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障性住房資金會計分錄要怎麼做
一般是每年交一次,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殘疾人保障基金 貸:其他應交款——殘疾人保障基金 繳納時: 借:其他應交款——殘疾人保障基金 貸:銀行存款
『貳』 關於計提工資,發工資的會計分錄
應付工資=實發工資+個稅+個人社保=27000+1000+2000=30000
分錄:
借:成本費用科目 3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0000
二、計提單位負擔的社保
借:成本費用科目 3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3000
三、代扣個稅、社保費用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000
貸:應付稅費-個人所得稅 1000
四、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7000
貸:銀行存款 27000
五、代繳個稅、社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5000(個人的與單位支付的一起交給社保局)
借:應付稅費-個人所得稅 1000
貸:銀行存款
(2)保障性住房計提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工資費用工資費用指稅務人員按照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來發工資的情況。要企業列出人員的工資表,繳個人所得稅等。
分配原則
(1)分清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工資費用一般都應計入產品成本,但醫務、福利人員的工資則應由福利費開支,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開支,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工資應由銷售費負擔。
(2)分清直接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與間接計入相應的產品成本。而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應先按不同的車間進行歸集,計入製造費用,然後與其他製造費用匯總以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計提科目
要視具體的企業性質:
一、生產型企業
生產工人的工資一般計入「產成品」,隨產品銷售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管理人員工資計入「管理費用」月未轉入「本年利潤」
二、非生產型企業
工資計入「管理費用」月未轉入「本年利潤」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
『叄』 社保怎麼做會計分錄
主要分以下三種情況:
1、繳納社保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
其他應收(付)款-社會保險費(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2、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單位部分)
3、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應發數)
貸: 其他應收(付)款-社會保險費(個人部分)
庫存現金 (實發數)
社保主要有以下幾項
1、養老保險
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後,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 社會保險制度。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10%,個人繳費費率為8%。
2、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賬戶構成。其中:單位按8%比例繳納,個人繳納2%。
3、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也稱職業傷害保險。勞動者由於工作原因並在工作過程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毒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後,由國家和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物質幫助。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
4、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各類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國家機關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都應辦理失業保險,一般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其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
5、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統一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0.7%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