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發的伙食補貼,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要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伙食補貼、住房補貼、交通補貼等補貼也屬於工資的一部分,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八條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❷ 交通補貼納稅的稅率是多少
交通補貼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文明確,企業向職工發放的交通補貼,扣除一定標准後須按工薪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企便函[2009]33號: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關於2009年度稅收自查有關政策問題的函:
企業採用報銷私家車燃油費等方式向職工發放交通補貼的行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公務費用扣除標准由當地政府制定,如當地政府未制定公務費用扣除標准,按交通補貼全額的30%作為個人收入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向職工發放的通訊補貼,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公務費用扣除標准由當地政府制定,如當地政府未制定公務費用扣除標准,按通訊補貼全額的20%作為個人收入扣繳個人所得稅。
交通補貼:企業採用報銷私家車燃油費等方式向職工發放交通補貼的行為,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公務費用扣除標准由當地政府制定。如當地政府未制定公務費用扣除標准,按交通補貼全額的30%作為個人收入扣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稅發[1999]58號文的規定,我區企業通訊費補貼稅前扣除標准為每人每月360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地方未規定扣除標準的 ,按補助的30%計算個人所得稅。第一、根據財政部於2009年11月25日發布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但規定並沒有明確界定憑票報銷與做為福利發放的范圍;第二、根據個人的理解:根據《通知》第六條精神,上述交通費如已經包含在《企業職工福利費管理制度》的開支范疇中則不屬於個人所得稅納稅范圍,不計入工資總額計征個人所得稅;反之則計入工資總額計征個人所得稅。第三、如何做到合理開支而又無需計征個人所得稅,取決於你單位是否制訂了《企業職工福利費管理制度》並報稅務部門備案。最後,給你提個建議:個人憑票報銷交通費時盡量計入「差旅費」。財政部:職工福利補助納入工資總額:2009年11月25日17:46,財政部網站: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解放軍總後勤部,武警總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各中央管理企業:為加強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維護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國家、股東、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公司法》、《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等有關精神,現通知如下:一、企業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為職工提供的除職工工資、獎金、津貼、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的補貼、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以下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一)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等發放或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職工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暫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職工療養費用、自辦職工食堂經費補貼或未辦職工食堂統一供應午餐支出、符合國家有關財務規定的供暖費補貼、防暑降溫費等。(二)企業尚未分離的內設集體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集體宿舍等集體福利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維修保養費用以及集體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人工費用。(三)職工困難補助,或者企業統籌建立和管理的專門用於幫助、救濟困難職工的基金支出。(四)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包括離休人員的醫療費及離退休人員其他統籌外費用。企業重組涉及的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按照《財政部關於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財務管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117號)執行。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五)按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異地安家費、獨生子女費、探親假路費,以及符合企業職工福利費定義但沒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條款項目中的其他支出。二、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但根據國家有關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統一規定,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三、職工福利是企業對職工勞動補償的輔助形式,企業應當參照歷史一般水平合理控制職工福利費在職工總收入的比重。按照《企業財務通則》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由個人承擔的有關支出,企業不得作為職工福利費開支。四、企業應當逐步推進內設集體福利部門的分離改革,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職工福利待遇問題。同時,結合企業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將職工福利納入職工工資總額管理。對實行年薪制等薪酬制度改革的企業負責人,企業應當將符合國家規定的各項福利性貨幣補貼納入薪酬體系統籌管理,發放或支付的福利性貨幣補貼從其個人應發薪酬中列支。五、企業職工福利一般應以貨幣形式為主。對以本企業產品和服務作為職工福利的,企業要嚴格控制。國家出資的電信、電力、交通、熱力、供水、燃氣等企業,將本企業產品和服務作為職工福利的,應當按商業化原則實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職工及其親屬免費或者低價使用。六、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一)制度健全。企業應當依法制訂職工福利費的管理制度,並經股東會或董事會批准,明確職工福利費開支的項目、標准、審批程序、審計監督。(二)標准合理。國家對企業職工福利費支出有明確規定的,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企業應當參照當地物價水平、職工收入情況、企業財務狀況等要求,按照職工福利項目制訂合理標准。(三)管理科學。企業應當統籌規劃職工福利費開支,實行預算控制和管理。職工福利費預算應當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後,納入企業財務預算,按規定批准執行,並在企業內部向職工公開相關信息。(四)核算規范。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當按規定進行明細核算,准確反映開支項目和金額。七、企業按照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履行內部審批程序後,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等有關規定進行核算,並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按規定予以披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納稅。八、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以前有關企業職工福利費的財務規定與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為准。金融企業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政部二○○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❸ 住房補貼要交稅嗎
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出的《關於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版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權題的通知》規定:
「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貼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對外籍個人以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暫免徵個人所得稅。據此可以說,在職工買房時領取的、並不以現金形式發給的住房補貼,免予徵收個人所稅。
❹ 住房補貼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住房補來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自。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144號)文件對改革制度涉及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作了如下規定:
一、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應將其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對外籍個人以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0號)的規定,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❺ 交通補貼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請看:
住房補貼: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者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交通補貼、通訊補貼: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按月發放的,並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不按月發放的,分解到所屬月份並與該月份「工資、薪金」所得合並後計算個人所得稅
餐貼:除工資、薪金以外,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也曾被確定為工資、薪金範疇。其中,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不分種類和取得情況,一律按工資、薪金所得課稅。津貼、補貼等則有例外。根據我國目前個人收入的構成情況,規定對於一些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予征稅。這些項目包括:
1.獨生子女補貼
2.托兒補助費
3.差旅費津貼、誤餐補貼(其中,誤餐補助是指按照財政部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單位或者返回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照規定的標准領取的誤餐費。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助、津貼不能包括在內)。
以上都是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規定,希望對你有用
❻ 交通補貼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交通補貼要交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專知》,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屬、住房、通訊待遇,如果已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住房補貼、通訊補貼,無論是直接發放給個人,還是個人提供票據報銷後支付的,由於已形成對勞動力成本進行「普惠制」定期按標准補償的機制,具有工資性質,因此,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