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維修要計入固定資產嗎
一、依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2013》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維修要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分回以下兩答情況確定:
1.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效能或延長其使用年限而發生的改建、擴建或修繕等後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交付使用時轉入本科目。有關賬務處理參見「在建工程」科目。
2.為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使用而發生的日常修理等後續支出,應當計入當期支出但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借記「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
㈡ 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維修計入固定資產嗎
如果屬於改建擴建支出,可以按規定計入固定資產,如果是純粹的維修,就不可以。版
《行政事業單位固權定資產管理辦法》
第十條 固定資產的計價:
(一)購入、調入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調撥價以及運雜費、保險費、安裝費、車輛購置附加費等記賬;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記賬;
(三)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改建、擴建的固定資產,按改建、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建、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後的凈增加值,增記固定資產賬;
㈢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包括種類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包括種類如下:
1、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
2、可長期使用並保持原有實物形態,屬於非流動資產;
3、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4、購置建造、接受捐贈和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3)保障性住房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嗎擴展閱讀: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計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權益合計=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凈額,即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
㈣ 什麼是行政用固定資產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事業單位運轉的必要條件。我們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中發現,由於行政事業單位購置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大多是財政撥款,在經費支出中列支,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因此,一些部門單位在固定資產購買、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規范要求處理,存在賬外資產、私設「小金庫」等問題,損失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
1、固定資產的賬實不符,資產存量不清。主要原因:一是財務會計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無法真實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資產實物狀況,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數量和增減變化情況,有的單位賬面只反映固定資產原值總額,未建立固定資產台賬或卡片,導致賬、物脫節,賬面總值對實物失去控制;二是建造的固定資產,由於資金不足、決算不辦理等原因,造成結算不及時而未入賬,部分單位甚至在建造的辦公樓、教學樓已使用多年後,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三是盤盈、接受捐贈和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由於各種原因滯留賬外不入賬,形成資產的賬外循環。
2、固定資產長期被隱滿、借用、侵佔。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單位主動或被動地向對方提供實物,如行業性管理單位、行政隸屬關系、權力機關單位,有的上下連動,表現為贈送、侵佔、借用對方的固定資產?穴諸如轎車、空調、電腦等?雪,沖抵行政事業性收入,這些資產以各種名義長期被單位和個人借用、侵佔,有的是對個人的變相行賄、受賄,逃避了監督。
3、政府采購法對固定資產購置的制約力度不夠。審計中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在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政府采購法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固定資產的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漏洞:一是在談判小組的選擇、標書的撰寫等都可能存在人為的傾向性;二是政府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自行迴避,但在政府采購法中的規定力度不夠;三是部分單位私下交易,暗箱操作,搞「人情采購」。有的刻意「化整為零」,分解采購規模,規避政府采購;四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政府采購法的有關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內容、政府集中采購程序等不了解,疏忽了固定資產購置的政府采購環節。
4、房屋出租不規范,收支自行支配搞「賬外賬」。一是房屋租賃合同簽定不規范,有的不簽定《租賃合同》,有的逾期不續簽,有的條文不符合法律的規范要求,造成租賃費不能及時收取;二是有些單位對外招租不透明、不公開,有的以低價格租出,經辦人從中謀取私利,有的單位將資產無償轉給下屬單位租賃經營,變相轉移國有資產租賃收入;三是收支不納入財務統一核算,出租收入不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作台賬記錄,長期游離於賬外,形成「小金庫」,有的租賃收入直接沖抵單位的賬外招待費,或用於職工的獎金、補貼及福利開支等私分性質的支出;四是國家稅收的多重流失。由於收支不入賬的核算,造成了出租、出借方偷逃房產稅、營業稅以及所得稅等稅款情況的發生。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監管不善,容易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防止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閑置浪費,提高其使用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進一步加強管理和監督,做到統一政策、分級管理、加強監管、規范收益,才能有效杜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
1、建立和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實行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財務及購置、使用部門負責人的分級管理責任制,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二是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作為單位領導經濟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促使各部門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購建、保管、使用、維護和盤存等的管理和監督,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
2、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應強化管理和監督,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增強管好用好國有資產的自覺性。一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要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資料庫,實行動態管理制度,建立定期分析,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自我約束機制,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控制;二是要加大監督的力度,審計、財政、監察等部門要履行好職責,切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置、增減、租賃的監督,把固定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經常性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止資產流失。對各種違法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3、完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及監督機制,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采購工作。要抑制政府采購過程中的權錢交易和其他腐敗行為,必須完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努力實現政府采購的信息公開、過程透明、行為規范、手續簡化。一是應建立政府采購法的實施方案,明確規定政府采購所遵循的原則、組織管理與實施、適用的對象和范圍、采購方式、工作程序、監督檢查等,以促進政府采購的運行和規范操作;二是要確保政府采購機構工作人員的素質;三是要對集中采購機構和工作人員實
㈤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政府采購有什麼規定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政府采購是通過公開招標或競價招標規定的;數要是通過公開專招標的屬方式。
公開招標是招標投標兩種方式之一,屬於無限制性競爭招標,是招標人通過依法指定的媒介發布招標公告的方式邀請所有不特定的潛在投標人參加投標,並按照法律規定程序和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確定中標人的一種競爭交易方式。
1、公開招標的優點
公開招標的優點在於能夠在最大限度內選擇投標商,競爭性更強,擇優率更高,同時也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招標活動中的賄標行為,因此,國際上政府采購通常採用這種方式。
2、公開招標的缺點
公開招標由於投標人眾多,一般耗時較長,需花費的成本也較大,對於采購標的較小的招標來說,不宜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另外還有些專業性較強的項目,由於有資格承接的潛在投標人較少,或者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采購任務等,最好也採用邀請招標的方式。
㈥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標準是多少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入賬單位價值標準是: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內價值在1500元以上。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中規定:
第四十條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為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制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該《規則》於2012年2月7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68號發布。《容規則》分總則、單位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和結余管理、專用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事業單位清算、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財務監督、附則12章68條,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㈦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概念是什麼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分為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兩大體系,各級行政機關回、事業單位和其他類似答組織核算、反映和監督單位預算執行及各項業務活動的會計專業,是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
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雖然是兩個不同的體系但都屬於預算會計的組成部分,會計要素分類和主要賬務處理方法相同,會計報表種類及主要項目也相同。
(7)保障性住房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嗎擴展閱讀
行政事業單位利用佔有的固定資產,從事經營活動,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都應明確產權歸屬關系,即明確其產權屬於國家所有的性質不變,對外投資、聯營的固定資產,必須按照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並辦理確認手續。
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對外投資、聯營、租出固定資產取得的收益、租金,應全部納入財務統一管理,並按規定用途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概念
㈧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分為哪幾類
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第68號令):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內六類:房屋及構築物;專容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行業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目錄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