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斷了2個月需要補交嗎若需要,如何補交
社保斷了不補交可以,但是會影響享受社保待遇,養老保險可以累計,其他保險需要重新累計繳費年限,最好補繳。
社保補繳方法:
1、通過單位繳納
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可以通過單位繳納社會保險,但正常情況下,一般單位只能做2個月的補交,如果需要更長時間只好通過一些代理機構來操作。
2、個人補繳
對於本地人來說,是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辦理的,可以交城鎮職工社保,也可以交城鎮居民社保。
3、中介代繳
選擇一個合適的社保代理機構代為繳納,是最直接最省心的補救辦法,但繳納的數額會搞,我們需要支付的費用不僅有社保必須的費用,還有社保代理機構的服務費。
4、後續補繳
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年限都是可以累計的,如果斷繳了只要後面補繳夠年限就可以。所以我們也可以選擇在今後的某個時間補繳,小編建議最好在退休前補交滿15年。
社保補繳條件:
1、由於用人單位原因應繳未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
2、集體企業職工,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後,現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的。
社保補交材料:
因工作變動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需提交以下材料:
1、《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2、《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
3、《個人帳戶手冊》
三個月內接續醫保關系的,可隨時辦理並提交以下材料:
1、《參保憑證》第一聯
2、《信息表》第一聯
3、《申請表》
4、《石家莊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單位繳費申報表》
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員信息表》
6、現金繳款單和U盤。
(1)保障性住房好處擴展閱讀:
社保斷繳的影響:
首先影響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養老保險沒有達到繳費年限,那麼退休之後將無法領取養老金,而醫療保險一點斷交,那麼將無法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此時社保卡會有2到3個月的恢復期,在這2到3個月只能進行手工報銷,是不能進行社保卡自動報銷的。
並且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都是要求滿足一定累計年限才會在退休之後享受免繳的待遇,一般醫保是25年左右,具體情況看您本地的規定,養老保險是15年,如果沒有達到這兩個累計繳費的年限,那要麼退休之後得繼續繳費。
要麼一次性補繳,一次性補繳將是好大一筆費用。這還算是能有保障的,更有甚者,如果累計繳費年限不滿,退休之後醫保無法報銷,養老保險只能退還個人賬戶中的錢,就沒有保障了。
況且,現在很多一二線城市落戶、買房、拍牌都要求有一定的連續社保繳納年限,如果你斷繳了,連續繳費年限可能就要清零重新計算了,將影響你的買房、買車等資格。
B. 在分配,購買住房中侵犯國家,集體利益,情節嚴重的,給予什麼處分
黨紀處分條例第一百條規定,在分配、購買住房中侵犯國家、集體利益,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對於違反國家住房分配、購買有關規定的行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要嚴格依規依紀處理。
(2)保障性住房好處擴展閱讀
「在分配、購買住房中侵犯國家、集體利益」,主要是指黨員違反國家住房分配、購買有關規定,借房改之機多佔住房、重復享受福利分房政策多買房改房、違反規定買賣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侵犯國家、集體利益,依照相關規定應當受到追究的行為。
近年來,一些領導幹部違規多佔住房,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這里的「多佔住房」主要是指一戶家庭違反規定佔有兩處及兩處以上福利性質住房或者住房面積超過規定標准。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利用不同地方、不同層級房改時間不一,打時間差,弄虛作假,獲取多處住房;利用工作調動或職務提拔之機,隱瞞房改房,獲取新單位的住房;採取假離婚等手段取得分房資格,多得住房;其他鑽政策空子撈取住房的行為。
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是黨和政府為解決困難人群的住房問題而出台的帶有福利性質的惠民措施,但一些領導幹部弄虛作假,導致不符合條件卻享受這些優惠政策的違規現象出現。
如重慶市大足區紀委針對基層黨員幹部利用職權優親厚友問題開展調研時就發現,在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有91戶通過虛報家庭收入、住房等資料違規享受廉租房實物配租待遇,其中,申請人或其配偶另外擁有房產的佔到了48戶。
參考資料來源: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解讀︱「在分配、購買住房中侵犯國家、集體利益」如何認定和處理
C. 甘肅省,白銀市,保障性住房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好處
陽光分配保公平
近日,記者又來到銀西小區,這里的建設如火如荼,工期正在加緊進行。記者在工地上遇到了正在仰頭看樓房的王建華老人,他高興地告訴記者,自己以後就要搬來這里了,「要不是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惠民工程,我們這些困難家庭哪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看得出,老人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憧憬。至2012年底,全市共分配入住41120套,分配入住率87.38%,通過保障性住房解決城鎮住房困難家庭39690戶、118191人。
如何讓更多的像王建華這樣的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工作帶來的實惠,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的惠民實事帶來的溫暖和關懷,我市一直在不斷努力。銀西小區保障性住房項目規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3702套、31.14萬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774套、3.87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812套、16.62萬平方米;
公共租賃住房360套、2.09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756套、8.55萬平方米。截至6月下旬,18棟多層已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室內外安裝粉刷,19棟高層正在主體工程施工。小區內擁有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地下車庫等配套服務設施,生活交通都非常便利。建成後的銀西小區將容納3702戶家庭,為了讓真正需要保障房的困難家庭住進去,確保保障房公平分配,我市始終堅持「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開過程」的原則,科學確定保障范圍,加強准入審核管理,合理制定審核流程,嚴格落實「三級審核兩級公示」和紀檢監察部門、公證處全程監督制度,實行陽光分配。加強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和分配入住過程動態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家庭及時退出管理程序,切實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安居樂業是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
相信在政府的不斷努力下,這項「幸福工程」將為更多的困難群眾帶來看得見的實惠。(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設置「好評」,謝謝!)
D. 地方政府持有保障性住房有什麼好處
簡介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對中低收入家庭實行分類保障過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應對象、建設標准、銷售價格或租金標准,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是指城市的廉租住房、城市的經濟適用住房,也包括在一些林區、墾區、煤礦職工的棚戶區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 早在2008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要擴大農村危房改造的試點工作,所以我們把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的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解決林區、墾區、煤礦棚戶區的改造問題、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統稱為保障性安居工程。
意義
首先,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於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的安排原則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投向使用效率最高、發展最為需要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說,下大氣力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順時應勢之舉。 其次,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相關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權威測算顯示,今年新增的75億元廉租房建設投資及其所帶動的地方和社會投資,可以拉動鋼材消費量65萬噸,水泥消費量50萬噸。同時,此次國家還安排了17億元中央投資用於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這可以拉動鑄鐵消費量兩萬噸,鋼材消費量10萬噸,水泥消費量30萬噸。 再次,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還為今後擴大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大力推進廉租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和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和條件的有效舉措,都將有利於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擴大消費。
分類
不同情況的低收入家庭,對保障性住房有租賃與買賣的不同。
經濟適用房
經濟適用住房是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以政府指導價出售給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這類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預期的支付能力,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 經濟適用房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經濟性是指住宅價格相對於市場價格比較適中,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適用性是指在住房設計及其建築標准上強調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築標准。 經濟適用住房面積需要嚴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積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廉租房
廉租房是政府或機構擁有,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賃給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對廉租住房沒有產權,是非產權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給城鎮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價瘋漲,經濟適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難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能成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據調查,廉租房戶型設定是以一居室、兩居室為主,建築面積原則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築面積35平方米,兩居室套型建築面積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築面積55平方米。三個項目中的三居都不高於55平方米,名副其實的「袖珍」小戶型。
政策性租賃房
指通過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機構,按照市場租價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可租賃的住房,同時,政府對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應標準的租房補貼。其目的是解決家庭收入高於享受廉租房標准而又無力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這個概念正好被定格在新出爐的「租賃型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房以租代售,可以說是將經濟適用房變成「擴大版的廉租房」。
特點
社會保障性住房是我國城鎮住宅建設中較具特殊性的一種類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政府統一規劃、統籌,提供給特定的人群使用,並且對該類住房的建造標准和銷售價格或租金標准給予限定,起社會保障作用的住房。社會保障性住房制度也就是在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流通等具體實踐中形成的制度。
E. 北京老人能投靠子女落戶嗎怎麼辦理
能,准備好材料向當地派出所或者公安機關戶籍部門申請即可。
老人投靠子女在京入農戶條件和材料:
一、農業戶口:
1、申請人男性年滿65周歲,女性年滿60周歲;
2、申請人外省、市無子女;
3、申請人和被投靠人均為農業戶口;
4、被投靠人戶口進京須滿2年以上。
申請材料如下:
入戶申請書(申請人與被投靠人同時簽名);申請人及被投靠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全戶戶籍查檔情況;全戶人員戶口遷移、注銷等情況;戶口底票;子女情況說明;戶口進京批件。
二、非農業戶口:
(一)無業老人投靠子女在京入非農戶條件:
1、無業老人投靠子女入戶條件:申請人男性超過60周歲,女性超過55周歲(夫妻需同時申請);
2、申請人外省市無子女;被投靠人為本市非農業戶口;
3、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申請材料如下:
入戶申請書;申請人及被投靠人的《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申請人的《(離)退休證》;申請人的《結婚證》;房產證;加蓋單位公章的查檔履歷表;父(母)、子(女)關系的情況說明
(二)離退休老人投靠子女條件:
1、夫妻均達離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離退休手續(幹部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工人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
2、申請人外省市無子女。
3、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申請材料如下:
入戶申請書;申請人及被投靠人的《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申請人的《(離)退休證》;申請人的《結婚證》;父(母)子(女)關系及子女情況說明或申請人和被投靠人單位人事部門蓋章的查檔履歷表;房產證。
(5)保障性住房好處擴展閱讀:
落戶北京的方式:
1、對於應屆畢業生,要拿到北京戶口,可以通過以下4種渠道:
(1)考取國家部委、北京市公務員,或者北京市大學生村官。
(2)進入事業單位,並拿到事業編制。
(3)進入部分有指標的央企、市屬國企工作。
(4)進入部分有指標的民企、外企的工作,不過,此類指標非常少。
2、兩類特殊的學生:
(5)留學歸國人員,單獨實行一套戶口指標審批體系。
(6)在京工作的博士後可不受指標限制落戶北京,由國家人社部辦理集體戶口。
3、社會人員(五種途徑):
(7)親屬投靠。分為夫妻投靠、老人投靠、子女投靠。
(8)符合「千人計劃」、「留學生歸國創業計劃」、招商引資計劃等北京市所規定的「特殊人才」的落戶要求。
(9)積分落戶。需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以上。在此基礎上,按照就業、住房、教育背景等因素進行打分排名,每年選取一定名額落戶。
(10)調干入京。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副處級及以上幹部,或者央企相當於副處級及以上職務。廳局級及以上幹部,以及院士等國家級人才調入北京,直接通過綠色通道,不佔用指標。
(11)中央國家機關及下屬單位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政策。
F. 房產稅真的來了,房價會因此下跌嗎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提到「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撥動了大家敏感的神經。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嗎?房價會因此下跌嗎?房產稅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會有哪些影響?筆者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解讀。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首先需要澄清一下。在現實生活中,討論「房產稅要來了嗎」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房產稅其實一直都存在於你我身邊,只不過根據目前的政策,對於「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的房產稅暫時免於徵收而已。
我國當前的房產稅徵收依據是198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根據《條例》,除了包括「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等若干類免稅房產,其他的房產每年都應該「依照房產余值」的1.2%,或者「依照房產租金收入」的12%計算徵收相關的房產稅。生活中,大家經常逛的綜合性商超,上班出入的寫字樓和車庫,都屬於房產稅的征稅范疇。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的數據,1999年到2019年20年時間里,北京市地方財政中房產稅收入從14.53億元增長到354.43億元,增長超過24倍。
至於為什麼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的房產稅暫不徵收,這與1986年《房產稅暫行條例》立法時的社會和市場狀況有關。一方面,當時改革開放方興未艾,房地產市場和交易並不成熟,大部分城鎮人口還是住在單位分配的房子里,並不擁有產權,向個人住宅徵收房產稅的基礎並不存在;另一方面,當時個人收入水平有限,也不具備徵收個人住宅房產稅的條件。
時過境遷,34年後的今天,我國房地產市場已經今非昔比,日漸成熟。
在法律體系方面,以2007年頒布的《物權法》為首的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司法解釋,為個人住宅確權和保護,交易過程中的定紛止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市場服務方面,除了政府主導的市場監管機關、登記機關外,滲透入社區的各類房地產中介機構、房產價值評估機構、發放房地產貸款的金融機構等為房產交易進行了有效支持。
在市場規模方面,根據央行前不久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
最後,居民不動產登記系統的信息化和全國聯網,也為房產稅的徵集提供了基礎設施方面的保障。
另外,從房產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來看,我國的比例偏低。以北京為例,2019年354億元的房產稅收入,僅佔北京地方財政收入的6%,而相關佔比在美國則超過40%。
綜合以上分析,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成熟度,結合國際上的經驗,目前已經具備了向個人住宅征稅的基本條件,但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何時開征,如何設計征稅政策是一個需要立法者們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房產稅的立法和落地還需要一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