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先租後買」能解決樓市什麼問題
北京月1日購租並舉與規范住房租賃銷售等舉措一並,被業內視為維持中國樓市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經過一年多探索,購租並舉已衍生出購租同權、新增租賃性質用地、多元租賃主體等諸多操作實踐,未來購租並舉還有哪些可能?能否化解樓市頑疾?又將給承租人、購房人帶來怎樣體驗?
強化租賃市場,並不意味著住房銷售市場將被弱化,反給房屋買賣帶來更多可能。
在倪鵬飛看來,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產權結構單一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多元產權及保護機制。「應建立個人、家庭、法人、公有和共有等『多元所有』的產權制度,形成對應收入與偏好的產權匹配機制。」
其中,共有產權住房等已被多地提進日程。今年4月,住建部、國土部明確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和其它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熱點城市,要增加公租房、共有產權房供應。
數月後,北京宣布擬探索共有產權住房模式;廣東也在《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推動建立涵蓋共有產權住房、限價商品房等方面的住房保障體系。而上海早在2010年就開始試點共有產權房,並連續5次放寬准入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