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三五規劃是什麼
十三五規劃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 未來5年建築業重點有哪些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一節 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第二節 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節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第一節 發展特色縣域經濟
第二節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第三節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第九篇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資料:「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新華網】
C. 「十三五」規劃內容有哪些
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新華社當天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建議」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農業連續增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建議」提出:「十三五」時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建議」指出: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建議」提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建議」提出: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
「建議」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議」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建議」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建議」提出: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建議」提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凈化網路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建議」提出: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建議」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建議」指出: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建議」指出: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建議」指出: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
「建議」指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建議」指出: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健全環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嚴格環保執法。
「建議」指出: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
「建議」指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積極參與網路、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建議」指出: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
「建議」指出: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建議」提出: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製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建議」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
「建議」提出: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建議」提出: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幹部,提高專業化水平。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建議」提出: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相關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
D. 十三五規劃有沒有經濟適用房建設
經濟適用房的一大特點則是已經列入國家計劃,由政府組織開發。主回要的組織對象是房地產答開發企業或者集資建房單位。建造的主要流程則是首先由政府進行組織,組織之後開發商以及建房單位履行相關事項進行房屋的建造。它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它是為低收入人群解決住房問題所作出的政策性安排。
E.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五年我國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多少萬套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五年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
5年後,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將完成2000萬套,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任務。這意味著2000萬戶家庭將搬進窗明幾凈的樓房。
F. 十三五住房保障規劃建設多少萬套保障性住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內局近日聯合發出《關於容做好住房保障規劃編制的通知》,部署2010年至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規劃編制工作。 通知明確了規劃編制的四個重點,一是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二是努力解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三是積極推進各類棚戶區改造和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四是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術支撐體系。加快住房保障立法,依法強化各級政府的住房保障責任,健全組織機構、政策、技術支撐體系,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G. 「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完成過半了嗎
近日消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更關鍵的是看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2015年,中央決定用5年時間對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約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標志性工程,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事關脫貧攻堅工作全局。
截至2016年底,全國22個省份1282個縣區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部開工,完成了249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實現了良好開局。2017年將再完成34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目前,「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完成過半。
國家政策日益完善,人們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