實施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時更多處於一種趕超追蹤局面的話,《規劃》則面向以我國科技發展步入領跑、並跑、跟跑並行的新階段,更注重構築先發優勢,更加註重顛覆性技術對產業變革的影響。
3、注重「區域」和「文化」
《規劃》提出打造區域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高新區創新發展;建設帶動性強的創新型省市和區域創新中心,依託北京、上海、安徽等大科學裝置集中的地區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
在京津冀、上海、安徽、廣東、四川和沈陽、武漢、西安等區域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規劃》突出了區域創新。」呂薇說,我國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在創新發展階段、創新要素布局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必須要因地制宜地營造創新發展環境,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創新也在全球化。
其中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創新要素在全球流動。哪裡環境好,創新要素就流向哪裡。所以各地都在努力營造創新環境,來吸引國內外的創新要素。」呂薇說。
⑧ 中央提出到哪一年基本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中央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8)脫貧攻堅住房保障的目標擴展閱讀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新時代脫貧攻堅展現了我國貧困治理體系的巨大價值:以實施綜合性扶貧策略回應發展中國家扶貧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發揮政府在減貧中的主導作用以回應全球依靠經濟增長帶動減貧弱化的普遍趨勢。
我國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並經過大規模實踐檢驗的自上而下、分級負責、逐級分解與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評議相結合的精準識別機制,為有效解決貧困瞄準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了科學方法。
脫貧攻堅不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而且成為全球反貧困事業的亮麗風景。
⑨ 到2020年底,安徽省脫貧攻堅目標一定會實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實現脫貪復攻堅們目制標就是按要求把貧困人口控制在0.2%以內,也就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既是走向共同富裕的表現,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要求,更是解決新時代會主更矛盾的具體體現。其最核心是「吃不愁,穿不愁,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教育有保障」。
⑩ 從國情的角度,我國制定脫貧攻堅目標的依據是什麼
我們的國情來說,我們之所以制定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因為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