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員證查詢
施工員,測量員由勞動部或建設廳發證,勞動部的證書可以在當地勞專動廳的網站或中國屬建設教育協會網站查詢,只需要輸入身份證號,就可以查詢到證書編碼、成績等。建設廳的證在建設廳網站查詢,查詢方式可能有所不同,請咨詢當地建設廳。
B. 哪位朋友在中鐵二局工作,這個單位到底如何
朋友!我是在中鐵工作兩年了,十二局,物資員。中鐵二十五個局,每個局下面多則有十家子公司,每個公司的待遇都不一樣,每個公司的不同項目、不同領導下的待遇都有天壤之別的。這個問題9000字都難說清楚了。但總的來說,中字頭嘛,肯定比普遍私企待遇好;又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比一般國企待遇也要好,因為常年不能回家,節假日無休,當然你請假就能休。「那裡很窮」這是當然,你想,修鐵路公路的地方肯定是偏的地方,不會在市區動土,但窮的是那個地方,不是中鐵這個單位。那裡再窮,也是大環境不好,項目駐地也會安排好吃和住的,小環境肯定不差的,這個你不用擔心,伙食很好,住肯定有空調,交通的話有自己項目上的車。至於待遇,我底薪2800,補貼700,獎金不一定,1月份獎金2800,過節費2000,紅包200,決定待遇的因素我剛也說了:一,要項目好,進度快,賺得多發得多;二,領導好,碰上不好的領導,進度快也沒你什麼事,好的領導,進度一般都會適當地發獎金。另外如果資金周轉不過來,工資會拖延,但這個基本上不用考慮,畢竟國家不會欠你一分錢的。關鍵看獎金收入,工資反正各公司差不了多少,進去就有2000多。所以這個待遇問題不是恆定不變的,你得長遠考慮一下。像我現在這個項目,發錢是少的,但去年七七八八的也發了個七八萬吧。關鍵是平常沒機會消費,能存下錢來。另外,年輕人最大的擔憂就是,難處對象,畢竟假期少,搞完一個項目又換一個地方的。先說這么多吧,你看還有什麼要問的沒有。打得手疼了。。。
C. 施工員證如何查詢真假
1、可以上廣東抄建設廳網站查詢,輸入證件編號就知道真假了。
D. 施工證在那裡考
建設工程施工管理部門。
根據全國建築施工企業持證上崗的要求,提高建築行業從業人員業務管理水平的宗旨,常年開展面向建築行業舉辦專業管理崗位人員培訓班;聘請在建築行業有教學實際經驗的教師任教,保證教學質量,經培訓考試合格者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頒發崗位合格證書。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命題,在培訓結束時由我機構獨立主持考試、批卷,上報成績。考試通過後的2周內,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蓋印頒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
報考條件:
1、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 1 )本專業或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
( 2 )從事本職業工作 2 年以上。
2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 1 )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 2 )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 4 年以上。
( 3 )取得本職業初級證書,從事本職業工作 2 年以上
3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 1 )本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 2 )本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 3 )取得本職業中級證書,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
1. 上崗要求:
根據全國建築施工企業持證上崗的要求,提高建築行業從業人員業務管理水平的宗旨,常年開展面向建築行業舉辦專業管理崗位人員培訓班;聘請在建築行業有教學實際經驗的教師任教,保證教學質量,經培訓考試合格者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頒發崗位合格證書。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命題,在培訓結束時由我機構獨立主持考試、批卷,上報成績。考試通過後的2周內,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蓋印頒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
2. 考試內容:
《建築力學》、《建築材料》、《建築結構》、《建築施工技術》
3. 報名資料:
一寸彩照 4 張,兩寸彩照 2 張,身份證和學歷證復印件各兩份
E. 在什麼網上能查到安全員證號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官網,官方查詢網址: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官網
安全員證書頒發在在1個月之內,可在官網進行查詢。安全員證編號會在證書上寫明的。
安全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一個月內到注冊中心辦理安全員證書變更手續:
1、人員姓名變更的;
2、人員所在單位名稱變更的;
3、人員變更工作單位的。
每個月末,注冊中心將三人員的變更信息情況匯總後報市建委施工安全處和建築業管理處,由施工安全處和建築業管理處根據人員信息變更情況不定期組織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企業資質的核查。
F. 貴州省省級公積金管理中心具體位置
貴州省省級公積金管理部門為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網址:http://www.gzjs.gov.cn/webSite/main/index.aspx。
地址:貴陽市紫林庵延安西路2號。
(一)貫徹執行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二)承擔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訂全省住房保障相關政策並指導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廉租住房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指導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國家和省級廉租住房資金安排並指導實施。
(三)承擔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的責任。擬訂適合省情的住房政策;指導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督促並指導省直單位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擬訂全省住房建設規劃並指導實施;提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重大問題的政策建議。
(四)承擔規范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起草住房和城鄉建設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及相關政策,參與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咨詢論證工作;擬訂行業體制改革計劃並指導實施;負責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負責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指導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的法制建設和普法工作;負責辦理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五)編制和實施城鄉規劃,擬訂全省城鄉規劃和推進城鎮化進程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組織編制和實施城鎮體系規劃,承擔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含縣城)總體規劃、開發區總體規劃以及其他規劃的審查報批和監督實施;指導城市(含縣城)詳細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審查;承擔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審查報批工作,負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的審查報批,並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保護監督工作;指導城市勘察、市政工程測量、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城市雕塑工作;參加大中型和重點建設項目選址工作,審核並發放《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指導城鄉規劃設計市場工作。
(六)承擔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擬訂工程建設地方標准和地方工程項目建設標准;編制、審核和推廣工程建設標准通用設計圖集;擬訂和發布工程建設全省統一工程計價定額和計價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並頒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價方法、經濟參數、投資估算指標、建設工期定額、建設工程勞動定額等省級標准;擬訂工程造價管理制度並指導全省各地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負責對建築市場工程造價計價行為的監督檢查,擬訂相關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控制價、合同價、竣工結算價等備案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實施;組織發布工程造價信息,負責處理工程計價爭議;指導並監督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
(七)承擔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指導城鎮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和開發利用工作,擬訂房地產業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擬訂房地產市場建設、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權屬管理、房屋租賃、房屋面積管理、房地產估價與經紀管理、物業管理、房屋徵收、房屋拆遷、住宅產業化、城市危險房屋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房地產行業相關資質的審核。
(八)負責全省建築行業的監督管理。擬訂工程建設、勘察設計、建築業(含室內外建築裝飾裝修,下同)及建設工程服務業的行業發展戰略和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機構、建築業企業參與國內外工程承包、建築勞務合作。
(九)監督管理建築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指導全省建築活動,負責全省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管理;擬訂規范建築市場各方主體行為、房屋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有形建築市場、勘察設計、建設監理、施工許可、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擔保和工程風險等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指導建築市場誠信體系建設。
(十)承擔房屋和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責任。貫徹執行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規章制度;負責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工作,組織並參與建築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擬訂建築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的技術規范;編制城鄉建設防災減災規劃;指導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城市市政設施抗震設防工作。
(十一)承擔指導城鎮建設管理的責任。擬訂城鎮建設的政策、規劃並指導實施;指導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安全和應急管理;擬訂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規劃,負責風景名勝區的審查報批和監督管理;組織協調自然遺產項目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的申報與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負責歷史文化名城(鎮、村)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十二)承擔規范和指導村鎮(含建制鎮、鄉和村莊)規劃、建設的責任。擬訂村鎮建設的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編制村鎮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村鎮規劃的編制、報批、實施和農村建房通用設計圖的推廣;指導村鎮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指導村鎮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負責農村住房及農村危房改造的規劃、建設工作;指導受災村鎮及國家大型重點建設項目地區的村鎮遷建(重建)規劃、建設工作。
(十三)承擔推進建築節能、牆體材料革新和城鎮減排的責任。擬訂住房和城鄉建設的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建設領域科技項目計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負責建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建築節能和牆體材料革新的政策、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負責新型牆體材料的評審認定及推廣應用工作;指導全省建築節能和城鎮減排工作。
(十四)負責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住房公積金政策、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並組織實施;監督全省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住房資金的管理、使用和安全,管理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
(十五)負責編制城鄉建設行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的招商引資工作;負責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統計管理工作,監督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十六)綜合管理建設行業教育培訓工作;研究制定建設行業教育發展規劃、人才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擬訂和實施行業職業(從業、執業)標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建設工程類專業技術職稱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和組織建設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職業(從業、執業)資格培訓、考試、認證和注冊登記管理等工作;指導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社團工作。
(十七)負責住房和城鄉建設相關信息的收集利用和技術咨詢服務工作;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電子政務、城建檔案工作。
(十八)承擔省人民政府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鏈接:http://ke..com/view/9502798.htm。
G. 貴州省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以下簡稱《決定》)精神,准確掌握我省地質勘查行業的現狀,認真做好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工作,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288號)、《關於開展地質勘查行業調查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5號)文件要求,我廳對省內當前地質勘查行業的基本情況、改革發展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形成本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一、地質勘查行業隊伍基本情況
(一)地質勘查單位概況
截至2006年度,我省共有地質勘查單位54家,國有地勘單位50家,佔全省地勘單位的93%,在我省的地質勘查行業隊伍中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其中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下屬17家;省煤田地質局下屬10家;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下屬7家,此三局所轄的地勘單位佔全省地勘單位總數近70%,在我省的地勘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所有地勘單位中具有地質勘查資質最高為甲級的單位15家;具有地質勘查資質最高為乙級的單位23家,均為國有地勘單位。全省地勘單位在職職工9906人,其中地質勘查的從業人員7402名,專業技術人員4157名,其中高級技術人員377名,占專業技術人員的9%,中級技術人員904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22%,離退休人員13230名。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約1.35萬元,離退休職工人均經費1.58萬元。
2005年度我省共有地勘單位50家,地勘單位在職職工9913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7235名,專業技術人員4215名,其中高級技術人員338名,中級技術人員746名,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約1.23萬元,離退休職工人均經費1.56萬元。2006年度與2005年度比較,新增4家地勘單位,均為國有地勘單位;在職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人數變化不大,高、中級技術人員共增加了197人,增長率達11%;在職職工人和離退休職工收入有所增加;具有地質勘查資質最高為甲級的單位增加1家,具有地質勘查資質最高為乙級的單位增加9家。2006年度較2005年度我省地勘單位在數量上有所增加的同時,技術力量和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增強和提高。
圖1 貴州省地勘單位人員情況及構成
(二)地質勘查資質概況
我省地質勘查單位目前共有11類、169個地質勘查資質。資質主要集中在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和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等五個專業,共138個,占資質總數的82%。資質數量較少的是氣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選冶加工試驗和地球化學勘查等四個專業,占資質總數的5%。(具體類別分級及數量如表1)
與2005年度相比,我省擁有地質勘查資質總數增加了30個,其中甲級增加5個,乙級增加26個,丙級減少1個,增加的資質中有3個甲級和9個乙級是4個新增地勘單位所有,其餘增加的兩個甲級和17個乙級是原地勘單位新增和升級所得的;另新增了氣體礦產勘查類資質。除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兩類資質各減少了一個外,其餘各專業類別的資質數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和固體礦產勘查類資質數量增長最快,分別較2005年增加了8個和7個,其餘增幅較平均,為3個左右。我省2006年度地質勘查資質不僅僅是在數量上體現了較大增長,更重要的是從質量上看增長的資質都是乙級以上的較高級別,並且新增的氣體礦產勘查專業資質,豐富了我省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呈現出整體提高的良好勢頭。雖然只有少量地勘單位的資質數量和類別減少或降低,主要原因是專業技術人員不達標,但這足以說明今後繼續抓好地勘人才建設仍是我省地質勘查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表1 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分級及數量
二、國有地勘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我省的國有地勘單位數量佔了全省地勘單位數量的93%,國有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情況,基本上代表了我省整個地質勘查單位狀況。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煤田地質局和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三局所轄的地勘單位共34個,佔全省地勘單位總數近70%。因此這三個局的發展狀況基本上代表了我省國有地勘單位,乃至全省地勘單位的發展狀況。
圖2 貴州省地質勘查資質情況(按等級和專業)
(一)國有地勘單位概況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國有地質勘查單位50家。國有地勘單位擁有資質165個,佔全省地質勘查資質總數的98%,包含了我省所有甲級和乙級的地質勘查資質(共38個,具體情況見表1)。目前國有地勘單位有在職職工9784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7319名,其中技術人員4082名;高級職稱技術人員347名;中級職稱技術人員865名,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1.34萬元,離退休職工人均經費1.58萬元。與2005年比較,新增地質勘查單位4家;新增地質勘查資質14個,其中甲級3個、乙級9個、丙級2個;在職職工增加25人;地質勘查從業人員增加179名,專業技術人員減少57名(退休),高級技術人員增加33名,中級技術人員增加167名,離退休人員增加805名;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約增加0.12萬元,離退休職工人均經費約增加0.02萬元。
(二)國有地勘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2006年度我省國有地勘單位總資產為436908萬元,生產性資產原值119063萬元,總負債219298萬元,所有者權益217628萬元;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總資產為136589萬元,生產性資產原值16133萬元,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凈值2010萬元,總負債66779萬元,總收入100180萬元,總支出100180萬元,所有者權益69810萬元;省煤田地質局總資產為29300萬元,生產性資產原值5955萬元,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凈值2610萬元,總負債14584萬元,總收入21902萬元,總支出18091萬元,所有者權益14716萬元;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總資產為28941萬元,生產性資產原值12044萬元,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凈值1127萬元,總負債13675萬元,總收入17794萬元,總支出17218萬元,所有者權益15267萬元。與2005年度比較總資產增加8.4%,生產性資產原值減少了1.7%,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凈值增加了27.4%,總負債增加了10%,總收入增加10.67%,總支出增加了12%,所有者權益增加了6.4%;我省國有地勘單位的經濟整體穩步提高,總的資本量尤其是地質勘查專用儀器設備凈值有較大增長,在今後的發展中要更注重對成本的控制和對生產性資產的投入和積累。
圖3 貴州省地勘單位經濟運行情況
(三)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基本情況
我省的公益性地質項目主要集中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煤田地質局和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三局開展。這三個局是我省進行有關地質工作最主要的技術支持部門,尤其是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直是我省地質行業的龍頭,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公益性地質工作。
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06年度,在省內完成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9項,獲國土資源調查資金927萬元;國家資補費項目3項,國家財政專項項目1項,獲省礦產資源補償費662萬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80萬元;省外完成了新疆礦產調查評價項目,內蒙古重力調查項目,獲取資金170萬元。同時完成了我省貴陽、遵義等5個主要城市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配合政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3起,對33處地質災害開展了應急調查,編制多部針對我省的防治地質災害的報告、方案等,完成和新開展了29個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等;開展了針對解決我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規劃和立項論證工作;完成了圍繞解決我省工程性缺水問題的相關方案、報告及技術標準的編制;爭取到了9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4處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等一批國家環境地質工作項目。
省煤田地質局:在煤層氣勘查項目中獲中央財政補助資金80萬元,威寧縣金斗勘查區煤礦普查項目獲中央礦產資源補償費210萬元,「貴州煤炭資源保障能力分析」項目獲貴州省地勘基金50萬元。
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獲中央礦產資源補償經費180萬元,中央礦產資源補償經費項目420萬元,地方礦產資源補償經費項目170萬元。
貴州省核工業地質局:獲貴州省放射性礦產資源調查項目,2006年項目資金10萬元。
(四)從事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6年度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實施商業性地質勘查項目十餘項,收入13426萬元;省煤田地質局實施商業性地質勘查項目11餘項,完成鑽探進尺13200米,收入5303.98萬元,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2922.45萬元;六枝工礦(集團)恆達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1105.8萬元;盤江煤電集團勘測有限責任公司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105萬元;貴州西能物探技術有限公司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381.58萬元;貴州宏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98萬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貴州總隊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376.53萬元;中化地質礦山總局貴州地質勘查院商業性地質勘查收入614.04萬元。2006年度我省商業性地質勘查總收入近2.5億元。
(五)礦產開發基本情況
我省2006年度進行礦產開發有一定收益的國有地勘單位是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其開發方式主要是自主和合作開發礦山兩種,礦種上以金、錳、磷等我省的特色優勢礦種為主。自主開發礦山規模小,收入不高,合作開發礦山主要是貞豐水銀洞金礦。礦業開發收入18640萬元。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在安哥拉國簽訂了盧卡拉和曾扎鐵錳礦合作經營合同,該合作項目已取得探礦權,探礦權面積5432平方千米,預測鐵礦資源量10億噸,錳礦資源量2億噸。此項目的實施,標志著我省對外地質勘查工作開始起步。其餘國有地勘單位2006年度基本無礦產開發收入或未開展礦產開發工作。
(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況
在工程勘察施工方面,我省國有地勘單位擁有多項資質。如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就擁有建設部和其他部門頒發的各類工程勘查施工資質46個。管理較規范,如CS14鑽機和RPS3000型地熱鑽機等等一些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得到較好的推廣應用。具有較強的工程勘察施工方面的勢力。所進行的項目包括:岩土工程勘查、岩心鑽探工程、樁機施工、樁基抽芯、水源井施工、地下熱礦水施工、地震物探孔施工等一批較大型的項目。以省內項目為主,省外項目有參與三峽地質災害治理;浙江溫州樁基施工;在西藏與西藏地礦局合作開展了岩心鑽探工作;在杭州、海南、重慶等地開展測量工作等。2006年度實現總收入約3.4億元,比2005年度增長近0.4億元。
(七)其他產業基本情況
我省可以通過多種經營方式創收的國有地勘單位,都是原來規模較大,人員較多,實力較強的單位,成立多種經營企業,開展多種經營方式進行創收。如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煤田地質局、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六枝工礦(集團)恆達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盤江煤電集團勘測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核工業地質局、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貴州總隊等。所從事的基本是與單位本身特點相關聯的產業。如機加工(地勘設備維修);地質災害治理及煤礦安全評估等煤礦技術服務;旅行社;測量;房地產開發;印刷及物資貿易、物業管理等其他產業。2006年度各國有地勘單位基本未對多種經營企業投入,多種經營的總收入為3.06億元。
三、地質勘查行業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
近年來我省地質勘查行業在改革發展中隊伍不斷壯大,適應能力與實力不斷增強,整個行業得到了較好較快的提高。獲得的經驗總的來說,主要是要做好「抓三、突二、一保障」。
「抓三」:一是抓好科學的管理和監督。始終堅持以制度建設為科學、規范的管理重點,以制度管行業;以制度管隊伍;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並對制度的遵守、執行情況進行及時、嚴格的監督,保證地勘隊伍發展的有序性和科學性;二是抓好各級政府對地質勘查行業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的落實。國家、省等各級政府出台的地質勘查行業有關政策、文件,是對地質勘查行業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最為重要的指導。只有結合我省實情,認真落實好各級政府對地質勘查行業有關政策、文件精神,才能保證地質勘查行業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有章可依;三是抓好地質勘查行業的市場化建設。主要是抓好各種市場准入資質、資金、技術、設備、基礎設施規范市場化操作、管理規程等的建設以及地質勘查行業的市場信息的交流等。
「突二」:首先是突出明確地質勘查行業的中心任務。堅持以地質礦產勘查為地質勘查行業的主業,以立足為我省經濟、基礎建設服務為重點,同時積極向外拓展;再有是突出各地質勘查隊伍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其自身實力和競爭力。例如一直以來作為我省地質勘查行業龍頭的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06年度通過其內部資源的調整,新成立了貴州省地質調查院,擁有區域地質調查等3項甲級資質、兩項乙級資質和兩項丙級資質。成為了該局下屬17個地勘單位中資質最多、等級最高的一個。貴州省地質調查院的成立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具有了承擔更大型和更多種類地質勘查項目的資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另外如貴州省核工業地質局、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貴州總隊規模相對較小的地勘單位,職工人數加在一起三百多人,通過發展其優勢地質勘查專業,貴州省核工業地質局的放射性地質礦產勘查;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貴州總隊的建材非金屬礦產勘查,2006年度實現總收入3312.9萬元,人均10萬元。
「一保障」:就是保障給地質勘查行業一個良好、有序、和諧的發展空間。
四、國有地勘單位「十一五」改革發展的設想
(一)總體思路
根據《決定》的要求,按照《貴州省「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貴州省地質勘查規劃(預審稿)》等等有關文件的工作重點,結合我省地質勘查行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本設想。在「十一五」期間,國有地勘單位仍將是我省地質勘查行業的核心,為我省的發展提供地質勘查技術支持的絕對力量。在這五年中,國有地勘單位要立足於做好服務我省經濟、基礎和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同時放眼國內外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市場需求,不斷加強學習和對外交流,提高自身綜合實力,進一步完善國有地勘單位的體制建設,實現我省的國有地勘單位持續和諧地發展。
(二)具體內容
1.圍繞「把我省建設成為我國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優勢原材料工業基地」的目標開展工作
為滿足「十一五」、「十二五」電煤基地、煤化工基地建設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同時滿足我省煤炭資源的戰略儲備,促進我省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盡快把我省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的要求,積極參與煤炭資源勘查,提升現有煤炭礦山工作程度,挖掘潛力,努力發現新礦源,增加現有煤炭儲量,提供更加准確有效的地質勘查工作。為進一步加快磷化工發展,建成如織金磷礦區等大型、超大型礦區、磷化工業集團,把我省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部署好地質工作。為建立黔中鋁工業基地,從而進一步把我省建設成全國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加大鋁土礦勘查等各項地質工作。
2.加強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工作的開展
重點是加強地質災害的防治、宣傳和地質環境調查監測;加快水資源的勘查、開發規劃,提高供水能力,緩解缺水對我省經濟建設、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開展石漠化治理工程相關地質工作,推進我省生態建設。為我省的道路、工程建設等提供可靠的地質技術保障。做好其他地質環境規劃,旅遊開發等有利於我省建設發展的地質工作。
3.促進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協助省及其他地方各級政府做好煤、磷、鋁、錳、金、鉛鋅等我省重要、優勢礦種及其他礦產資源的勘查規劃工作,力爭在重要礦種的資源儲量上有所突破,延長礦山壽命,增加探明資源量;做好礦產資源合理保護、利用和濫采、非法盜采礦產資源的規劃及管理懲治工作。
4.進一步抓好商業性地質工作,促進多種經濟的發展
通過多種手段,多條道路加強省外、國外項目的申請和合作,拓寬國有地勘單位的發展空間,加強國有地勘單位的生存能力。
5.加強自身建設,深化改革
配合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按企事分開的原則,穩步落實國務院有關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案。通過抓好管理、人才、技術水平、市場准入資質等隊伍建設,深化改革,確保國有地勘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五、對策建議
(一)目前我省地質勘查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省地質勘查行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地質勘查隊伍尤其是國有地質勘查隊伍的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為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當前我省地質勘查行業也存在如下問題:地質勘查行業的現狀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勘查工作的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對地質勘查行業進行管理的各級行政部門之間,行政管理部門與管理對象之間,管理對象內部還存在管理體制不夠順暢;按國務院有關要求的以企事分開的原則推進國有地質勘查隊伍改革仍需不斷深入;由於政府的配套政策尚未落實和其他原因,一些有利於地質勘查隊伍改革發展的優惠政策未完全落實到位;國有地勘單位負擔較重,例如2006年度離退休數達13230人,比在職職工多出3324人,所需經費近2.1億元。地質勘查單位存在活力不足、投入不夠、人才缺乏、功能不強等問題。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決定》的要求,構建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的新機制
按照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大力推進地質勘查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合理分工、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地質勘查體系。明確行政主管部門與地質勘查事業單位之間的職能。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做好依法行政,為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則為政府、為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技術業務支持。理順各級行政主管部門之間;行政主管部門與地質勘查單位之間和地質勘查單位內部的管理體制,做到責任明確、管理科學有效。按照統一部署、分類推進、逐步深入、擇機到位的原則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
全國的國有地質勘查隊伍剛經歷了管理體制轉換的重大調整,不宜再連續對其實施大手術,在穩步發展、逐漸深入的前提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
2.加強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務
主要是突出地質礦產勘查這一核心任務。藉助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按照省政府將我省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鋁工業基地的發展方針,切實做好我省煤、磷、鋁等優勢礦產和金、鉛鋅、銻等其他礦產的勘查、規劃和綜合研究。同時加強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開展,充分重視礦山地質工作,強化地質環境調查監測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3.健全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體系
首先是抓好公益性地質勘查隊伍的建設,保障公益性地質勘查隊伍的發展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如2006年度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通過其內部資源的調整,新成立了貴州省地質調查院,擁有區域地質調查等3項甲級資質、兩項乙級資質和兩項丙級資質。成為了該局下屬17個地勘單位中資質最多、等級最高的一個。使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具有了承擔更大型和更多種類地質勘查項目的資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保證其隊伍的人員精幹、裝備精良、實力強大。再有公益性、基礎性的地質工作要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4.切實將有利於地質勘查單位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
近年為順利實現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的管理體制轉換,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但由於地區差異等各種原因,優惠政策並未完全落實到位,如職工住房、福利,地勘單位用於充實設備的資金等問題較明顯。切實把有利於地質勘查單位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將有利於拓寬地質勘查單位發展空間,解決好地勘單位財政負擔,提高地質勘查單位職工的生產、生活水平。
5.抓好地質勘查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對地質勘查行業的數字化管理,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全社會共享
進一步建立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資料庫,並以此為基礎,豐富管理的數字化指標,實現對整個地質勘查行業更加及時、准確和更加科學的定量化管理。建立統一的地質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實現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地質信息共享,實現全省地勘單位技術、人力、設備等綜合資源的共享,打破地域、專業限制和行限制業,促進地質勘查行業內及地質勘查行業與其他行業間的交流,勢必帶動我省地質勘查行業的整體進步。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地勘處)
H. 二級建造師掛靠價格最新行情到底行情如何
直接回答題主問題:
二建費用並不是題主隨隨便便說一個二建證書就可以確定的,
想要搞清版楚一權個二建證書的真實價格,必須還要注意這幾個價格影響的重要因素:
專業上的差異
地域上的差異
是否出場以及是否帶社保
以上幾個要素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二建成交的價格,如果大家不能很好的判斷,也可以直接在小程序:51建築人 這個小程序上,直接和企業面對面談,讓自己的證書價值不打折!