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出台政策加強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質量管理
從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四川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質量管理的通知》,以加強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質量管理。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設。從總體看,目前大多數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工程質量良好,但也有少數工程存在建設質量標准不高、過程式控制制不嚴、監管力量不足等問題。通知主要從加強規劃建設管理、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質量過程管控、進一步構建長效機制等方面做出了詳細闡述。
針對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設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全、公共服務設施不匹配不同步和建設過程中質量問題頻發的情況,通知明確了自然資源部門、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規劃選址、規劃方案審查以及具體建設環節的監管責任。
針對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設存在的諸如屋面牆面滲水,砌體混合砂漿抹灰面層空鼓、開裂,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等質量通病問題,通知明確各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落實主體責任,並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針對質量通病問題提出了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加強工序質量控制、加強重要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加強竣工驗收監督等管用措施,把握住管控質量通病的重點環節,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設水平。
在構建長效機制方面,通知要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監管環節、監管內容、監管方式上提出加強監督檢查的重點;要求完善投訴處理制度,拓寬民情反映渠道,健全輿論監督機制並建立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質量信用檔案和不良記錄公示制度;要求建立回訪保修機制,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回訪保修工作情況監督檢查。通知提出,要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企業或其他機構參與保障性住房入住、退出和維修養護等管理服務,並指導業主用好用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2. 四川省改善性住房人均最低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改善型住房認定條件
原登記房屋人均住房面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的
原登記住房因地震造成房屋垮塌或受損有安全隱患的
原登記住房屬於危舊房屋且已納入拆遷改造計劃的
購買符合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條件的二套房,購房者可以享受到最低貸款利率7折,最低首付款比例2成的優惠。對於改善型住房的認定,一直都是老百姓所關心的焦點,而對於它的認定更是要因地制宜,那麼,在我市究竟符合什麼條件才算是改善型住房呢?市房管局正式下發了《關於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認定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相關負責人對於改善型住房的認定「門檻」進行了解釋,住房面積、地震致使房屋隱患以及是否屬危舊房屋並納入拆遷改造計劃,成為認定標準的三個要素。
「改善型」住房標准條件三選一
針對我市12月2日出台的這一新政,業內人士指出,成都購房剛性需求依然旺盛。而包括首付兩成、貸款利率下限擴大等優惠政策將刺激市民的申購慾望。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四川省人民**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范圍由各市(州)認定公布 」,和《成都市人民**關於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關於「居民購買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由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規定,為支持居民改善居住條件,我們結合成都的實際情況,對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標准進行了認定。
而關於如何認定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范圍,昨日,成都市房管局就此進行解讀,只要符合三個條件之一,都可以認定為改善型普通自住房。
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審定購買改善型普通住房的條件主要有三條:原登記房屋人均住房面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的;原登記住房因地震造成房屋垮塌或受損有安全隱患的;原登記住房屬於危舊房屋且已納入拆遷改造計劃的。「購房人所購房屋為普通自住房且符合上述任一條件的,都屬於購買改善型普通自住房,並享受到相關的信貸優惠政策。」負責人如是說道。
是否符合「改善型」產權監理處認定
購買的房屋到底符不符合這三個條件之一?怎樣來認定呢?面對這樣的問題,相關負責人昨日也進行了明確的解釋。「中心城區改善型住房的認定,由成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統一認定!」據了解,凡是在我市五城區(含高新區)范圍內購買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購房人,需要改善型購房證明的,可向市房屋產權監理處提出申請,市房屋產權監理處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認定並出具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購房證明。
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比如現在的一家三口人,住房面積為75平方米,那麼這個三口之家的人均住房面積只為25平方米,低於去年我市中心城區人均住房面積為27平方米左右的標准。「因此,他們如果再購房屋,就屬於改善型住房,我們在審核之後就會出具一個改善型購房的證明!」相關負責人稱。
「我們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為廣大購房者辦理申請手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方便購房者辦理改善型住房的認定手續,目前,成都政務服務房產分中心專門在二樓開辟了窗口,為購房者免費辦理。
「改善型」申請材料按情況分類提供
原住房面積有多大?現在擬購房屋的情況如何?這些都將成為購房者在提出申請時的必要證明材料。昨日,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也對購房人在申請辦理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購房證明時需要提供的材料進行了說明。據悉,除了要寫明原住房和擬購住房情況的書面申請外,還要按照三種不同的改善型住房的認定標准,分類提供材料。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是原登記住房人均住房面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這一情況的,其原房在五城區以外的,提交房屋所在地縣級以上房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材料;原房在五城區范圍內的,由成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根據登記住房面積、家庭人口等情況直接認定。
符合原登記住房因地震造成房屋垮塌的,需提交原房屋所在地縣級以上房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材料,如果原登記住房因地震造成受損有安全隱患的,則需提交房屋建築安全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如果是符合原登記住房屬於危舊房屋且已納入拆遷改造計劃的這類情況,原房在五城區以外的,購房者需提交房屋所在地縣級以上房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材料;如果原房在五城區范圍內的,那麼由成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根據拆遷改造計劃直接認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