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南的分類商品住宅用地供給管控制度實行了嗎
海南省政-府近日印發文件,明確將實行分類商品住宅用地供給管控制度,加強年度商品住宅用地計劃管理,合理有序配置面向島外居民的商品住宅用地。
此外,意見還要求嚴格按照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確定的用途及容積率開發利用土地,禁止其他用途的土地改變用途用於商品住宅開發。
人多的地方,就有房產。
❷ 誰能為我免費提供一些當年關於海南省房地產的大事件及相關資料
海南省房地產業在全省社會經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城市建設中起到主導作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來來,海南經濟特區的立法創新、政策創新,對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和穩健前進,起到重要作用。
立法創新。
海南省利用地方立法權建立了一個適應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法規體系。在房地產業方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通過《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省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轉讓規定》、《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處置海南經濟特區停緩建工程的決定》、《海南經濟特區城市房地產價格評估管理規定》。海南省政府頒布《海南土地管理辦法》、《海南省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海南省城鎮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規定》、《海南經濟特區住房公積金管理規定》、《海南省停緩建工程處置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制度。
海南省建設廳依法行政,制定《關於加強勘察、規劃設計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海南省國土局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聯營、抵押、登記暫行程序》、《海南省城鎮房屋登記暫行辦法》、《海南省城市綜合開發公司管理規定》、《關於城市建設用地報批程序的暫行規定》等規范性規章制度。
立法的創新對解決房地產業實際工作中急需的法律依據問題和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988年,海南省頒布《海南土地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實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無償、無限期行政劃撥土地,改為有償、有限期使用土地制度,土地使用權可以有償出讓、轉讓和抵押。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明確宣布海南開放土地使用權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使用土地的法律保障。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反響。1992年,國務院審議批准外商投資開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30平方公里土地,是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成片開發區,也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吸收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標志著海南的改革開放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開放的形勢和優惠政策使海內外投資者蜂擁而至,拉開房地產業大發展的序幕。隨著中央給予海南的特殊優惠政策不斷落實,海南大開放大開發大改革的勢頭越來越猛,前景越來越好,房地產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形成設計、施工、開發、經營的龐大的房地產大軍,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發育和形成。
房地產業「海南熱」最高峰時期海南有房地產開發公司4000多家。商品房開發投資額達到80億元以上。全國大多數的房地產公司雲集在海口市和三亞市。房地產業成為國內外投資者矚目的投資熱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急劇增加,開發量成倍增長。
建省前,海南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5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37.2萬平方米。2003—2007年,房地產完成投資額360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共計609.41萬平方米。分別增長240倍、16.4倍。1988年,海南省商品房開發投資額1.49億元,2007年預計達到110億元,增長73.8倍。
產值和利稅隨之大幅度增長。
1990年,房地產業提供的財政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20%以上。2003年—2006年房地產的相關稅收分別占當年稅收總收入的20%、25.3%、27%和34%。2007年上半年達40%。所佔比例的百分點逐年增加,幅度較大。
處置積壓房地產。
1993年—1997年,國家對經濟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業進入調整時期,海南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狠抓兩個根本性轉變,積極促進經濟回升」,積極消除房地產熱給經濟帶來的後遺症。199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海南被列為全國處置積壓房地產的試點地區。海南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省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加快積壓房地產產權確認工作的決定》、《海南經濟特區換地權益書管理辦法》;省政府制定《處置海南積壓房地產試點方案》、《關於嚴格控制海口市、三亞市、瓊山市新建商品房有關問題的通知》、《加快積壓房地產產權確認工作實施辦法》、《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促進住宅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閑置土地處置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積壓房地產流通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對處置積壓房地產實行稅費減免政策的通知》;此外,還有《海南省積壓房地產估價管理暫行管理辦法》、《海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處置積壓房地產減免稅審批管理規定》;省高級法院下發《關於做好積壓房地產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省房改辦出台《關於職工購買積壓商品房享受房改優惠政策的通知》。基本形成處置積壓房地產的地方性政策法規體系,保證了處置積壓房地產工作依法、有序地進行,為今後積壓房地產正常消化打下基礎。
三亞市率先貫徹落實,處置積壓房地產的隆隆炮聲,宣告了海南的信心和決心。至2005年底,全省已處置閑置建設用地2.30萬公頃,占應處置閑置建設用地總量的96.6%;積壓商品房銷售或出租429.30萬平方米,占積壓商品房總量的94.2%;停緩建工程已處置或申報處置方案的1467.80萬平方米,占停緩建工程總量的90%。
處置積壓房地產工作的順利進行,改善了群眾的住居條件,改善了房地產市場運行環境,改變了城市面貌,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促進房地產產鏈的良性循環,改變了海南經濟運行環境。
住房制度改革。
海南積極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提出「以資產換資本,以存量換增量」的工作思路,從實際情況出發,實行租、售、建三者並舉的方針。出售公有住房,盤活存量公房。管好、用好住房資金。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逐步取消福利分房,探索住房貨幣化分配的辦法。實施城鎮住房制度改革。1992年至2005年,累計出售公有住房11.3萬套,占可售公有住房的98%;面積842.67萬平方米;回收房價款23.57億元;完成職工住房總投資59.43億元;建成各類經濟適用房5.84萬套,建築面積767.1萬平方米。在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通過開放住房二級市場,推行職工住房物業管理市場化,提高職工住房的商品化、社會化水平。
「十五」期間住房制度改革繼續深入發展,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建立以住房公積金制度為主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務體系,有效地提高了職工住房消費能力。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單位達到4018個,參加職工42.53萬人,繳存公積金總額21.97億元;住房公積金貸款共發放20084.09萬元;全省共利用單位住房基金給職工發放住房補貼2338.23萬元。初步完成了福利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任務。
住房制度改革有五個「轉變」,住房供給機制從無償的福利住房轉變到提租、售房,盤活存量,逐步實現住房商品化。住房投資體制從政府和單位包建、包分轉變到建房以個人出資為主。住房資金從分散管理逐步轉變到集中規范管理,資金使用效益明顯提高。住房分配方式從實物分配轉變到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加快住房貨幣化分配的步伐。住房物業管理體制從單位統包維修轉變到逐步推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具有海南特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初步建立起住房新制度,在出售公房的廣度、價格並軌的速度、提租的力度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房地產業的發展。
1988年至2007年,海南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700多億元,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7%左右;向社會提供商品房屋2100萬平方米,占城鎮房屋9429萬平方米的22.27%,其中商品住宅1542萬平方米,佔全社會住宅5855萬平方米的26.34%。商品住宅平均每年竣工77.1萬平方米,相當於每一城鎮人口每年新增0.36平方米的住宅。1987年,海南省城鎮人均居住面積5.8平方米;2006年底,全省城鎮人口平均擁有25.19平方米的住宅建築面積,增長4.3倍。
海南房地產業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政策,以住宅建設為重點,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了一大批環境優雅,設施配套齊全,居住方便的新型住宅小區和各種開發區。有力地推動了海南省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的改革。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居住條件,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為海南大、中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房地產企業資質管理,處置積壓房地產、住房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體現了增量房地交換方式的改革,推動和發展了城市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顯示了國有土地的價值,推動了房屋商品化。海南房地產從高速發展進入健康、穩步發展階段。
2003年—2007年,海南省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住宅小區配套建設,提高城市品位。海口市、三亞市先後榮獲國內城市建設最高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南山文化旅遊區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政府組織企業聯手在國內外推介海南房地產品牌,對海南健康島、健康住宅進行了系列宣傳。海南的生態、居住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島內外投資者來海南購房、置業,促進商品房的銷售,帶動了房地產市場復甦。房地產業在「健康島」品牌效應下穩健發展,海南成為國內比較嚮往的第二居住地。
2007年,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提出「重塑特區意識,重振特區精神」的號召,海南省房地產業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新的政策、法規在不斷創立。在體制創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搶抓機遇上有新的成效。在創新中發展海南房地產業。創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房地產業。
❸ 海南商品住宅質量保修規程
國家規定的房屋保修年限是: 1)建設部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對所售商品房承擔質量保修責任。
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就保修范圍、保修期限、保修責任等內容做出約定。保修期從交付之日起計算。」 2)關於保修期的。
❹ 非海南省戶籍家庭限購幾套住房
3月31日中午,海南省住建廳向外發布《關於做好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加強嚴格購房資格審查,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我省范圍內只能購買1套住房。
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4個中部生態核心區市縣建設的商品住宅只能面向本市(縣)居民家庭銷售。
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我省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本通知印發後購買的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
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實行限購政策的區域購買住房,需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我省累計60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5、《通知》印發後購買的住房,是不是5年內都禁止轉讓?以前購買的住房受不受影響?
答:《通知》印發後新購買的住房,包括本省戶籍居民家庭、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以及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
《通知》印發前已購買的住房,不受新政策影響,按省住建廳等單位《關於限制購買多套商品住宅的通知》(瓊建房〔2017〕96號)及市縣政府有關住房限制轉讓規定執行。
6、實行限購政策的區域指哪些區域?
答:是指已出台限購政策的海口、三亞、瓊海、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7個市縣劃定的限購區域。
7、新的限購政策和信貸政策具體執行時間如何界定?
答:2018年3月30日(《通知》印發之日)後,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購房,由原來的需繳納1年或2年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統一提高至累計60個月及以上。
同時,2018年3月30日後,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我省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
2018年3月30日前,已簽訂購房合同或認購協議,並已支付首付款,但尚未網簽備案的購房居民家庭,可憑完稅憑證、稅務發票或首付款銀行轉賬有效憑證等證明材料,繼續辦理網簽備案手續和執行原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8、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補交、補辦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可不可以購房?
答: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補交、補辦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不予認可,不能購房。
9、對採取假證件、假社保、假個稅等方式購買住房的,怎麼處理?
答:對提供假證件、假社保、假個稅等虛假證明、規避限購政策購買住房的個人,一經發現,撤銷其購房合同網簽備案,5年內不得在我省購房。對違規銷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取消網簽備案資格,並限制企業和法人代表在我省從事新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對違規銷售的房地產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撤銷備案,5年內禁止在我省從事房地產中介業務。
10、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按物價部門備案價格銷售怎麼辦?
答:根據省物價局與省住建廳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瓊價費管〔2017〕675號)有關規定,對未按規定備案或超出備案價格、擅自提價的,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採取不予發放預售許可證或現售備案表、責令限期整改、暫停網簽、停發後期預售許可證或現售備案表等行政管理措施。
11、對利用各種虛假宣傳和不實信息炒作,擾亂房地產市場的,怎麼處理?
答:對利用各種虛假宣傳和不實信息炒作,擾亂房地產市場的,由房管(住建)、國土、物價、工商、稅務、銀監、網信等部門按職責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涉及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❺ 海南房產限購政策2020
2018年5月13日後海南落戶(已取得戶口本),且符合《行動計劃》規定的引進人才條件的,不論以何種方式落戶,均可憑本人戶口本、相關學歷證書等等,在我省購買商品住宅,並享受本省居民同等購房待遇。
根據《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明確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購政策及現房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瓊建房〔2020〕105號)通知要求:
關於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購政策:各市縣要嚴格執行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購政策,對在本省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戶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停止向其銷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場化商品住房,從2020年3月8日零時起實施。
(5)海南住房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基本限購令符合絕大多數家庭的居住、投資需求,與一些城市的購房入戶政策也不沖突,且不會阻礙住房租賃、度假物業市場發展。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應相對緊張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實施外來人員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須提供至少一年的納稅或社保證明後才能購買。
限購令簡單易行,其實施主要依賴各城市房管部門的房地產產權登記和網路簽約兩個信息系統,不需全國聯網。住建部正在推進40個重點城市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和聯網,這項工作非常有價值。系統建成後,將可有效支持開征多套房房產稅,並可優化40個城市范圍內的限購。
❻ 海南買房限購政策2020
2020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繼續嚴格執行全域限購等政策,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政策不走樣,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落實市縣主體責任制,因城施策,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責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同時健全和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加快解決本地居民和引進人才住房問題,穩妥推進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設,加快實施基層教育衛生人員住房保障。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構建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3月9日,海南省房地產政策新聞發布會,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創新提出發展安居型商品住房,3月7日起,對在我省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戶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銷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場化商品住房,並規定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制度。
安居型商品住房是我省參照省外做法並結合海南實際,創新提出的住房類型,目的是讓符合條件的本地居民家庭和引進人才,能夠以與自身收入水平相適應的價格購買一套住房,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真正享受到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紅利。
同時提出了本地居民購買多套住房的限購政策,對在我省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戶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銷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場化商品住房。
(6)海南住房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海南自由港建築總體方案的發布會上提出,嚴格的控制房地產,就是海南的房地產不是外面想要多少就建設多少,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土地是有限的,而且歷史上也有過教訓,所以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不能是單一的。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
所以整體來看,政府對於海南房地產的調控是嚴格執行的,狠狠給那些覺得海南限購政策只是說說而已的人一個「響亮的耳光」,未來海南的限購還有可能繼續執行下去,但是也會不斷變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政策調整,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❼ 海南樓市實施了什麼最新政策
海南省委、省政府22日晚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今日印發並執行。根據該通知,海南實施全域限購。
根據通知,海南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確保海南建設用地總量在現有基礎上不增加,落實《海南省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嚴格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建設用地供應向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亟需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發展、民生需求等傾斜,大幅減少直至停止供應外銷商品住宅項目用地。研究出台具體措施,鼓勵和指導已出讓尚未開發的商品住宅用地轉型用於發展其它產業或共有產權住房、限售商品住房、租賃住房等。屬於閑置土地的,按《海南省閑置土地認定和處置規定》等相關規定處理。
來源:中國新聞網
❽ 海南政府如何實施限購政策
22日晚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房地產調控升級,自當晚起實施全域限購,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新增限購區域購買住房的,須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海南省累計24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此前已實施限購區域則需要提供60個月。
根據海南省發布的《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海南實行嚴格的限購政策,在已出台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全域限購。
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4個中部生態核心區市縣建設的住房只能面向本市縣居民家庭銷售。海口、三亞、瓊海已實行限購的區域,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住房的,須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海南省累計60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上述區域之外,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住房的,須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海南省累計24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自本通知發布後戶籍遷入本省的居民家庭只能購買一套住房,並須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海南省累計24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海南省住建廳廳長霍巨燃表示,海南各市縣要加強購房資格審查,規范住房交易行為。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關於引進人才的住房政策由海南省政府另行制定。
此外,實施嚴格限貸、限制轉讓和價格備案管理。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海南省購買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居民家庭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在海南省購買的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後方可轉讓。
對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商品住宅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公開全部房源並明碼標價,一次性對外銷售,不得分期分批銷售。商品住宅價格備案後,6個月內不得調高備案價格;調整備案價格的須重新備案。
消息來自於央視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