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丹麥的社會福利有哪些
丹麥的社會福利如下:
一、教育
教育事業發達。1973年起實行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2002年全國共有學校3520所,學生111.8萬人,其中小學2791所,學生67.9萬人;高中307所,學生6.9萬人;職業學校164所,學生17.2萬人;綜合性大學5所,學生7.4萬人;師范、技術、農業、商業、藝術、音樂等院校153所,學生10.4萬人。
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有哥本哈根大學(建於1479年,2003年約有學生3.5萬人,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第51位)、奧胡斯大學(建於1928年,2003年約有學生2.1 萬人)、丹麥技術大學和皇家獸醫和農業大學。2003年國家教育經費預算為301.7億克朗,約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2%。
二、衛生
所有丹麥公民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享受國家醫療體系提供的免費服務。醫療費由國家稅收支持。但是,對於牙科護理及其他醫生或醫院未提供的其它類型的治療,個人須承擔部分費用,也可根據收入狀況報銷。
每個丹麥居民都擁有一位社區醫生,負責提供疾病預防方面的建議,治療一些輕微病症,並確認患者是否應接受專業檢查。持有個人身份號碼(CPR)與國家醫療健康保險的居民可接受免費急診治療。
在丹麥醫療體系中,看全科醫生是就診的第一步,他們負責前期的檢查治療,必要時把病人轉給專科醫生或醫院。
三、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稅收、高消費為特徵。
2002年社會福利(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等)開支為3958.89億克朗,約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8.4%。2002年人均收入22.18萬克朗。2003年失業人數約為17.1萬人。全國有醫生9400人,病床2.6萬張。
私人住宅擁有率53%,別墅擁有率11%,手機使用率68%,家庭電腦擁有率70%,上網率79%。每千人擁有醫生2.5名,洗衣機740台、電視機575台,小轎車343輛、電話613部、傳真機120部。
丹麥推動企業創新的措施:
1、為企業創新提供財政支持
丹麥政府採取了兩個具體措施提供對創新的財政支持,一是提供商業發展的財政支持,二是提供股權保障計劃以及公司發展計劃支持。
前者成立於1992年,主要是向商業化發展提供種子資金,但由於運作不太理想,2001年修改有關規定,明確將增強對新項目和新企業的支持,並且投資以市場化運作,比如根據項目的實施情況而採取不同的股權和貸款利率。
後者主要是政府對創新項目提供50%的風險保證金,以引導私營企業向該創新項目投資。
為了支持小型企業的研發活動,丹麥政府設立「丹麥增長基金」,為小型創新企業提供種子資本,到目前共向企業投入20億克朗研發啟動資金,還吸引了近2.84億克朗的銀行擔保貸款。
為了促進該增長基金的良性發展,2004年對其使用范圍作出新的法律修訂,允許該基金運用自行資本對新型公司進行投資,使得基金可以從成功的商業投資項目中獲取更多的收益,從而從事更多的風險投資項目。
2、用稅收優惠激勵企業研發
丹麥對企業的研究投入實施稅收減免。根據議會通過的決議,丹麥政府面向中小型企業制定優惠政策,提出「科學轉化為生產」的行動計劃,增強公共科學研究以及企業界直接的合作。
如果中小型企業提供研究經費並參與公共研究機構的合作項目,可得到150%的稅收減免,同時政府將簡化行政程序使得企業更方便地申請和運作。
2001年4月丹麥議會對稅收法案作出增補,為鼓勵企業對研發的投入,規定私營企業為丹麥公共研究機構共同開展的研究而投入的研究經費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稅收減免。
同時,為吸引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從事研發,提出25%稅收減免計劃,即從事科研活動的研究人員在前三年可減免25%的個人所得稅。此外,還推出對期權、股權收益稅收期限作出新的規定,即在實際收到分紅所得時才行付稅,以刺激公司和研究人員參與創新研發活動。
3、用孵化器支持企業創業
從1998年開始丹麥開始建立創新孵化器,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孵化手段支持創新創業。為了更好地通過創新孵化器增強研究成果商業化的能力,從2002年開始建立新的資助模式,其主要措施是提高孵化器吸引更多私人資本的能力,並建立其與大學和其它研究機構之間的網路。
創新孵化器將提供公共風險資金,企業開發計劃,市場調研,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
4、加強創新教育
丹麥政府支持創建丹麥企業家學院(The Danish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培育新一代企業家。2003年10月,部際委員會提出設立丹麥企業學家院的動議,其目的是增強丹麥年輕一代有關創新、創業以及企業家基本素質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
學院將主要包括短、中、長期不同水平的教育,並涵蓋已經具有研究、教育能力和經驗的機構網路,學院將建成面向企業的活動中心,並促進丹麥教育系統的能力建設,使得更多的學生能成為企業家。
⑵ 丹麥移民政策有哪些變化
丹麥移民(綠卡)項目,實行打分制。您的評定分數至少需要100分。評分包括:教育(學歷、專業、畢業院校),語言技能,工作經驗,適應能力,年齡及財務狀況。
教育
您的教育水平將按照丹麥標准進行評估,學位評定不以名稱而論,而是遵循丹麥的國家學位認定標准。移民服務部門將邀請CIRIUS——丹麥國家科學技術創新部旗下機構來進行教育水平評估。
請注意:CIRIUS只接受移民服務機構的委派對專業申請進行教育水平評估,不直接受理申請居留許可需要進行教育水平評估的請求。
為了取得學歷分,您必須至少擁有相當於丹麥承認學歷的本科。
如果您畢業於國際知名高等院校,可以得到學歷加分;要評估你的畢業院校是否為可以加分的名校及可加多少分。 如果您在大學所學專業符合近期丹麥緊缺職位要求,可以獲得加分。
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也是評分的重要組成部分,丹麥針對將丹麥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外國人,根據其水平標准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相應的評估分數進行語言技能評分時,需要提供材料證明您已通過下列語種考試,包括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英語、德語中的任何一種。所達語言水平至少達到相當於丹麥語言測試一級。 如果沒有相應的考試認證,只要您在先前的工作崗位使用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英語或德語工作過至少一年,並由您的僱主為您開具證明。或者提交文件中表明您已經完成以上某語種至少一年的高級語言培訓。這些方法都可以接受相同條件的語言技能評估。 工作經驗
根據工作年限,及過去五年內是否作為研究人員,或者工作領域是否屬於丹麥近期緊缺專業,均可獲得工作經驗評估分.
適應能力
如果您曾經在歐盟,歐洲經濟區國家包括丹麥,或者瑞士學習工作過,將被視作盡快融入丹麥勞動市場的有效基礎。您將獲得適應性得分。 如果您通過丹麥語二級測試,將獲得丹麥語技能加分。 Age年齡
年齡也是獲取評估分的一個重要因素。 提交文件要求 只有國外教育類的彩色文件(如文憑,成績單和其他教育機構出具的聲明)被視為有效證件。提交申請時必須出示證件原件,當申請開始受理時,丹麥移民服務部門會要求您提交教育類文件原件
請注意:如果文件語言不是丹麥語,英語,德語,挪威語或者是瑞典語,必須由指定翻譯機構進行翻譯成丹麥語或者英語版,然後一並提交。 另外注意:如果教育類文件資料來自巴基斯坦,必須有高等教育委員會蓋章。 要了解所有需要准備的申請文件,請按此 Family members家庭成員 如果您已經擁有居留許可,您的配偶,注冊伴侶或者同居伴侶,以及和您共同生活的18歲以下兒童,都可以擁有得到居留許可的權利。您的配偶,注冊伴侶或者同居伴侶可以在居留許可有效期內從事全職工作。 期限 綠卡計劃下的居留許可期限簽三年,到期可再延長四年.
⑶ 請問丹麥家庭團聚申請怎麼辦理
探親最多隻能待3個月,手續簡單,只要瀏覽丹麥大使館的網站,帶齊材料等通知專就行了,家庭團聚手續復雜,而屬且一般只受理直系親屬,比如在丹持有長居人的子女,或是配偶,在丹有一定住房,滿26周歲等等條件。我認為兩個都沒必要通過中介。當然如果你是住在北京或上海有丹麥領館和辦事處的城市最好,否則可以考慮家庭團聚找中介辦。建議你瀏覽丹麥大使館的網站,因為每年政策都可能變化。
⑷ 北歐挪威住房貴,那丹麥住房跟挪威怎樣
挪威住房比較來貴,20000-25000元一平方米,源相當於中國上海的價格,可能稍微低點,挪威買房是實惠型的,陽台和地下室都不算面積,只算平面的面積,租房的話平均算起來價格也不菲,所以一般人都買房子,而不是租房子
⑸ 請問北歐社會保障體制是什麼樣高福利有哪些利弊
北歐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以維護全體公民的利益為基本原則。芬蘭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宗旨,是建立起高水平的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維護全體國民的利益,每一個公民,包括國內原有居民和滿足居住年限等有關規定要求的外來移民,都有權利享受相關的社會保障待遇。二是保證公民平等,不依種族、階級、階層、性別的不同而區別對待,高收入者、低收入者以及無收入者均被融入同樣的福利體系之中。三是注重個人的權利,每一項資助或者服務,甚至是對家庭的幫助,也具體到每一個個人。「不讓一個人掉隊」是北歐國家社會保障工作的最通俗目標,在這個目標下,現有居民無論是否曾被僱傭,達到一定年齡均可領取養老金;每個家庭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育兒津貼,以減輕他們撫養孩子的負擔;所有居民無論收入狀況、社會地位及其他情況有何不同,均可得到盡可能好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為了避免高福利的社會保障滋生「懶人和不勞而獲者」,提高社會整體效率,芬蘭等北歐國家對社會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則進行了改革,使其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權力和發展條件的同時,還要符合以下原則:第一,居民享受社會保障的程度是合理的和滿足基本需要的;第二,這些社會保障措施在滿足公民生存基本需要的同時,能夠激發其勞動熱情和創造性,並鼓勵居民自助;第三,各級政府在提供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是明確的;第四,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具有可承受的社會基礎。在這樣的基本原則之上,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高效率的運轉,在推動經濟發展和保障公民權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芬蘭等北歐國家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套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廣泛,包括教育資助、免費醫療、失業救濟、老人照料、養老金支付、殘疾人救助、單親父母津貼、家庭和兒童保護等方方面面,十分細致周到,可以說在北歐國家的福利制度下,居民從「搖籃」到「墳墓」都會得到國家的關照,都由政府給予基本的保障。
以芬蘭為例,芬蘭的社會保障體系分為三大部分:預防性安全和健康政策、社會和衛生服務以及社會保險(見表1)。涉及從人的出生、嬰兒時期到老年的全過程,從預防疾病、事故,控制飲酒、抽煙開始,到實施基本免費醫療;從免費教育,到失業救濟再到免費職業再培訓;從兒童補助、單親父母津貼到養老金支付和老人照料,等等。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是全方位的。
瑞典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養老保險 年金制度、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社會福利津貼和其它社會補貼,每一項下都包含很多具體內容,如社會福利包括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和教育福利等。丹麥的社會保障也基本具有以上特點,只是在具體的保障標准上與芬蘭有所差別。
據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官員介紹,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和涵蓋范圍的不斷擴大,芬蘭社會保障支出額在20世紀80年代曾有過較快增長,90年代中期到後期增長緩慢,但最近幾年又呈現出快速增加的勢頭。按照2003年不變價換算,1980年支出總額約為150億歐元,而到2003年支出總額接近380億歐元,增長了近1.5倍。與此同時,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1980年以來,芬蘭的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90年代初高峰時期甚至超過30%。雖然近幾年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上升趨勢。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的專家分析,預計到2025年,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將超過30%。
其實,根據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提供的資料,不僅北歐國家,歐盟成員國中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國家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都很高(見圖1)。2002年這一比例最高的是瑞典,約為32.5%,其次是法國(30.6%)、德國(30.5%)、丹麥(30%),芬蘭為26.4%,而歐盟15國平均水平為27.5%。相比之下,歐盟東擴後新加入的國家這一比例要低很多。
⑹ 中國人如何才能在丹麥居住買房
中國人可以選擇投資移民或者和丹麥人結婚取得永久居住權,即可購買住房。
具體如下:
1、需要有銀行存款證明。
2、需要有護照。
3、換好當地貨幣丹麥克朗。
4、文件簽字。報價、購買文件、過戶,都需要簽字的。
5、使館授權。必須到領事館授權。
(6)丹麥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擴展閱讀:
在丹麥買房,居住區域的選擇非常重要。例如Frederiksberg區,那是哥本哈根的小「曼哈頓」,房源少,房價高。
在2009年看上了該區域一棟高層公寓里的一套80平方米帶陽台的兩室一廳,由於當時正處於房價低點,那套房子的總報價約179萬丹麥克朗。雖然房子裝修陳舊,但由於房價誘人,看房的人依然絡繹不絕,買家報價不斷攀升。
哥本哈根市下轄很多區域,選擇面大,房價差別也大。我們曾一度考慮在市中心區購房。但其中個別區域如Noerrebo區治安混亂,時有搶劫、槍擊案件;Valby區又有所謂的「貧民區」。
由於所處區域不同,個人所得稅稅率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區買房,每月工資中要扣的稅比住在Frederiksberg區就要高出兩個百分點。
而在那些環境好、治安好的所謂「富人區」,例如Gentofte、Hellerup、Charlottenlund、Lyngby區,好房子太貴,便宜點的房子又太舊,維修費用太高。總之,要找個性價比高的房子一定要多花心思。
在丹麥買房子是可以和中介討價還價的,私人的房子一般有商量的餘地。但若是銀行收回的房子就很難再談價格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丹麥的房子有全產權和半產權之分。
所謂的半產權就是購買者只擁有房子的使用權,此類住房價格相對低廉,需交納地產稅而不必交納房產稅。而在丹麥的外國人如果拿的是短期工作簽證,那麼銀行是拒絕提供貸款的,這也增加了購買全產權房子的難度。因此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置業計劃非常重要。
此外,在丹麥銷售別墅需要向購房者提供「房屋質量報告」。它包括對房屋狀況的評估和維修費用的估算。如果購房者不放心的話也可以自費請房屋評估公司再做鑒定。這種房屋評估報告也是購房時討價還價的重要依據。
聘請當地律師代理買房事宜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律師會負責審查房屋所有相關文件是否真實有效,量身定製購房合同中的部分條款。同時,也會分析房價是否合理,並可替客戶再次討價還價。如果房子報價太高或者存在質量隱患等,律師會建議終止購買行為。這種情況下只需支付律師咨詢費即可。
選好了房子接下來就是貸款的問題。至於如何貸款,跟誰貸款,利率選擇都需要做全方位的考量。一般來說,房貸公司的利率相對比較低,但是最多隻能貸房價的80%。
借貸者在通過銀行信用評估的情況下,就可以得到銀行的全額貸款,但弊端是銀行的利率相對較高。比如在2011年初,房貸公司的一年期浮動利率為2%不到,固定利率為4%,而銀行貸款的利率在8%左右。
由於銀行利息較高,丹麥人通常選擇房貸公司和銀行相結合的方式獲得購房全額貸款,具體就是購房資金的80%跟房貸公司貸款,其餘20%跟銀行貸款。兩種貸款方式互為補充。不管是房貸公司還是銀行的貸款,都可以選擇固定利率或者浮動利率。
在當前歐洲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浮動利率會比較低,但同時浮動利率變動的風險也較大。房貸公司固定利率貸款的期限一般為30年,在貸款時,可以選擇前10年只還利息,不償還本金,這樣前10年的還貸負擔相對較輕。有不少家庭就選擇這種方式,在前10年先償還利息比較高的銀行貸款部分。
購房者每月用於償還貸款利息的支出部分還可以享受免稅,即用於償還房貸利息的工資收入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那麼在租房租金和買房的還貸金額相等的情況下,家庭用於住房的實際支出方面,買房比租房更具吸引力。
⑺ 全球福利最好的十個國家,看看富豪們都移民去哪了
你好,
一、法國:公民從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種福利的保護。
法國社會福利的特點是不管國籍,只要在法國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國民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如果家庭收入低於一定標准,孩子每個學期開學時可領取249.07歐元的補助。法國醫療保險全民免費享有,根據個人收入情況,公民每年最多交一個星期的最低工資,失業者則免交此費。
二、美國: 美國的小學到高中教育免費,大學教育經費主要由政府負擔,學生只負擔一小部分。
大學學費低於每年1500美元,約是美國從業人員平均年收入的1/30。 為確保窮人的孩子能讀大學,政府對貧困家庭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 美國醫療福利覆蓋所有人,每年投入的龐大醫療支出高達2.2萬億美元,佔GDP的16%,占政府支出的20.8%。基本醫療准則是:不管有錢沒錢,先看病,後買單。你有錢,那就由保險公司支付,保費由個人負擔小部分,政府負擔大部分;你是窮人,就由政府買單,連住院的伙食費都由政府出。
三、英國:難民也享受高福利,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5.9%。
英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英國大學階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費,大學階段也有90%的大學生可獲得政府津貼。所以,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是一路免費的。 英國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英國居住的人。
四、德國:買「偉哥」也報銷,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7.6%。
對困難家庭來說,社會福利幾乎包辦了一切,領取的救濟金只是「零花錢」,購買價值超出30.68歐元的日用品由社會福利局支付賬單。 德國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會救濟生活,每月從社會福利局領取350歐元的救濟金和112歐元的養老金,社會福利局同時還要為他支付居住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弗先生由於靠服用性刺激葯物才能過正常的性生活,政府還必須為他每年支付購買「偉哥」的4900歐元費用。
五、加拿大:窮人教育一路免費,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3.1%。
在加拿大,如果沒有收入來源,單身可每月領取500-700加元(1加元約合6.6元人民幣)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領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沒工作,這筆錢可以一直領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歲以上的公民不管過去工作與否或工作時間長短,均可申請聯邦養老金。 對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證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資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資就能住上寬大舒適的房子。
六、瑞典:丈夫有9個月的全薪產假,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38.2%。
瑞典1847年通過了《濟貧法》,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幫助。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著休9個月的全薪「產假」。在瑞典看病個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1元人民幣)的掛號費,其他一切費用都由政府買單。 瑞典的失業保險分兩部分,即基本失業保險和自願失業保險。所有20歲以上的失業者,可領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業保險金。
七、挪威:帶全薪休病假,社會福利佔GDP的33.2%。
挪威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所有公民都享受毫無差別的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病假期間的工資與正常工資分文不差。 產婦有42周的全薪產假,生產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產假。產婦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產假」。
八、丹麥: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37.9%。
丹麥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丹麥居住的人,不分國籍,只要在丹麥的領土上,就享受他們的各種福利。 丹麥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看病、住院分文不花,連住院伙食費都由政府買單。病房一切生活設施應有盡有,病人住院空手進去即可。 丹麥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學生就近選擇學校,如果選擇私立學校,則政府按公立教育標准報銷一部分學費。
九、澳大利亞:低收入者購葯2.6澳元封頂,社會福利佔GDP的22.5%。
當今澳大利亞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來的,覆蓋所有國民。 澳大利亞對所有國民免費醫療,如果在工作年齡內失業,每年可獲取1.5萬澳元的失業救濟金。女性公民從60歲、男性公民從65歲開始,不管過去的工作經歷如何,如果個人收入或資產低於一定標准,都可領取政府養老金。 澳大利亞實行12年免費教育,學生在18歲前還可享受學習補貼。大學生可以獲得政府的無息貸款。
十、日本:醫院不得盈利,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18.6%。
日本的醫療保健系統覆蓋所有國民,日本的所有醫院必須是非贏利性質的。日本縣市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請福利房的人多,為體現公平,則用抽簽的方式分配。房租根據收入定,收入高,房租就高些,收入低房租就低些甚至全免。日本的幼兒園到初中實行免費教育,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約25萬元人民幣)的嬰兒在托兒所的費用全免,每個18歲以下的孩子可增加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地方政府向不滿9歲的兒童發放育兒津貼。
⑻ 丹麥有哪些福利政策,丹麥福利概況
福利政策: 丹麥一直以福利制國家聞名於世。丹政府在國民生活幸福、滿意程度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國際社會難免會對其作為福利制國家的內部運作機制產生興趣。這也就涉及到丹麥政府的財政運作:政府以稅收方式從國民手中收取所需資金,然後用於公眾福利事業。 福利制國家的理念是由丹麥歷史上最著名的牧師兼詩人「格蘭德維希」(N.F.S.Grundrig 1783 - 1872)提出的,即教育人民尋求精神解放,該理念亦被其他國家的人民所接受。他描述了理想中的社會——沒有人擁有太多,沒有人一無所有。因而,盡管丹麥政府的工業、金融政策為企業家們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天地,但稅收和福利制度則使不同公民之間的收入差別縮小,即才華橫溢的幸運人不得不把他們所得的一部分分給那些不那麼走運的人。 在此背景之下,丹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轉移性預算」:約一半的國家稅收返回給公眾,只有少部分被公共事業單位用來維持運作和資本金方面的開支。例如,1998年,國家政府收繳上來的3,970億克朗中,其中47%作為「轉移支付」返還給了公眾,用於諸如失業及傷病救濟、養老金和住房補貼等方面。9%被劃拔給各個城市作為房屋贈款,其中的絕大部分又回到了公眾的手中。在剩餘44%的財政預算中,14%用於公眾債券利息支付,14%用於中央政府開支,1%用於公共投資,15%用於推動經濟發展、向歐盟認繳的款項及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的發展援助。
⑼ 想去丹麥留學讀研究生,如果我去邊打工邊讀書,夠不夠生活費和學費,如果不夠每年還需要家裡多少的補助
不推薦抄來丹麥,雖然國家很襲好,但是學費比較貴,如果能申請到獎學金的話還比較值,學費生活費都有了。如果沒有獎學金的話比較吃力,而且只有暑假打工沒有時間限制,平時都是15個小時為上限,小時工資在100丹麥克朗左右(稅前),學生的話交8%的「稅」,其實是福利金,有收入就要交的。丹麥正式稅率在43%左右。
研究生一般在2到3年,對於中國學生有一個3年的限制,就是3年如果你還拿不到學位的話移民局就不給你簽證了。但是一般3年都能讀完,沒什麼問題的。
學生簽證每年簽一次,需要存款5w丹麥克朗的存款證明。我第一年的錢都是家裡出的,半年後開始打工,第2年續的時候拿了2w,以後就再也沒找家裡要錢了。
忘說了,丹麥克朗對人民幣比率大概在1:1.4左右,跟歐元捆綁。物價高,如果只吃土豆胡蘿卜的話還是沒問題的,所有男生來都會先狂瘦~女生狂肥,因為便宜的零食只有巧克力和cookie
⑽ 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怎樣能在丹麥永久居住。
一定要和丹麥人結婚嗎?不和丹麥人結婚怎樣拿到丹麥國籍?
不一定,其實最新的內長居簽證是以工作為前提的容,要滿足大大小小的要求,我在這里說不清楚,你可以給我發消息或者搜索我以前的回答。基本上來說需要滿足: 在丹麥居住滿4年,其中工作2年半以上, 通過丹麥語考試; 有丹麥學習經歷,或者工作4年以上; 通過居民考試或者參加社團作出積極貢獻滿1年。注意分號用法,每個組都要滿足條件的。
最新的移民法對和丹麥人結婚也就是家庭團聚反而要求更嚴格了,我覺得有條件的還是通過工作來拿長居好,生活有保證,也更硬氣。
沒有丹麥國籍可以在丹麥永久居住嗎?
國籍和永居是兩回事,沒有國籍也可以永居,個人覺得永居比國籍更方便,因為拿了國籍每年回國還要申請簽證。
可以在丹麥打工嗎?
學生可以打工,陪讀陪工作可以打工,剩下的就需要正式的工作簽證了,就不是"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