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房地產新政策的問題!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為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09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12月1日發布第55期《經濟預測分析》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區域房價下跌明顯,一旦房價跌幅超過20%至30%,銀行持有的房地產抵押價值不斷降低,來自開發商和購房者的呆壞賬比例就會迅速上升,銀行體系將承受巨大壓力,房地產風險將最終轉變為金融風險。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200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1、改善供給結構,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針對90平方米以下戶型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較低(2008年1-8月該比重為27.6%)、中低價位和中小戶型住房供應不足的情況,推動各地政府從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等方面入手,確保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住房的投資規模,改善住房供應結構,確保「90/70」政策目標的實現。
針對經濟適用房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偏低,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的情況,推動地方政府通過調控項目立項和土地供應,安排經濟適用房開發項目,可以考慮在商品房開發過程中規定一定比例的經濟適用房開發規模。為了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積極性,建議調整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標准,將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中,促使地方政府落實經濟適用房和普通住房的建設計劃。
2、加大對自住性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
住房消費是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中最大的熱點,也是構成本輪經濟景氣周期的最重要的源頭性需求。保護好居民住房消費熱點是擴大消費需求、延長經濟景氣周期的關鍵。因此,房地產市場調控在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支持居民自住的購房需求。
3、完善房地產信貸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針對部分房地產熱點城市住房不良貸款逐漸浮出水面、房貸違約率上升的苗頭,為有效規避風險,信貸部門應加強房貸資格審批和監管,控制房貸風險,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為了解決虛開收入證明的問題,金融機構可與稅務部門聯合,通過個人繳納的所得稅予以證明。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金融機構在防範風險的同時,對符合國家調控方向和市場需求的項目應大力支持,鼓勵自住性需求的實現。
4、加快房地產融資模式多元化發展步伐
為了解決房地產企業融資過於依賴銀行的局面,必須加快推進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社會化。一是通過增加和擴大項目融資渠道和方式,包括上市、股權、私募、信託等,弱化房地產項目對銀行的融資依賴,提高房地產企業的自我資金生成和發展能力。二是引進信用公司、基金、投行、房地產經營公司等戰略合作夥伴,提升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能力和管理能力。
5、建立科學的住房消費模式,提倡「租、購」並舉
在現行制度下,房屋所有權與戶口和子女就學密切聯系,在無形中限制了租賃市場的發展。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房地產存量資源,促進租售互補,除了正確引導居民的住房消費觀念外,還必須完善房屋租賃的配套措施,解決包括戶籍管理、教育體制、社會保障在內的相關問題,擺脫傳統體制對租賃市場發展的禁錮與阻礙,解除居民租房的後顧之憂。
『貳』 09年房地產有哪些新政
0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
(發布時間:2008-12-01 14:25 來源:國家信息中心 )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為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09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12月1日發布第55期《經濟預測分析》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區域房價下跌明顯,一旦房價跌幅超過20%至30%,銀行持有的房地產抵押價值不斷降低,來自開發商和購房者的呆壞賬比例就會迅速上升,銀行體系將承受巨大壓力,房地產風險將最終轉變為金融風險。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度調整,200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應堅持以「穩」為主,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房價下降幅度過大,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1、改善供給結構,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針對90平方米以下戶型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較低(2008年1-8月該比重為27.6%)、中低價位和中小戶型住房供應不足的情況,推動各地政府從規劃審批、土地供應等方面入手,確保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住房的投資規模,改善住房供應結構,確保「90/70」政策目標的實現。
針對經濟適用房投資完成額佔住宅投資額比重偏低,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的情況,推動地方政府通過調控項目立項和土地供應,安排經濟適用房開發項目,可以考慮在商品房開發過程中規定一定比例的經濟適用房開發規模。為了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積極性,建議調整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標准,將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中,促使地方政府落實經濟適用房和普通住房的建設計劃。
2、加大對自住性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
住房消費是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中最大的熱點,也是構成本輪經濟景氣周期的最重要的源頭性需求。保護好居民住房消費熱點是擴大消費需求、延長經濟景氣周期的關鍵。因此,房地產市場調控在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支持居民自住的購房需求。
3、完善房地產信貸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針對部分房地產熱點城市住房不良貸款逐漸浮出水面、房貸違約率上升的苗頭,為有效規避風險,信貸部門應加強房貸資格審批和監管,控制房貸風險,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為了解決虛開收入證明的問題,金融機構可與稅務部門聯合,通過個人繳納的所得稅予以證明。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金融機構在防範風險的同時,對符合國家調控方向和市場需求的項目應大力支持,鼓勵自住性需求的實現。
4、加快房地產融資模式多元化發展步伐
為了解決房地產企業融資過於依賴銀行的局面,必須加快推進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和社會化。一是通過增加和擴大項目融資渠道和方式,包括上市、股權、私募、信託等,弱化房地產項目對銀行的融資依賴,提高房地產企業的自我資金生成和發展能力。二是引進信用公司、基金、投行、房地產經營公司等戰略合作夥伴,提升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能力和管理能力。
5、建立科學的住房消費模式,提倡「租、購」並舉
在現行制度下,房屋所有權與戶口和子女就學密切聯系,在無形中限制了租賃市場的發展。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房地產存量資源,促進租售互補,除了正確引導居民的住房消費觀念外,還必須完善房屋租賃的配套措施,解決包括戶籍管理、教育體制、社會保障在內的相關問題,擺脫傳統體制對租賃市場發展的禁錮與阻礙,解除居民租房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