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國家規定人均最底住房面積是多少符合標准
目前我國沒有法律規定人均最低的住房面積標准,人均住房面積標准一般為統計局統計的經濟指標。
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新增指標)是指按居住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積和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居住面積指的是自己的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指的是自己家住房套內面積,而建築面積指的是自己家房產證上的標注面積,內含公攤等。
居住面積是居住建築中卧室、起居室、餐室和壁櫃等居住生活用的空間凈面積的總和,是我國五六十年代控制面積標準的重要指標。
為避免在設計中片面擴大居住面積系數(K值),而壓縮輔助用房面積給住戶帶來的不便,同時也為了適應各種廳室組合的平面設計,增加設計的靈活性,統一以使用空間面積計算,而不用 K 值指標,因此在設計上「居住面積」概念已無存在的必要。
㈡ 十三五期間我國城鎮保障房人均面積是多少
農村45城4O
㈢ 什麼叫保障房面積、什麼叫非保障房面積、謝謝!
什麼是保障房呢?保障房的性質其實與商品房是相對應的,是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准、限定價格或是租金的住房。我國正在大力度的加強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要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
保障房申請條件中家庭申請的,家庭成員中至少一人具有本市戶籍,家庭人均年收入或是單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請受理日之前連續兩年均不超過本市規定的租憑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線標准。且家庭財產總額或是單身居民個人財產總額不超過規定的租憑保障性住房的財產限額,這些都均為保障房申請條件。
具備了保障房申請條件後進行材料的准備,家庭成員或是個人在本市和國內其他地區無任何形式的住宅建設用地或是自有住房,或是單身居民申請購買保障性住房的,年齡條件和面積都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什麼是保障房或是保障房的申請條件,在這里小編為大家一一解釋清楚了,在保障房的建設中我們強調,質量是一定要過關的,專為人民建設的保障房如果都有質量問題的話,那什麼房子還可以相信了呢?
保障房對於當今社會中的中低收入人群是很好幫助的,在國家出台了為大家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時候,很多人對國家更加的崇敬,為人民著想,得人心者,才能共同建立一個優秀的社會。
㈣ 上海保障房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和有無產權有關系嗎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盡管上海作為大城市將嚴格控制人口規模,但急需人才仍受到高度重視。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為吸引留住人才,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居住證人員將被視為上海戶籍人口,成為保障性住房新的申請對象。
據介紹,目前相關部門將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積分達到一定標准、符合條件的人才將進入范圍。
近年來,本市不斷放寬各類保障性住房准入標准。廉租住房准入標准已連續6次放寬,將保障范圍基本覆蓋到住房困難、且無購置共有產權保障房支付能力的本市低收入家庭。目前標准為:家庭人均居住面積7平方米、人均月收入1600元、人均財產5萬元。共有產權保障房經三次放寬准入標准,本市住房困難的中等左右收入家庭,包括近年來落戶的引進人才、青年職工都已納入政策覆蓋范圍。目前主要標准為: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5平方米,人均月收入5000元、人均財產15萬元。
分享到東方微博QQ空間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微博豆瓣
㈤ 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公攤面積大小有區別嗎 保障性住房公攤面積的標准
公攤面積是一個浮動比率,在15%--30%之間。
板樓式住宅的公攤比較低,最多20%左右。
塔樓式住宅的公攤較高,一般都在25%,最大有30%的。
公攤率和房屋性質無關,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公攤演算法都是一樣的,至於誰攤的多,一看住宅樓的格局,二看公共區域大小,三要看公攤部位的多少。
只不過很多商品房為了提高房屋使用率,很多可以公攤的區域不予以公攤。這類商品房的公攤率就會遠遠小於保障性住房。開發商壓低公攤率,提高房屋售價,實際上是一個道理,業主花錢都是一樣多。而保障性住房的房價被政府嚴格限制,不能提價,所以保障性住房的開發商不會做壓低公攤率的事情。因此大家在現實中會看到保障性住房的公攤率總是大於周邊同類型的商品房。
這只是開發商的一個銷售策略,並不是商品房的公攤就真正小於保障房。
㈥ 深圳保障性住房,可以選多大面積幾房的
根據2012年6月中旬公布實施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標准(試行)》(以下簡稱《標准》)中規定,新建保障房戶型面積應在88平方米以下,且為保證保障房住戶以公共交通為主,選址區域必須在公交車站點5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或地鐵8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同時強調了建設的低碳環保要求。
4類戶型均為標准戶型
《標准》對於保障性住房的戶型也有具體要求,必須按4類戶型建設。其中A類戶型為一個或兩個居住空間模式,建築面積約35平方米;B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建築面積約50平方米;C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考慮可改造為四個居住空間的設計,建築面積約65平方米;D類戶型為四個居住空間的模式,建築面積約80平方米。各類戶型建築面積允許上下浮動5%-10%。
《標准》中還規定,新建保障性住房選用標准戶型庫中的戶型不應少於80%,20%以下的戶型可根據項目用地的實際情況,在滿足本標准相應指標的前提下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但均不得超出四類戶型的面積標准。即所有保障房的戶型面積不得超過88平米的最高上限。
新建保障房面積不得超88㎡
今後,深圳的保障房建設將更加規范。市住建局昨日公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標准(試行)》(以下簡稱《標准》),新建保障房戶型面積應為88平方米以內的標准戶型。今後,市民入住的保障房將全部帶有室內裝修。同時,保障房將優先選址公交較便捷的地區。
根據《標准》,保障性住房戶型按照房型分為四類。A類戶型為一個或兩個居住空間模式;B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C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並考慮可改造為四個居住空間的設計;D類戶型為四個居住空間的模式。
同時,各類戶型均有嚴格對應的建築面積。A、B、C、D四類戶型建築面積分別約35平方米、50平方米、65平方米和80平方米。各類戶型建築面積允許上下浮動5%~10%。所有保障房的戶型面積不得超過88平方米的最高上限。另外,《標准》對四種戶型的起居室、卧室、衛生間、廚房、陽檯面積都分別作出了明確規定。今後,市民入住的保障房將全部帶有室內裝修。《標准》中明確,保障性住房一次裝修率為100%,並且對保障房質量,裝修材料的選擇做了詳細規定。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㈦ 保障性住房面積標準是什麼能說說嗎
住房困難的認定標准也降低了,其中經濟適用房政策的住房困難標准由家庭人均建築面積16平方米提高到17平方米。
㈧ 國家規定每個居民最低保障住房幾平米
你好
國家對於人均最低住房面積沒有統一的規定。而根據各地住房保障政策的規定有不同要求,大致在10-15平之間。廣州在住房保障方面來說,要求廉租房、經適房申請人必須符合的條件之一就是無自有住房,或者現住房人均居住面積低於10平方米。
㈨ 我和老公一起申請經濟適用房,保障面積是多少
申請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申請人及其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具有本市城鎮戶口並在本市工作或居住;
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家庭資產符合市政府公布的標准(見附錄);
無自有住房,或者現住房人均居住面積低於10平方米。
未享受過以下購房優惠政策:
1. 按房改成本價或標准價購買公有住房;
2. 購買解困房、安居房、經濟適用住房;
3. 參加本單位內部集資建房;
4. 落實僑房政策專用房;
5. 其他購房優惠政策。
申請人及其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在申請之日前5年內沒有購買或出售過房產。
㈩ 申請保障房中有一條是人均住房面積低於15平米,是指建築面積還是使用面積
一般都是指建築面積,也就是產權證上的面積。很顯然,你運氣不好,剛好超標不符合申請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